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说过传染病,但你是否知道传染病的定义是什么呢?所谓传染性疾病,指的就是具备传染源、传染渠道以及易感人群等三大特点的疾病。
比如我国较为常见、对社会和公众健康危害极大的“艾滋病”就是典型的传染性疾病。它在临床上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可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疾病。
艾滋病的传染源为HIV病毒,该病毒广泛存在于被感染者的体液、血液中。它可通过血液传播(接触不干净的针头、注射吸毒、输血和卖血)、性爱、母婴等三大渠道传播。
当人类感染这种病毒之后,体内的免疫系统就会被逐渐破坏,导致患者成为众多疾病伺机攻击的对象,进而诱发各种临床综合征,艾滋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期之后,甚至是会因一个小小的肺炎反复发作而丧命。
看到这里,想必有很多人会想到一个问题,既然艾滋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那岂不是蚊子吸了艾滋病患者的血、再叮咬自己之后,自己就会感染艾滋病毒呢?
不得不说的是,蚊子叮咬的确是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的渠道,比如乙型脑炎、疟疾等就可通过蚊子传播。就目前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蚊子传播疾病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生物、机械传播。
下面,我们就从这两种传播方式来重点分析,看看它到底是否能成为艾滋病的传播渠道:
1、生物性传播
所谓生物性传播,就是蚊子吸了含有病原体的血液,病原体开始疯狂在蚊子体内增殖,然后再通过蚊子吸血传递给其他人,上文中介绍乙型脑炎就是如此,它会在蚊子唾液腺增殖,并注射进入人体。
但是,艾滋病毒却完全不同,人类虽然是易感者,艾滋病毒可以在体内不断增殖,但是其在进入蚊子体内后却会被迅速代谢,它既不会对蚊子造成各种症状,也不会在蚊子体内增殖。从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艾滋病毒并不会对昆虫类造成攻击,所以它不可能随着蚊子生物传播给人类。
2、机械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指的是蚊子吸食了带病毒的血液,再通过血液传染给下一个人。
然而,就如上文中提到的一般,艾滋病毒不可能再蚊子体内存活,且蚊子吸入以及残留的血液,也并不能成为艾滋病的传染源、因为,在蚊子稀释血液之前,会先从自身唾液管中分泌出唾液进行润滑,再由另一条食管来吸食血液;
蚊子连续叮咬两人,并不会将之前吸入的血液注入另一个人的体内,它们仅仅只是将自己的唾液注入了人体,起到防止血液凝固的效果,但是其唾液中却并不含有艾滋病毒。
而至于蚊子嘴角残留的血液,仅仅只有0.00004毫克。如果想要通过蚊子嘴角残留血液中的艾滋病毒感染人体,需要一只蚊子连续叮咬同一个人至少2800次以上。而蚊子这种昆虫在一次性吸饱血之后,通常都是消化完才会再次吸血的。
因此,无论是蚊子的哪一种传播渠道,都不会导致艾滋病毒传播,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过于担心蚊子。
大家真正需要警惕的,其实就是不洁净的性生活,它是我国艾滋病泛滥的最根本因素。想要远离艾滋病,只有洁身自好、远离毒品等方法可行。
不会,或是说几率很小。
我也曾好奇过,后来查阅资料后发现是不会的。
艾滋病病毒无法在蚊子体内找到宿主细胞。也就是说,艾滋病病毒是无法在蚊子体内存活。
艾滋病病毒会被蚊子消化分解
蚊子是吸血的,又不是吐血的。你可能会担心蚊子的“吸管”上有病毒,但那是极为少量的。你体内大量的免疫细胞以及其余的两大防线是可以处理这少量的病毒的。
综上,一般情况下蚊子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
蚊子不会传播艾滋病
新华网消息,据《江南日报》报道 (记者 华琳月 通讯员 谢锦华)众所周知,蚊子的叮咬会传染多种疾病,因此,有很多人担心它也会传染艾滋病,但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国成教授明确回答,蚊子不具有传播艾滋病的能力。
据张国成教授介绍,根据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既不发育也不繁殖,所以不可能通过生物性的方式进行传播。而机械性的传播方式,在蚊子身上也不可行。这是因为,蚊子在吸血前,先由唾液管吐出唾液(作为其润滑剂以便吸血),然后由食管吸入血液,而血液的吸入是单向的,吸入后不会再吐出。另外,蚊子嘴上残留的血液因其仅有0.00004毫升,要反复叮咬2800次后,才能引起HIV感染。而且,即使蚊子吸入了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艾滋病病毒在2~3天内即可被蚊子消化、破坏而完全消失。根据蚊子的生理特点,蚊子一旦吸饱血后,要待完全消化后才会再叮人吸血。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蚊子或是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报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413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人工流产手术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