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北京市疫情周报】2016年第8周传染病疫情概况(北京通州现在疫情能去吗)

夕阳红 2024-05-16 20:04:43

【北京市疫情周报】2016年第8周传染病疫情概况

2016年第8周(2016年2月22日至2016年2月28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2254例,死亡3例。

乙类传染病发病数较前一周下降0.39%,丙类传染病发病数较前一周下降28.03%。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梅毒和病毒性肝炎,共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89.09%。与前一周比较,传染病发病数下降23.15%,其中流行性感冒较前一周下降37.35%。

北京通州现在疫情能去吗

目前通州区疫情中风险地区已“清零”。非必要保护好自己进来减少出门。传染病是一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并广泛流行的疾病,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的个体、感染者的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体液传播、粪口传播等。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40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二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第四十五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北京市体育健身场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引(2021年9月修订版)原文

各区体育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燕山体育运动中心,各有关单位: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和本市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市体育局制定了《北京市体育健身场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引(2021年9月修订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北京市体育局
2021年9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北京市体育健身场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引(2021年9月修订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部署要求,更加科学精准地做好本市体育健身场所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确保体育健身场所安全有序运营,满足市民健身服务需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指引。
一、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各类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指从事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公布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经营单位)和健身瑜伽项目经营场所。
二、基本要求
坚持防控力度不减、措施不松,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精准、联防联控,严格落实“四方责任”,严格落实测温、验码或登记、佩戴口罩、通风消毒、“一米线”、限流错峰等措施,确保本市体育健身场所安全有序运营。
三、基本防控措施
(一)落实预约测温验码措施。坚持预约机制,所有进场健身人员应利用“北京健康宝”,进行本人信息扫描登记,实行“绿码”准入制。严格落实体温检测,对拒绝接受扫码、体温检测或体温异常者,谢绝入场。开放期间,科学做好人流管控措施,加强场地巡查和人流动态监控,防止人员聚集。
(二)落实通风消毒措施。室内健身场所应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每天早、中、晚至少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参照本市疾控部门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预防性消毒指引》,重点对健身场所、卫生间、公共淋浴间等严格落实定期消毒措施,根据使用情况适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和干爽,配备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等,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淋浴室开放中应保持良好通风,每日营业结束后要对所有的设施和场所进行彻底清洗。公共健身器材和设施、公用物品要做到定时消毒。
(三)保障最小人均运动面积。健身运动过程中原则上应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人员聚集。滑雪、滑板项目人均运动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滑冰、轮滑项目人均运动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其他室内运动项目人均运动面积不小于4平方米。疫情常态化形势下,人工泳池人均游泳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
(四)控制集体活动人员规模。有关体育项目的培训、健身辅导、团体操课等集体活动在保证人员不聚集和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按照健身场地最小人均运动面积的要求,合理确定人员规模。所在地发生本土疫情时,应根据属地政府要求,进一步加大人员管控力度。
(五)落实员工健康监测措施。根据疫情发展形势,认真排查风险人员,加强员工管理和教育,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配合疫情处置。严格遵守北京市复工复产的相关规定,建立员工体温和健康状况等监测制度。有员工集体住宿的单位应做好宿舍防疫工作。
(六)做好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工作。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从事体育服务人员应积极接种疫苗和定期核酸检测。对开展体育培训等人员数量大、流动性强的培训场所,空气流动性差的体育场所,游泳场馆等重点场所,应建立定期环境核酸检测制度,纳入属地重点场所环境检测范围。
(七)做好防控宣传引导。各类体育健身场所应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利用多种方式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传染病防控知识,倡导科学防控、科学健身理念。通过广播等方式及时提醒健身人员保持安全距离,科学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有本土疫情发生时,科学调整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
(八)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各类体育健身场所应建立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发现有新冠肺炎症状的人员,应立即采取暂时隔离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拨打120将相关人员转运至发热门诊排查救治,并追踪排查结果,当诊断为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后,配合疾控部门做好处置工作。任何个人不得隐瞒行程,不得迟报、漏报、谎报,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防疫排查和防控措施。
(九)主动配合监督检查。各类体育健身场所在依法依规落实防控责任的前提下,应积极接受并主动配合各级各部门的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共同做好防控工作。各区体育部门定期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防控力度不减、措施不松。
(十)关爱老年人健身群体。各区体育部门要积极引导体育健身场所为老年人提供电话预约服务或在白天时段有空场情况下免预约入场。
四、室外体育健身场所开放要求
室外体育健身场所在严格落实基本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好以下措施:
1.注重开放过程中的人员密度管理,加强巡查检查,防止人员聚集扎堆。
2.提示健身人员在运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与健康状况不明人员的近距离接触。
3.根据《北京日常防疫指引》,健身人员应坚持科学佩戴口罩,随身携带口罩。
五、室内体育健身场所开放要求
(一)体育场馆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纸巾、消毒液、测温仪和应急药品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对工作人员健康培训。
2.做好工作人员健康监测、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等工作。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并按当地规定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3.对进入体育场工作人员和观众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验健康码,体温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加通风频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5.正确使用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集中空调,应在开启前检查设备确保运行正常,确保新风取风口与排风口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6.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每天定时对公共设施设备及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走廊、扶梯、座椅、公共卫生间及手经常触摸的地方等)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定期对消毒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和抽查。
7.保持公共区域、电梯、收银台和服务台等区域环境整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设置口罩专用垃圾收集箱。
8.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电梯口、收银台和服务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9.实行预约购票,控制入场人数。推荐观众采用非接触扫码付款方式购票,提醒观众保持安全距离,并在收银台、等待区等设置“1米线”。
10.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观众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2.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二)健身运动场所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健身运动场所的顾客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验健康码,体温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做好前台、走廊、公共区域、休息室、健身器材、更衣室、淋浴间和公共卫生间等清洁消毒。
6.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
7.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前台、电梯口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8.依据场馆实际情况,通过预约服务的方式适时调控进入场所的人员数量,避免人员过度密集。建议顾客运动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9.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顾客在非健身运动期间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1.顾客健身运动时保持至少1米间距,使用健身器械前后,宜使用手消毒液。每日营业结束前后,对运动场地、器械、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12.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3.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三)游泳场所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游泳场所的顾客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验健康码,体温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进入。
4.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集中空调,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对公共设施设备及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储物柜及钥匙、换衣凳、公共卫生间、扶手把手等)进行清洁消毒。
6.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公共卫生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服务台、电梯口、咨询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7.加强对泳池水、淋浴水和更衣室等卫生管理以及淋浴室的通风换气。
8.销售泳衣或者租赁游泳相关器材的商店要做好清洁消毒,鼓励采取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款。
9.实行电话、微信、APP、小程序等预约方式进行客流限制,引导顾客分时段锻炼,避免人群聚集。建议顾客减少在淋浴间(室)和更衣室的停留时间。场所内活动时间建议不超过两小时。
10.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1.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顾客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2.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3.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本市体育健身场所开放参照本指引执行,前期发布的防控指引自本指引发布之日起废止。

北京发生过的传染病(建国前后,近几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北京市烈性传染病流行很多次。霍乱自1821年传入后,于1826年、1840年、1902年、1919年、1926年、1927年、1928年、1929年、1931年、1932年、1938年、1940年、1943年先后流行14次,死亡人数很多。 虽然最迟在16世纪,北京已经用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了,19世纪初又接受了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可是一直到解放前夕,天花还是年年在北京流行。根据1949年解放初期的调查,北京市当年遗留255名天花患者,死亡109人。 其他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回归热、白喉、猩红热、痢疾、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及死亡者也很高。据1949年统计,北京城区200余万人口中因传染病死亡的人口数占全部死亡人口的4 .36%。 北京解放后市公共卫生局立即设立了防疫班,负责传染病的防治工作。1950年2月扩大为防疫队,并且在北郊、北辛安、门头沟、丰台、青龙桥、第八区、第九区等原有卫生所的地区设立了防疫站。在北京市范围内组织了各医疗单位及妇幼保健所,负责进行预防注射和麻疹、猩红热的防治工作。同时颁布《传染病预防及处理暂行办法》,确定了14种法定传染病(即:鼠疫、霍乱、天花、白喉、猩红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回归热、伤寒及副伤寒、斑疹伤寒、痢疾、麻疹、黑热病、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且对疫情报告、访视调查、消毒清洁、患者隔离、尸体处理及带菌检查等卫生防疫问题也作了详尽的规定。 1950年6月,北京市卫生委员会成立,各区以派出所为单位建立区分会336处,分会下设卫生小组,共299118处,形成群众性的卫生防疫组织,成为推动卫生防疫工作的有力支柱。 1953年,卫生防疫组织进一步发展,在安定门外建立起北京市卫生防疫站,成为北京市卫生防疫工作的技术指导核心。在东四、西四、宣武、前门、崇文等5个区分别建立区卫生防疫站。此外,还组织了全市专业消毒队。自此,北京市有了防疫专业机构。 解放前北京市痢疾发病情况极为普遍。1958年冬季是北京市麻疹流行年 北京市是脑炎流行地区,人群免疫力在50%以上,早在1938年即有病例报告,但在解放前无人过问,任其流行蔓延。1949年病例报告1%人,病死率高达53.5%。 1951年成立了北京市脑炎专门委员会,并组织成立媒介昆虫、流行病、病理、临床、疫苗等研究小组。在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的基础上,卫生部门强技术指导,根据疾病流行规律和蚊虫的孽生情况,逐步提出了具体措施。 1952年北京市白喉、回归热、斑疹伤寒病人,基本上可以住院隔离。这一年共有1127名患者,得到治疗的占97.4%,对控制这几种传染病的流行有着重大意义。由于卫生部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患病率显著下降,1954年已消灭了回归热;斑疹伤寒的发病率由1950年的1 %o下降到1958年的0.1 %o;白喉的发病率由1950年的15.5 %o下降到1958年的0.7%o。至此,三种传染病达到或已接近消灭。 北京解放后,首先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天花、霍乱、鼠疫进行了积极的防治。1949年秋季,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发生人间鼠疫,10月27日北京接到鼠疫疫情报告,第二天就成立市防疫委员会,各区分别成立区分会,区以下按行政单位成立支会,各机关、学校、工厂、街道也分别建立防疫组织。在市防疫委员会领导下,建立了防疫封锁线,在封锁线上设立检疫站和隔离所。同时组织北京市医务人员担任预防注射、检疫和广泛的宣传工作:发动群众开展了捕鼠灭蚤运动,卫生部门对鼠蚤进行检验和鉴定。经过40天的奋战,防止了鼠疫的侵袭,保障了首都人民的安全。 天花也是危害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在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出了3年内消灭天花的号召。1949年秋季和1950年春秋两季北京市广泛开展了种痘运动,制定了新生儿种痘办法。1949年有31万人接种牛痘,1950年有40余万人接种牛痘。从1950年5月以后,北京市就再没有发生天花。为了巩固预防天花的成果,北京市历年都大力进行牛痘接种工作,1952年9月又颁布《北京市种痘暂行办法》,种痘工作由突击转入经常化。 霍乱的预防工作是在1950年6月开始的,当时与夏季卫生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宣传卫生知识,培养卫生习惯,一方面大搞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并采取预防注射等措施。1950年,有22398人次注射伤寒霍乱混合疫苗,506480人次注射霍乱疫苗。因此,解放以来北京未发生过霍乱传染。 在解放后1年多的时间内,长期威胁中国人民的三大烈性传染病,终于在北京绝迹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660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