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气性坏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气性坏疽病体的介绍)

祝由网 2023-11-15 06:36:07

气性坏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梭状芽胞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杆菌,以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杆菌)、水肿杆菌和腐败杆菌为主要,其次为产芽胞杆菌和溶组织杆菌等,临床上见到的气性坏疽,常是两种以上致病菌的混合感染。

梭状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所以易进入伤口,但并不一定致病。气性坏疽的发生,并不单纯地决定于气性坏疽杆菌的存在,而更决定于人体抵抗力和伤口的情况,即需要一个利于气性坏疽杆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因此,失水、大量失血或休克,而又有伤口大片组织坏死、深层肌肉损毁,尤其是大腿和臀部损伤、弹片存留、开放性骨折或伴有主要血管损伤,使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等情况,容易发生气性坏疽。

气性坏疽的病原菌主要在伤口内生长繁殖,很少侵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产气夹膜杆菌产生α毒素、胶原酶、透明质酸酶、溶纤维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等,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血红蛋白尿、尿少、肾组织坏死、水肿、液化,肌肉大片坏死、使病变迅速扩散、恶化。糖类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组织膨胀;蛋白质的分解和明胶的液化,产生硫化氢,使伤口发生恶臭、由于局部缺血,血浆渗出,及各种毒素的作用、伤口内的组织和肌肉,进一步坏死和腐化,更利于细菌的繁殖、使病变更为恶化。大量的组织坏死和外毒素的吸收,可引起严重的毒血症,某些毒素可直接侵犯心、肝和肾,造成局灶性坏死,引起这些器官的功能减退。

气性坏疽病体的介绍

气性坏疽是梭状芽孢杆菌属细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软组织感染,多见于软组织严重开放性损伤。多发生在下肢和臀部肌肉丰富部位的严重创伤后,潜伏期一般为1~4日,也有短至6小时者。

外科护理学破伤风与气性坏疽的区别

破伤风是指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而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有什么症状?
1.潜伏期:长短不一,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通常7 ̄8日,但也有短仅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或数年。
2.前驱期: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反射亢进,烦躁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牵拉,抽搐及强直,下颌紧张,张口不便。
3.发作期:肌肉持续性收缩。最初是咀嚼肌,以后顺序是脸面、颈项、背、腹、四肢、最后是膈肌、肋间肌。
4.对声、光震动、饮水、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患者神志始终清楚,感觉也无异常。一般无高热。
预防破伤风:
1、正确处理伤口。对于一般小的伤口,可先用自来水或井水把伤口外面的泥、灰冲洗干净。有条件的,可在伤口涂上碘酒等消毒药水,然后在伤口上盖一块干净的布,轻轻包扎后再到医院进一步治疗。对于一些大的伤口,可先用干净的布压住伤口,然后迅速去医院治疗。
2、注意卫生。
3、注射预防针。
4、内服中药。
气性坏疽有哪些表现
潜伏期可短至6~8h但一般为1~4天
全身症状 早期病人表情淡漠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出冷汗、烦躁不安高热、脉搏快速(100~120次/min),呼吸迫促并有进行性贫血。晚期有严重中毒症状,血压下降最后出现黄疸、谵妄和昏迷。
局部表现 病人自觉患部沉重有包扎过紧感。以后,突然出现患部“胀裂样”剧痛不能用一般止痛剂缓解。患部肿胀明显,压痛剧烈伤口周围皮肤水肿、紧张,苍白发亮,很快变为紫红色,进而变为紫黑色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伤口内肌肉由于坏死,呈暗红色或土灰色失去弹性,刀割时不收缩,也不出血犹如煮熟的肉。伤口周围常扪到捻发音,表示组织间有气体存在轻轻挤压患部,常有气泡从伤口逸出,并有稀薄恶臭的浆液样血性分泌物流出。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82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