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价格现"影子定价"
根据美国SSR Health公司调查的近几年美国医药市场上一些畅销药物价格的变化,结果同样不容乐观。以糖尿病领域为例,2014年5月,赛诺菲旗下畅销长效胰岛素药物Lantus宣布提价16.1%。仅一天之后,另一种类似药物,诺和诺德的畅销产品Levemir就宣布售价上调16.1%。
然而这并不是个例。仅6个月之后,Lantus和Levemir就又重演了这一场景。数据显示,自从2009年起,Lantus、Levemir两种药物共进行了19次提价,且两种药物每次提价的时间和幅度都惊人的一致。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药物在世界糖尿病市场上占据了巨大的份额,两种药物的年销售总额合计约110亿美元之多。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礼来公司的短效胰岛素药物Humalog以及诺和诺德的类似药物Novolog之间。
27种药物每年提价20%以上
事实上,这一情况并非个例,彭博社的调查报告指出,许多药物都存在着这一“潜规则”,他们统计了自2014年第一季度以来涨价的药物,发现有27种药物的涨幅超过了20%。耐人寻味的是,以糖尿病药物为代表的老年性疾病和慢性病占据了这一榜单不小份额。这其中共有五种糖尿病药物,Lantus、Levemir以及Novolog三种糖尿病药物分别以29.9%、29.9%和20.9%的涨幅位列前十。
30种畅销药物五年涨价逾1倍
当调查周期扩大到过去的五年时,研究人员发现至少有30种药物的售价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提高了1倍甚至更多。其中Jazz医药公司的嗜睡症药物Welchol以351%的比例拔得头筹。而礼来公司的Humulin R U500(325%)、诺和诺德的Levemir(169%)以及赛诺菲的Lantus(168%)三种糖尿病药物分别排在第2、5、6位。
与常识相悖,这些生物医药巨头的新药上市后并未促使其竞争对手降低药价以争夺市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彼此药价的上涨。因此,有分析人士将其归为美国医药支出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根据另一家调查公司IMS Health Holdings Inc.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美的医药支出上涨了13%,达到了惊人的3740亿美元之多。虽然赛诺菲、诺和诺德等生物医药巨头纷纷表示,其产品定价均为自主定价,但有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现象已经表明目前的医药市场处于异常状态。
药企喊冤
与中国的药企、医院相似,这些上榜的生物医药巨头自然少不得为自己辩护一二。一方面,诺和诺德等企业认为糖尿病市场的不断增长才是推高药物价格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许多药企指出,消费者最终支付的价格并没有如此高昂,因为几乎所有的药企在进入美国医疗保险体系时都会做出一定比例的折扣优惠。诺和诺德宣称,公司所有糖尿病产品在北美销售的折扣额已经从2010年的35%增至2014年的50%左右。赛诺菲公司的负责人更进一步指出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Lantus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3%左右。
患者体验
然而,与中国的医患矛盾类似,患者并未感受到药企做出的种种优惠措施。由于一些药物价格的不断上涨,一些患者不得不停止使用这些昂贵的畅销药物,转而使用更为“古老”的产品版本。一名名叫Stan Lynam的退休房地产经纪人就表示,仅2014年第一季度,他接受Levemir和Novolog治疗的账单就达到了2343美元之多,这大大超出了其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为此他需要自掏腰包支付其中45%的费用。如此高昂的价格不得不使其放弃这些效果显著的胰岛素药物转而使用前代的糖尿病药物。
而Lynam仅仅是众多不堪重负的糖尿病患者群体的一个缩影。更严重的是,这一经济压力甚至可能会威胁到这些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的糖尿病药物主要是采用安全的注射笔形式给药。这一给药方式使得许多出现颤抖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在自己给药时更为安全。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因为经济压力转而使用上一代糖尿病药物时,不同给药方式很有可能给这些人带来意外的风险。
小编有话说
这里,小编无意对比中美两国的医药市场差异,也不想让列位看官因为生活在“新闻联播”里而感到庆幸。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从这一调查结果中看到目前药物价格问题已经成为了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老龄化进程,这一问题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小编在平时也会听到周围朋友们关于看病难、吃药贵的抱怨。偶尔也会听到一些人关于“无商不奸”的论断。但是,药价问题涉及到患者、医院以及药企之间利益的博弈,尤其对于中国国情下的医药市场来说,仅从一个阵营中去下结论未免有失偏颇。
自下月起,国内绝大部分药品实现市场化定价。一场贯穿医药全产业链的改革风暴即将袭来,无论结局如何,我们始终都在为实现绝大多数老百姓能负担得起医药费的目标而努力。
药品为什么这么贵?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
我的观点。 药品就应该不便宜。
每一个药品都是有成本的 ,尤其是新药的上市。我不想跟你具体细算一个新药的各种成本,从研发(各种实验,好多期的临床实验,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成本,特别复杂。主要是说多了你也不懂。说深了我也不懂。总之, 药品作为一个极其要求质量的产品,成本很高。
因为成本高,所以药品就不可能便宜。
药品不便宜是因为 药品还是是一个特殊商品 。既然是商品,药品就有着追求利润的天然属性。一些新药的研发往往是由大外资企业研发。既然是资本家掌控,那么药品就有着必须完成资本增长的目的。一旦一个药品出现,作为资本家一般会给药品定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
这里说是价格相对较高,为什么?
商品上市之前,有人会对市场有个评估。价格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人用不起,资本就不能赚钱。价格也不能太低,太低了,挣不到钱,而且会损失一些高端病人(有钱人),就会认为产品可能品质不好。所以产品定价也是一个极为有技巧的学问。那么价格定的相对较高是比较好的。价格相对较高,对于企业来说,就有更多的主动权。适当的时候,价格可以下调。而且企业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方式(比如免费赠药等)让低收入人群在一定的调节下也能够使用。总的来说,企业的目的是想把产品卖给需要的每个人(富人和穷人),所以价格需要相对较高。当然,这里的描述也不是特别准确,希望您能明白我的意思。
药品的价格不能太便宜 。药品是一个和人的生命健康相关的产品。太便宜了,质量难以保证,会出现假药劣药。太便宜了,企业不会生产,数量难以保证,君不见有很多救命药品无人生产的尴尬局面。有人说,这时候需要国家背书和干预。确实有些情况需要国家的干预。但是现实情况是,往往有一些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这时候经济和市场反而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药品价格不能太便宜。因为 药品是特殊商品 。一般来说,药品从企业成功到患者手中,环节众多。药品必须要从药厂先到商业公司(国药,国控等),从商业公司然后配送到医院,从医院到患者。有人说为什么必须要有商业公司,不可以直接从厂家到医院么?减少中间环节呀?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们买东西要去超市,为什么不是厂家直接发货,道理是一样的,或许有更复杂的原因。在这里,咱们不做展开。
药品,物价局,药监局,医保,医院,医生,患者。当然,还有更多的环节影响着药价格。我大概通俗的解释。药品的价格,一般是物价局和药厂共同作用(商量决定),有 政府定价 (最高零售价),有的药品是 企业自主定价 。然后是药监局,决定药品能不能上市销售~生杀大权。药监局的想法是好的药品(当然也有好的药品)要放在医保目录呀, 为病人考虑 。医保是大部分患者的支付机构(咱们人口多,都需要看病),医保单位希望患者尽量少花钱少用药,或者尽量别用药。地主家余量也不多呀, 而且领导还要优先考虑。
如果怀疑药品价格超出相关规定,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1、可以联系药店店长进行协商沟通,要求赔偿,或者协商退还差价或。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或者打消费者热线电话请求帮助维护自己合法权益。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正规的药店的药品价格都是符合当地物价部门、药监部门、医保部门的规定的,药氏租品没有法定的统一零售价,所以“贵了”的说法原则上不亏物存在。只能说,比某医院,或某其他药店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656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孕妇臀部疼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