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体什么器官最重要,那么非心脏莫属,它负责人体全身供血供氧,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根本。
但是现在很多人,有众多的不良习惯正慢慢的摧残着心脏健康,最终引发心脏病,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可是究竟什么是心脏病呢?患上心脏病,身体又有哪些异常表现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心脏病是一系列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其中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它是由于患者高血脂导致心脏冠状动脉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引发血管腔狭窄,心肌供血受阻;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患者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持续对心脏造成伤害,导致心肌肥厚、心室扩大,最终会引发心力衰竭;
先天性心脏病是患者在胚胎发育期间,由于众多原因影响,导致心脏发育障碍或异常所引发的心脏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疾病,主要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表现为风湿热活动下急性或反复发作的心脏瓣膜病;
心肌炎则较为常见,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律不齐,有时无症状,病情严重的会引发心力衰竭。
心脏病患者的6种异常表现
1、胸痛
心脏位于人体胸部偏左,倘若患有心脏病,患者会出现胸痛的症状,也称为心绞痛,多在患者劳动或运动后表现显著,有时还会呈现放射状痛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
胸痛时会呈现紧缩感,可持续2-3分钟,通过适当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可消除症状。
2、胸闷、呼吸困难
人体心脏病变,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缺血缺氧症状,患者会因此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的症状,这种症状很容易与肺部疾病混淆,应注意区分。
此外心脏病所致的胸闷和呼吸困难常发生于夜间、卧位之时,有时候劳累后也会引发这种症状。
3、水肿
心脏疾病导致患者心脏高负荷,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发水肿症状,该症状多发生在处于人体远端的四肢,是心脏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
一般认为人体轻微水肿为心脏病的先兆症状,凡中年人出现水肿症状者,都应尽早就医。
4、打鼾
人们对打鼾的认识通常停留在肥胖、睡姿不正确的方面,不过据临床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打鼾比例要高于肥胖人群。
有关专家认为:睡觉打鼾表示心脏仍处于工作状态,是心脏疾病的警报,应将该症状作为心脏病的诊断依据。
5、耳鸣
耳鸣似乎与心脏病较难联系到一起,其实不然,心脏负责人体全身供血供氧,一旦出现病变,会对身体的各组织器官功能造成影响。
而且人体内耳微循环较为敏感,虽然身体还未表现出心脏病症状,但是耳内会首先出现缺血缺氧症状,引发耳鸣。
6、肩痛
人体手臂肩膀使用较为频繁,一旦使用不当会引发肩周炎,导致肩痛症状,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也很有可能是心脏病。
有关资料显示,冠心病患者肩痛者占总肩痛人数的65%以上,其原因多由血液流动动力学与神经走向有关。
心脏病是一系列心脏病疾病的总称,是常见且严重的疾病,高发于老年人,死亡率很高,以上6种异常是该病的常见表现,一旦存在,应尽快就医检查。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远离引发或加重心脏病的不良习惯,如饮食不均衡、缺乏睡眠、缺乏运动、情绪控制不良、抽烟、酗酒等,以保证心脏健康。
心脏病在我们生活并不少见,对于常见疾病我们应该要了解更多疾病相关知识,因为这对我们防范有很好的帮助,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心脏病的症状表现,希望能帮到你。
症状表现
咳嗽为心脏病症状之一:持续咳嗽或者哮喘是心衰的征兆,是肺积水导致的结果。有时候,心衰患者可有咳血痰现象。
眩晕:心脏病发作可引起头晕和意识丧失,心律不齐导致的这些症状可能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疲劳:尤其是女性,心脏病发作期间可引起经常性的疲劳。这些都是心脏病症状表现之一。
恶心或者食欲减退也是心脏病症状表现之一:心脏病发作时可能有消化道症状,心脏病导致的腹部水肿可以干扰食欲。
疼痛:心脏病发作时,疼痛可由胸部延伸到肩部、手臂、肘部、背部、颈部、下颌或者腹部。有时候可能并不会发生胸部疼痛,而是其他部位的疼痛,而且是一过性的。男性心脏病患者经常是左臂疼痛,女性患者多发生双臂或者肩胛骨疼痛。这些都是主要的心脏病症状表现之一。
适宜吃什么食物
一、坚果类:杏仁、花生等坚果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二、黑芝麻:黑芝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硬化。
三、马铃薯:该食品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其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中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钾倾向。常吃马铃薯,既可补钾,又可补糖、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等。
四、芹菜:芹菜所含的芹菜碱,可以保护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叶子,因为叶子才是营养精华所在。叶子的维生素C比茎高,且富含植物性营养素、营养价值高。芹菜也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够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
五、海带:海带属于可溶性纤维,比一般蔬菜纤维更容易被大肠分解吸收运用,因此可以加速有害物质如胆固醇排出体外,防止血栓和血液黏性增加,预防动脉硬化。
患者的注意事项
1、控制体重
2、戒烟是生活中重要的心脏病注意事项,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3、戒酒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
4、改善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5、避免拥挤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
6、合理饮食应有合理的饮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营养有关,所以,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猜你喜欢:
1. 9个你意想不到的引发心脏病的原因
2. 得心脏病的原因是什么
3. 心脏病急救小常识
4. 早期心脏病吃什么药
5. 如何预防心脏病
心脏是人体控制血液流动的器官,心脏的跳动是生命的保证,平时要注意呵护心脏健康,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心脏出现一些问题,引起心脏疾病,心脏出现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那么心脏不好身体会有什么表现?心脏不好身体会有哪些症状?
1、心脏不好的症状
第一,一躺下就气短。患者平卧几分钟后出现气短,坐起后才可稍微缓解。此时应考虑患者可能出现了心衰。这是由于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导致气道阻力增加,患者出现气短。此时应及时到心内科就诊,同时排除肺源性疾病的可能。
第二,胸口沉重如有大石。就是平常所说的“胸闷”,若排除情绪因素及其他脏器如呼吸系统功能改变,此时应考虑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如胸闷持续数分钟不能缓解,甚至出现胸口剧烈疼痛,则很可能出现了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应尽快拨打120,赶往最近医院,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先自行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等药。
第三,衣服和鞋子突然变紧。衣服、鞋子变紧,不少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自己胖了,但对心脏疾病患者来说,可能提示心功能受损。这是由于心排出量(心室每分钟射出总血量)血下降,肾脏血流量减少,排出体外水分减少,出现下肢浮肿、体重增加(尤其3天内增加超过2公斤),需及时就医。
第四,食欲不振。心脏功能受损的患者除了有食欲不振的表现,还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便秘、上腹痛等症状,多是由于右心功能衰竭,胃肠道淤血引起。
第五,头昏头晕。头昏头晕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睡眠差、颈椎病、高血压等是较常见原因。但伴随血压明显偏低的头晕头昏,可能是心功能受损等所致,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此时应迅速就医。
第六,焦虑不安。正常人焦虑不安大多与情绪有关,而有人在情绪稳定时仍觉心悸、心慌、坐立不安,这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心率增快、心律不齐是心慌焦虑常见原因,多由心脏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应早期干预,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
第七,咳嗽不止。多数人感冒会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且咳嗽在白天黑夜不会有很大差别。但一些人没有发烧等其他类似感冒症状,唯独咳嗽不止,夜间多于晚上,平卧时比坐起时明显,此时要警惕是否心功能受到损伤。这可能是肺淤血使气道受到刺激,可伴随咳白色泡沫痰、痰中带血丝,急性发作时甚至可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
第八,容易疲劳或终日乏力。很多心脏病患者起病便是以乏力或易疲劳开始,多是由于左心功能受损,心排出量降低,不能满足外周组织灌注所致。
第九,少尿且下肢浮肿。出现少尿和下肢浮肿,很多人常认为是肾脏出了问题。实际上,心脏功能受损会导致肾脏血流不足或体静脉压力过高,常出现少尿及下肢浮肿等。肾脏长期缺血,可致肾功能恶化,出现蛋白尿,血肌酐上升,并形成心衰加重的恶性循环。
一旦出现上述“伤心”症状中任何一种或几种,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排除相关疾病。明确诊断后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等治疗,切忌自行更改或停用药物。
2、如何保护心脏
1、增加睡眠时间
据英国和日本利研机构共同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长时间地工作、休息和睡眠不足会引发心脏病等突发性疾病。每周工作60个小时以上、长期睡眠不足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几率约是普通人的2倍;连续两晚睡眠时司少于5小时,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比正常状态高出1~2倍。
2、多运动
每天最好坚持不短于30分钟的活动,可一次性完成或分3次进行,每次10分钟,可进行跳绳、舞蹈、骑车、步行等。
3、放松心情
慢性忧郁或持续的紧张,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易致心跳快速、血管收缩、冠状动脉痉挛,冠脉血管阻力加大;血压上升,血流减少而加剧心肌缺血少氧,其心肌梗死率较乐观又豁达者高70%左右。
4、合理膳食
多吃蔬菜和水果
水果和蔬菜含有的电解质和植物化学成分较多,这些成分能够防止细胞遭到自由基的破坏,而自由基正是造成心脏病的元凶。大蒜能带走有损心脏的胆固脖,降低引起心脏病的低密度脂蛋白,减小血小板的融滞性,预防血栓的形成,每天至少吃1——3瓣大蒜.对预防冠心病有很好的作用。海产品、纤维类食物能够降低胆固醇;豆类,特别是黄豆含有大量的亚麻二烯酸,能降低胆固醇和血液的粘滞性。
5、多叶酸
增加叶酸的摄人量有助于控制血压,叶酸摄入量低的人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会加大。
6、少盐
盐的摄入量与血压直接相关,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在人均盐摄入量不超过3克/天的国家,人们住往到65岁时依然拥有15岁时的血压。因此建议,每天盐的摄入量应限制在5克以下,不仅是外加的盐,也包括酱油、咸菜等。
7、少脂肪
应少食煎炸食物及含高胆固醇食物的虾、肝、蛋黄等。提倡每周至少吃2次鱼,可防止发生冠心病。每日摄盐量限于5克以内,坚持每天进食一定数量的瓜果及鲜蔬。
8、不吸烟
烟草毒害心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内皮系统功能,可致心肌肥大、变厚,殃及正常的舒缩运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28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