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讯 人肠道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无数的细菌在它里面定植,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卢森堡大学卢森堡系统生物医学中心(Luxembourg Centre for Systems Biomedicine, LCSB)、卢森堡综合生物库(Integrated BioBank of Luxembourg, IBBL)、卢森堡医院中心(Centre Hospitalier de Luxembourg, CHL)、埃米尔-梅里什医院中心(Centre Hospitalier Emile Mayrisch, CHEM)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来史无前例详细地研究这种生态系统---肠道微生物组:他们的新方法允许通过解码细菌的DNA和基于RNA(由DNA转录形成的一种核酸分子)测序评估它们的活性来研究它们的遗传潜力。他们也能够鉴定出随后表达的蛋白,而这些蛋白接着会催化代谢反应。
LCSB生态系统生物学小组负责人Paul Wilmes教授说,“如今,我们首先能够在DNA、RNA和蛋白这三种水平上观察肠道菌群内同时发生什么。更好地理解糖尿病等疾病对我们而言是比较重要的,这是因为肠道微生物组可能对疾病产生影响。”比如,研究人员发现肠道菌群组成在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几乎没有差异。另一方面,被常驻在肠道中的细菌开启或关闭的基因可以是非常不同的。这些研究发现于2016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tegrated multi-omics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in a case study of familial type 1 diabetes”。
MUST研究(糖尿病多家庭研究)着重关注已患上1型糖尿病多年且提供粪便样品给IBBL的个人。论文第一作者Anna Heintz-Buschart博士说,“我们研究来自这些人的粪便样品中的细菌。我们也分析了这些糖尿病病人的健康的近亲属的粪便样品。”研究人员发现患上糖尿病的人和未患糖尿病的人之间的肠道细菌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比长期所认为的还要少。Heintz-Buschart继续说道,“然而,在细菌发挥什么作用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1型糖尿病中,这些差异很可能是当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胰腺中自己的产生胰岛素的细胞时产生。所造成的损伤能够显著地搅乱消化液的组成。Heintz-Buschart解释道,“肠道细菌不得不适应它们所在的环境变化。它们是通过调节它们的代谢做到这一点的,换言之,它们改变它们产生的蛋白或维生素(如维生素B1)含量。重要的是,体内维生素B1水平的变化能够加剧疾病发展。”曾经是有益的细菌因而变成一种健康风险,能够恶化病人的病情。
Wilmes强调道,如此精确地描述肠道微生物组上的疾病相关性变化和认识它们在体内的功能性影响在此之前是不可能的:“尽管我们已能够通过常规的DNA分析确定肠道生态系统中的细菌物种组成,但是在特定的时间点上实际有哪些细菌物种存在于其中,我们仍然是一篇空白。拿人类社会作比对:我们能够对不同的人开展一项普查,而无需知道每个人可能从事的职业。如今,我们知道谁做什么,何时做的。”这一突破是研究人员将几种不同的分析技术组合在一起时获得的:“我们首次同时研究了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信息,这意味着我们同时研究了肠道微生物组的DNA、RNA和蛋白。因此,我们如今能够研究在给定的时间点上哪些基因发生转录和哪些蛋白被翻译出来。这项在三个水平上同时开展的研究让我们对肠道中发生的功能性过程(比如与代谢相关的过程)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与Wilmes和他的团队合作的医学专家从这个新的研究方法中看到巨大的希望。这包括在LCSB和CHL开展研究和治疗病人的Carine de Beaufort教授。她说,“我们期待这些研究有助我们鉴定出生物标志物。它们是诸如在糖尿病早期阶段产生的或体内水平发生变化的蛋白之类的分子。这些生物标志物将使得诊断更加容易以至于我们可能在非常早的阶段采取预防性或治疗性的行动。”
Wilmes声称,为了寻找这些生物标志物,这项研究必需继续下去。他说,“我们如今想要与拥有患上早期糖尿病的小孩的家庭合作。特别是对年轻人而言,尽可能早地检测这种疾病的标志物是比较重要的。毕竟,医生能够越早介入,这些人就能够更好地确保过着一种限制尽可能少的生活。” Wilmes展望详细的机制研究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肠道微生物组的复杂功能:“以这种方式,我们能够了解到肠道微生物组在维生素B1生物合成上的差异如何与1型糖尿病存在关联。诸如MUST之类的研究在此方面将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幽门螺杆菌?这个几个字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哪怕并不了解,但是也是知道它的存在的。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要知道,人体的胃中有浓度非常高的强酸性胃液,所以一般很难有微生物能够在胃中存活,但是?幽门螺杆菌?是个例外,它利用自身结构寄生在胃里黏液中靠近胃黏膜上皮的相对中性的环境里,从而存活了下来。
并且?幽门螺杆菌?还具有传染性,不过它一旦离开了体内,在体外就很难存活下来,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专家建议不要让大人直接亲小朋友的原因之一,因为?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口对口传播的。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最主要病因,包括胃的恶性肿瘤都与幽门螺杆菌相关,这是值得大家注意的。而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与幽门螺杆菌有关,虽然这不是与胃相关的疾病,但是大家也可以大概了解一下。
我曾经就经历过一次急性胃炎发作,虽然并不能确定是幽门螺杆菌搞的鬼,但是急性胃炎发作起来的时候是真的并不轻松,甚至疼痛难忍,直接痛的让人直不起腰来,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养护我们的胃,切莫让我们的胃受到伤害。
大家对幽门螺杆菌还有什么了解吗?都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哦,让更多的小伙伴对幽门螺杆菌有更多更深刻的认识,这样大家才会重视起来,也才知道幽门螺杆菌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或者有患过幽门螺杆菌的小伙伴们也可以在评论区下告诫一下其他的小伙伴,平时应该更加注意一些什么,我们一起来讨论吧。
体魄强健的人肠道内有益菌的比例达到70%,普通人则是25%。
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中,超过99%都是细菌,有500~1000个不同的种类。总体分为三类:有益菌、条件性有害菌、致病菌。
有益菌主要是各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的消化,促进肠道蠕动,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分解有害、有毒物质等。
扩展资料
有益菌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1、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最大的微生态体系,人体通过胃肠道粘膜与外界缓慢进行相互作用,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运行。
2、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
乳杆菌等具有半乳糖苷酶活性,能够明显降低乳糖的浓度,产生乳酸,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3、增强人体免疫力
益生菌进入肠道内,一方面可以在肠道内定殖,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另一方面是益生菌可以直接作用于宿主的免疫系统,诱发肠道免疫,并刺激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促进巨噬细胞活性,通过增强B、T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发挥特异性免疫活性,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4、缓解过敏反应
正常人肠道中益生菌越多,罹患过敏性疾病的机会也就越小。益生菌可以诱导T细胞产生大量的IL-12,能够抑制IgE的产生,有效地预防过敏发生。
6、降低血清胆固醇
益生菌主要通过同化作用来降胆固醇的含量、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通过益生菌的胆盐水解酶的作用,将小肠内水解后的胆盐能与食品中胆固醇发生共沉淀作用,减少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由粪便排出体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肠道菌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益菌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38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