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医学界发布新研究成果,低密度胆固醇和基因有关

中医世家 2024-05-19 10:35:34

医学界发布新研究成果,低密度胆固醇和基因有关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起了一次试验, 他们表示根据病人的个人需要,附加他汀类药物或者不用,使用,inclisiran 进行一年两次的治疗,可以安全有效的减少与高胆固醇有关的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患者和临床医生都对这些初步结果感到满意,”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Kausik 雷教授说道。

“我们似乎找到了一个更加安全有效又灵活的治疗和控制胆固醇水平的新方法,与此同时还有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 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 (LDL) 胆固醇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血管堵塞, 使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大大增加。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控制胆固醇的标准药物,配合以健康的饮食,合理的运动就可以大大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然而,很多病人无法承受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除此之外,他汀类药物需要一直服用,不能间断,一旦忘记服用或者服用不够规律,其疗效就会大打折扣。也有一些病患,即使使用了最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胆固醇水平依然居高不下。

现如今,2 期试验已经证实 inclisiran 降低胆固醇的安全有效性,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他汀类药物。

在此次试验中,研究人员随机挑选了 479 名胆固醇高的病患,他们是潜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在这些参与者之中,已经有 79% 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其他 31% 的患者服用依泽替米贝。这写参与者们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荷兰和英国,他们中的任何人都没有使用单克隆抗体来降胆固醇。

研究人员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为参与者注入不同剂量的 inclisiran,有的进行 inclisiran 单一治疗,有的则配以安慰剂。为期八个月观察胆固醇变化水平以及其副作用。

结果发现,在接受 inclisiran 单一治疗的一个月之后,参与者的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就下降了 51%。

使用两剂量分别 300mg 的一组参与者,六个月之后,低密度胆固醇降低 53%,在为期八个月的观察中,无论那组参与者,胆固醇水平一直保持良好,没有其他的副作用。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继续跟进参与者 4 个月,进行一年的总跟进。此次研究在华盛顿召开的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的第 66 届年度科学会议上提出。

研究人员表示:“作者说结果显示药物可以在两个星期之内,迅速降低胆固醇水平,并在接下来的一年之内继续有效。因此,接下来我们将扩展研究,首先扩展时长,继而解释长期有效控制胆固醇水平是否可以有效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我们迫切希望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可以早日把这一药物用于临床,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

扩展阅读:一、高胆固醇血症的症状高胆固醇血症也促使胆固醇在其他组织沉着。例如吞噬了胆固醇的巨噬细胞可引起各部位在肌腱出现结节性肿胀,称肌腱黄色瘤,以跟腱和手伸肌腱受累为多见。在眼睑也可发生类似的胆固醇沉着,引起扁平状黄色瘤;角膜的胆固醇浸润则引起角膜弓。不过后两者表现并非FH所特有,也可发生于其他类型的高脂血症,亦偶见于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腱黄色瘤则更为常见,约75%的FH病人最终会出现肌腱黄色瘤。但也应该注意到,由于肌腱黄色瘤并不是所有的FH病人都会出现,所以没有发现肌腱黄色瘤并不能排除该病的诊断。

喝牛奶会增加胆固醇么?研究调查了190万人后,给出答案

牛奶是一种常见的饮料,它富含营养,特别是钙元素,对人体的骨骼 健康 很有益处。当然,牛奶还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但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朋友难免会担心,牛奶中含有脂肪,是不是会增加身体的胆固醇呢?

首先来说,这种担心并非没有道理,的确,胆固醇是一种存在于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

如果我们血管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高,会增加动脉硬化和斑块的形成,进而导致心脏病、脑梗等严重的 健康 问题。所以,很多医生都会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 健康 的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以避免胆固醇水平升高。

那么牛奶是否和高胆固醇血症有一定的联系呢?一项发表在《国际肥胖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上的新研究给出了参考答案。

这项研究观察了三项大型,并对多达190万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经常喝大量牛奶的人,其有益和有害的胆固醇水平都较低,尽管他们的BMI(身体质量指数)水平高于不喝牛奶的人

对其他大型研究的进一步分析也表明, 经常喝牛奶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降低了14%

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雷丁大学的维姆·卡拉尼教授指出:“尽管喝牛奶的人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脂略有上升,但喝牛奶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不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在研究中确实注意到的是,目前还不清楚是乳制品中的脂肪含量导致了胆固醇水平的降低,还是由于一种未知的‘牛奶因素’。”

根据这项研究的结论, 减少牛奶的摄入量可能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是没有必要的

当然,如果你本身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是不宜饮用牛奶的,另外,如果你过于担心牛奶会增加胆固醇,也可以选用低脂牛奶。

事实上,从降低胆固醇的角度来说,避免喝牛奶是没有太多意义的,而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包括:

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脑梗中风?中医:2个特效穴位,没事多按揉

如何活得更久?权威期刊:每天吃1种零食,死亡风险降低20%

医生提醒:身体1处“变大”,你要警惕肺癌或心脏病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怎么办?

总胆固醇有些高,不过通过饮食可以调整过来;
低密度脂蛋白4.32,没有问题,就是稍高一些对身体也没有不好的影响,大家关注的是高密度脂蛋白。
一、饮食
1、减少一些含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尤其是心、肝等动物内脏。蛋类每星期以不超过三四个为原则,尤其尽量少吃蛋黄,包括各种鱼卵、蟹黄等。
2、烹调用油应采用植物油,此外,也必须限制醣量,最好禁止食用纯糖类食品或饮料。尽量少吃全脂牛奶、巧克力奶、奶油及各种乳酪,多吃脱脂奶及豆浆。
3、肉类方面,禁吃肥肉、猪皮、蹄膀、香肠,及各种有油的牛羊猪肉等。海鲜方面则应避免虾、蟹、蚌、牡蛎、鲍鱼等。
4、甜点、巧克力尽量少吃。各种动物油脂、椰子油等应禁食,以人造黄油及植物油取代。

二、胆固醇高的原因:
胆固醇是我们身体中的蜡样物质。它们很重要,因为胆固醇构成细胞膜、某些激素和其他身体需要的功能。然而,当胆固醇偏高并超过建议水平时,就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评估血液中的胆固醇指的是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甘油三酯在血液中的数量。胆固醇不溶于血液,血液携带它与特定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也被称为“好”胆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胆固醇。这是因为HDL降低胆固醇沉积在血管的机会,而LDL正好相反,它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饮食习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是导致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主要原因。动物产品,如牛肉,猪肉,全脂牛奶和蛋黄都是饱和脂肪酸丰富的来源,而加工和油炸食品含有高浓度的反式脂肪酸。吃这类食品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并导致其指数偏高。因此应该避免这些食品,在饮食中增加更多水果和蔬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有助于平衡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2、身体运动:经常锻炼对维持血液中胆固醇的健康水平非常有益。它不仅加强肌肉和增加体力,而且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水平。
3、体重:超重会增加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数量。如果身体得到高于实际需要的热量,就会将多余热量储存为脂肪(甘油三酯)。而肥胖会增加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甚至还导致心脏疾病。超重的人身体内没有足够的高密度脂蛋白,因此,减轻体重有助于增加HDL的水平,并降低体内甘油三酯。
4、遗传因素:基因对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生产和处理速度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时候整个家族成员血液中都存在高胆固醇,这也被称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不良饮食习惯和久坐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胆固醇偏高的原因所在。此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往往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也较高。
5、年龄:当我们变老时,身体保持正确胆固醇水平的能力减少。这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不平衡。因此,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尽量保持身体系统强健,确保健康生活。
6、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展成胆固醇过高。这是因为女性激素倾向于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然而,在更年期后,HDL的水平会下降。因此,绝经期后女性应该采取雌激素保健补品以帮助维持健康的胆固醇水平。
7、压力:压力和胆固醇偏高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压力会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负面影响。很多人倾向于吃大量脂肪类食物,饮酒和吸烟,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所有这些都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并受到心脏疾病影响。
和维生素和矿物质一样,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加强免疫系统也很重要。因此,多样化饮食对保持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胆固醇,真的有那么可怕么

上了年纪的人都怕胆固醇,感觉好像每吃一口,胆固醇就会直接贴到血管内壁一样。不过网上也流传过一些截然不同的说法:

“美国农业部负责每五年更新一次美国膳食指南,在其2015年最新的膳食指南中写到:‘长期以来,我们建议居民胆固醇每日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今年,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DGAC)不会再限制居民胆固醇的摄入量,因为目前的证据显示膳食胆固醇与血脂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专家强调:

“根本就没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分,胆固醇在我们体内不会导致任何阻塞,请将最新的关于胆固醇的事实广而告之。”

看完这段话,我们得到了以下3点重要信息:

○ 不用限制胆固醇摄入量,膳食胆固醇与血脂之间没关系;

○?根本就没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分;

○?胆固醇在我们体内不会导致任何阻塞。

这些说法是不是真的呢?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胆固醇是什么。

胆固醇是干嘛的?

胆固醇对所有动物来说(当然包括人类)都非常重要。首先,它参与形成细胞膜,在构造细胞中必不可少。其次,胆固醇也是合成胆汁酸(胆汁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以及类固醇激素的原料。

胆固醇分子结构图

人体每天大概需要1000mg左右的胆固醇,饮食摄入约占20%~30%,其余需要通过肝脏自主合成。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偏高或偏低都不好,可能预示着肝脏有问题或身体存在其他健康风险:

体内胆固醇过多,就会附着在血管内壁上,日积月累将阻碍血液流动,严重时会形成血栓,引发心血管疾病,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

体内胆固醇过低会引发出血型中风、忧郁等问题。

因此,人体内的胆固醇绝不是越少越好。

「不用限制胆固醇摄入量,膳食胆固醇与血脂之间没关系」?正确

前面已经提到,正常饮食下,人们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少于人体所需,大部分都需要人体另外合成,因此“通过少吃胆固醇而降低身体总胆固醇含量”是不可能的。

另外,人体合成胆固醇有自己的机制。脂肪进入人体后,只有极小部分胆固醇会被吸收,绝大多数都会进入三羧酸循环,再由人体运用三羧酸循环的产物,通过肝脏重新合成胆固醇。

肝脏合成胆固醇的过程

换句话说,人体就像一个大工厂,把从外界摄入的脂肪全都拆成小零件,再根据自身需要把零件组合成新的物质。因此,想控制身体的总胆固醇水平,单单少吃一些胆固醇是没用的。

这就是「膳食胆固醇与血脂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的原因。

「根本就没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分」?错误

胆固醇不溶于水,与脂蛋白结合后才能随血液在身体中运行。

如果胆固醇是「货」,那么脂蛋白是「车」,而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是两种不同的车:

低密度脂蛋白将胆固醇运送至动脉,高密度脂蛋白从动脉中移除胆固醇,通过肝脏最终排出体外。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比高密度脂蛋白多出太多,就相当于囤了太多的货用不完也拉不走,所以胆固醇就会堆积在血管壁上,形成我们经常听说的「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在我们体内不会导致任何阻塞」?错误

上文提到,货存的太多,都堆在「仓库」血管里,就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听之任之,不断积累的胆固醇就有可能形成血栓,造成血管阻塞。

胆固醇在血管壁不断累积(1-3),最终堵塞血管(4)或从血管壁脱落形成血栓(5)

如此看来,能清除血管壁上胆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岂不是越多越好?并不是这样。

胆固醇参与细胞膜形成,高密度脂蛋白浓度过高会运走过多的胆固醇,必然导致细胞结构受损,同时加大肝脏的脂肪代谢负担,有可能引发肝细胞的脂肪变性,造成肝脏的损伤。

今后日常饮食应该注意些什么?

引发人体胆固醇代谢异常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基因、生活规律、饮食习惯等等。从饮食角度来讲,单纯限制胆固醇摄入的意义不大,应该更关注饮食的总量和比例。

当然,有很多高脂肪的食物本身也是高胆固醇含量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蛋黄等等。即使不考虑胆固醇,根据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也应该少吃。

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很高

归根结底,不用提起胆固醇就害怕,鸡蛋都不敢多吃一个,也犯不着因为美国人改了说法就觉得被胆固醇欺骗了,再也不在乎它的存在。

还是那句老话,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才是健康的保障。蝌蚪君再一次向大家推荐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结论

吃进去的胆固醇对身体的总胆固醇含量影响微乎其微。想要维持身体正常的胆固醇含量,要从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入手。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ditor@kedo.gov.cn。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

来源:蝌蚪五线谱

血脂高和遗传到底有没有关系呢?为什么?

? ? ? ? 血脂高和遗传到底有没有关系呢?为什么?

血脂高主要是跟平时不良饮食习惯有关系,跟遗传没有关系,可以口服他汀类药进行降脂治疗,否则容易导致动脉硬化,引起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平时要多喝温开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吃含脂肪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蟹黄等,不能抽烟喝酒,加强运动,控制体重。

追溯某些高脂血症患者先辈的病史,常发现他们的先辈同样有血脂异常升高的现象,有人因此认为高血脂可以遗传。不过,迄今为止医学专家们认为,高血脂究竟会不会遗传,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引起血脂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遗传因素外,传统的饮食习惯、运动量的多少、工作方式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部分高脂血症可遗传:许多高脂血症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这些高脂血症统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有些家族性高脂血症的遗传基因缺陷已基本清楚。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由于基因突变,使细胞膜表面的脂蛋白受体完全或部分缺乏,血脂清除受阻,造成血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这类病人常有皮肤多部位的黄色瘤,并过早地发生冠心病。

这种突变的基因可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引起下一代也发生高脂血症,主要由遗传所致。一般而言,有血脂代谢异常家族史者后代出现血脂异常的机会较多。临床上,更常见的一种所谓“多基因的”高胆固醇血症,虽然有家族聚集性,但目前尚不能检测出具体的异常基因。

但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高脂血症即普通高胆固醇血症,是多个基因和膳食以及其他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此时的高脂血症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通过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20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