2016年09月30日讯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该病常见的病因包括病毒、化学、放射及遗传因素等,而且个体的发病原因又因自身机体的条件及所处环境而定,有数据显示,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
新研究“歪打正着”发现白血病治疗新靶点
近日,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干细胞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新方法。在这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上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抑制一个特定代谢酶的作用能够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分化,减少它们的数目,降低它们形成癌症的能力。
髓样干细胞分化形成一群成熟白细胞的过程受到阻碍就会导致未成熟的异常细胞的增殖,进而抑制了正常血细胞的发育。在AML这种疾病中会发生许多基因的改变,该文章作者提出癌变过程中髓样干细胞分化的阻断需要经过几个重要的分子事件。研究人员在这些分子事件组成的通路上发现了一个潜在靶点,并且对于多数类型的AML来说这个靶点是共同的。
之前研究已经发现转录因子HoxA9在70%的AML病人体内仍然维持活性,而在髓样细胞正常的分化过程中该基因必须被关闭。但是到目前为止都还未发现靶向HoxA9的抑制剂分子。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筛选HoxA9抑制剂的新方法。
小型临床研究为白血病病人展现免疫治疗新希望
对于出现治疗后复发或从开始就不对治疗产生应答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来说,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方法展现出对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新希望。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进行的一项小型临床试验提供证据表明免疫系统中的自然杀伤细胞(NK)可以在实验环境下被调动起来,重新激活并有效清除部分病人体内的癌细胞。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在最终得到评估的9名病人中有5人可以观察到能够对治疗产生应答。4名病人实现病情的完全缓解,在治疗后至少一个月内出现白血病复发的迹象。1名病人得到部分缓解,治疗后一个月重新出现了异常细胞。剩下的4名病人没有对治疗产生应答。最长的完全缓解时间持续了大约6个月,而相比之下,对治疗不产生应答的AML病人平均生命期限只有3个月。
中山大学科学家找到可能彻底治愈常见白血病的新靶点
近日,来自中国中山大学的潘景轩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治疗靶点开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发现甲基转移酶PRMT5是维持白血病干细胞存活和自我更新的重要因子,该研究成果有望推动对CML彻底治愈的进程。
对CML治疗药物伊马替尼不敏感的白血病干细胞被认为是CML抵抗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以及出现疾病复发的主要原因。发现新治疗靶点,清除白血病干细胞可能是治愈CML的一种策略。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CML细胞中发现BCR-ABL和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之间存在一个正反馈回路。他们观察到人类CML白血病干细胞中存在PRMT5过表达的现象。之后研究人员利用shRNA对PRMT5的基因表达进行沉默,也利用小分子抑制剂PJ-68阻断PRMT5的甲基转移酶活性,均发现能够降低来自CML病人的白血病干细胞的存活,抑制长期培养起始细胞。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62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