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光性皮炎和湿疹区别
日光性皮炎是晒斑,一般是紫外线照射导致;湿疹是过敏导致,可见于其他多种物质过敏引起。得到皮肤科就诊检查治疗。
湿疹能治好吗
中医认为慢性湿疹由于禀赋不耐,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物,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博,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湿恋有关,慢性者则多病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乃至肌肤甲错。发于小腿者则常由经脉迟缓、青筋暴露,气血运行不畅,湿热蕴阻,肤失濡养所致。
专家指出,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湿疹是可以治好的。根据临床治疗情况发现,传统西医治疗慢性皮炎湿疹方法过于单一,主要是以消除表面炎症为主,不分病人、不分病型,不能解决湿疹的发病根源和致敏原,很容易复发。而且传统西医治标不治本,不是从内部治疗,药物与仪器结合,而主要是车要是采用服用激素类药物为主,长期的服用副作用很多,对人体的伤害很大,而且还容易反复的发作。
目前越来越多的湿疹患者都去尝试中医治疗方法,在使用外用药的同时,还配合内服药物,可以内外兼治,取得彻底性的治疗。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治疗慢性皮炎湿疹还需要患者自我护理,大家一定不要用手用搔抓,也不能随便用药,以免病情恶化。
患者还应该注意坚持治疗,有些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就以为自己已痊愈,私自停止治疗,实际上这是很大的失误,因为慢性湿疹是多种致病因素引起,临床的治愈并不代表各系统功能均调理正常,也就是说诱发湿疹的因素依然存在,所以治疗要立足完成疗程。
二、湿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呢
湿疹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人们也容易常常忽视。而实际上湿疹久治不愈,是会引发并发症的。湿疹的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神经性皮炎
长期瘙痒和搔抓可能会增加强度痒,可能导致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藓)。神经性皮炎是一个条件,其中区,公司经常划伤皮肤变得厚实和坚韧。补丁可以是原料,红色或深比你的皮肤休息。持久的搔抓还可能导致永久的疤痕或皮肤颜色改变。
皮肤感染
有时,搔抓可以打破皮肤,造成开放性溃疡和裂隙,可以发展为感染。
眼部并发症
严重过敏性皮炎也可引起眼部并发症,这可能会导致眼睛永久性损伤。当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在眼睑及其周围瘙痒变得严重。眼部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也包括眼睑的眼浇水和炎症(睑缘炎)和眼睑衬里(结膜炎)。如果你怀疑你的眼睛并发症,及时去看医生。
除了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感染外,比较少见的像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疣、或是传染性斑块,有一些小朋友如果对食物或是环境中的某样东西过敏,有时也会加重湿疹的症状。
三、湿疹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湿疹患者不要过度清洗,减量减少接触过敏原、刺激性物质,有皮肤干燥的要常用不易过敏的保湿润肤霜。
1、外用药:根据皮损的表现选用正确的外用药剂型,如急性期有红肿渗液时,予以硼酸溶液湿敷,可以很快消肿褪红、皮损干燥,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根据皮损表现和类型、皮损部位、年龄等选用合适的不同强度的外用激素类药膏。
2、口服抗组胺药:第1代抗组胺药有嗜睡的副作用,可于睡前服用。
3、硫代硫酸钠、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静脉用。卡介菌多糖核酸针,肌注,连用3-6个月,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变过敏状态。
4、普鲁卡因静脉封闭治疗,可与复方甘草酸苷或甘草酸二胺针剂联用,静脉滴注。一般2周为1个疗程。
5、合并细菌感染时可以系统用抗生素,尽量避免系统用(包括口服、肌注、静脉用)糖皮质激素。
6、中医辨证治疗:一般来说,急性期以清热利湿为主,亚急性期以健脾利湿为主,慢性期以活血养血祛风为主。
四、湿疹在生活中怎么调养
(一)拒绝风寒感冒,预防湿疹复发。季节更替,气温忽高忽低,是容易出现感冒等疾病的时期;人们的情绪、心理、精神及饮食变化较大等因素,很容易引起湿疹的复发或加重。专家提醒朋友,秋季是湿疹的高发季节,湿疹病人在感冒好发的季节一定要加强预防措施,增强机体对细菌、病毒的免疫力。尤其是孩子,由于体质比较弱,各方面发育还不健全,很容易受凉出现感冒、咽喉感染,从而引发湿疹,家长们需要引起注意。
(二)远离上呼吸道感染,预防湿疹复发。诱发湿疹的因素很多,上呼吸道感染是湿疹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换季时节,秋季早晚温差大,是上呼吸道感染易发季节,所以湿疹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防止湿疹复发,如果病情加重,一定要及时到湿疹医院就诊。另外,在好发季节之前,适当服用凉血消斑润肤中药,能够有效避免湿疹复发。
(三)雾霾时不易剧烈运动。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湿疹复发的有郊途径,秋晨很适合做些户外运动,建议湿疹患者多运动,但秋晨笼罩的雾气,却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您的健康。在雾霾时天进行剧烈的运动是非常不恰当的,“组成雾霾核的颗粒很容易被人吸入,并容易在人体内滞留,而锻炼身体特别是剧烈运动时吸入空气的量比平时多很多,这更是加剧了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损害
专家简介:朴鸿飞,东城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皮肤科医疗工作40余年,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带状疱疹、各类顽固性湿疹、皮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皮肤瘙痒、银屑病、白癜风、痤疮、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等疑难皮肤病。
春夏两季,是湿疹的高发季节。湿疹,看似是一种不要命的“小病”,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顽固的瘙痒困扰着患者,日夜难耐,永无宁日。朴鸿飞说,湿疹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现有研究表明,我国成年人湿疹发病率大约为3%至5%,儿童湿疹发病率超过10%。湿疹虽然病因复杂,但比较明确的是,湿疹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特别是家族中有罹患其他过敏性疾病,家族成员发生湿疹等变态反应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
临床中,很多湿疹患者的症状往往迁延不愈,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朴鸿飞说,湿疹的发生既有遗传因素,也受到精神紧张、失眠、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的影响,气候变化、日光照晒、接触化学品等外因也会影响患者的疾病进程。正因为如此,湿疹的治疗难度很大。
湿疹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中医认为,不同年龄段发生湿疹病因病机是有所区别的。以中老年人为例,中老年人群湿疹发生率比较高,中医认为以脾虚湿热型和血虚风燥型最为常见。治疗中,中医会根据患者的体质辨证施治,比如以湿热为主的患者,治疗重在清热利湿;如果是血虚风燥型湿疹,治疗则以养阴润燥为主。
夏季是很多湿疹患者疾病出现复发或加重的季节。朴鸿飞说,这与夏天的天气特点关系密切。每年夏季是一年中最为湿热的季节,湿热交加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外因夹杂着内因,湿疹患者往往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传统西医治疗时,多单纯采用外用激素制剂。朴鸿飞说,中医治疗湿疹打出了“组合拳”:首先通过内服汤剂来调整患者的体质,同时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外敷常用的方剂有三黄汤,起到清热解毒化瘀的作用;如果湿疹病变部位时间比较长,出现皮肤增厚的情况,则选择苦参汤,通过在苦参汤处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起到润肤润燥的作用。此外,中医还会采用温针灸或局部放血排毒祛瘀的方法来治疗湿疹。
湿疹到底能不能根治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朴鸿飞说,湿疹的治疗需要细心寻找病因,耐心细致进行生活管理。湿疹最常见的诱因包括过敏反应、外邪侵入、机体代谢能力下降等。每次湿疹发生后,患者要仔细回忆此次复发的诱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此外,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增加机体的抵抗力,适当锻炼,避免用过热的水清洗患处,避免过度抓挠患处,避免过度清洗。
(原标题:朴鸿飞:治湿疹要用“组合疗法”)
手部湿疹能治好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都会有湿疹这样的情况,那么很多人都会问湿疹到底能不能治好呢,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患有湿疹的话,应该怎么样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吧?
手部湿疹能治好吗
1.其实一般来说导致湿疹这样的病因都是很复杂的,都是由于很多的因素产生这种情况的,所以一般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其实湿疹和一般的皮炎是不一样的,一般如果出现皮炎的情况下抹一些其他的皮肤软膏,都可以很快的去除,那么一般来说湿疹是比较容易复发,同时还比较出现慢性化的这样的一个疾病。
2.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出现湿疹的话,首先应该从自己的身体找原因。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出现湿疹的情况都是由于身体不舒服所导致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自己出现体虚体弱的现象,那么其实就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很好的进行锻炼,增强自己的免疫能力才会产生这种情况,那么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我们应该找到过敏源,那么这个时候应该避免接触这个过敏的东西,那么进行全身的治疗,同时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西药制药。
皮炎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皮疹呈多形性。慢性期则局限,而且有浸润、肥厚、瘙痒剧烈等现象,容易复发,病因复杂。
中医认为是风湿热侵人肌肤而成。急性、亚急 性以湿热为主,慢性乃因久病耗血所致。
所以治疗一般以祛除体内湿热为主。
平时要少吃生冷油腻食物,是一些抗过敏的药物,注意保持皮肤干燥,再涂抹外用的药物,每天一次,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能够有效保护皮肤,同时注意避开湿疹的皮肤,避免皮肤再次受损伤。规律生活方式,作息有度,避免熬夜,避免饮酒,尽量减少进食海鲜鱼类及牛奶等发物,减少不良情绪刺激。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湿疹的发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01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