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脊髓灰质炎中医诊疗技术(推拿可以用于治疗什么疾病?)

祝由网 2023-12-13 00:30:28

脊髓灰质炎中医诊疗技术

脊髓灰质炎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小儿,又称“小儿麻痹症”。病情轻重差异很大,临床表现不同程度肌肉弛缓性麻痹。严重者可于急性期因呼吸、吞咽麻痹而死亡,多数患者可治愈,少数留有后遗症。发病年龄以4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夏秋是最常见的发病季节,冬春两季也有少数散发病例出现。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推行口服减毒活疫苗糖丸预防本病后,基本控制本病流行,发病率已大大下降,有不少地区接近消灭。

本病在瘫痪前属温病范畴,后期则属于“痿证”、“小儿中风”、“软脚瘟”等病证。

辨证论治

1.邪犯肺胃证

[证候] 发热有汗,咳嗽流涕,咽红咽痛,全身不适,或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便秘,伴有精神不振、嗜睡或烦躁不安。舌质红,苔薄白,脉濡数。

[治法] 解表清热,疏风利湿。

[方药] 葛根芩连汤。主要药物;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如湿邪偏重可加用藿香、薏苡仁、半夏、焦山楂等和胃化湿;烦躁不安,可加灯心草、地龙等安神镇静;嗜睡,苔腻者,加胆南星、茯苓、石菖蒲等以化痰祛浊;恶心、呕吐频繁,舌苔黄腻者,加干姜合黄连苦辛通降;大便秘结者加瓜蒌、决明子清热润肠。

2.邪注经络证

[证候] 一般在肺胃症状消失后的3~4天发热又起,患儿肢体疼痛,转侧不利,哭闹不安,拒绝抚抱,继而出现瘫痪。其瘫痪部位的分布无一定规律,但常见者以下肢为多。有发生于一侧的,也有两肢同时并见的。面部瘫痪,则见口眼歪斜。在瘫痪部位的皮肤温度比健侧为凉,若兼见腹肌瘫痪者,在啼哭时可发现腹部显著膨隆。如病及膀胱,可使小便癃闭或失禁。舌红苔腻,脉濡数。

[治法] 清热化湿,舒通经络。

[方药] 羌活胜湿汤。主要药物:羌活、独活、薏苡仁、秦艽、防风、细辛。若湿热身重,伴有汗,舌苔黄腻者,本方加苍术、黄柏、防己、薏苡仁等清热除湿,如口眼歪斜,出现面瘫,可加白附子、僵蚕、全蝎祛风化痰。

3.气虚血滞证

[证候] 热退后肢体麻痹,主症为痿软无力,出现瘫痪,多发生于病程的6个月以上而未能恢复者的病例。患儿面色萎黄,或容易出汗,除局部瘫痪症状外,其他临床表现不明显。

[治法] 益气活血,祛邪通络。

[方药] 补阳还五汤。主要药物:黄芪、当归、赤芍、地龙、桃仁、红花。湿热留恋未清者,可用三妙丸清热利湿;上肢瘫痪者,酌加桂枝、桑枝祛风通络。

4.肝肾亏损证

[证候] 患肢肌肉明显萎缩,与健侧对比,显见短小而细,或躯干各部发生畸形,骨骼及脊柱呈歪斜凸出,见于本病后期的瘫痪重症,一般难以恢复。

[治法] 补肾柔肝,温经通络。

[方药] 加味金刚丸。主要药物:萆薜、牛膝、木瓜、巴戟天、菟丝子、蜈蚣、全蝎、白僵蚕、肉苁蓉、杜仲、马钱子、天麻、乌贼骨。若肢冷脉细者,可加用黄芪、桂枝、当归等益气温经,和营通痹,有助于瘫痪肢体气血之运行。

经验方

1.后遗症期经验方

[药物组成] 乌梢蛇6克,南红花3克,宣木瓜10克,生侧柏10克,桃仁3克,川续断6克,川牛膝10克,威灵仙6克,天麻6克,松节6克,桂枝3克。

[功效] 补肾柔肝,温经通络。

[适应证]后遗症期。

[用法用量] 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服。

2.瘫痪前期验方

[药物组成] 桑寄生9克,淫羊藿15克,柴胡6克。

[功效] 解表清热,利湿通络。

[适应证]瘫痪前期。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服。

3.三参玉龙汤

[药物组成] 熟地黄、黄精、玉竹、党参、丹参、沙参、地龙各10克,乳香、没茹、红花各2克。

[功效] 补肾柔肝,温经通络。

[适应证]后遗症期。

[用法用量] 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服。

4.葛根芩连汤

[药物组成] 生石膏15克,葛根、金银花、白芍各12克,黄芩、甘草各9克,川连4.5克,全蝎、蜈蚣各3克。

[用法用量] 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服。

5.活络补筋汤

[药物组成] 当归、川断、羌活、防己、木瓜、鹿角胶各6克,黄芪、防风、丹参各9克,杜仲、独活、牛膝各4.5 克。

[用法用量] 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服。

适宜技术

1.针灸法

上肢瘫:针刺夹脊、肩髃、肩贞、曲池、外关、合谷等。

下肢瘫:针刺环跳、风市、足三里、伏兔、阳陵泉、绝骨、昆仑、太溪、肾俞、大肠俞等。针刺时针感向下方放射,轻刺激。足内翻者针刺外侧穴位。

面神经瘫痪:针刺膈俞、期门、鸠尾。

腹肌瘫痪:针刺中脘、梁门、气海等。

膀胱肌瘫痪:针刺肾俞、膀胱俞、中级、关元、百会等。

2.电针疗法

穴位配对举例:①环跳~秩边(刺激坐骨神经)。②后阳陵~足三里(刺激总神经)。③外阴廉~廉下(刺激股神经)。④委中~落地(刺激腓神经)。每次通电约半分钟,重复通电3~4次。适于后遗症期治疗。

3.穴位理线疗法

将羊肠线以三角针穿入穴位,上肢瘫痪取大椎、肩髃、曲池、外关;下肢瘫痪取命门、环跳、足三里等。原则上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麻痹肌群为辅,每次取3~5穴,每月一次,一般行 2~6次。适于后遗症期治疗。

4.三棱针疗法

用三棱针取穴点刺和患肢点刺相结合,当肌张力和皮肤温度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用三棱针配以矫形穴位,均用强刺激手法,疗效较好。或结合透穴针法,有提高疗效减少多次进针的优点。如足外翻,用昆仑透太溪,悬钟透三阴交等;足内翻用太溪透昆仑,三阴交透悬钟等。适于后遗症期治疗。

5.穴位注射疗法

根据辨证取穴,选用当归、川芎嗪、莨菪类药物(东莨菪碱注射液、山莨菪碱注射液)、加兰他敏等做穴位注射,剂量要准确,每日一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6.推拿法

上肢瘫:患儿取坐位,滚法,自大椎至肩井,肩髃至曲池,往返5分钟,手法要轻柔。拿法,施于上肢内外侧。擦法,脊柱颈椎至第五胸椎, 5~10分钟。

下肢瘫:平卧位,滚法,自腰部向下推患侧下肢前后侧。拿法,自患肢内侧向外侧直拿到跟腱。

7.外治法

方法一:桑枝15克,川芎、当归、牛膝、桑寄生各10克,水煎,并加黄酒一盅,洗擦瘫痪部位,每日2~3次。用于瘫痪期或恢复期。

方法二:透骨草、麻黄、当归、地肤子、穿山甲、桂枝、红花、牛膝、露蜂房各10~15克,水煎,洗擦瘫痪部位。用于瘫痪期或恢复期。

8.熏蒸疗法

将鹅卵石烧红,浇醋于上使其产生蒸汽,置患肢于其内,外盖棉被,熏蒸局部,并趁热行机械按摩,能舒展肌腱、通经软坚、改善肌挛缩,还可用其他中草药熏蒸。

9.熏洗疗法

方法一:牛膝、麻黄、木瓜、当归、透骨草、地肤子各12克,桂枝、红花、山甲珠9克,甘草 6克,露蜂房一个,共煎后加白酒60克,趁热蒸洗患肢,每日2~3次。

方法二:木瓜、透骨草、当归、桂枝、穿山甲、红花、防风各12克,麻黄、白附子、荆芥各10克,羌活、独活各6克,艾叶30克,共煎煮后洗患处,每日1~2次。

方法三:生草乌、干姜、桂枝、伸筋草、川芎、丹参、络石藤、鸡血藤,共煎煮后加白酒100~200毫升浸浴患肢。

10.理疗

各种物理治疗如光疗、电疗、水疗、泥疗、蜡疗、热疗、磁疗等,均可促进炎症消散,改善局部循环,有利病变及肢体功能恢复。

推拿可以用于治疗什么疾病?

20世纪50年代比较系统地论述推拿治疗的著作是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医士学校编写的《中医推拿学》,该书详细介绍的推拿治疗适应证有6大类70种。包括风湿症12种:风湿热、肩周炎、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风湿腰痛、腰背四肢风湿症、落枕、风湿样关节炎、风湿性髋关节炎、肥大性脊柱炎、历节痛风、腮部酸胀;内科疾病32种:头痛、感冒、中暑、癫痫、高血压病、半身不遂、脑炎后遗症、颜面神经麻痹、正中神经麻痹、四肢痉挛、腓肠肌痉挛、肺结核、肺气肿、久泄(包括结肠过敏)、便秘、腹痛、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脘痛、胃痉挛、神经性呕吐、肝胃气痛、消化不良、气臌胀症、寒疝、肾亏腰痛、阳痿、遗精、气血两亏、劳倦内伤(失眠、神经衰弱)、昏厥;妇科疾病6种:盆腔炎、子宫下垂、经闭、痛经、乳癖、习惯性小产;儿科疾病3种: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惊风、食积;伤科疾病10种:外伤性腰痛、椎间盘突出症、各种关节扭伤、颈椎半脱位、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肩部压伤、胸腔手术后遗症、外伤性失音、伤气、脑震荡;外科疾病7种:流注、流火、瘰疬、痈、眼丹(睑腺炎)、扁桃体炎、悬雍垂下垂。其中肺结核、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痈、淋巴结肿大、流火等以前被列为推拿禁忌证的,都在肯定临床疗效的基础上收入了这本教材。

此外,这一时期出版的有代表性的推拿治疗学著作还有:《推拿疗法简述》(江静波,1955年)、《按摩新编》(曲祖贻,1959年)、《按摩疗法》(卢英华等,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推拿广要》(李卓英,内部出版,1959年)、《简易推拿疗法》(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年)、《推拿疗法》(安徽医学院附属中医院,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年)、《推拿疗法》(乳山县人民医院海阳所分院,山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等。

20世纪70年代以后,推拿医学的发展明显加快。推拿的临床、教学、科研全面展开。中医医院大都设有推拿科或有推拿项目,推拿从业人员数量大大增加。全国有2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设有推拿(按摩)专业。推拿学术活动日趋活跃。不少有特色的骨伤推拿专著先后问世,如《推拿疗法与医疗练功》、《李墨林按摩疗法》、《按摩正骨歌诀实践》、《实用整骨推拿手册》、《颈肩腰腿痛推拿疗法》、《软组织伤病治疗手法彩色图谱》、《伤筋与错缝的手法治疗》、《推拿防治冻肩》、《腰腿痛的推拿治疗》、《常见腰腿痛病与推拿疗法》、《骶髂关节错动的诊断与手法治疗》等。同时,《妇科按摩学》、《实用内科推拿》、《小儿推拿疗法》、《小儿推拿》、《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中国小儿推拿学》等内妇儿科按摩专著也相继出版。

这一时期除了上述各种推拿著作外,其他重要的推拿治疗学著作和综合性推拿著作还有《中医按摩疗法》、《推拿疗法》、《杨清山按摩经验集》、《齐鲁推拿医术》、《推拿治疗学》、《实用推拿治病百法》、《实用针灸推拿治疗学》、《脏腑经络按摩》、《中医推拿学》、《中国推拿大成》、《中国按摩全书》、《中外独特按摩技法大全》、《实用推拿治病法精华》、《按摩治疗学》、《百病中医按摩疗法》、《中国推拿》、《中国推拿治疗学》、《推拿大成》、《中医推拿学》、《中华推拿大成》、《百家推拿经验集》、《实用推拿手册》、《实用推拿学》、《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推拿分册》。

怎么样针灸效果好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针灸经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潋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

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第四,医疗费用经济;

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

针灸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折叠应用

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和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并发现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性,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如今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如今为止,针灸已经传播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针灸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针灸能治疗很多病情,用于美容,最多的就是治疗成人痘和减肥。

针灸去痘原理:根据每个人的长痘具体原因,比如肺火、胃火或者脾胃不调等,有针对性地制订针灸调理的方案,通过治疗病症,实现经络通畅,实现去痘美容的目的。动物针灸

一、针灸减肥原理

针灸减肥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调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两大系统功能,加快基础代谢率,从而促进脂肪代谢,产热增加,使积存的脂肪消耗;进而调整、完善、修复人体自身平衡。

针灸减肥通过扶正祛邪,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加强脾肾功能,扶助正气,又通过经络的疏通作用祛除停滞于体内的邪气,不仅能取得整体减肥的效果,而且能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

第一,通过针灸减肥能有效调节脂质的代谢过程。肥胖症患者的体中过氧化脂质高于正常值,针灸打通人体减肥要穴后,可以使人体中过氧化脂质含量下降,加速脂肪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目的。

第二,可以纠正患者的异常食欲,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调节,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过多,达到不乏力、不饥饿的目的。针灸以后,胃的排空减慢,胃不空了,自然就有饱的感觉,可以不太想吃东西了。

第三,在于有效调节内分泌紊乱。肥胖症患者的内分泌紊乱发生率极高,为什么生了小孩的妇女会发胖,不单是营养过剩,还有生小孩后打破了她的内分泌平衡,引起发胖,女人到了更年期时,内分泌紊乱同样引起发胖。在采用针灸减肥时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皮质"两个系统使内分泌紊乱得以纠正,并加速脂肪的新陈代谢,因此达到减肥的目的。

当前减肥方法很多,但针灸减肥有独特的疗效,即安全方便,又无不良反应。针灸减肥不同于药物减肥等,药物作用通常有一定的期限,而针灸减肥是通过调整患者内在功能而发挥内因作用,所以一般不会在针灸减肥治疗停止后很快又发胖。也就是说,针灸减肥一般不反弹。如今,针灸减肥已倍受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是最有效的一种健康减肥方法。特别是针灸治疗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单纯性肥胖等,可迅速减去多余脂肪,收紧皮肤、不松弛、无皱纹,且影响身体健康。针灸减肥适用于长期减肥无效、药物减肥失败者,具有肥胖患者无需节食、无需大运动量运动、无手术痛苦等优点。

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公开宣布针灸对一些疾病确实有帮助。以下列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包括:

(1980年)

一、呼吸系统疾病

1.过敏性鼻炎 2.鼻窦炎 3.鼻炎 4.感冒 5.扁桃腺炎 6.急、慢性喉炎 7.气管炎 8.支气管哮喘

二、眼科疾病

8.急性结膜炎 9.中心性视网膜炎 10.近视眼11.白内障

三、口腔科疾病

12.牙痛 13.拔牙后疼痛 14.牙龈炎

四、胃肠系统疾病

15.食道、贲门失驰缓症 16.呃逆 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 19.胃酸增多症 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 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 22.急、慢性结肠炎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 24.便秘 25.腹泻 26.肠麻痹

五、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27.头痛 28.偏头痛29.三叉神经痛30.面神经麻痹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 32.周围性神经疾患 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34.美尼尔氏综合征 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 36.遗尿37.肋间神经痛38.颈臂综合征 39.肩凝症 40.网球肘41.坐骨神经痛42.腰痛43.关节炎44.小儿脑瘫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43种疾病针灸临证指南。中国计量出版社。1995)

折叠现状

在20世纪70年代,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针刺麻醉的研究成果为契机,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渴望了解针灸学和应用针灸治病的热潮,这是一次世界性的针灸热潮。因为对针灸的学习,西方医学界渐渐消除了对针灸的误解,一部分外国人还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应用、研究与推广针灸的主要力量。

在针灸国际化的进程中,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如在一些国家设立针灸研究培训合作中心﹑支持并创建世界针灸学联合会﹑制定《经络穴位名称国际标准》《针灸临床研究规范》等。如今,在世界各国,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从事针灸的人数约20~30万人。

20世纪下半叶,针灸临床的侧重点在于观察与总结针灸的适应症。而90年代,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四个方面,即--经络诊断,针刺麻醉,针灸保健,针灸治疗。针灸如今可以治疗的病症达800多种,其中30%~40%治疗效果显著。包括一些常见疾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某些疑难病症与急性病用以针灸辅助更见疗效。

折叠价值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如今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古代人民很早以前就采用针灸方法保健强身。在《黄帝内经》中称掌握针灸保健技术的医生为"上工",《灵枢·逆顺》中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到了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记载了用针灸预防多种疾病,如刺泻风门背不发痈疽等。明代医家亦倡导针灸保健,高武在《针灸聚英》里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即防病之义。清代潘伟如在《卫生要求》一书中还阐发了针刺的保健作用,他说:"人之脏腑经络血气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干之则病。古之人以针灸为本……所以利关节和气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复,正复而病自愈。"

所谓针刺保健,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此种养生方法,就是针刺保健。

针刺保健与针刺治病的方法虽基本相同,但着眼点不同,针刺治病着眼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而针刺保健则着眼于强壮身体,增进机体代谢能力,旨在养生延寿。也正因为二者的着眼点不同,反映在选穴、用针上亦有一定差异。若用于保健,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宜适中,选穴不宜多,且要以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为主。

保健灸法是中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仅可用于强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所谓保健灸法,就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至于灸法的保健作用,早在《扁鹊心书》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针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王雪苔和中国针灸学会的贺普仁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折叠编辑本段治疗作用

折叠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折叠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折叠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折叠编辑本段针灸起源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

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 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山海经》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

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具的"针",繁体作"针",字从金从咸,"金"表示"金属",如金、银、青铜等材料,"咸"意为"酸涩"(见互动百科"咸"字条),"金"与"咸"联合起来表示:"一种产生酸涩感觉的器具"。不排除古人采用油炸过的竹针作为一次性针具的可能,这种竹针名叫"箴",其字形中的"咸",依然是"酸涩"的意思。

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加强基础医疗质量,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下面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儿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规范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高保障医疗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结合本科情况,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及经验,现作出以下总结:

  一、 工作开展的情况及成效

  1. 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降低了患者的费用,同时又能保障患者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由于临床路径一大特点讲究时效性,就是督促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工作,需要告诉患者每天的检验化验项目,每天的医疗安排,用药注意事项,出院后注意事项,复查项目及时间等,通过以上交流,患者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的病情及医疗安排,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3. 我科20xx年1-12月份进入临床路径总例数为49例,包括轮状病毒性肠炎12例及社区获得性肺炎37例(其中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以不同因素退出路径)。 4. 临床路径各参数:

  20xx年7-12月份共有12例家属签字拒绝进入临床路径管理。20xx年7-12月份总入组率(37-12)/37=67.57%。 20xx年1-12月份临床路径退出率6/(12+37)=12.24%。

  二、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护理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识不足:

  临床路径的工作方法与?护理程度?类似,其内容与?护理计划?也很相似,护理人员认为临床路径工作增加了额外的工作程序,工作存在重复,更加繁琐,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相关表格的填写,因而会出现落实过程中的泛化、敷衍,有的不在项目前打钩,有的讲解不详细具体,有的让患者被动签字。

  2. 患者对临床路径的认识极度匮乏

  (1)认识缺乏,可导致患者合作性下降。因此,必须在患者入院时就向其讲解临床路径的意义及方法,鼓励患者参与到这项新项目中来。

  (2)部分专业术语,患者不能很好理解,可以改进临床路径表中文字,变医学术语为通俗易懂的文字,让患者易于接受,提高其参与信心。

  (3)存在变异时,当医护人员解释时,部分患者不能理解,加强医患沟通与交流。

  3. 病人的'情况千变万化,同一种病,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很多病人入院时合并其他疾病,必须予以处理,可能需要相关科室的会诊、协助治疗。

  4. 临床医师的经验用药,以及传统的用药习惯,导致抗生素使用与路径规定有差别。处理:加强抗生素的临床使用管理。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20xx年是实施第十二五年规划的攻关之年,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省卫生厅及市卫生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医院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主义伟大旗帜,以?人民满意医院?创建活动为主题, 围绕?二甲?评审标准,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整治?庸懒散贪?问题等活动,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把我院20xx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业务开展情况

  20xx年门急诊量 人次,住院人数 人次,病床使用率达 %,治愈好转率达 %,手术 例,全年总收入 万元,其中业务收入 万元,药品收入 万元;20xx年医院总支出 万元。

  二、围绕?二甲?评审标准,积极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努力创建?人民满意医院?。

  创?二甲?医院是我院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我院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是我院跨域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等相关人员到甲级医院、甲级医院等兄弟医院参观、学习、复制二甲资料,对照评审标准查找存在问题、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制定相应整改方案,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全面整改落实,努力创建?二甲?中医院。

  (一)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1、增加收费窗口,简化医疗服务流程,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开展门诊电话预约挂号、病房出院患者随访活动,根据病人需求告知经治医生电话,便于病人联系预约、咨询,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超声科、放射科、检验科等提供检查结果现场查询及电话查询服务,承诺一般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不超过30分钟,既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又缩短了等候时间。严格执行国家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行新农村合作医疗?一站式?服务,降低农保住院病人押金金额,按比例交纳住院押金,做到方便于民、服务于民,让广大农村患者?看上病、看起病、看好病?。制作新农合报销补偿公示栏及药品价格公示栏,及时公布信息,方便患者,随时接受社会的监督。建立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确保急救生命绿色通道?畅通、规范、高效、安全?。

  2、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医院就医环境。

  为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今年我院购进检验信息系统1套,健康体检信息系统1套,科室之间建立了网络连接,方便了检验结果查询,节省了患者就医、检查时间,便捷、准确、按时完成市干部职工及人民群众健康体检工作。为加快门诊综合大楼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环境,特成立门诊综合大楼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整改实施的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办,及时调整了方案,于9月26日完成施工项目招标工作。对原收费室、西药房、发热门诊进行了拆迁,腾出工程建设用地,确保了工程顺利进展。

  3、护理部按照《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进行中医特色护理的培训,把特色中医护理应用到临床实际中去,在每个科室都开展了2个以上的中医特色护理,使中医护理的特色渗透到每个病区,让病人得到实惠。为了进一步方便病人就医需求,更加准确掌握患者的服务信息,在各个病房门口制作了医师、护士责任卡和床头便民服务卡,公布了经治医师、主管护士姓名。这样以来,医患沟通将更加快捷,病人的服务就医需求和疑难问题将会更快得到解决,同时对医务人员的服务监督也会随之落到实处。

  4、制定《甲级医院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

  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参加安徽省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引进医疗医患双方的第三方调解机制,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狠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今年医院重新调整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等院科两级管理组织。同时,加强了药事管理委员会对临床用药的监管力度及院感的监测力度,构建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组织体系。院长作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坚持把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重要议程,坚持每周大查房、医疗质量测评,对所发现的质量问题以及不安全的隐患及时通报、分析,提出可行性整改意见。加强对急、危、重病人,重大手术病人及输血病人实行重点监测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各临床科室负责人认真实施医院十三大《核心医疗制度》,并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疑难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会诊、术前讨论、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同时作好医疗差错事故地登记、严格交接班记录等。

  2、根据《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及《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

  为加强病历及处方管理,医务科认真组织学习和培训,印发甲级医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病历基本规范及病案首页书写要求的通知》,并按文件规定进行检查督导,使住院病历书写逐步规范化。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等职能科室负责人每月定期抽查各科门诊处方、住院病历、合理用药、医疗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情况,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病历书写不规范、开大处方的医生进行全院通报批评,给以经济处罚,责令限期整改。

  3、认真按照各级政府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院感科进行院感知识培训,不断完善消毒供应及医疗垃圾的回收工作,加强和完善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的建设,认真做好?手足口病?、?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做好病人的资料登记、跟踪观察,信息上报工作,无错报、漏报、瞒报。今年我院为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服苗点,组织医务人员于12月5、6日在门诊大厅免费发放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糖丸约400人次,为预防、彻底消除小儿麻痹症,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4、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完,善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使急诊急救工作逐渐完善和规范,坚持24小时值班,坚守岗位,随时处于急诊应急待命。建立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确保急救生命绿色通道?畅通、规范、高效、安全?,加强三基培训,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医院急救人员的应急处置救治能力。本年度我院医疗急救工作经省急救中心评审达标。

  5、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提升业务水平。

  目前制约医院的发展,最大的瓶颈是人才短缺,为解决人才短缺这个瓶颈,今年我院聘请有资质、有临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1名到我院内儿科门诊工作;另外,引进本科毕业生5名,缓解了人才紧缺问题。重视继续医学教育,今年选派2名医师参加中医骨干培训班;选派2名护士、检验师到甲级医院进修相关专业,选派1名护士到安徽省人民医院进修胃镜。全年派员参加各种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护理短期培训班、业务学习、专业学术会议达60多人次。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医疗行为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按照党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八项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及反腐倡廉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把《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贯穿到医疗服务中去。深入组织学习《刑法修正案(六)》和《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医疗规章制度以及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方案》、《医德医风考评实施方案》等。坚持廉洁行医,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未发现有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等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医院形象的不良行为。

  2、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全市开展集中整治?庸懒散贪问题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积极动员部署,制定方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开展?庸懒散贪?问题整治工作,通过专项整治,全院干部职工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个别职工中存在的纪律松弛、上进心不强、工作不主动、没有严格遵守上下班制度等现象得到全面改观。大局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队伍战斗力明显提高。

  3、为加强对药品采购的领导和管理,对医院药事委员会进行了调整。为防止医药购销不正之风的发生,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制定了《中医医院药品采购程序》,严格按照程序合法进行药品的购进、保管及使用。

  4、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院务公开,制作党务(政务)、院务公开宣传栏,随时接受职工和社会的监督。结合整治?庸懒散贪?问题专项工作,认真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随访活动,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60份,患者满意度94%,梳理出存在问题和建议4条,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并逐一进行整改落实。

  (四)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突出中医特色

  1、注重中医建设,积极发展中医特色优势。针灸推拿科是我院的重点专科科室,主要运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电针仪、熏蒸治疗机、颈腰椎牵引床、红外线治疗仪等设备,治疗脑中风、颈椎病、颈腰椎骨质增生、面瘫、脱发等病症等疗效明显,积极开展三伏天、三九天?天灸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共收治200多例,疗效满意。在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盆腔炎、宫外孕等专科专病特色疗法。针灸推拿科全年诊疗病人8937人次,业务收入62万元,其中?颈椎病?收治205例,完全缓解85%;?腰椎间盘突出症?收治250,例完全缓解82%;?面瘫?收治70例,治愈率达96%。全年中药处方6035张。

  2、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爱耳日?、?汽车流动扶贫医院?等义诊宣传活动,20xx年6月7日组织医疗专家和骨干医护人员到**镇卫生院进行医疗扶贫义诊宣传。发放中医药养生保健宣传手册及中医药科普资料,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文化。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扩大医院的影响,20xx年11月利用流动汽车下乡宣传我院的人才、设备及临床服务项目,工作的亮点、新技术、新项目,很好地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门诊量有所回升。

  3、为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今年以来,各科室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结合实际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妇产科积极开展阴道镜、紫氧治疗各种阴道炎、宫颈炎为适龄妇女及时发现病情,及时开展治疗,提高康复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针灸推拿科开展中草药蒸汽浴疗法、偏瘫肢体综合功能训练等,不仅增加服务内容,提高疗效,同时开展发了消费人群,为科室提高了知名度。

  ??各临床科室积极开展耳穴治疗颈椎病、失眠、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

  ??检验科开展超敏C-反应蛋白、衣原体检查、支原体检查+药敏、肌钙蛋白I、N-脑钠利肽等既满足患者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又扩大科室知名度。

  三、认真抓好综合治理,构建平安和谐医院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医院实际,认真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宣传工作,层层签订责任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定期组织检查重点科室和环节,保持消防设施完好,消除安全隐患。保安正常巡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医院医疗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加大力度查处?两非?行为,做到双人上机,实名登记,有效控制男女性别比。坚决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常抓不懈,建立医院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登记册,按时上报计生报表,已婚妇女持证率100%,年终计生检查优秀。

  四、关心职工生活

  切实提高职工工资待遇及生活水平 为提高职工工资待遇,对财务分配方案进行相关调整,降低科室管理费和免去床位费,按20xx年财政工资标准全额发放工资;关心职工生活,赠送生日蛋糕,丰富业余文化活动,免费提供羽毛球锻炼场地。

  五、存在问题

  1、中药饮片使用及中药中医应用率相对较低。

  2、我院重点专科为针灸推拿科,但中医专科建设不够强,特色突出不明显,距省命中医重点专科要求标准尚有差距。

  3、中医药继续教育力度还不够,需进一步加强全体医师西学中的培训及教育。

  4、极个别科室整体服务水平有所下滑,少数科室领导管理不到位,开会不到会;少数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直接影响和损害了医院的形象。

  5、部分医务人员学习气氛不浓,?三基?不扎实,积极进取心不够强,尚未考取执业医师证。中医人才欠缺、断层。

  6、职工生活待遇较低,技术队伍人员不够稳定。

  六、2017年工作计划

  1、加强中医特色病历管理,要求全体医师学习按照新病历书写规范书写病历,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实行院科二级质控,坚决杜绝错误现象在今后重复出现。

  2、加强专科专病建设,突出中医特色,着力开展好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糖尿病、老年性心血管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宫外孕等专科专病建设。继续推行非药物治疗和三伏天、三九天?天灸疗法?及?怪针?等特色疗法,争取建设风湿性研究室。

  3、开展志愿者服务,完善各种服务设施和落实出院随访制度;按照《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要求,继续加强开展中医特色护理,为患者提供安全、专业、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

  4、引进高水平人才和招聘高校临床、中医、针灸推拿、影像等专业优秀毕业生,聘请有资质、有临床经验专家坐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每年选派2?4名骨干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医院整体水平。

  5、加强与各乡镇及村卫生所人员联系,推介我院新技术,新业务,宣传我院,提高我院知名度,提高我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加强我院医师与村医之间联络与沟通,实行双向转诊,互惠互利,并定期到各乡镇开展义诊活动。

  6、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做到文明行医,礼貌待患,不以医谋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切实纠正卫生行业不正之风。

  7、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如妇产科:产后腹痛、产后药浴的中药治疗等。

  8、推进重点建设项目门诊综合大楼项目工程进度,争取早日竣工,为群众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

  9、关注民生,不断提高职工福利待遇,为职工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81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