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怎么从婴儿啼哭声辨别疾病(识别婴儿15种健康啼哭声)

佚名 2024-05-27 15:50:40

怎么从婴儿啼哭声辨别疾病

婴儿时期,宝宝还不能说话,自然各种不舒服都是通过哭声表达,所以哭声就是孩子传递疾病信息的工具,那么怎么从婴儿啼哭声辨别疾病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怎么从婴儿啼哭声辨别疾病,看看吧。

怎么从婴儿啼哭声辨别疾病?

1、阵发性啼哭

宝宝突然剧烈地哭闹,一阵一阵的,怎么也哄不住,哭闹时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呈屈腿卧位。过一会儿宝宝可玩耍或安静入睡,但间隔一段时间又再次剧烈哭闹。宝宝可能患上肠套叠,妈妈应赶快带宝宝就医。

2、突发尖叫啼哭伴发烧、呕吐

两眼发直,精神萎靡,面色发灰,可能患有脑膜炎等脑内感染性疾病,需立即就医。

3、突发尖叫啼哭

宝宝发出尖叫般的哭声,脸阵阵青紫、四肢肌肉抖动。这时候宝宝可能有脑出血或缺血性脑病,赶快去医院。

4、小鸭叫样啼哭

像小鸭子样啼哭,若同时出现颈部强直,则应考虑是否有咽后壁脓肿,应把这种哭声与一般的声音嘶哑相鉴别,声音嘶哑是感冒引起的咽炎、喉炎,而咽后壁脓肿较危险,若脓肿溃破脓汁可堵塞呼吸道危及生命,故若出现小鸭叫样啼哭应及时就医。

5、连续短促的急哭、不能平卧、拒乳

宝宝哭闹时表现为连续的短促的急哭,同时伴有不能平卧,喜欢让妈妈竖着抱起,头部放到妈妈的肩上,拒乳,还可表现口唇青紫,点头样呼吸等,这有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就医。

6、哭伴某一肢体不动

宝宝哭闹时多是四肢舞动,小手乱抓,小腿乱蹬,若宝宝哭闹时有某一肢体不动,或父母触动某一肢体时引起孩子哭闹,则可能有关节、骨骼或肌肉病变,如关节脱位,骨髓炎,关节炎软组织感染等。

如何安抚哭闹的宝宝?

1、襁褓法

有人认为紧紧包裹起来会让宝宝哭得更厉害,其实不然。因为宝宝在妈妈的子宫中是被紧紧包裹着的,所以一旦胳膊被包裹起来,他们会更有安全感。应该尽量把宝宝的手臂裹紧,而把腿放松,否则会影响宝宝髋部发育。

2、侧卧法

安抚宝宝时,不要让宝宝的脸对着妈妈的胸口,闻到母乳的味道会让他更容易哭闹。正确的方法是让他脸朝外,侧卧,让宝宝回到在母体中时最传统的姿势。

3、嘘声法

在宝宝耳边不断地发出“嘘”声,宝宝哭得多大声就嘘得多大,这同样能让宝宝迅速安静下来。在宝宝的语言里,嘘声就表示“我爱你”。

4、吮吸法

宝宝在预产期前3个月就开始练习吮手指了。吮吸不仅能缓解宝宝的饥饿感,更重要的是会激活大脑的镇静神经,将宝宝带入深层次的松弛状态。要提醒年轻妈妈的是,给孩子吮吸奶嘴时,不要把奶嘴挂在宝宝脖子上,以免伤到宝宝,也不要在奶嘴上沾糖。

5、摇晃法

宝宝在充满羊水的子宫里时,其实一直都在晃动着,无论妈妈是在走路,坐着看电视或是睡觉时翻身,1天24小时都在晃动着。有节奏的晃动对新生宝宝非常管用,会让宝宝感觉非常舒服和放松。家长在摇晃宝宝时注意强度要适当,不能过于激烈,特别要小心宝宝的头部。

怎么从婴儿啼哭声辨别疾病,以上就是为您介绍的内容,供参考。

识别婴儿15种健康啼哭声

导读: 小BABY不停的啼哭,是否给年轻的爸爸妈妈带来很大的烦恼呢?是饿了?尿了?还是其他讯息?怎么才能及时分清和了解小BABY为什么哭?婴儿的啼哭是一种本能,目的是为了能够确保得到自己生存的需要。以下教你识别婴儿15种健康的啼哭声。

如何识别婴儿健康的哭声 分辨小BABY的15种的啼哭声

1、健康性啼哭:

“妈妈,看我多健康!”婴儿正常的啼哭声抑扬顿挫,不刺耳,声音响亮,节奏感强,无泪液流出,每日累计啼哭时间可达2小时,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婴儿正常的啼哭一般每日4~5次,均无伴随症状,不影响饮食、睡眠及玩耍,每次哭时较短。如果你轻轻触摸他或朝他笑笑,或把他的两只小手放在腹部轻轻摇两下就会停止啼哭。

2、饥饿性啼哭:

“妈妈,我饿了,快给我奶吃吧!”这样哭声带有乞求,由小到大,很有节奏,不急不缓,当妈妈用手指触碰宝宝面颊时,宝宝会立即转过头来,并有吸吮动作。若不给喂哺而把手拿开,宝宝哭得会更厉害。一旦喂奶,哭声戛然而止。吃饱后绝不再哭,有时还会露出笑容。

3、过饱性啼哭:

“哎呀,妈妈把我撑著啦!”多发生在喂哺后,哭声尖锐,两腿屈曲乱蹬,向外溢奶或吐奶,若把宝宝腹部贴著母亲胸部抱起来,哭声会加剧,甚至呕吐。过饱性啼哭不必哄,哭可加快消化。

4、口渴性啼哭:

“妈妈,我口渴,喂我点水喝吧!”表情不耐烦,嘴唇干燥,时常伸出舌头舔嘴唇。当给宝宝喂水时,啼哭立即停止。

5、意向性啼哭:

“妈妈,我待腻烦了,抱抱我吧!”啼哭时,宝宝头部左右不停扭动,左顾右盼,哭声平和,带有颤音。妈妈来到宝宝跟前,哭声就会停止,宝宝双眼盯着妈妈,很着急的样子,有“哼哼”的声音,小嘴唇翘起,这就是要你抱抱他。

6、尿湿性啼哭:

“我尿裤子了,给我换换吧!”啼哭强度较轻,哭时多无泪,大多在睡醒或吃奶后啼哭;哭的同时,两腿蹬被,当妈妈为他换上一块干净的尿布时,宝宝就不哭了。

7、亮光性啼哭:

“我已经睡醒了,怎么天还没亮呢?”宝宝白天睡得很好,一到晚上哭闹不止,这是由于黑昼颠倒了。当打开亮灯时,宝宝哭声就停止,两眼睁得很大,眼神灵活,这多是白天睡的过多所致,应逐渐改变过来。

8、寒冷性啼哭:

“妈妈给我盖得太少了,我冷啊!”哭声较低沉,有节奏,哭时肢体少动,小手发凉,嘴唇发紫;当为宝宝加衣被,或把宝宝放到暖和地方时,他就安静了。

9、燥热性啼哭:

“妈妈给我盖得太多了,不要这么惦记我。”宝宝多大声啼哭,不安,四肢舞动,颈部多汗;当妈妈为宝宝减少衣被,或把宝宝移至凉爽地方,宝宝就会停止啼哭。

10、困倦性啼哭:

“我困了,可我还不想睡觉,不要强逼我!”啼哭呈阵发性,一声声不耐烦的号叫,这是宝宝闹觉。常由于室内人太多,声音嘈杂,或室内环境污浊或过热等原因所致,去除原因,让宝宝安静下来可很快停止啼哭入睡。

11、害怕性啼哭:

“我好孤独啊,我有点害怕了!”哭声突然发作,刺耳,伴有间断性号叫,多由于恐惧黑暗,独处,怕小动物,或打针,吃药,或大人训斥,或突如其来的声音引起,要细心体贴照看孩子,使其消除恐惧心理。

12、疼痛性啼哭:

“什么东西扎着我了!”异物刺痛,虫咬,硬物压在身上,这时的哭声比较尖利,妈妈应及时仔细检查宝宝被褥、衣服中有无异物,皮肤有无蚊虫咬伤。

13、便前啼哭:

“我要拉屎了!”大便前,肠蠕动加快,宝宝觉腹部不适,哭声低,两腿乱蹬。

14、不舒服啼哭:

“我感到不舒服啊!”哭声持续不断,有眼泪,当宝宝养成了洗澡、换衣服等习惯,当不洗澡、不换衣服、被褥不平整、尿布不柔软时,宝宝就会有不舒服啼哭。

15、吸吮性啼哭:

“这奶头今天怎么回事!”这种啼哭,多发生在喂水或喂奶3~5分钟时,突然阵发哭,往往是水,奶过凉,过热,或因奶头孔太小吸不出奶水,或奶头孔太大,奶水太冲、呛奶引起。

初生没几天婴儿哭声很大

没事儿啊!说明你们家的孩子健康啊,会哭才是健康的,这么小的孩子也不会说话,只能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哭才不正常呢!医生可以通过哭声大小来衡量新生儿的成熟程度,足月产的婴儿哭声洪亮,相反早产儿的哭声很小很弱。

我们还能从新生儿的哭声中发现疾病,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哭声小、弱,有时声音发哑,孩子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气管炎时,因为呼吸急促、浅弱,所以哭声是又小又弱。哭的原因很多,当妈妈的应当学会理解孩子这种最原始的“语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05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