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禽流感事件到底是什么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禽流感病毒高度针对特定物种,但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自从1997年在香港发现人类也会感染禽流感之后,此病症引起全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其后,此流感一直在亚洲区零星爆发,但从2003年12月开始,禽流感在东亚多国──主要在越南、韩国、泰国爆发,并造成多名病人丧生。现时远至东欧多个国家亦有案例。
禽流感(Bird Flu或Avian Influenza)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通常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约为33%。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区域间的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
二、禽流感事件到底有哪些危害
1.禽流感事件是一种重大人畜共患病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家禽和野禽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感染马、猪、貂、海豹、鲸、禽和人,被国际兽医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在我国也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从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生的8次禽流感大爆发来看,禽流感病毒并不感染人类,但1997年发生在我国香港的禽流感疫情中,出现了首例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事件,随后又有H9N2、H7N7亚型感染人类和H5N1再次感染人类的报道。至2005年5月4日,累计有97例人禽流感患者,其中53例病死,病死率达55%。至2006年4月,各国共有100余人感染H5N1禽流感,其中70人死亡[1]。这些现象表明,禽流感病毒不仅感染家禽和野禽,也可以直接感染人,致人死亡,且病死率高,实际上是一种重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2.禽流感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禽流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每一次严重的爆发都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世纪90年代以前确定的禽流感大爆发有8次,分别是苏格兰H5N1(1959年)、英国H7N3(1967年)、澳大利亚H7N7(1975年)、英国H5N2(1979年)、冰岛H5N8(1983年)、美国H5N2(1983年)、美国H7N7(1985年)、冰岛H5N1(1991年)。20世纪90年代后,又爆发了4次,分别为澳大利亚H7N3和H7N7、巴基斯坦H7N3、墨西哥H5N2、意大利H7N1。1983年在美国爆发的H5N2亚型禽流感,扑杀家禽逾1 700万只,经济损失6 500万美元;1994年在墨西哥爆发的H5N2亚型禽流感,扑杀家禽1 800万只,直接经济损失10亿美元;2001年在意大利流行的H7N1亚型禽流感,死亡和扑杀家禽超过1 300万只。1997年4月,香港爆发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扑杀150万只家禽,造成6 000万港元直接经济损失和10亿港元间接经济损失。
三、禽流感事件到底有哪些表现
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大多数患者治愈后良好,病程短,恢复快,且不留后遗症,但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检查
大部分人感染禽流感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值,其中,淋巴细胞水平不高甚或降低。如果血小板水平降低,需考虑有无因重症感染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情况,应结合凝血分析、纤维蛋白原水平等结果综合鉴别。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影像学检查发现,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毛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最为可靠的仍是病原学检测。在抗病毒治疗之前,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尽可能采集呼吸道标本送检(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实时荧光PCR检测)和病毒分离。
人感染禽流感患者除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之外,往往在早期即合并或继发细菌感染,在较长时间或较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和不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之后,也可合并真菌感染,因此,临床上应多次进行痰培养、呼吸道吸取物培养,检查细菌和/或真菌的类型,及其敏感或耐药类型,以便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指导临床治疗。
四、禽流感事件到底有哪些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病必须要从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入手: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传染源
要好好预防禽流感,就要先从感染源头方面着手。相关报告指出,极端的家禽饲养环境是促使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重要因素,因而改善家禽饲养环境,降低养殖场饲养密度从长远来看是预防禽流感病毒变异以及疫病爆发的根本手段,此外将不同种类的家禽分开饲养,也有助于控制疫病的传播:鸭、鹅和鸡分开饲养,可以避免鸡只感染到鸭、鹅的病毒而大量死亡。
此外,为家禽作防疫注射,已证实是控制禽流感的最快速和有效的方法。不过,香港有专家表示,中国内地农场为所有禽鸟都注射疫苗的方法有一定风险,就是所有禽鸟都接受防疫注射,使所有禽鸟都有抗病能力。这样,一旦禽流感再度爆发,由于所有禽鸟都有抗病能力,使农场主人未能及早察觉,对有关当局作出预警。香港的做法,要求所有农场都要保留少量禽鸟不作任何防疫注射。这样,一旦禽流感再临,这一批没有作防疫注射的禽鸟就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提醒其他农场要留意病毒再临。另外,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工作报告,滥用疫苗也是诱导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重要因素,因而过度注射疫苗并不值得提倡。
2.传播途径
候鸟是禽流感病毒重要的转播者,但将所有已经染病的候鸟屠杀是不可能的,且对候鸟的扑杀将会驱散原本聚集的鸟类,使病毒的扩散更加难以控制,因而将家禽和候鸟隔离,以免出现交叉感染是控制禽流感传播的有效手段。在中国不少农场都在饲养家禽的农场上挂上巨型的网,以防止带病毒的候鸟感染家禽。另外,欧洲部份国家要求农场把禽鸟移入室内饲养,这亦是从传播途径方面断绝家禽与野鸟之间的接触。尽管家禽移入室内会使它们的活动空间减少,以致影响禽肉的质感,但这亦比因为禽鸟染病而导致需要消灭全体禽鸟所带来的损失为少。
除了鸟类迁徙之外,世界范围的鸟类贸易也是禽流感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合法的鸟类贸易会依照相关法规进行严格的动物防疫检查,传播疾病的机会相对较少,但非法的鸟类贸易,尤其是野生鸟类的走私活动则不受动物防疫的监控,捕捉、贩运、销售、食用以及放生野生鸟类不仅会造成病毒跨地域的传播,而且由于操作者与野生鸟类密切接触,有可能会造成病毒在鸟与人间的传播。所以,严格监控合法以及非法的鸟类贸易也是防控禽流感传播的重要环节。
3.疫苗
香港大学成功研发由已注册的天花疫苗改良为H5禽流感疫苗。研究人员把天花疫苗的牛痘病毒做蓝本,在疫苗中加入H5病毒,利用老鼠做测试,结果发现疫苗对病毒感染,有100%保护作用,疫苗能减低H5病毒在老鼠体内复制,及留在体内激发更多免疫抗体。新疫苗优点是适用于免疫力较低人士,及药厂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
关于禽流感会不会传给人?这个问题已经有肯定的答复了,最早在香港1997年,已经发生禽流感传给人类的流行病学报告,在97至98年,一共发生了18例人类禽流感病例,死亡了六个,但是没有人和人传播的报告,以后陆续还有一些报道,一直到2003年,在越南、泰国发生了人间的禽流感流行,但是也没有人传人的确切证据,泰国两个小孩子死于禽流感,一个是玩鸡,一个是吃死鸡肉,所以表明禽流感只是偶尔传给人,但不会发生人传给人的现象。越南曾经报道过一对姐妹,有可能是从家里感染的,但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证据。
人是可以感染禽流感的,但是非常罕见。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感染禽流感现象出现。
对禽流感比较容易发生的鸡、鸭,我们要尽量避免接触,一但接触,也要注意消毒,手的清洗,对养鸽子也应该同样对待,至于其他一些珍禽类,我们还是少接触为好。
禽流感它的发生主要是通过人的呼吸系统,这一方面跟非典有类似的地方,应此我们还是主张多开窗,多洗手,至于是不是要吃维生素C,这个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愿望,它可能有增强呼吸系统抵抗力的作用。
对禽类治疗的药物没有,但是有一个非常有效的禽流感灭活疫苗,据说它的效果是接近100%的。对人类有一个比较的药物“达菲”,它主要是针对流感的RNA病毒的,还有一个预防的药物,叫“金刚烷胺”这个是有预防作用的,其他药物的效果还不明确,可以针对流感的症状采取对症治疗。
禽流感在一定程度上,假如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话,可能比非典更加严重,因为它的潜伏期短,呼吸道传播容易实现,交通就比较发达,人与人之间交往比较频繁,所以我们要特别要以注意,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禽流感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所以不必惊慌,加强预防,提高警惕。
禽流感作为一种禽类疾病主要在禽类之间传播,非常偶然的传到人,禽流感病毒进到人体内是一条死胡同,只有在人同时感染禽流感或人流感,两种病毒在人体混合、重组,才有可能发生新的流感病毒株。这种新的流感病毒株一旦发生会引起流感较大规模的流行,所以我们要预防,这两种病毒在人身上同时发生。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它是由两个抗原组成,一个抗原叫血凝素,H打头的,另外一个叫神经胺酸酶,N打头的。H5N1就是一个流感病毒株的代号,这一株流感病毒就是引起香港人之间的禽流感病毒,它的致病性及毒力比较强,所以在香港18个病例就死掉了六个,而且最后都引起人器官的衰竭,最后导致死亡,所以它是一个高致病性病毒。我们必须认真对付,加强预防。
为了大家能够饮食卫生,预防鸡鸭可能的传播,所以大家应该不吃白斩鸡,不吃三黄鸡、“淌黄”蛋,吃的时候一定把鸡鸭蛋彻底煮沸,也就说,煮开以后要几分钟,这样吃进去才可以保证安全。
禽流感和普通感冒症状是一样的,开始有流鼻涕、咳嗽、咽痛、全身肌肉酸疼、倦怠、食欲不振、嗜睡等,这些都和一般感冒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禽流感发展非常快,到年终的时候,会造成多器官的衰竭,有时候需要上呼吸机等治疗。它的病死率比较高,在香港18例就死掉6个病例,在越南和泰国,在确诊禽流感中也有相当比例死亡。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预防工作,防止禽流感在禽内里面的流行,更要防止禽流感传染给人。
禽流感它是一个季节性的疾病,一般在冬春季节多发,随着春季的到来,预防措施的到位,禽流感是会不断的减少的,最后得到控制的。
禽流感不像非典那样,限制大家去流行疫区旅行,但是还是要尽量避免,一旦到了那里,也要注意个人的卫生,加强防护,尤其是吃的方面,多吃煮沸的食物。
禽流感是一个可防、可控的禽类传染病,当前已经采取了很多的预防禽流感侵犯人类的预防措施,尤其在上海,措施是比较到位的,大家可以安心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加强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禽流感是可以预防的。
1.禽流感的小知识
禽流感防治小知识 人流感与禽流感的异同 人流感病毒A型病毒:它是在野马以及家禽、猪、鲸、马和海豹体内发现的最危险和最普遍的病毒。
A型病毒的子型根据病毒表面的H和N两种蛋白质确定。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
现在有15种不同的H子型病毒和9种N子型病毒。 这些病毒每隔两三年出现一次小突变。
这个过程称为“抗原飘移”。同时,这些病毒也可能与其它病毒交换基因,这个过程称为“抗原移型”。
这种情况一般通过血凝素氨基酸的小变化出现,典型的途径是猪,它身上可能有禽类病毒和人类病毒。 抗原移型十分罕见,但是它可能产生一种致命的新子型病毒,任何人对此都没有免疫力。
B型病毒:这些病毒也可能引起流行病,但是只在人中间传播。 C型病毒:这是最无害的病毒,会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疾病,但是不会引起流行病。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是传染性禽类疾病,于100多年前在意大利首次发现。据认为,所有禽类都容易感染这种病毒,但是一些物种的抵抗力大于另一些物种。
禽流感病毒有15个子型,其中两个子型(H5和H7)对家禽最有致命性。这两个子型也传染给人。
目前在亚洲部分地区流行的H5N1病毒于1997年在香港第一次跨越物种障碍传染到人身上,18名患者中有6名死亡。 2003年,荷兰发生H7N7禽流感,造成一名兽医死亡,83人染上结膜炎和其他轻度疾病。
第三个子型H9N2病毒是1999年至2003年在香港3名幼童身上发现的,但是所有3名幼童都是轻微病例。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何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急性感染的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伴随着大批死亡。
鸡新城疫病毒感染与禽流感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的病毒种类不同,禽流感是正粘病毒科,新城疫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见典型临床症状:潜伏期较长,有呼吸道症状,下痢,食欲减退,精神萎顿,后期出现神经症状。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原因是: 第一,流感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时间缩短。
另外,夏秋时节光照强度相对更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第二,夏秋时节禽舍通风强度远远高于冬春季,良好的通风可以大大减少鸡舍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鸡体内的机会和数量就明显减少,感染几率下降。
同时良好的通风也减少了不良气体对鸡呼吸道粘膜的 *** ,对维持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禽流感我们怎样防护 【重点防护人群】 家禽饲养者:为了预防禽流感,饲养禽类动物的专职人员在与禽类接触时,最好戴口罩、穿工作服。
工作服要勤清洗、勤消毒。处理禽类粪便时应戴手套,接触污物后应洗手。
禽流感病毒对干燥、紫外线照射及汞、氯等常用消毒液很敏感。常用消毒药,如福尔马林、漂白粉、碘制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在疫区及周边地区,可选择上述1~2种消毒药对禽类笼舍进行消毒。 12岁以下儿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和泰国卫生部根据泰国出现的禽流感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12岁以下儿童为重点防护人群,家长应提醒孩子不要触摸或搂抱禽类动物。
【一般人群】 在发现疫情的地区,人们应尽量避免接触、触摸活的鸡、鸭、鹅等家禽和鸟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有空调设备,应经常清洗隔尘网;保持室内清洁,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 注意个人卫生,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下述情形不会患禽流感】 穿用羽绒制品这是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此,穿羽绒服、盖鸭绒被以及接触相关制品,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吃煮熟煮透的禽类肉蛋由于禽流感病毒不耐热,被加热到100℃时,1分钟即可灭活;加热到56℃、持续30分钟或加热到60℃、持续10分钟时,也会丧失活性。
因此,吃禽肉和蛋类时只要完全煮熟煎透,就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目前,我国各地检疫部门已采取紧急防范措施,所以市民可以放心食用正规市场上经过检疫的家禽。
但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的可能。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21天 据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介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时间可达21天。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病禽与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 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数量、禽体的抵抗力、日龄大小和品种,饲养管理情况、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有否应激条件的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在潜伏期内有传染的可能。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
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2.预防禽流感的小知识
(1)免疫接种。严格认真地做好禽流感疫苗的免疫,特别是在禽流感的高发季节每隔3~4个月要进行一次H5N1RE-5+RE-4和H9的免疫,这两种禽流感疫苗的防疫要间隔10天进行。
(2)切实搞好饲养管理。采取封闭式饲养,严防野鸟从门、窗进入禽舍;防止水源和饲料被野禽粪便污染;定期对禽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加强带鸡消毒,定期消灭养禽场内的有害昆虫及鼠类;死亡禽类必须焚烧或深埋。
作好禽类饲养管理,提高禽只的抵抗力,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注意秋冬、冬春之交季节的变化,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及时清理粪便,还可定期在鸡舍使用中药苍术、丁香酚、艾叶、茵陈、青蒿、红花等,熏蒸鸡舍,减少不良气体的 *** ,从而达到减少呼吸道病和肠道病的发病率。
(3)对于出现死亡和产蛋率下降的鸡群可及时使用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药配合敏感的抗菌药物用于治疗。
3.禽流感知识常识
禽流感主要是鸟类之间传播.对于人类的预防,只要不直接接触病鸡或者其排泄物就不会被感染.对于鸡肉鸡蛋只要煮熟食用就绝对不会感染,因为该病毒在超过70度的环境中就会全部死亡.因此只要不是饲养户这类高危人群,吃熟的禽类食品绝对不会感染,放心吧 . 另外要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不论天有多冷,每天最好都要定时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
通风时间最好定在上午9:00—10:00和下午3:00—4:00,因为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该病毒,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感染性。而且新鲜空气有稀释病毒、清洁室内空气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饭时一定坚持生熟分开,如切生鸡肉的案板和刀就不能再去切熟食,否则直接入口的熟食就容易沾上病菌,如果这只生鸡正好是一只病鸡,那么人就很可能被传染上禽流感; 不要喝生水,鸡肉、鸡蛋一定要煮熟了吃。
姜教授说,特别是一些吃火锅贪“鲜”的人,常常是鸡肉在锅里还没变颜色就往嘴里送。姜教授说,禽流感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22度水中可存活4天,在0度水中可存活30天以上,在粪便中可存活3个月。
而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100度以上的沸水里煮2分钟即可灭活。 人类患上禽流感的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
家禽患上禽流感的症状: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 常见症状有,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
4.禽流感知识常识
禽流感主要是鸟类之间传播.对于人类的预防,只要不直接接触病鸡或者其排泄物就不会被感染.对于鸡肉鸡蛋只要煮熟食用就绝对不会感染,因为该病毒在超过70度的环境中就会全部死亡.因此只要不是饲养户这类高危人群,吃熟的禽类食品绝对不会感染,放心吧 . 另外要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不论天有多冷,每天最好都要定时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
通风时间最好定在上午9:00—10:00和下午3:00—4:00,因为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该病毒,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感染性。而且新鲜空气有稀释病毒、清洁室内空气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饭时一定坚持生熟分开,如切生鸡肉的案板和刀就不能再去切熟食,否则直接入口的熟食就容易沾上病菌,如果这只生鸡正好是一只病鸡,那么人就很可能被传染上禽流感; 不要喝生水,鸡肉、鸡蛋一定要煮熟了吃。
姜教授说,特别是一些吃火锅贪“鲜”的人,常常是鸡肉在锅里还没变颜色就往嘴里送。姜教授说,禽流感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22度水中可存活4天,在0度水中可存活30天以上,在粪便中可存活3个月。
而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100度以上的沸水里煮2分钟即可灭活。 人类患上禽流感的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
家禽患上禽流感的症状: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 常见症状有,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
5.禽流感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所决定的。
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最近国内外由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即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2.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 流感病毒可分为A、B、C三个型,禽流感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除感染人外,还感染其它的动物,而B型和C型主要感染人。
基因组由大小不同的8个片段组成,流感病毒的变异主要由其基因组的某个或某几个基因片段的点突变或不同的流感病毒之间发生基因组片段的重新组合所引起。 根据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差异,又可将其分为不同的血清亚型。
迄今为止,A型流感病毒的HA亚型已经发现15种,分别为H1-H15;NA亚型已经发现9种,分别为N1-N9。目前所鉴定的HA和NA亚型都可以从禽类分离到。
目前发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都是由H5或H7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引起,但不是所有的H5或H7亚型的禽流感病毒都可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低,常用消毒药容易灭活。
对热也比较敏感,56℃加热30分钟、100℃加热5分钟即丧失活性。3.天气转热,禽流感走势如何? A型流感比较喜欢冷凉和潮湿的地方,因此多发季节都在冬季和春季,一般在1月份和2月份。
到夏天就很少了。所以,天气热起来,会大幅度降低禽流感的流行。
4.禽流感病毒的H和N是什么意思?H和N都是指病毒的糖蛋白,一种糖蛋白叫血凝素(HA),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NA),由于这两种糖蛋白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根据糖蛋白变异的情况,HA分为H1~H15 十五个不同的型别,NA分为N1~N9九个不同的型别,这里面,H5与H7为高致病亚型。5.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海关和国内流通领域的检疫,防止禽流感的引入和蔓延1、国家海关应对进口的禽类进行严格检疫,严防高致病性流感病毒(HPAI)从国外引入。
2、国内兽医检疫部门要做好家禽流通领域(如集市、屠宰场、交通要道)的检疫和监测,同时国内各养禽场要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以了解我国禽流感的流行动态,并防止疫情的蔓延扩大。
(二)严格执行和完善养禽场的生物安全措施1、避免家禽和水禽如鹅、鸭或野生鸟类接触。2、养鸡场场址要远离水禽、野生鸟类栖息的河道、湖泊等; 3、养禽场的职工不要饲养禽、狗和猫等4、采取封闭式饲养,严防野鸟从门、窗进入禽舍;5、防止水源或饲料被野禽粪便污染;6、养禽场生产区设立消毒设施,对进出车辆要彻底清洗、消毒;7、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衣、帽及鞋靴、沐浴;8、严格杜绝其他养禽场人员参观;9、定期对禽群、禽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10、定期消灭养禽场内有害昆虫如蚊蝇等和鼠类;11、死亡禽类必须焚烧或深埋;12、养禽场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再引进禽种及其产品时,一定要来自无禽流感的养禽场;13、作好禽类饲养管理,提高禽只的抗病力;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注意秋冬、冬春之交季节气候的变化,做好保暖防寒工作。
6.禽流感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这种疾病因而被更名为禽流感。
随后,这种疾病在其他欧洲国家、南美及东南亚、美国和苏联也有局部发生,现在几乎已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禽流感在欧亚大陆的爆发日趋频繁。
1997年5月,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个养鸡场出现了这一区域首例禽流感病例。经专家认定,导致香港特区家禽大规模死亡的罪魁祸首是A/H5N1型禽流感病毒。
然而,这种历来只威胁家禽生命的病毒,出现了新的变异,并能够传染给哺乳动物甚至是人类。1997年8月,一名3岁的男童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
这是全球首宗人类感染A/H5N1的个案。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共有18个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6人死亡。
为了阻止A/H5N1禽流感病毒进一步向人类传播,香港特区 *** 宰杀了130万只家鸡。这是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禽流感爆发。
2003年3月1日,荷兰东部靠近德国边界的6个农场中发现了H7N7型禽流感病毒。到3月3日,有禽流感疫情的农场已升至13家。
同一天,为了防止疫情向欧洲其他国家的蔓延,欧盟宣布全面禁止荷兰活禽及其蛋品出口。禽流感给世界上最大的家禽出口国之一的荷兰带来了沉重打击。
而更为严峻的是,在疫情爆发期间,共有80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其中一名57岁的荷兰兽医在对病鸡进行检验时感染病毒,并死于禽流感引起的肺炎并发症。随后,H7N7型禽流感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与荷兰。
在2022年4月6号的时候,股市中的A股养鸡的概念股逆势走强,所以大家在市场上都普遍觉得这和美国的禽流感持续的恶化有直接的关系。美国爆发了7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禽流感疫情,这也间接导致很多国家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美国的禽流感持续严重的话,国内的进口需求可能会转向其他国家。
美国这次禽流感的危机已经蔓延到23个周了,已经有超过2,700万的禽鸟被宰杀,也是美国自从2015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禽流感。美国禽流感的爆发,导致当地的鸡蛋价格正在快速的飞涨,与此同时,春天的时候很多候鸟都在迁徙,所以很多专家都觉得美国的禽流感会持续的加剧。美国的一些兽医也觉得如果政府不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控制住禽流感的话,到时候会在农场中传播,对于养殖者和禽类的供应链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除此之外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出现了禽流感的疫情,因为在秋天的时候,很多野鸟迁徙过来带来了一些病毒,所以欧洲的很多成员国之间都遭受到了病毒的侵袭。在2022年3月31号的时候,法国都已经捕杀了一1210万只禽类了。禽流感的传播其实并不只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还会引起当地政府对于家禽饲养业方面的担忧,不仅禽类会遭到重创,还可能会影响到贸易,甚至可能会传播给人类。
美国的很多肉禽和蛋禽,每年都会大量的出口,就连我国也有在美国进口一些禽类食品,例如冻鸡爪和冻鸡块。在2021年的时候,中国在美国进口的鸡肋产品总量达到了144万吨冻鸡爪,就有76.7万吨。所以也有专家表示,如果美国的禽流感非常严重的话,对于中国进口的鸡爪还有鸡块的影响也会比较大,如果国内的需求依然持续不变的话,中国可能会像阿根廷或者是巴西,智利等国家去进口。
分类: 医疗健康
解析:
世界卫生组织首席流感专家施托尔24日透露,在该组织协调下,各国科学家将进行一系列实验,以研究目前危害亚洲家禽的禽流感病毒可能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多大危险。
施托尔在接受美联社记者独家采访时说,荷兰鹿特丹一家实验室已计划利用纯种禽流感病毒对猴子进行实验,并有望于3月底得出有关结果。类似实验有望给研究禽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内产生什么样的表现提供线索。科学家们希望猴子实验能有助于回答以下一些问题:病毒在人体内潜伏期多长,人的传染性会持续多长时间,何时可检测到抗体,什么时候开始发热和什么时候开始退烧,幸存可能性多大,病毒是否会通过粪便和唾液等传播。
在荷兰开展的实验还将对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猴子进行尸体解剖,这项工作有可能会给禽流感防治提供重要信息。施托尔说,禽流感病毒是只感染人的肺部还是会扩散到身体各个部位目前并不清楚。在现有的两种抗流感新药中,罗仑泽疗效只适用于肺部,而达菲能作用于很多组织,如果禽流感病毒能进入人的大脑、肝脏和身体其他部位,那将意味着只能采用达菲进行治疗。
在亚洲蔓延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情况依然比较罕见,但不少专家认为,该病毒对人的威胁不容忽视。禽流感病毒有可能通过两种方式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一是经过自身遗传变异而变得容易在人际传染,H5N1迄今还未表现出这种迹象。另一种方式是禽流感病毒在人体内与人类流感病毒结合,彼此交换基因,形成容易在人之间传播的新型混合病毒。
施托尔说,有关研究人员打算3月底开始进行实验,将禽流感病毒与人类流感病毒混合在一起,然后研究两种病毒的结合难易程度,哪些基因交换最有可能发生,以及两种病毒基因的不同组合产物中哪些危害性最大。研究人员将首先在体外对病毒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病毒注入动物体内进行实验。施托尔称,可能会首先利用白鼬进行实验,然后选择猴子等其他动物。不过,他没有透露有关研究将在哪些国家的实验室进行。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31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