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荷叶-牛皮癣患者的清热剂

健康管理师 2023-12-09 09:39:08

荷叶-牛皮癣患者的清热剂

牛皮癣的偏方众多,在这些偏方中也有不少有争议的方剂,比如荷叶。很多患者都不理解荷叶怎么能治疗牛皮癣呢?荷叶都有些什么功效呢?又有哪些方法即方便又效果好呢?

荷叶主治具有暑热烦渴,食少腹胀、头痛眩晕、吐血、水肿、衄血、咯血、便血、产后恶露不净,毁伤瘀血等作用。荷叶中含有荷叶碱,是荷叶中提取的生物碱,可以扩张血管,清热解暑,还有降血压的效果,也是减肥的良药。对于血热吐血、衄血、便血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一些中医认为导致牛皮癣的主要原因是血液。血热、血瘀、血燥等。因此就有人采用荷叶来辅助治疗牛皮癣。下面我们就来看几种方法。

1、清暑荷叶饮:用于暑热烦渴。荷叶15g,金银花10g,竹叶心6g。沸水浸泡,代茶饮。本方荷叶清热祛暑,金银花、竹叶心清热除烦。

2、荷叶饭:用于脾胃不和,少食腹泻。荷叶15g,陈皮6g,粳米150g。用粳米加水煮饭,待米近熟时,在饭上放荷叶、陈皮,蒸至饭熟。本方用粳米益脾养胃,荷叶开胃升清,陈皮健胃理气。

3、生地荷叶饮:可用于血热吐血、衄血、便血等。生地30g,荷叶半张。生地煎水取汁,荷叶捣烂绞汁或煎水取汁,两汁混合饮用。

4、荷花冬瓜汤:新鲜荷花2株,鲜冬瓜500克,清洗干净,切片,加水1 000毫升,煮成浓汤,拣去荷叶,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牛皮癣患者食用后,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莲花、莲子、藕、荷叶甚至藕节、莲心都有其功效,是茶疗、食疗中不可多得的良将,但也不是人人适用,牛皮癣患者若没有血热的症状出现,还请咨询主治医生后进行服用。

执业药师2017方剂学章节考点精讲:清热剂

   第四章 清热剂

  4.1清气分热白虎汤(母草米糕)

  清热生津阳明气分热盛竹叶石膏汤(十国老人冬夏喝米粥)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伤寒温热暑病气津两伤

  4.2清营凉血清营汤(银翘清营、东西单元连地租)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热入营分犀角地黄汤(黄角要牡丹)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热入血分证

  4.3清热解毒凉膈散(肖何将军迷住了黄山草桥)

  泻火通便、清上泄下热聚胸膈黄连解毒汤(三黄子)

  泻火解毒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普济消毒饮(湖河陈舟残桥栏、草原牛马琴声连)

  疏风散邪、清热解毒大头瘟

  4.4气血两清清瘟败毒饮(十亩草原竹地少、黄山连接西单桥)

  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瘟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燔

  4.5清脏腑热龙胆泻肝汤(黄子龙推木车、当地卸柴草)

  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肝胆实火、肝胆湿热左金丸(鲢鱼清肝)

  清肝泻火、降逆止呕肝火犯胃玉女煎(十亩麦地一头牛)

  清胃滋阴胃热阴虚芍药汤(秦香莲当官、大吵要郎)

  调和气血、清热解毒湿热痢导赤散(竹木草地)

  清心养阴、利水通淋心经热盛泻白散(白米草地)

  泻肺清热、止咳平喘肺热咳嗽清胃散(当地黄连胜牡丹)

  清胃凉血胃有积热白头翁汤(白头翁是个黄脸皮)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痢

  4.6清虚热青蒿鳖甲汤(贾母生青丹)

  养阴透热温病后期、阴液耗伤、邪伏阴分清骨散(亲家母倾钱财胡炒股)

  清虚热、退骨蒸阴虚内热、虚劳骨蒸当归六黄汤(二弟当四黄)

  滋阴泻火、固表止汗阴虚有火、发热盗汗

  4.7清热祛暑六一散(滑溜一枝草)

  祛暑利湿感受暑湿清暑益气汤(东米知草黄、西湖荷叶翠)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中暑受热、气津两伤

  例题:

  1.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功效的方剂是:

  A. 黄连解毒汤 B.竹叶石膏汤 C.清暑益气汤 D.清营汤 E.白虎汤

  2.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的共有药物是:

  A. 人参、炙甘草 B.竹叶、半夏 C.麦冬、半夏 D.石膏、粳米 E.知母、黄连

  3.清营汤治证的表现无:

  A. 身热夜甚 B.斑疹紫黑 C.心烦少寐 D.时有谵语 E.舌绛脉细数

  参考答案

  1.E 2.D 3.B

   执业药师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清热剂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清热剂的适应证 5 使用注意 6 清热剂的分类 6.1 清气分热剂 6.2 清热解毒剂 6.3 清营凉血剂 6.4 清脏腑热剂 6.5 清热祛暑剂 6.6 清虚热剂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清热剂 1 拼音 qīng rè jì

2 英文参考 heatclearing formul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清热剂(heatclearing formula[1])是指以清热药为主配伍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暑、解毒、清虚热等作用,治疗里热证方剂的统称[2][1]。分清气分热剂、清营凉血剂、清热解毒剂、清脏腑热剂、清热解暑剂、清虚热剂等[1]。

4 清热剂的适应证 清热剂适用于表证已解,热已入里,或里热已盛而尚未结实的里热证[2]。里热证究其原因,不外内伤和外感两个方面[2]。因于外感者,或表邪入里化热,或温热火毒为病;因于内伤者,则多由脏腑偏胜,五志过极化火所致[2]。由于里热病证有热在气分、血分之异,有实热、虚热之分,有脏腑偏胜之殊,故清热剂又可分为6类,即清气分热剂,适用于热在气分证;清营凉血剂,适用于热入营血证;清热解毒剂,适用于热盛成毒证;清脏腑热剂,适用于火热偏胜于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热证;清热祛暑剂,适用于暑热证;清虚热剂,适用于虚热证[2]。

5 使用注意 运用清热剂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清热剂多由寒凉之品组成,寒凉易于伤脾胃,不可过服,过服能伤人阳气[2]。对平素虚寒者,虽有里热证亦应慎用,以免损伤阳气[2]。清虚热剂多含滋阴之品,滋阴多腻滞,早用可留邪,故不宜用之过早[2]。注意辨别热证的真假和虚实[2]。真寒假热证者,不可误用本类方剂[2]。凡实热证者,当以寒凉清热方剂直折其热;若为虚热证,当以甘凉养阴之剂以清退其热[2]。在对热病患者使用清热剂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注意配伍养阴药,以达到顾护阴液的目的[2]。清热剂属寒凉之品,重用久用易败胃气,损伤脾阳,故使用时须适度,不可过量、过剂[2]。必要时可配伍健脾和胃之品,使祛邪而不损伤脾胃[2]。

6 清热剂的分类

6.1 清气分热剂

清气分热剂,适用于热在气分证,热盛伤津,或热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症见高热、烦渴、多汗、脉洪大等[2]。常用凉而不遏的清气分热药物如石膏、知母、竹叶、栀子等为主组成方剂[2]。由于邪热易伤津耗气,故常配伍益气生津之品,如人参、麦冬等[2]。代表方为白虎汤、竹叶石膏汤[2]。

6.2 清热解毒剂

清热解毒剂,适用于实热火毒壅盛于里的病证,症见发热、心烦、错语、发斑、吐衄,或身热面赤、胸膈烦热、尿赤便秘,以及疮疡疔毒等[2]。常用清热解毒泻火药物如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黄等为主组成方剂[2]。疫毒发于头面红肿者,可配伍辛凉疏散之品,如牛蒡子、薄荷、僵蚕等;热入气分配伍泻火药,如石膏、知母等;热入血分则配伍凉血药,如水牛角、丹皮、生地等[2]。代表方为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凉膈散等[2]。

6.3 清营凉血剂

清营凉血剂,适用于邪热传营或热入血分证,症见身热夜甚,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神烦少寐,吐血、衄血、发斑,或蓄血发狂,舌绛起刺等[2]。常用清营凉血药物如水牛角、生地、玄参等为主组成方剂,或配用金银花、连翘、竹叶以透热转气;或配用丹皮、赤芍等凉血散瘀,使止血而不留瘀[2]。代表方为清营汤、犀角地黄汤[2]。

6.4 清脏腑热剂

清脏腑热剂,适用于邪热偏盛于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火热证候[2]。其临床表现根据火热偏盛的脏腑不同而不同[2]。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口舌生疮、尿赤涩痛;头痛目赤、口苦胁痛,或阴痒阴肿、尿浊黄带下;发热喘咳、痰黄稠或腥臭脓血痰、胸中作痛;或牙痛龈肿、口臭齿松齿衄;或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等[2]。本类方剂根据所属脏腑火热证候的不同,分别用相应的清热药为主组成方剂[2]。如常用清心胃之火的黄连、竹叶、莲子心,清肺热的黄芩、桑白皮、芦根,清肝胆湿热的龙胆草、夏枯草、栀子,清大肠湿热的白头翁、黄柏等分别为主组成方剂[2]。代表方如导赤散、龙胆泻肝汤、泻白散、清胃散、芍药汤、白头翁汤等[2]。

6.5 清热祛暑剂

清热祛暑剂,适用于夏月暑热证[2]。暑为六淫之一,有特定的季节性[2]。暑热病常以身热烦渴、汗出体倦、小便不利、脉数等为主症[2]。常用擅长清暑的荷叶、石膏、滑石、西瓜翠衣等为主组成方剂[2]。暑多夹湿,若暑热兼有湿邪者,法当清暑利湿,配伍茯苓、泽泻、猪苓等药物;暑热易耗伤元气,若暑热兼气虚者,又当清暑热而益元气,配伍太子参、黄芪等[2]。代表方为六一散、清暑益气汤[2]。

6.6 清虚热剂

清虚热剂适用于发热性疾病的后期,邪热未尽而阴液已伤,出现午后或傍晚低热,晨起热退;或肝肾阴虚,以致骨蒸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的虚热证[2]。常以生地、玄参、麦冬、龟板、鳖甲等滋其阴;青蒿、知母、丹皮、地骨皮、银柴胡等透其热[2]。代表方剂如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2]。

表31?常用清热剂的比较(出自《方剂一本通》)

分类

常用方剂

药物配伍

功用

主治

清气分热

白虎汤

石膏为君,知母为臣

清热生津

阳明气分实热

清营凉血

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

犀角为君,玄生麦为臣

犀角为君,生地为臣

清营解毒透热

清热凉血散瘀

热入营分

热入血分

清热解毒

五味消毒饮

银花为君,地丁天葵为臣

清热解毒消疮

各种疔疮热毒

清脏腑热

苇茎汤

白头翁汤

龙胆泻肝汤

苇茎为君,冬瓜仁为臣

白头翁为君,连柏为臣

龙胆为君,芩栀为臣

清肺化痰排脓

清热凉血止痢

清肝胆实湿热

热毒蕴肺(肺痈)

热毒蕴肠

肝胆实热和湿热

清热祛暑

清暑益气汤

荷梗翠衣为君,参冬为臣

清暑益气养阴

暑热伤气阴

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为君,地知为臣

养阴透热

止血药有哪些

凡功能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 止血药(hemostatic drugs)。 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证,如不及时有效的制止,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品名称:止血药
是否处方药:非处方药
主要适用症:用于各部位出血病证
运动员慎用:非慎用
是否纳入医保:纳入
药品类型:仙鹤草、艾叶、灶心土、白芨、紫珠
◎具有止血的药物还有:
一、止血:荆芥、防风(解表药)、荷叶(清热药)、鹿蹄

止血药
草(祛风湿药)、降香(活血祛瘀药)、胡颓叶(化痰止咳平喘药)阿胶、山茱萸(补虚药)、乌梅(收涩药)。
二、和血止血:当归(补虚药)
三、补血止血:龟板(补虚药)
四、收敛止血:马勃(清热药)、五倍子、赤石脂、禹余粮、石榴皮、刺猬皮、乌贼骨(收涩药)。
五、凉血止血:栀子、白毛夏枯草(清热药)、代赭石(理气药)、黄药子(化痰止咳平喘药)、墨旱莲(补虚药)。
六、化瘀止血:五灵脂(活血化瘀药)。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67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