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慢性腹泻能预示哪些病(慢性腹泻简介)

祝由网 2023-11-14 02:38:11

慢性腹泻能预示哪些病

慢性腹泻的原因非常复杂,不一定由肠道炎症引起。其他一些疾病的早期表现不典型,有时可只表现为慢性腹泻。例如:

1.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腹泻与其导致的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有关。腹泻呈顽固性、间歇性,发作时间可为几天至几周;间歇期可为数周至数月,腹泻昼夜均可发生,约5%的腹泻病人同时有脂肪泻。

2.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由于肠道蠕动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含较多未消化食物。

3.肝癌: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肝癌并不少见。肝癌患者的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肠黏膜在有害化学物质的刺激下产生肠毒素,促使肥大细胞增殖,释放组织胺,使肠黏膜变性水肿,通透性增加,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致大量水分排入肠腔引些腹泻。

4.大肠癌:大肠癌多数发生在中年以后,位于左侧结肠者常为环状生长,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当肿瘤有糜烂、溃疡、坏死时,可表现为腹泻、血便和里急后重,尤其是肿瘤位于直肠者,主要表现为血便、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畅和里急后重。

5.克隆病:又称节段性肠炎,发病年龄主要在20—40岁,起病缓慢,以腹痛、腹泻开始,逐渐加重,大便稀或水样,常无脓血。病变肠段的炎症、蠕动增加及继发肠道吸收不良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多为间歇性发作,病程后期呈持续性。

6.溃疡性结肠炎:女性多于男性,起病可急可缓,症状轻重不等,腹泻系在炎症刺激下,肠蠕动增加及肠腔内水、钠吸收障碍所致。轻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重者排便次数频繁,粪便多为糊状,混有黏液、脓血。

本病可有结节性红斑、虹膜睫状体炎、关节炎等肠道外表现。引起慢性腹泻的原因还有很多,如肠结核、肠道真菌感染、慢性细菌性痢疾、药物等。出现腹泻时,如果原发疾病的表现较为典型,则比较容易诊断;如果原发疾病的表现不典型,就比较容易误诊,有时误诊会长达数月或数年。

因此,出现慢性腹泻不可掉以轻心,应当进行认真的检查,只有查清病因,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反之,仅对慢性腹泻给以对症治疗,效果往往较差,甚至还会延误病情,失去治疗的时机。

慢性腹泻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慢性腹泻的病因 4.1 消化系统疾病 4.2 全身性疾病 4.3 药物因素 5 慢性腹泻的诊断 6 慢性腹泻的治疗 6.1 病因治疗 6.2 对症治疗 6.2.1 微生态制剂 6.2.2 止泻药 7 参考资料 附: 1 慢性腹泻相关药物 2 治疗慢性腹泻的穴位 3 治疗慢性腹泻的中成药 1 拼音 màn xìng fù xiè

2 英文参考 chronic diarrhoea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chronic bacillary diarrhe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腹泻(diarrhea)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1]。如排便次数超过一日3次以上,或每天粪便总量大于200g,其中粪便含水量大于85%,则可认为是腹泻[1]。腹泻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病程超过2个月者属慢性腹泻[1]。

4 慢性腹泻的病因 慢性腹泻常见的病因包括:

4.1 消化系统疾病

①胃癌、胃切除术后[1];

②感染性疾病[1];

③炎症性肠病[1];

④结肠息肉、结肠癌、肠淋巴瘤、类癌[1];

⑤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放射性肠炎、缺血性肠炎[1];

⑥肠功能紊乱(失调)[1];

⑦吸收不良综合征[1];

⑧慢性肝炎、长期梗阻性黄疸、肝硬化、慢性胰腺炎、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胃泌素瘤、VIP瘤等[1]。

4.2 全身性疾病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类癌综合征、嗜铬细胞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腺垂体功能减退[1];

②尿毒症[1];

③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风湿免疫疾病[1];

④食物过敏、烟酸缺乏等[1]。

4.3 药物因素

滥用泻药、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1]。

5 慢性腹泻的诊断 腹泻的原发疾病或病因诊断须从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中获得证据[1]。可从起病及病程、腹泻次数及粪便性质、腹泻与腹痛的关系、伴随症状和体征、缓解与加重的因素等方面收集临床资料[1]。

慢性腹泻通常不是由于感染性病原体造成。其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应首先从临床病史及体检资料着手,以排便情况和粪便检查作为起点,按步骤、有重点的进行检查,最终找出病因。一般而言,年轻患者(<40岁)、病史长(>1年)、症状为间歇性、一般状况良好、无体重下降、大便次数增加而总量增加不明显、粪便可带黏液而无脓血、多于早晨或餐后排便而无半夜或清早为便意扰醒者,可考虑多为功能性,如大便常规检查阴性,可作出初步临床诊断,必要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则诊断基本确立。对于半夜或清早为便意扰醒、体重下降、腹部压痛明显或有包块、粪便带血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提示器质性腹泻,应进行彻底检查查明病因。对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慢性腹泻患者,应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以免漏诊结直肠癌。[1]

6 慢性腹泻的治疗 腹泻是症状,治疗应针对病因[1]。慢性腹泻病因复杂,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关键是要寻找病因[1]。病因不清、疗效差者需要转三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诊治[1]。

相当部分的腹泻要根据其病理生理特点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1]。

6.1 病因治疗

根据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1]。

6.2 对症治疗

6.2.1 微生态制剂 非感染性慢性腹泻可给予微生态制剂治疗,选用乳酶生(0.3~0.9g,一日3次,饭前服);或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成人2粒或1袋(0.5g),一日3次,首剂加倍,服用时将颗粒溶于水或牛奶中混匀后服用;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成人2~3粒(0.42~0.63g),一日2次,饭后半小时温水服用[1]。

乳酶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微生态制剂与制酸药、磺胺类或抗菌药物合用时,可减弱其疗效,故应分开服用(间隔3小时);铋剂、鞣酸、药用炭、酊剂等能抑制、吸附或杀灭活肠球菌,故不能合用[1]。

6.2.2 止泻药 非感染性慢性腹泻可选用止泻药对症治疗,蒙脱石口服,成人1袋(3g),一日3次[1]。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ml)中混匀快速服完[1]。应用蒙脱石等止泻药物时,少数人可能产生轻度便秘,如出现便秘,可减少剂量继续服用[1]。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62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