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立夏后,人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些改变。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汗为心液",心为阳脏,主阳气。因此,立夏以后的养生以养心为重,专家介绍三种百岁老人的养生方法,帮您强健身心。
百岁老人花间走 颐养心神气血畅
立夏以后,随着温度的增高、汗液排量的加大以及室外活动的减少,老年人和经常久坐的白领一族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症状,如何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进而预防心血管疾患的发生呢?这要向江苏如皋的百岁老人取取经!
百岁老人数全国居首的江苏省如皋市,超过七成的百岁老人都有养花的习惯。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养生专家张明主任医师介绍说,立夏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方能较好地保护心血管。尤其要避免大汗淋漓,因为汗液过多地流失,会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伤及体内阳气。但是,不运动也不利于心脏健康,怎么办呢?立夏之后最凉爽的时间段要数清晨了,大家不妨清晨起来在住所附近的林荫花间处散散步,即便是在自己家养花的阳台上散散步也能起到颐养心神的效果,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华,推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
药王运睛除眼翳 午睡养眼又养心
立夏后天气渐热,昼长夜短,不少人会渐渐觉得晚间睡眠不足。再经过一个上午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可想而知。所以,立夏以后,午睡对防病养生起着关键作用。而午睡最为受益的器官之一无疑是我们越来越过度使用的眼睛!唐代的名医孙思邈,虽然年过百岁但眼睛不花。"目宜长运"便是他平时常用,又传播后世的养眼功法。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也称"心藏神"。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涵概了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的姿态等;而狭义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很多读者朋友都知道"闭目养神",其实也是在养心。午睡的时候如果能在一开始练练运目,不但会增加午睡质量,还能有效缓解视疲劳,进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清代着名养生着作《陆地仙经》中也记载了"运睛除眼翳"的养生防病微运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夏承志介绍说,眼翳又称翳状赘肉,大部分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但是中青年也应提前预防。翳状赘肉初期对视力影响不大,但若任其生长,等到长至角膜中心位置时,会盖住整个瞳孔,严重影响视力,而且眼翳长得愈大,也就愈往角膜深层侵犯,届时即使施行眼翳切除手术,也会在角膜上留下疤痕,仍然会看不清楚。
"运睛除眼翳"的具体做法是:闭目转睛,左右各7次,然后忽然睁大眼睛快速查看物体,自觉眼内有热气。转动眼睛时口鼻短暂闭气,睁眼时尽力用口呵出浊气,吸入清气,各7次。从解剖学的角度看,"运睛除眼翳"的本质是眼睛的自我主动按摩,它通过眼睛的主动运动,对眼皮内部神经进行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及消除初期翳状赘肉的目的。
梳头保健"拿五经" 以指代梳发常黑
立夏之后,不少人白天工作时间都相应延长一些,养生专家提醒大家要及时调整自己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就算再忙也要记得梳头保健,不但能缓解一天的疲乏,还有助于保持头发黑亮。
家住溧阳市溧城镇倪庄村的闵六英老太太是江苏省常州市最高龄的寿星,2011年的时候已经109岁,头发黑亮的她让人惊叹。据常州媒体报道,其实她在60多岁时开始长白发了,后听村上一个医生告诉她,只要多梳头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对头皮及毛发的血氧供应,使头发变得乌黑光润。于是,闵老太就养成了经常梳头的习惯,她把木梳随身带,一有空就梳头,一天要梳一百多次,后来白发就渐渐变成了黑发。无独有偶,家住湖南省桃江县武潭镇八家村,102岁高龄的老寿星周兆阶的头发也是依然黑亮,也得益于他经常梳头的习惯,他平时随身带把木梳,一有空就梳头,一天要梳100多次。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戴奇斌介绍说,很多人有早上梳头的习惯,但是晚上梳头的人很少的,一天梳一百多次头的人更少。
工作繁忙的人们在公共场合或者办公室拿着梳子梳头,似乎有点不太合适,戴奇斌教大家一个用手指梳头的保健法--"拿五经"。先是用五指分别点按人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所以称之为"拿五经"。每天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晚上睡前最好再3次。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此外,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像百岁老寿星那样梳头,健康也会从头开始!
新加坡 有位长寿老人名叫陈君礼,享年103 岁。临终前、他用毛笔字写下了自己的长寿秘诀留给子孙们借鉴。据悉,190年出生的陈君礼是一位中医,早年从中国潮州移居新加坡。
虽然已是百岁高龄,但老人精神奕奕,即使是最后几年,他除了走路需要拐杖外,看报纸连眼镜都不用戴,且思路异常清晰,说起自己和家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都记忆犹新,令他的孙子们都自叹不如。
陈君礼写的 养生 秘诀将近20页,他透露自己的 养生 之道其实非常简单,不外乎就是规律的生活,少吃多餐,多菜少肉,讲究卫生等。
他每天吃6顿饭,但每顿都是半饱。他的菜单括:早餐:7点起床,做简单的体操后,喝一碗白米粥;早茶:看过报纸后,10点左右喝一杯加奶的咖啡;午餐:写一个半小时的毛笔字后,12点吃顿清淡的午饭;午茶:下午3点,喝中国的 功夫茶 ,吃点小点心;晚餐:傍晚5点半,吃简单的晚餐,来一小杯 白兰地 ;夜宵:晚上 10点,喝碗稀粥,然后上床睡觉。
数十年来,陈君礼老人从未间断的是每天早晚各一次,坐在书桌前提起毛笔练习书法,几十年来他把自己跨世纪的一生以及子孙们的生活趣事都用毛笔记录了下来,写了整整10本回忆录。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健康状况也随之下降。加上脱离了工作以后,社会圈子会缩小很多,加上儿女在外工作,会伴随很多心理问题。关注这一个群里的健康,显得尤其重要。
百岁老人长寿秘诀是是什么
传授:百岁老人的私家长寿经
秦含章,104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名誉所长,业界称其为酒界泰斗”。
索颖,89岁,著名营养学专家,中华医学会北京营养师学会副主任,曾受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2010年,秦含章和索颖有十多次飞机旅行。因为年龄太大,机场方面要求他们出示健康报告。二三十岁的工作人员看了后,惊讶地大叫:啊!比我的指标还正常!”
此时,索颖都会微笑着说,我们恐怕是中国年龄最大的乘客了!”
记者曾两次拜访这对百岁老人,前后相隔大半年。索颖教授神采奕奕,说话总是带着浅浅的笑,衣着讲究;秦老依旧腰背挺直,鹤发童颜,说话声如洪钟。详细>>
经典长寿秘诀
让生活充满欢乐
神情阴郁的工作狂英年早逝的可能性很大,而健康长寿的人常常将生活看成一种饶有兴味的冒险,因而他们得以长寿。幽默感很重要,经常阅读那些使人开怀大笑的书,看那些真正富有娱乐性的电影,并收集你最喜欢的书和电影,这样在你感到情绪不佳的时候就有了解脱的方法,争取每天都找到一点笑料。详细>>
好好安排每周的计划
使每周的生活都有一个现实的目标。目标不一定是复杂的、昂贵的。和朋友策划一次聚会、出去散步或看场电影都是不错的计划。别沉湎于电视,以至于捱到最后一分钟才恋恋不舍地去执行你的每周计划。详细>>
别吃得太多
食物的种类很重要,但饮食的量同样重要。过度饮食给身体增加了负担,并导致肥胖(公认的健康杀手之一)。我们中的大多数吃得大大超标—特别是在冬天。过多的脂肪被厚厚的冬衣遮掩,使人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吃得太多使人迟钝和容易疲劳。当你准备下筷的时侯,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吃那么多吗?”如果回答是不”,就需要减少食物的分量。详细>>
自我按摩,放松情绪
挫折感、紧张感、愤怒和焦虑的情绪都容易导致肌肉的僵硬,结果造成头痛或其他部位的疼痛。试着每天晚上都用手指按摩自己的太阳穴部位。如果用手指轻轻地按摩整个脸部,将会给你带来清新之感。详细>>
学会倾听身体发出的信号
其实你并不需要真正用耳朵听见身体发出的声响。你倾听”的方法是尽量注意身体的微妙变化,要做到早期发现症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案。详细>>
老人生活该做哪些
性生活
老年人该不该享受“性福?
老年人也是需要幸福的婚姻生活的,也是需要正常的“性”福生活的。若是老年人远远的推开了“性”福,那么生活中就必不可少的缺了一些东西。详细>>
近日,美国著名男性网站报道,即使60岁左右的人,仍应该有规律、优质的性爱。若65岁前,就过着完全无性的生活,或性功能严重衰退,可能是一种病态。详细>>
老年人的性爱次数取决于其健康状况、文化修养和习惯等,没有特别固定的界限。美国2010年初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65岁的老人每个月会有两三次性生活,75岁以上每个月可能有一两次性生活,80岁以上每两个月有一次。详细>>
接触欲是人类一生具备的一种本能,对维系老年夫妇间的感情十分重要。美国性学家们早就指出,性爱能给人以幸福、快乐与满足。和谐的夫妻生活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其性要求和性行为如果受到不恰当抑制,使之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就会引起精神烦恼和身体不适。详细>>
老年人如果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不仅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使家庭更和睦、稳定、幸福,而且,还可达到延年益寿的养生功效。 详细>>
>>让老人重获性福的六大招数
娱乐
常练书法
书法既是一项健身活动,又是一门艺术。常练书法对治疗神经衰弱、精神萎靡、手臂发麻、腰酸背痛,甚至动脉硬化等慢性老年疾病都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我热爱书法,10年的实践,使我尝到了甜头,不仅提高了书法技能,陶冶了情趣。还治愈了失眠,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等不良病症。
追求时尚,注意装扮
进入老年也应“与时俱进”,要追时尚,注重自己的穿着妆扮。因为,恰当的衣着修饰能给老年人带来活力,可使老年人自感年轻,同时,注重仪表,也能增进社交活动。
多交朋友
有一首歌唱道:“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春常留。”谚语云:“多个朋友,就多十年寿命。”所以,人到晚年应多交友,尤其是忘年交。朋友多,不寂寞,通过交友。可以调节心理,愉悦身心,消除孤单、忧郁、焦躁等不利于健康的情绪。人不能没有朋友,老年人更是如此。
打太极拳
中医学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的调和与通畅是人体健康的关键。太极拳着重于对精、气、神的修练,尤其在锻炼时要求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从而使气血运行流畅而致平和。因此常见一般练习太极拳有年之人,即使在冬天在户外打拳,也无需戴手套,练习后手还是暖暖的。
睡眠
老年人失眠是生理现象,人老少睡眠,多是早睡早醒,容易中断。老年人深度睡眠减少,浅睡眠增多,睡眠中觉醒的次数增加,睡不踏实,入睡困难,一觉醒来,总感到“不解乏”。
睡觉姿势采取侧卧。 老年人有效的睡眠时间虽然比青壮年人短,但是在床上休息的时间则长得多。一般认为侧卧比俯卧或仰卧更合理。医学认为,这种卧姿可以减轻对心脏的压迫,有利于胃肠道蠕动,易入睡。当然,无论站、坐、卧,都不可能长久保持一个固定姿势。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时,任何姿势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不管何种姿势,睡着后都要翻身变动体位。但以右侧弓形卧位为睡眠的主要体位是可取的,而俯卧和仰卧均会明显影响呼吸。
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睡眠时室内空气要新鲜、流通,使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室内空气污浊,就会影响睡眠效果。许多长寿老人都有“开窗睡眠”的习惯。此外,在睡眠时还应注意“夜卧勿覆其头,卧讫勿张口”。那种“蒙头大睡”的方式,显然是不符合睡眠卫生的。
睡前不宜吃得过饱。 睡觉前不可饮食过饱,更不可暴饮暴食及吃些兴奋性食品。《素问·逆调论》称“胃不和则卧不安”。睡前2~3个小时喝点酸奶或吃个香蕉对安眠也有好处。睡前看一些书报杂志,让视力稍有疲乏感,借着闭目养神的机会而入睡,或是饭后散步、睡前散步让身体稍有疲乏感,也可借这个机会睡个好觉。
老年人健康饮食五大要点
老人的身体不比年轻人好,所以在各方面都要多加注意一些,饮食得当,不但会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也能预防疾病,使晚年更幸福。
不挑食,不厌食
老年人在饮食上不挑食,什么都吃,一年四季水果不断,实际上就是一种很好的食疗补身。现代医学证实,老年人适当吃些鸡蛋,可增强记忆,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适当吃些苹果可治老人厌食症,因为厌食与缺锌有关,如果饭后吃一个苹果,可调节体内含锌量,使食欲改善。
常喝茶对老人身体大有好处
老人常喝茶也大有好处。有些地区对百岁老人进行的调查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每天饮茶。茶叶中含有的茶色素能防治动脉硬化,其有效率高达80%以上。专家发现福建乌龙茶可抗癌,其抑制癌症的效果高达79%。喝茶的确有益健康,茶叶的抗衰老作用超过维生素e的18倍。
食粥非常适合于老年人
可吃些玉米粉粥、大蒜粥、何首乌粥以及甜浆粥(即新鲜豆浆和粳米烧成的粥,加点冰糖),能防治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眩晕耳鸣等多种疾病,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
多喝蜂蜜
有人认为,蜂蜜是老年人的牛奶”,可长期食用,有利无弊。蜂蜜不仅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易于吸收,而且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杀菌力也很强,可防治老人多种疾病,如咳嗽、便秘、失眠、心血管疾病、消化不良、溃疡病和痢疾等。近年来,国内外用蜂王浆治疗糖尿病的报告也很多,发现有理想的降血糖的作用。
饭菜要烂、要热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脏器功能衰退,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肠消化功能降低。故补益不宜太多,多则影响消化、吸收的功能。另外,老年人牙齿常有松动和脱落,咀嚼肌变弱,因此,要特别注意照顾脾胃,饭菜要做得软一些,烂一些。
老年人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反射性引起其他内脏血循环量减少,不利健康。因此,老年人的饮食应稍热一些,以适口进食为宜。
>>点击食疗养生频道,了解更多老人饮食知识。
老人运动什么适合
运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和在骨骼内沉积,对骨质疏松症有积极的防治作用。可使人的食欲增强、促进胃肠蠕动和增进消化功能,而提高对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并促进骨骼的钙化。但要提醒老年朋友,在运动中需注意一些细节,防止不必要的骨损伤。如,最好在运动前有十分钟的暖身运动,并在运动后做数分钟的缓和运动;不要在内脏疾病发作或体温升高时锻炼,也不要在传染病未愈或者外伤未愈时锻炼。同时,在运动时最好选择合脚舒适的鞋子,选择适当的运动场地。运动前或运动中如果出现头晕、胸痛、心悸、脸色苍白、盗汗应立即停止运动。>>老年人健身操
老人心理健康 注意事项
老年人容易出现抑郁症 年龄大了,人衰老了,但人老心不老,不要老是想到自己不行了,心态一定要好。用欧洲著名医学专家佐治·马德斯博士的话来讲 忘记你的年龄,每天都是春天,抱着乐观的态度热爱生命,有利于长寿。”
。在老年人的保健方面,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心态第一呢?因为老年人本身往往是多种疾病缠身的弱势群体,特别容易产生孤独、寂寞、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因此,尤其需要加强心态第一的自我保健。>>点击了解如何调节老年人心理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期望寿命不断延长,老龄化现象愈来愈明显。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亿,估计未来10a这一数字将会翻番。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公共问题!点击进入亲子宝典,了解更多老人保健知识。>>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60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宫外孕征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