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盂癌一期用治疗吗
肾盂癌一期需要治疗,而且要尽早治疗,否则病情就会恶化,给生命带来影响。肾盂癌仍然以手术为主,辅助防、化疗进行治疗。
一、手术治疗原则
1、错构瘤小于4cm可不予处理。错构瘤较大者可行剜除术或部分肾切除术,瘤体较大、肾结构被破坏、功能丧失者,可以考虑行肾切除术。
2、各类肾恶性肿瘤于确诊后均应早期施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包括肾周围脂肪组织、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大部输尿管及周围组织、受累的肾上腺;如肾静脉内瘤栓已延及腔静脉则应将其一并摘除,然后再修复腔静脉。
3、肾盂癌除行根治性肾切除外,还应将全部输尿管及输尿管口周围的膀胱壁一并切除。
4、肾母细胞瘤的瘤体过大者可在术前先行放射治疗,待瘤体缩小后再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放射治疗对肾盂癌及肾细胞癌的疗效较差。
5、双侧肾癌或孤立肾肾癌的病变局限者可应用离体肾技术行肾部分切除术。
6、确诊肾肿瘤须行切除治疗时,可在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同时行患肾动脉栓塞术,以减少术中出血及瘤细胞转移。
7、肿瘤累及范围广、邻近器官已受累而不能切除时,可行姑息性肾动脉栓塞,辅以放疗和化疗。
8、肾肿瘤手术后需定期(3~6个月)作胸部摄片、B超和全身骨扫描(SPECT)随访检查,以发现肾蒂复发和转移。
9、每3~6个月随访1次,特别注意腹部及肺转移。
二、手术治疗前后药物选择
1、化学药物治疗对肾母细胞瘤应常规应用,对肾盂癌及肾细胞癌可酌情应用,可选用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等。肾癌术后患者可酌情选用。生物治疗如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
2、选用具有减轻放化疗副作用、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的中、西药,如:放疗后补硒。
二、肾盂癌的形成原因
病因:染料皮革、橡胶、油漆等工业原料中的芳香伯胺类物质如β-萘胺联苯胺等是肾盂癌致癌质,色胺酸代谢紊乱、吸烟及长期服用非那西丁类药物者,肾盂癌发病率明显增高鵻感染或长期结石刺激可引起鳞癌或腺癌。囊性肾盂炎腺性肾盂炎可发展为肾盂癌。
发病机制:肾盂癌绝大多数为移行细胞癌可分为4级健康搜索。Ⅰ级:乳头状伴正常黏膜;Ⅱ级:乳头状伴少量多形性变和核分裂;Ⅲ级:扁平移行细胞伴显著多形性变和核分裂;Ⅳ级:极度多形性变因肾盂壁薄易发生淋巴或血行转移预后不良。
鳞状细胞癌约占肾盂癌的15%,病变扁平,质硬迅速浸润达肾脏周围肾门及区域淋巴结确诊时多已转移预后差。腺癌极为少见。肾盂肿瘤可发生于肾盂的任何部位有多中心发生的特点可同时或先后发生输尿管肿瘤或膀胱肿瘤在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癌患者中较为多见,而在平坦的浸润性乳头状癌患者中较为少见。关于肾盂肿瘤的多发现象,目前有4种解释:①淋巴途径扩散;②经黏膜直接扩散;③多中心病灶;④肿瘤细胞脱落种植在输尿管或膀胱黏膜上,继续生长而成。
三、肾盂癌的检查诊断
实验室检查:1.尿常规检查常可发现红细胞。2.尿液细胞学检查需多次检查阳性率为35%~55%采用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查阳性率可高达80%。
其它辅助检查:1.肾盂造影IVU结合逆行肾盂造影是肾盂肿瘤定位诊断、估计肿瘤大体形态和肿瘤分期的基本手段IVU阳性率为58%~80.8%,逆行肾盂造影有86%可发现肿瘤。采用双倍剂量的造影剂或对不显影的患肾作逆行肾盂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
肾实质肿瘤与肾盂肿瘤有时因肾脏外形及肾盏的X线征象的改变相似而不易区别。一般肾脏外形无改变而肾盂内充盈缺损较大,则以肾盂肿瘤可能性大。肿瘤较小时常需多次行肾盂造影方能明确逆行肾盂造影时宜用浓度较淡的造影剂,并从不同角度摄片有助于发现。
2.B超检查B超检查对早期肾盂肿瘤的诊断率不高但对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肾盂肿瘤可作出正确的诊断肾盂造影显示的充盈缺损常难与透光结石和血块相鉴别B超则可以定性将肾盂肿瘤与阴性结石和血块相区别肾盂肿瘤B超图像表现为肾窦回声分离内为低回声区并能清晰显示肿瘤的表面形态当相应部位肾脏正常皮质髓质结构紊乱,表明肿瘤已侵犯肾实质;如果在此基础上肾脏轮廓有不规则变形提示肿瘤已侵及肾实质深层或浸润已超越肾包膜鵻如因肿瘤导致积水时可兼有肾积水的超声图像。
四、肾盂癌是怎么回事
肾盂癌占肾肿瘤总数的10%左右,其发病率有地区差别。大多数为移行上皮癌,少数为鳞状上皮癌及腺癌。肾盂长期受到慢性刺激,如结石和炎症,有时可诱发肾盂鳞状上皮癌或腺癌。鹿角形肾结石有较高的移行上皮癌并发症。30~50%肾盂移行上皮癌患者可同时出现膀胱移行上皮癌。如肾盂与输尿管同时有肿瘤,则出现膀胱癌的可能性增至75%。
肾盂癌最常见的症状为血尿。肾盂造影常可显示肾盂内有充盈缺损。CT检查有助于观察肿瘤形态为乳头状抑广基型并可明显地区别肾癌与肾盂癌。恶性程度较高者尿中找到癌细胞的阳性率较高。有条件时,可行输尿管肾盂镜检查及擦刷活检。肾盂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肾盂移行上皮癌患者应将患肾连同输尿管及输尿管口周围膀胱壁一起切除。这类患者如行肾盂癌局部切除,高度恶性者近乎100%将复发,低度恶性肿瘤50%左右复发。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疾病代码 4 疾病分类 5 疾病概述 6 疾病描述 7 症状体征 8 疾病病因 9 病理生理 10 诊断检查 11 鉴别诊断 12 治疗方案 13 并发症 14 预后及预防 15 流行病学 附: 1 治疗肾盂肿瘤的穴位 1 拼音 shèn yú zhǒng liú
2 英文参考 tumor of renal pelvis
3 疾病代码 ICD:D41.1
4 疾病分类 肾脏内科
5 疾病概述 肾盂肿瘤是由肾盂黏膜发生的上皮性肿瘤。发病年龄与肾癌相同,男性多于女性,两肾患病率相同,双肾发病者极为罕见,由于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均为移行上皮,其肿瘤的病因、病理相似,可同时或先后在不同部位发生肿瘤。肾盂肿瘤男性较多,男女比例为2∶1,高发年龄为50~60 岁,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
6 疾病描述 肾盂肿瘤是由肾盂黏膜发生的上皮性肿瘤。发病年龄与肾癌相同,男性多于女性,两肾患病率相同,双肾发病者极为罕见,由于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均为移行上皮,其肿瘤的病因、病理相似,可同时或先后在不同部位发生肿瘤。肾盂肿瘤发生率占肾脏肿瘤的5%~13.6%,占尿路上皮肿瘤的5%。肾盂最常见的肿瘤是移行上皮 *** 状瘤和移行上皮癌,占90%。80%的移行上皮癌呈 *** 状,20%为实性结节肿瘤,后者恶性程度高于前者。肾盂 *** 状肿瘤40%~50%的病例可同时或先后发生于输尿管、膀胱,约20%的肾盂癌同时有输尿管和膀胱肿瘤。8%的病例输尿管和膀胱癌的诊断早于肾盂癌。肾盂癌单发性肿瘤行肾切除术和不完全性输尿管切除术后,12%在输尿管残端发生移行细胞癌,20%的患者以后有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
鳞状细胞癌大约占肾盂癌的7%,发生于肾盂者比输尿管多6 倍。鳞癌多因某些因素如结石、炎症等 *** 移行上皮,使其化生而发生肿瘤。恶性程度高,易侵及肾盂周围组织、肾脏、输尿管,甚至肾实质被广泛破坏。腺癌为少见肿瘤,恶性程度高,可较早发生远处转移,常见部位有肺、肝、胰腺和胃肠道。肾盂癌除局部浸润生长外,可通过淋巴转移到腹主动脉旁及颈部淋巴结;血行转移的主要脏器是肺、肝及骨骼。
7 症状体征 本病临床多见于40~70 岁,男∶女为2~3∶1。最常见的症状是肉眼或镜下血尿(70%~95%发生率),也是最早的症状。即使较小的肿瘤亦可早期出现血尿,为间歇、无痛、肉眼可见的血尿,如肿瘤造成输尿管或输尿管肾盂连结处阻塞可导致出现突然的疼痛(8%~40%),或因出血较多形成条索状血块在其通过输尿管时引起肾绞痛。晚期肿瘤增大或梗阻可致肾积水,此时可出现肾区肿块及转移征象,部分可有疼痛、继发感染和尿路结石,有5%~10%患者出现膀胱 *** 症状,体格检查常无阳性发现。有报道10%~20%患者腰部可有肿瘤或肾盂积水引起的肿块多数无症状和体征,10%~15%为偶然发现。肾盂肿瘤晚期多向肝、肺、骨转移,早期可向淋巴结转移。晚期可有厌食、消瘦、贫血等恶病质等表现。肾盂肿瘤的Jet 分期:
Tis O 原位癌。
Ta O 黏膜 *** 状癌。
T1 A 浸润固有层。
T2 B1 浸润浅肌层。
T3a B2 浸润深肌层。
T3b C 浸润肌层外脂肪。
T4 D 浸润附近脏器。
8 疾病病因 集合管、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的黏膜在胚胎发育属于同一来源,总称为“尿上皮”。因具有共同移行上皮,肾盂及输尿管肿瘤将同时考虑。移行上皮衬在肾盏及肾盂上暴露于许多尿中潜在致癌因子。排泄的致癌因子可能在尿中被水解酶激活,而在泌尿系统中产生致癌作用,造成膀胱的肿瘤发病率高于上尿路。
9 病理生理 肾盂肿瘤多数为移行细胞 *** 状肿瘤。肿瘤也有单发和多发。肿瘤血运丰富,容易破溃出血而出现血尿。瘤细胞脱落随尿液下行可种植于同侧输尿管或膀胱。其转移途径因肾盂壁肌层很薄,周围淋巴组织丰富,故常有早期淋巴转移。多见移行细胞癌。 *** 状移行细胞癌分化良好,与正常肾盂上皮无区别。鳞状细胞癌少见,仅占3%~4%,腺癌罕见。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者可并发肾积水。肾盂肿瘤易经淋巴,也可经血行和直接播散而转移。
10 诊断检查 诊断:诊断要点为发病年龄多为40 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为2~4∶1。多为单侧发生。临床表现有:
1.血尿 常是肾盂癌首发和最主要的症状,发生率在90%以上,表现为频繁发作的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常常伴有条状血块。尤其是40 岁以上出现原因不明的血尿,排出的又为正形红细胞血尿的患者。
2.腰痛 发生率约为50%。多为持续性腰部隐痛,若有血块堵塞输尿管时可引起肾绞痛。
3.肿块 较为少见,仅占2%左右多位于腰部或上腹部。出现肿块预示肿瘤阻塞引流系统导致肾积水,此时可能有脊肋角压痛。伴有消瘦、贫血、下肢水肿、骨痛。
4.膀胱 *** 症状 肾盂癌有多器官发病的特性,伴发膀胱肿瘤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5.恶病质 约有7%病例有恶病质表现,预示病变为晚期,预后不良。
6.静脉肾盂造影 如见肾盂肾盏充盈缺损,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出血性尿液。B 超表现为肾盂内低回声占位病变。也可借助输尿管肾镜以及CT、MRI及尿脱落细胞检查协助诊断。尿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本病即可明确诊断。对确诊本病患者还须进行细心估价并对病变进行分期,排除多发性及远处转移。曾报道约半数肾肿瘤患者伴有膀胱和(或)输尿管肿瘤,患者除作尿路详细检查外,需作胸部摄片,骨扫描及血尿生化检查。B 超或CT 有助于后腹膜淋巴结检查。有助于本病及其转移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肾盂肿瘤分期为:O 期肿瘤局限于黏膜,A 期肿瘤侵犯固有层,B 期肿瘤侵犯肌层,C 期肿瘤蔓延至肾盂周围脂肪或肾实质,D 期出现转移。移行细胞癌可出现血路或淋巴道转移。局部淋巴结受累一般早于其他部位的转移。因此,手术需包括局部淋巴结切除。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检查 有较多红细胞;晚期病例血沉增快;尿液标本的流式细胞仪,能确定有无恶性细胞,可用DNA 染色了解异常细胞的DNA 含量(异倍体细胞)。
2.细胞学 应用滤过装置做细胞学检测肾盂及输尿管肿瘤80%可出现细胞学阳性。细胞的特征提示肿瘤的组织学级别,分化良好的低期肿瘤80%病例细胞学检查出现假阴性,而分化不良的肿瘤60%阳性。但尚缺乏细胞学级别与侵犯性的直接关系。
其他辅助检查:
1.X 线检查
(1)排泄性尿路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内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其密度不均匀;肾积水、肾功能不良时肾脏不显影;如肾盏漏斗部梗阻,表现为肾小盏积水。对高度怀疑的病变,宜采用低密度造影剂,从不同角度多次X 线摄片观察;对肾脏不显影病例,应改用逆行尿路造影检查。
(2)逆行性尿路造影:是诊断肾盂癌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尤其是排泄性尿路造影显影不良时。本方法还可直接收集患侧尿或用盐水冲洗取样,亦可通过输尿管刷取活组织检查,行肿瘤细胞学检查。逆行尿路造影时可选用非离子性造影剂,同时应防止带入气泡而造成误诊。
2.超声检查 表现为肾窦中央回声分离或低回声,伴有肾盂积水时肾盂内出现实性不规则回声或轮廓不整齐。对于小的肿瘤超声检查容易漏诊。
3.CT 检查 在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时,CT 扫描有重要意义。平扫可见软组织肿块(CT 值20~40Hu)充填肾盂肾门区,肾窦脂肪影变窄或消失,常伴有肾盂积水现象;增强扫描肿块CT 值较平扫时有所增加。CT 检查在肿瘤分期上优于B型超声,可明确有否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或腔静脉癌栓形成等。
4.MRI、MRU(磁共振泌尿系成像) 后者提供肾实质和收集系统影像,充分显示肿瘤,对有梗阻不显影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5.膀胱镜检查 可见患侧输尿管口喷血或发现常常伴发的膀胱肿瘤或输尿管末端肿瘤。在X 线导引下,应用特制的带刷拭子的P6 号输尿管导管直接刷取肾盂病变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6.肾盂输尿管镜检查 将肾盂镜送入肾盂,可直接观察病变情况,并可取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肿块性质。
11 鉴别诊断 1.肾细胞癌 泌尿系造影也可呈肾盂肾盏充盈缺损,但血尿程度和频度较之为轻,部分病例甚至无血尿。更易触及腹部肿块。泌尿系造影显示肾盂肾盏受压、移位、变形。肾动脉造影显示肾实质内可见肿瘤血管及造影剂聚积。B 型超声、CT、MRI 检查可明确显示肾实质内软组织肿块,肿块主体在肾实质,肾局限性增大,轮廓外突。
2.肾海绵状血管瘤 破裂时可有严重血尿,尿路造影可有肾盂充盈缺损,需予以鉴别。但多数病例发生于40 岁以前,皮肤黏膜可能有血管瘤病变,为突发性肉眼血尿,每次血尿间隔时间较长。B 型超声、CT、MRI 检查显示血管瘤的密度低于软组织肿块;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可予以鉴别。
3.原发性肾紫癜症 表现为严重血尿,尿路造影时肾不显影或肾盂充盈缺损。但其突然发病,血尿发作频繁,来势凶猛,一般止血措施难以奏效。影像学检查往往难以发现明确的占位性病变。
4.肾盂血块 泌尿系造影表现为肾盂内充盈缺损,酷似肿瘤性病变。肾盂血块的主要特点是形态不稳定,在2 周内重复造影或行B 型超声、CT 检查,血块可变形、缩小,移位或消失。反复尿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
5.肾盂中不显影结石 泌尿系造影显示肾盂充盈缺损,需注意与肾盂癌鉴别。肾盂阴性结石可伴有疼痛和镜下血尿,血尿多不严重,肉眼血尿较少见。逆行造影若注入空气,可衬托出密度较高的结石阴影。超声检查集合系统呈现强光点,其后伴有声影。CT 扫描显示高密度的结石影像。
6.肾盂旁囊肿 该病可有腰部不适,血尿和高血压等。泌尿系造影示。肾盂、肾盏变形、移位、拉长等类似肾盂肿瘤的表现。但B 型超声检查显示肾门处液性暗区,并可显示出囊肿大小。IVU 检查显示肾门旁或肾窦内圆形肿物压迫肾盂肾盏,呈现弧形压迹。CT 检查显示肾盂旁边界清楚、均匀低密度的椭圆形肿块,CT 值为0~20Hu,增强前后CT 值变化不大。
7.肾 *** 肥大 肾脏 *** 肥大向肾盂突出,肾盂造影或CT 检查,可见肾盂充盈缺损征象,应与肾盂癌鉴别。肾 *** 肥大为变异性改变,一般无肾盂癌常见的无痛性肉眼血尿,病史较长,症状不多。B 型超声、CT 检查肾盂充盈缺损与肾实质相连,体积多较小,表面光滑,动态性观察,形态及大小可长时间无变化。
8.肾包虫囊肿 肾包虫囊肿尿路造影表现与肾内占位性病变相似。诊断需结合流行病接触史及Casoni 试验来诊断。超声检查作为首选可证实肾内占位性病变为囊性及有多数分隔的囊性病变。CT 检查也可明确为囊性病变,除囊肿巨大和囊壁较厚并有钙化和强化外,特征性改变为大囊内可见低密度小子囊。若囊肿破裂与肾盂肾盏交通,增强扫描可见造影剂溢入囊内。
12 治疗方案 本病以手术切除为主,放疗、化疗效果不佳。手术范围是肾及输尿管全长。否则输尿管发生肿瘤可能性达84%。
1.手术治疗 经典的肾盂肿瘤手术是作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袖口样切除。手术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也包括输尿管开口周围2cm 范围内的膀胱壁。一般应一次性完成手术,全身情况很差者可分二期。但本手术一般不行淋巴清扫,因其不能提高生存率。全输尿管切除的必要性是因移行上皮细胞癌常接种于同侧下尿路,使20%患者输尿管残端发生肿瘤。若患者为独肾、肾功能损害、双侧性病变可施行局部切除,即局部肾盂病变切除,伴或不伴部分肾切除。
2.内镜治疗 经活检证实细胞分化良好且无浸润的小肿瘤,可局部切除或经皮肾镜、输尿管肾镜电灼及切割作保守手术治疗。术后定期膀胱镜检并且抗癌药灌注膀胱,以防肿瘤复发。
3.中医药治疗可参照肾细胞癌。
13 并发症 肾盂肿瘤主要并发症是可直接蔓延或血行转移至肺、肝、骨等,引起多器官肿瘤。
14 预后及预防 预后:本病生存率与肿瘤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总生存率约40%,分化良好者其5 年生存率为56%,分化差者为16%。非侵犯性肿瘤5 年生存率为60%,侵犯性肿瘤为25%。
预防:肾盂肿瘤的预防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分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 其目标是防止癌症的发生。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并针对健康机体,采取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
(1)避免吸烟:吸烟已经较明确的为人们所熟知的致癌因素,与30%的癌症有关。烟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吸烟主要引起肺、咽、喉及食管部癌肿,在许多其他部位也可使其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
(2)调整饮食结构:合理的膳食对大部分癌都有预防作用,特别是植物类型的食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防癌成分,这些成分几乎对所有癌变的预防均有效果。调查表明结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及肺癌是最有可能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而加以预防的。
(3)预防因职业和环境污染、药物等原因导致的不同部位的肿瘤。如肺癌(石棉)、膀胱部(苯胺染料)、白血病(苯)等均与以上因素有关。有些感染性疾病与某些癌症也有很密切的联系:如乙肝病毒与肝癌,人 *** 瘤病毒与宫颈癌。在一些国家,血吸虫寄生感染显著增加膀胱癌的危险性。暴露于一些离子射线和大量的紫外线,尤其是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也可以导致皮肤癌。常用的有致癌性的药物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抗雌激素药他莫西芬(三苯氧胺)等,绝经后妇女广泛应用的雌激素与宫内膜癌及乳腺癌有关。
2.二级预防或临床前预防,其目标是防止初发疾病的发展。包括针对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尽早逆转到0 期。
3.三级预防为临床(期)预防或康复性预防。其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和发生残疾。任务是采取多学科综合诊断(MDD)和治疗(MDT),正确选择合理以及最佳诊疗方案尽早扑灭癌症,尽力促进恢复功能和康复,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重返社会。
15 流行病学 肾盂肿瘤男性较多,男女比例为2∶1,高发年龄为50~60 岁,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输尿管肿瘤位于下1/3 者较多。肾盂及输尿管肿瘤多数属于移行细胞肿瘤,鳞状细胞癌及腺癌可伴有感染或结石,但不常见。鳞状细胞癌低于10%,腺癌更少见。
治疗肾盂肿瘤的穴位 太阴 三阴交,能使腹壁松弛,胎动活跃,有助于矫正胎位。肿瘤的辅助治疗:对某些消化系、泌尿系肿瘤有一定的辅助...
大阴 三阴交,能使腹壁松弛,胎动活跃,有助于矫正胎位。肿瘤的辅助治疗:对某些消化系、泌尿系肿瘤有一定的辅助...
三阴交 三阴交,能使腹壁松弛,胎动活跃,有助于矫正胎位。肿瘤的辅助治疗:对某些消化系、泌尿系肿瘤有一定的辅助...
承命 三阴交,能使腹壁松弛,胎动活跃,有助于矫正胎位。肿瘤的辅助治疗:对某些消化系、泌尿系肿瘤有一定的辅助...
子宫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31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