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是一种常见的腐生真菌,大多出现在发霉的粮食、粮食制品以及其他的有机物上,黄曲霉的部分菌株可能会分泌出剧毒物质,也就是黄曲霉素,误食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那么如何判断食物长黄曲霉呢?
1.是否存在霉变
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霉变的坚果、豆类、大米等富含油脂与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中,如果食物表面出现霉变、皱缩、长毛、发绿、发黄等异常改变时,就提示该食物有可能存在黄曲霉感染的情况。黄曲霉感染后,食物表面可能带有致癌性极强的毒性物质黄曲霉素,并且难以通过高温将其杀死、消除,因此,出现霉变的食物应当及时丢弃,不宜再进行食用。
2.是否出现异味
如果食物出现了苦涩、腥臭、陈旧等异味,也有可能是黄曲霉感染引起的。比如味道发苦的坚果、腥臭的木耳、陈旧的大米等,都有可能是黄曲霉繁殖的温床。黄曲霉大量感染的食物属于强致癌物,长期少量食用后有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甚至引起肝癌。突然大量摄入黄曲霉素,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比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继而引起肝硬化、肝炎等疾患,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3.进行检测分析
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黄曲霉素的最准确方法是抽样进行检测分析,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微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超光谱法等,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不同,适用于黄曲霉素不同的检测目的和检测要求。
1、一般就是看有没有发霉,有没有霉味,如果发霉,则表示产生黄曲霉;
2、黄曲霉是半知菌类,一种常见腐生真菌;
3、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它霉腐的有机物上;
4、菌落生长较快,结构疏松,表面灰绿色,背面无色或略呈褐色;
5、菌体有许多复杂的分枝菌丝构成;
6、营养菌丝具有分隔;
7、气生菌丝的一部分形成长而粗糙的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烧瓶形或近球形顶囊,表面产生许多小梗,小梗上着生成串的表面粗糙的球形分生孢子;
8、分生孢子梗、顶囊、小梗和分生孢子合成孢子头,可用于产生淀粉酶、蛋白酶和磷酸二酯酶等,也是酿造工业中的常见菌种。
一色二味巧判断 那么,如何发现食物是否感染霉菌呢?一般可从食物性状的改变来进行判断,比如颜色、质地和气味。颜色的变化是霉变食物外观形状上最重要、最直接的可以观察到的方面,其次是质地。以较为常见的几类易霉变食物为例:霉变大米表面呈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等,其质地也变得松软,易于捏碎;吃剩的馒头、饭菜保存数日后,其表面可能长出灰白色、黄色或绿色的绒毛样霉菌;存放时间过久的糕点,其表面可能出现绿色、白色或黑色的斑点;花生米发霉后,剥去红衣,颜色变黄。 许多发霉的食物均可以闻到一股霉味。如果观察到食物有这些性状的改变,即可以初步判定食物发生了霉菌污染,不应该继续食用。 通风、防潮,防污染 防霉是一系列的工作。除了在食物的生产、运输、保存等过程中涉及防霉工作外,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防霉。我们知道,潮湿、通风条件差的密闭环境有利于霉菌繁殖和毒素的产生。因此,家庭贮存大米等食物时,最重要的是注意通风、防潮,这是防霉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温去霉不可行 对于已经发生霉变的食物,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区别对待。有人认为,已经明显发霉的食物通过高温煮沸后还能食用。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因为一般烹饪根本不能破坏黄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因此,明显发霉的食物绝对不能吃。 对于极轻度发霉的粮食等食物,可采用比较有效的去毒措施,包括认真淘洗,比如多用手搓擦,用水冲洗,或者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出售的用塑料袋包装的米,如果保存的温度湿度等满足食物霉变条件,同样会起霉,仍应先淘洗,再下锅做饭。
有黄曲霉菌的大米说明发霉了。可以看到大米出现脱糠,因米粒潮湿,粘附糠粉或米粒上未碾尽的糠皮浮起,可看到米粒显得毛糙、不光洁。
大米起眼了,由于大米胚部组织较松,含蛋白质、脂肪较多,霉菌先从此侵蚀,使胚部变色。大米起筋,米粒侧面与背面的沟纹呈白色,继而成灰白色,米的色泽发暗。
由于大米和微生物的强烈呼吸,局部水分凝结,米粒潮湿,称为出汗,其硬度下降,散落性降低,用手握可以成团。
黄曲霉素在天然食物中最常见于谷物、豆类以及坚果类食物中。比如最常见有玉米、花生,绿豆,大米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容易产生霉变。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
扩展资料:
大米的选购窍门:
1、看硬度:大米粒硬度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米的硬度越强,蛋白质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好。一般新米比陈米硬,水分低的米比水分高的米硬,晚籼(粳)米比早籼(粳)米硬。
2、看腹白:大米腹部常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称为心白,在外腹被称为外白。腹白部分米质蛋白质含量较低,含淀粉较多。一般含水分过高、收后未经后熟和不够成熟的稻谷,腹白较大。
3、看爆腰:爆腰是由于大米在干燥过程中发生急热现象后,米粒内外失去平衡造成的。爆腰米食用时外烂里生,营养价值降低。所以,选米时要仔细观察米粒表面,如果米粒上出现一条或更多条横裂纹,就说明是爆腰米。
4、看黄粒:米粒变黄是由于大米中某些营养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或者是大米粒中微生物引起的。这些黄粒香味和食味都较差,所以选购时,必须观察黄粒米的多少。
5、看新陈:大米陈化现象较重,陈米的色泽变暗,黏性降低,失去大米原有的香味。所以,要认真观察米粒颜色,表面呈灰粉状或有白道沟纹的米是陈米,其量越多则说明大米越陈旧。
人民网-大米如何储存不生虫?大米的选购窍门
人民网-生活小窍门:怎么防大米发霉
人民网-黄曲霉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黄曲霉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几种食物缓解老年人贫血症状
下一篇: 孕妇适量吃荸荠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