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国最为高发的慢性病是什么吗?它就是:高血压!
有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全球高血压患者大约有10亿人左右,中国就占据了其中的近1/3,也就是有超过了3.3亿高血压患者,这其中有近90%以上都是原发性高血压。
更让人担忧的是,由于高血压的早期症状不够典型,所以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知晓率仅仅只是46.9%!这也就是说,有近53.1%的高血压患者还没有确诊疾病!
事实上,在我国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中,绝大部分都是在偶然一次体检或进行其他检查时,发现动脉收缩压超过了130mmhg、舒张压超过了90mmhg,最终被诊断为了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真正恐怖之处,并不在于动脉血压的变化,而是由它造成的靶器官伤害。高血压正是促发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的最危险因素。
高血压还会对肾脏造成损伤,一旦血压控制不当,后期患者可能会发展为高血压性肾病!
所以,只要是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生活调理无效果之后,患者就需要长期服用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波动,甚至是联合多种药物共同治疗。
而且,由于高血压是长期存在的慢性病,降压药仅仅只是针对了血压的控制,并不能将高血压治愈,且临床没有治愈高血压的方式,所以患者需要长期、甚至是终身服用降压药物!
很多患者都发现,医生会建议自己在晨起服用降压药物。那么问题来了,高血压必须要晨起服药吗?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的确,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需要在晨起服用降压药物,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人体内部的血压并不是全天都处于稳定状态,它会经历多个高峰和低谷期。
而根据患者所出现的高血压类型不同,所使用的药物以及服用时间都不相同!
1、长效降压药物:顾名思义,长效降压药物指的就是持续药效时间在24小时的降压药物,它是临床最常用到的降压药物,但是这类药物的起效时间较为缓慢。
所以,在临床看来,服用长效降压药物最好是在清晨第一个血压高峰期出现的前1-2个小时服用,最佳服用的时间段就是清晨7点钟左右;
2、中效降压药物:中效降压药物的持续时间略短,药物维持时间大约是10~12小时,它主要是针对了日渐活动血压的控制。
这种药物服用时间在全天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清晨7点钟之前,而第二次用药时间则是在下午4点左右;
3、短效降压药物:短效降压药物的起效时间非常快,但是它维持的时间却比较短,一般都在5-8小时左右,降压作用其实并不稳定。所以,短效降压药物在临床使用率极低,且每个服用短效降压物的患者,服用时间都不相同。
总之,降压药物的用药时间,需要看患者服用药物的种类因人而异。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严格按照医生建议在固定时间段服用。
同时,患者需要定期对血压进行测试,一旦发现用药后血压控制不稳,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量或联合多种药物共同服用,避免血压进一步升高和波动。
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往往都是需要靠降压药来稳定血压的,而通常一些药物的服用时间是有所不同的。例如有的药适合饭前吃,有的药则适合饭后吃,有的药两餐之间食用就很好。那么高血压药什么时候吃好?降压药什么时候吃比较好?
1、高血压药什么时候吃好
早上服用高血压药比较好。正常血压有一定的节律,早上为血压相对较高的阶段,而且有血压的晨峰现象,而夜间为人体血压最低时段。根据这一节律,降压药物多于早上服用,以平稳控制血压,抑制晨峰,减少血压的波动。而不应在血压已经在降低的时间段内再行服用降压药物。尤其对于有心脑血管病变的患者,更有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除非经动态血压测定发现夜间血压下降不足,甚至高于白天血压,则可以于晚上服用降压药物。
2、一定需要服用降压药吗
是否服用降压药取决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相关危险因素、重要器官是否受损,有无心脑肾等并发症等情况,对于心血管事件低、中危险程度的患者,可以通过非药物措施得以控制血压,但必须随访血压情况,如效果不佳,需就诊于高血压门诊,获取指导,必要时加服降压药物。
3、服药很久后要不要换药
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出现,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无换药的必要性,除非病情发生了变化,可能要对降压药物选择有一定的调整。
4、可不可以停药
高血压具体病因是不明确的,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只能通过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于合理范围以期改善预后,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宜轻易停用降压药物,否则易导致血压的波动,反而可能出现相关事件。
5、如何进行运动锻炼
规律的有氧运动可能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有益,并降低心血管危险和死亡率,所以高血压患者应被建议参加每周5-7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动态有氧锻炼,如走路、慢跑、骑车或游泳等。
6、降压药的副作用
利尿剂降压药的副作用
利尿剂降压可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有低血钾、高尿酸血症、高血钙、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另外,利尿剂对肾功能减退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肾功能不全者需要谨慎使用。
β受体阻滞剂降压药的副作用
β受体阻滞剂能够导致行动过缓,诱发支气管哮喘、高血糖、高血脂等。虽然销量的β受体阻滞剂可以治疗部分心力衰竭,但若大剂量的使用可发生急性心衰。因此同时合并有高血脂症、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此类药物。
钙拮抗剂降压药的副作用
钙拮抗剂中的硝苯地平(心痛定)可产生面部潮红、头痛、心率加快、踝不水肿等副作用;异博定和地尔硫由于对心脏的传导及窦房结功能有抑制,因此对于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者不宜使用。后两者没有踝不水肿的副作用。
转换酶抑制剂降压药副作用
使用转换酶抑制剂降压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咳嗽,以咽痒、干咳为主要症状表现,其发生了在10%-20%左右。其他少见的副作用有血管神经性水肿、高血钾、白细胞下降、低血糖等。对肾功能不全者会增加血尿素氮,所以肾功能减退者需要谨慎。
很多人以“是药三分毒”为由,在身体状况出现问题的时候拒绝吃药,高血压就是其中之一,不少高血压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但是为了避免给身体带来太多副作用,却选择不吃降压药,殊不知这样后果更严重!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常见症状包括头晕、疲乏、心慌等。目前, 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2.5% ,此外还有 39.5% 的居民为高血压前期。
也就是说,我国约有70%的成年人都有高血压的困扰。然而,在庞大的高血压人群中, 就诊率只有30%左右 。而且,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 血压的控制率不到30% 。
如果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将会成为脑卒中、心脏病、肾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 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
高血压是一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治疗。那么,这意味着得了高血压,一定要吃降压药吗?其实不一定。
高血压的诊断,一般是以不同时间测量出三次以上血压大于140/90mmHg为标准 。正常情况下,刚发现高血压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心血管危险分层来决定是否需要吃药。
如果是低危患者,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监测血压,减少危险因素。 3个月后,如果降压效果不明显,血压仍然高于140/90mmHg,则应该考虑吃降压药 。
降压药的作用,首先是控制血压。其次,降压药还可以舒张血管、减慢心率,降低血管对降压物质的反应,改善心脏功能等。
有的高血压患者只在血压升高时吃降压药,导致血压控制不佳。有的高血压患者,吃了一段时间的降压药,血压降下来了,然后马上就停止吃药。还有的高血压患者,对于早上、中午还是晚上吃降压药举棋不定……
理论上来说,一天之中,人体的血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呈双峰双谷。也就是说,上午6-10点上升,午后2-3点下降,4-6点又上升,然后缓慢下降,一直到凌晨2-3点降到最低。
所以,根据血压波动的规律和降压药的不同类型,建议:
1. 一天吃一次 的降压药,吃药时间在 早上7点左右 ;
2. 一天吃两次 的降压药,吃药时间分别在 上午7点和下午2点左右 ;
根据血压波动的高峰吃降压药药,血压控制就比较理想,能更好地降低高峰期的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只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吃药来有效降压,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的患者甚至需要终身服药。
但是,“是药三分毒”,一些高血压患者担心,自己长期吃降压药,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于是私自停止服用降压药,或者隔几天服用一次降压药,试图降低依赖的风险。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老年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付治卿解释, 降压药时通过作用于高血压的某一发病机制或几种发病机制来起到降压作用,一旦停药,阻断机制就会消失,血压会再次升高。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不是因为降压药引起的药物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患者本身的发病机制导致的。所以,不用担心长期吃降压药会产生药瘾。
而且,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再 配合改善生活方式,血压降到了正常值,并且维持了一段时间,降压药可以缓慢减量,甚至可以停药 ,并不是传说中的“得了高血压就要一辈子吃降压药”。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还是需要坚持终身服药,才能较好地控制住血压。如果 血压经常波动,容易增加心梗、中风、肾衰、死亡等风险 。
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情况,比如轻度高血压患者经过生活干预后,血压达到标准,就可以减少用药或停药。大多数情况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还是“药不离身”的。
有的患者问:“我的血压已经正常,还需要吃降压药吗?”对于这种情况想,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可以停止吃降压药的情况如下:
1.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后,就算 不依赖药物,血压也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正常 。
2.一些因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通过治疗 去除了疾病因素,而且血压也恢复了正常 ,就可以停用降压药。
3.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血压上升幅度不大, 收缩压 145mmHG(19.2千帕),舒张压小于90mmHG(12千帕),而且没有出现冠心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也可以考虑停药。
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高血压盯上,使高血压的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因此,不管处在哪个年龄层,都要重视高血压的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科学控制血压。#谣零零计划##2021春节医路守护##39 健康 超能团#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838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慢性宫颈炎怎么才能彻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