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慢性扁桃体炎的中医烙法治疗

佚名 2023-12-17 20:35:24

慢性扁桃体炎的中医烙法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中医称“乳蛾”,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儿童多见。慢性扁桃体炎常被视为全身感染“病灶”之一,严重危害儿童及成人的健康。

诊断标准

1.病史 有急性扁桃体炎发作病史。

2.自觉症状 咽部不适,发痒,干燥,灼热感,异物感,微痛,可有刺激性咳嗽,口臭,易感冒。或伴纳差,乏力,头痛,低热等。

3.咽部检查 ①挤压舌腭弓,自隐窝口有脓液及脓栓排出。②扁桃体表面不平,有瘢痕或黄白色点状物。③舌腭弓、咽腭弓与扁桃体粘连。④扁桃体及舌腭弓慢性充血。⑤患侧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凡具备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病史及检查所见中①项或②~⑤中3项以上即可诊断。

适应证

1.年龄在5~60岁的门诊或住院慢性扁桃体炎患者。

2.扁桃体肥大,发生咽部阻塞感,吞咽不利,呼吸不利,睡眠打鼾等症状者。

3.因扁桃体炎波及邻近器官疾病,如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咽炎、喉炎或气管炎等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4.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肝脏病或年高体弱等,不适于扁桃体切除手术者。

禁忌证

1.扁桃体局部或咽部黏膜充血显著者。

2.扁桃体局部或咽部急性炎症尚未完全治愈者。

3.有疖肿、痈肿,或肺炎、支气管炎、胰腺炎、阑尾炎等急性炎症尚未治愈者。

4.有活动性肺结核病者。

5.不足5周岁儿童及精神病病人不能合作者。

6.白喉带菌者。

7.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8.伴有严重心血管、肝,肾等造血系统疾病者。

操作方法

一、器械准备

烙具及使用方法(有烙铁、压舌板、酒精灯、麻油、烙铁架)。

1.烙铁,有平板圆形、平板方型和圆棒型3种,平板圆型和平板方型均有大、中、小号,圆棒型有大、小两号。

平板型中、小号烙铁厚度较为厚些,有利于保持有效热度。不论何种型的烙铁,其柄必须结实地铆在烙铁上,以免在施烙时烙铁脱落,造成咽部等处烫伤等不良后果。

使用方法:烙铁的执法如执毛笔,以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柄的后端。使用平板方型烙铁时,应用其烙面,亦可用其前端面进行烧烙。使用平板圆型烙铁时,只应用其烙面。使用圆棒型烙铁时,应用其整个圆周面。

2.压舌板:有直型和弯型两种。

直型压舌板的执法,用左手将柄的后段夹在拇指和食指、中指之间,拇指头钩在柄缘上;食指和中指靠拢,斜伸在柄上,指端恰在板体后段上;无名指和小指靠拢,伸在柄下,以无名指托在板体后端。柄尾卡在第一、二掌骨之间,防止压舌板前后移动。压舌时,压舌板的板本板面平贴于舌背,施烙时可将压舌板推向施烙侧,前端伸在舌根加压。初次压舌时,病人往往感觉恶心,烙治2~3次后即能适应。如要看清扁桃体下部,可将压舌板前端稍加压力向下向前压拉。

二、操作步骤

1.病人面对施烙者,端坐张口,儿童应有人在其背后挟头。施烙者左手执握压舌板,将舌压下,使扁桃体充分暴露,不需任何麻醉即可施烙。施烙前先按扁桃体的肥大程度选择适当的同号烙铁三四支,在酒精灯上加热,将烙铁烧至通红,取一支烙铁蘸上麻油,趁着在麻油瓶中冒烟时取出烙铁,不迟延地送进口腔到咽部,对准扁桃体施行烧烙,如时间延迟,热度降低,起不到烧烙作用。当听到烙铁烙着的“兹拉”声音后立即取下,不宜停留。一支烙铁离烙1次后,必须另换,用同样原操作方法再烙,以三四支烙铁轮流使用。在施烙时让病人发“啁”音,便于施烙,又能避免误烙他处。麻油能防止烙铁粘连组织,取下烙铁时不致撕裂组织。

2.每次烙治的烙数。一般说来,扁桃体Ⅲ度肥大可用大、中号烙铁,烙数要多;Ⅱ度肥大可用中、小号烙铁,烙数少些;I度肥大可用小号烙铁,烙数要少。扁桃体无明显充血,烙数要多,轻度充血,烙数要少,重度充血不宜烙治。倘若充血较著,进行多烙,在施烙时或施烙后易感疼痛。病人年龄大者,烙数可多,病人年龄小者,烙数宜少,以免儿童精神过于紧张。

此外,对初次烙治者亦应少烙,以适应其恐惧心理。所说多烙,是将扁桃体的游离面全部烙到,所谓少烙,是烧烙扁桃体游离面的一部分。不论多烙少烙,均需将烙面烙成焦黑的烙痂为度,只烙成白色烙面,尚需加烙。烙完一侧,再烙对侧。当扁桃体大半消失后,即可逐渐减少烙数。一般而言,扁桃体Ⅲ度肥大每次施烙40下,即每侧20下,扁桃体Ⅱ度肥大,每次施烙20下,即每侧10下,扁桃体I度肥大,根据具体情况,一般10~20下即每侧5~10下为宜。

3.施烙手法。施烙方法有按烙、触烙、点烙、拨烙和滚烙五种方法。

扁桃体Ⅲ度肥大,无充血者,用平板圆型或方型大号烙铁,宜采用按烙法,即烙铁按在扁桃体上之后即时拿出,不停留,用力较重,烙数需多,烧烙面积要广,亦即多烙,此烙法不仅烧烙面积较大且厚。亦可用圆棒型大、小号烙铁,采用滚烙法,即将烙铁放在扁桃体上滚转1周,随即拿出,用力亦较重,此烙法的烧烙面积更大,厚度亦厚。

虽Ⅲ度肥大但稍充血者,用平板圆型或方型大、中号烙铁,采用的烙法,即烙铁一触即拿出,亦不停留,用力较轻,烙数要少些,烧烙面积不宜太广,亦即少烙,此烙法的烧烙面积较小些,厚度较薄。

扁桃体Ⅱ度肥大,无充血者,用平板圆型或方型中号烙铁,亦采用按烙法,或用圆棒型大、小号烙铁,采用滚烙法。虽II度肥大但稍充血者,用平板圆型或方型中、小号烙铁,采用点烙法,即烙铁轻轻一点即拿出,烙数宜少,烧烙面积不宜太广,亦即少烙,此种烙法的烧烙面积更小,厚度更薄。

扁桃体I度肥大,不论有无充血,宜用平板圆型或方型小号烙铁或以平板方型中号烙铁前端面,采用点烙法。

欲烧烙扁桃体周边部位或扁桃体与咽弓有粘连的情况时,用平板方型小号烙铁,宜采用拨烙法,即在烧烙扁桃本周边的同时,向中央拨。此法能避免扁桃体周边组织残留太多、再烙时易误烙咽弓,并能达到剥主组织粘连的目的。

以上仅是施烙时的基本原则,须根据扁桃体的具体情况,可以灵活地使用各种烙铁,采用某种施烙方法进行施烙。

三、治疗时间及疗程

扁桃体经1次烙治后形成一片焦黑色烙痂,继而生成一片白膜,此白膜与其下方的组织粘连紧密,烙治后第4天才能自行脱落或粘连松弛。根据这个变化规律,每次间隔2天烙治1次最为适宜。如白膜粘连仍紧,可延迟一二天再行下次烙治。如扁桃体明显充血,或咽部黏膜如有明显充血等暂时禁忌证,烙治的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待充血消退后再行烙治。扁桃体充血或咽部黏膜明显充血时,可取用保安散,即能迅速消退。

一般情况下,I度肥大需烙治5次左右,需时2~3周。Ⅱ度肥大需烙治10次左右,需时3~4周。Ⅲ度肥大需烙治5次以上,需时4~5周。然而,病人情况和局部情况不同,疗程亦有差异,需灵活掌握。

四、关键技术环节

1.在施烙时让患者发“啊”音,能使软腭抬高,咽腔扩大,看清扁桃体,便于施烙。另外,香油能防止烙铁粘连组织,取下烙铁时不致撕裂组织,能够明显减轻疼痛,能够润泽烙铁,起保护作用。

2.烙铁相接的颈部稍微弯曲,不要成突出的曲角,突出的曲角在施烙时易误伤他处。柄与烙铁的烙面平行,柄与烙铁的距离一般不超出0.2厘米。圆棒型烙铁的柄接在梭状圆棒的一端,与烙铁纵轴一致。不论何种型的烙铁,其柄必须结实地铆在烙铁上,以免在施烙时烙铁脱落,造成咽部等处烫伤等不良后果。

3.烙铁的执法如执毛笔,将烙铁烧至通红,取一支烙铁蘸上麻油,趁着在麻油瓶中冒烟时取出烙铁,不迟延地送进口腔到咽部,烙铁涂蘸麻油后酌热度约为120℃,如时间延迟,热度降低,起不到烧烙作用,当听到烙铁烙着的“兹拉”声音后立即取下,不宜停留。

4.烙铁进出口腔时,必须在压舌板的上面送进或拿出,以免烫伤口唇和口角等。送进前必须先将蘸完麻油的烙铁轻触一下压舌板,使其多余的热油粘去,以免滴在口腔发生溃疡。

5.每次烙治必须均匀地烧烙,避免中心部多烙,周边部少烙。多烙中心部,少烙周边部,会使中心部形成陷坑,周边部隆起。这样将影响以后的周边部烧烙。

6.一支烙铁离烙1次后,热度已下降,所蘸的麻油也已烧尽,因此不宜再用,必须另换一支,用同样原操作方法再烙。

另外,不超出舌咽弓的埋藏型扁桃体,一般很难进行烙治,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中医如何医治慢性扁桃体炎

1、药物治疗:传统药物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方式一般是采用抗菌消炎药治疗,这种局部治疗方式的缺点在于只消炎,而不能清除扁桃体陷窝内的细菌,一旦身体抵抗力降低极易反复发作,日久则形成慢性病灶。

  2、手术治疗:扁桃体具有一定的人体免疫功能,并且手术切除扁桃体具有一定危险性,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一般若不是重病患者,不建议做切除扁桃体手术。

慢性扁桃体炎如何治疗?

  西医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是长期的,坚持治疗是很重要的一点。 慢性扁桃体炎
  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睡前刷牙,饭后漱口,以减少口腔内细菌感染的机会。   (1)含漱法:可选用含碘片,每次1~2片,每日3~4次含化。用淡盐水漱口,简单又方便,可于饭后及睡前,取温开水一杯,加少许食盐,口感有咸味即可,反复漱口,每次5分钟左右。   (2)药物治疗:可长期服用维生素C,每次1片,每日 3次。体质虚弱常易发作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功能的制剂。非急性发作时,不要滥用消炎药。   (3)手术治疗的选择:一般可按照以下原则。   ①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呼吸、吞咽者。   ②反复急性发作,每年4~5次以上,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   ③长期低热,全身检查除扁桃体炎外无其它病变者。   ④由于扁桃体炎而导致的肾炎、风:湿等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掸期手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病人或病情不宜手术者。   ①急性炎症期及患急性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有流行病的时期。   ②造血系统疾病、凝血机能减退、高血压、心脏病、肺结核等病人不宜手术。   ③妇女月经期及经前3—5日不做手术,否则,术后咽炎症状加重。   ④有慢性咽炎的病人如不十分必要可不手术,否则,术后咽炎症状加重。至于慢性扁桃体炎的病人具体何时手术为宜,最好请医生帮助决定。
  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扁桃体炎与体质虚弱,脏腑虚损有关,主要与肺、肾阴虚有关,治疗卜多用滋补肺肾,生津利咽的方法。常用方药:玄参12克、麦冬10克、生地12克、知母10克、黄柏6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有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者加陈皮10克、砂仁6克、焦三仙各10克。四肢乏力,精神疲倦,大便溏泄者,.则应改服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每次6克,每日2次。

扁桃体发炎用中医怎么治疗

扁桃体炎一般是指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大多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感染细菌或病毒所致,起病急,以咽痛为主要症状,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症状,是儿童和育少年的常见病。慢性扁桃体炎是由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所致,表现为咽部干燥,有堵塞感,分泌物粘,不易咳出,口臭,其反复发作可诱发其他疾病,如慢性肾炎、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因此须积极治疗。患者平时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附近组织的疾病,饮食宜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烟酒,一旦本病成为诱发其他疾病的病灶,或有其他手术指征时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乳蛾”的范畴,急性扁桃体炎相当于“风热乳蛾”,慢性扁桃体炎相当于“虚火乳蛾”。风热乳蛾多因气候骤变,寒热失调,肺卫不固,致风热邪毒乘虚从口鼻而从侵喉核,或因过食烟酒等,脾胃蕴热,或因外感风热失治,邪毒乘热内传肺胃,上灼喉核,发为本病;虚火乳蛾多因风热乳蛾或温病之后余毒未清,邪热耗伤肺阴,或因素体阴虚,加之劳倦过度,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蒸喉核,发为本病。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肺经风热型:证见发热畏寒,咽痛,咳嗽,苔白或黄,脉数。
2.肺胃蕴热型:证见高热畏寒,咽痛剧烈,吞咽困难,口渴引饮,口臭便秘,舌红,苔黄厚,脉洪数。
3.热毒内盛型:证见高热不退,咽痫有增无减,伴同侧耳痛,吞咽困难,苔黄质红,脉洪数。
4.虚火上炎型:证见咽干口燥,咽部似有物堵塞感,干咳,伴手足心热,或气短,腰酸,苔少,舌红,脉细数。
5.肾阴虚型:证见口燥咽干,人暮尤甚,且有灼热微痛,异物感,伴五心烦热,头晕,不易耐劳,喉核及四周发红,喉核上有黄白色脓栓挤出,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6.肺脾气虚型:证见咽干,刺痒,微咳,痰少而粘,咯吐不出,人寐头上汗多,喉核暗红连及周围,喉核上有白色点状短痕,或乳酪样脓栓挤出,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
一、可选用的西药
1.急性扁桃体炎:
(1)全身治疗:本病多为链球菌感染,抗生素首选育霉索,青雷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等。高热头痛及全身酸痛者可选用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经2—3日治疗后如病情无好转,则应考虑是否病毒或其他细菌感染,改用抗病毒药、敏感抗生京或磺胺类药物,可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2)局部治疗:可选用

小儿扁桃体炎
人的咽部象个拱形门,有两个拱形组织组成。一个舌腭弓一个叫咽腭弓,分别跨在两侧,形成两个窝,内即扁桃体。正常时分泌少量粘液,里面含有白细胞及吞噬细胞,一旦有细菌病毒从这里经过,就被吸附在上面,然后被吞噬消化掉。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扁桃体的作用,目前已公认它是一个免疫器官。如从摘除的扁桃体中可以提炼出“转移因子”。这个因子可以增强免疫,抑制病毒。除扁桃体外,鼻腔后面的腺样体及咽后壁的淋巴组织,共同组成一个环状的淋巴网,罩在呼吸道的最上端,对进入呼吸道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这是一个强大的防御机构。扁桃体首当其冲,一旦人的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就会在此大量繁殖,扁桃体就会发炎。发炎的扁桃体充血、肿胀、化脓。扁桃体的陷窝上出现许多小脓栓,严重的会布满脓苔。经常反复发炎可形成慢性扁桃体炎,由于反复炎症使扁桃体增生肥大,两侧扁桃体几乎碰在一起,像两扇大门堵住了咽部。
扁桃体炎的危害还不止这些,它一旦成为病灶,细菌就会在这里繁殖,并产生毒素,随血液进入人体,使人体发生免疫反应,而这种免疫反应是一种异常的过敏状态,可以进一步导致不少重要脏器得病,如急性肾炎、风湿病等,这些并发症的危害远远超过扁桃体炎本身的危害。
小儿患扁桃体炎时全身的感染症状很明显,孩子表现为:高烧可达39~40℃,同时伴有寒战,全身乏力,头痛及全身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检查咽部时可发现扁桃体上有脓。这是最有力的诊断依据,因为光凭全身症状不能与其他感冒相区别。
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扁桃体炎更是化脓菌所致,所以必须使用抗生素。慢性扁桃体炎引起的扁桃体肥大可造成呼吸困难,特别是睡眠时,因舌头也松弛后倒,致使鼾声如雷,天长日久会因慢性缺氧而影响生长发育,慢性缺氧还会使孩子的智力发育受到影响。
家庭护理要点
1.扁桃体一般3~10岁时最大, 10岁以后逐渐萎缩,因此儿童时期的扁桃体炎是防治的重点。
2.加强锻炼,特别是冬季,要多参与户外活动,使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减少扁桃体发炎的机会。
3.保持口腔清洁,吃东西后要漱口。
4.急性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特别是化脓菌,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因此必须使用抗生素,其中青霉素类最有效,根据炎症的轻重程度可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
5。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可作扁桃体切除,现在多采用扁桃体快速挤切术,手术时先在病儿嘴内喷表面麻醉药,稍等一会儿,病儿的咽部感觉就会迟钝,再让他躺在床上,医生使用一种叫挤切刀的器械,在病儿张口的一瞬间就能将扁桃体全部切除。手术十分迅速,病儿还未感觉疼痛,手术就完成了,病儿一直清醒,所以能马上吃冷食,目的是促进血管收缩,预防术后出血。手术不需住院,术后门诊观察1~2小时便可以回家。
6.术后1~2周内吃半流质饮食,如面片,鸡蛋糕。
7.手术切除以后并非完事大吉,还能再得咽炎。所以理想的方法是尽量不切除。

扁桃体炎
【简介】
扁桃体炎是咽部扁桃体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一种病症。为儿童时期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扁桃体是人体咽部的两个最大的淋巴组织,一般4~5岁后逐渐增大,到12岁以后开始逐渐萎缩。正常情况下扁桃体能抵抗进入鼻和咽腔里的细菌,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小儿由于身体抵抗力低,加上受凉感冒,就会使扁桃体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口腔、咽部、鼻腔以及外界的细菌侵入扁桃体、发生炎症。严重者扁桃体红肿化脓,形成化脓性扁桃体炎、久治不愈可转成慢性扁桃体炎,容易引起肾炎、心脏病。风湿等全身性疾病和鸡胸、漏斗胸。中医学因其形状似乳头或蚕蛾,故称其为“乳蛾”,主要由于风热邪毒从口鼻而入侵犯肺胃两经,邪毒熏蒸于咽喉遂成本病。或肺胃素有积热,或热毒较甚,灼热肺胃之阴,津液不足,虚火上炎而成,常反复发作。
临床表现为在急性期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幼儿可因高热而引起惊厥,咽痛明显,唾液增多等,严重者可出现张嘴困难。检查时,可见扁桃体红肿,表面有淡黄色或白色的脓点,下颌淋巴结常见肿大。在慢性期表现为咽部和扁桃体潮红,可见黄色分泌物,咽喉疼痛不明显,偶尔有低热及食欲不佳等。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200次。
(2)以拇指从腕关节挠侧缘向虎口直推,反复操作100次。
(3)患儿仰卧,家长以拇指、食指的指腹分别置于咽喉部两则,由上向下轻轻推擦,反复操作200次。
(4)患儿俯卧,家长以掌根直推脊柱两侧的肌肉,以热为度。
2.随证加减
(1)风热外侵型:症见发热恶寒,咽痛难咽,鼻塞体倦,头身疼痛,咳嗽有痰,舌质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大椎穴300次。
③按揉曲池、合谷穴各50次。
④以手提拿肩井穴10~20次。
(2)肺胃热盛型:症见高热,口渴引饮,咽痛明显,咳痰黄稠,腹部胀满,日臭流涎,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大肠300次,退六腑300次,清小肠200次。
②推涌泉300次。
③推下七节骨300次。
④按揉大椎穴1分钟。
(3)阴虚火旺型:症见经常低热,下午较显,咽部发干,轻微咽痛,过量发音或食辛辣后加重,干咳无痰,吞咽有异物感,精神较差,舌质红,舌苔少。常用手法加
①补肾经300次,运内劳宫30次。
②推 涌泉300次。
③按揉肺俞、肾俞穴各1分钟。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用拇指甲掐双侧少商穴1~2分钟。
(2)以指按揉合谷穴1~3分钟。
(3)点按太溪、 涌泉穴各1分钟。
(4)以大拇指指腹搓擦患儿双侧大鱼际处,反复操作2~5分钟。
(5)以掌根直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生活调理
(1)患儿应注意休息,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以不感觉冷为宜,空气要新鲜,不要在室内抽烟,减少咽部刺激。
(2)注意口腔卫生,多喝开水,或果汁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3)不要带患儿到影院、商场等人口密集场所,特别是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流行之际。
(4)注意加强饮食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5)在按摩过程中,如果患儿出现体温突然升高、腹痛,或出现休克的早期症状,应尽快去医院治疗。

扁桃体炎
(一)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acute tonsillitis)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年。病原菌主要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此外,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腺病毒也可引起。按其病变特点可分为:
1.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 病变轻,且多局限于粘膜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扁桃体充血、肿胀,但肿大不明显,表面也无渗出物。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明显肿大,普遍充血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隐窝内充满脓性渗出物。病变较重者,多数淋巴滤泡增大、化脓,形成多发性滤泡脓肿,并可向隐窝或表面穿破,形成溃疡,小脓肿也可融合,致使整个扁桃体化脓。
(二)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 tonsillitis)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演变而来。按其病变可分为:
1.慢性肥大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呈不同程度肿大,淋巴组织显著增生,淋巴滤泡增多、增大,生发中心扩大,淋巴组织内,特别粘膜上皮下可见大量浆细胞和一些中性粒细胞浸润,隐窝内可见炎性渗出物。有时,由于淋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可形成息肉样肿物。
2.慢性纤维性扁桃体炎 由于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化),扁桃体体积缩小、质硬,淋巴组织往往萎缩甚至消失。隐窝常因出口阻塞而呈囊状扩张,囊内也可见炎性渗出物。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有时可见软骨或骨化生。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58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