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是雨水节气。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2014年2月19日凌晨1点59分进入雨水节气。
东风解冻,云行雨施,水能生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春木生发,惠及万物,雨水节气取东风解冻、云行雨施,而后水能生木之意。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意思是,第一候,水獭开始捕鱼,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第二候雁回北方;再过五天第三候,春雨“润物细无声”,草木随大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生发。
春雨贵如油,这句话不独对植物而言。《阴阳应象大论》言:“雨气通于肾”,春天的小雨飘飘洒洒,不是那么猛烈,但是却直通入肾,挟春之力激发生命元气。当春风中牛毛细雨迎面扑来的时候,更有一番油然的生意在其中。
暖冬倒春寒,利弊各一半
春季早晚温差较大,就需要注意冷暖适度,早晚天气冷适当多穿一点,中午天气热起来就适当减一点。雨水节气需要注意的是倒春寒,我们度过了一个暖冬,2014年在春天刚来的时候气温下降,全国大部分地方都迎来了雨雪天气。
客观地说这种倒春寒利弊参半。弊端显而易见,温暖的天气中万物生发长养,突然袭来的寒冷会损伤这些生生之意。同时,天气的骤然变化,也会造成一些疾病的发生。另外,雨雪也为我们日常的生活造成不便。
但是倒春寒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我们度过的暖冬,由于天气不够寒冷,肾水收藏不足,来春木气生发,易于致病。而这一场倒春寒恰好能放缓木气生发的节奏,同时加大冬令收藏的力度,正是“亡羊补牢时犹未晚”。其次“瑞雪兆丰年”,冬小麦需要经过伏冬,恰如我们需要冬令收藏一样,冬季如果有一两场雪,来春小麦抽穗就会相对多一些,也就预示着一场丰收。此外,春季是流行病多发季节,气温适当的下降可以减少流行病的发生。
雨水顾护脾胃,春天舒达木气
春天木气旺盛,土衰受制。脾胃属土,脾胃不好的人在春天比较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泛酸嗳气、胃脘胀滞,严重的时候就会有恶心胃痛、腹痛而泻等情况,这些都是脾胃之气不足的表现。而且每次过年,家人团聚,聚会的时候饭菜都比较丰盛,这也会使脾胃病发作几率增大。因此在这段时间我们需要规律饮食,不宜太过油腻,也不宜过于饱食。中国传统饮食讲究七分素三分荤,每餐都保持七八分饱,这才是合理饮食。脾胃的压力减小了,也就减小了脾胃病发作几率。
春天木气生发,相火萌动,这是一个正常的生命现象。但是有一部分肝胆火旺的人会出现一些上火症状,比如咽干咽痒、口苦口干等。这种情况下,可以用菊花、桑叶、葛根、芦根、防风之类的泡水喝,清透郁热,或喝些微苦芳香的绿茶。
另外春天木气生发的时候,骤然遇到寒气侵袭,在内的生命力发散不出来,于是形成外寒消散不去、内火发越不出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除了畏寒外也会有咽干口苦等症状。对应的调整大法是清解郁热的同时解表散寒,单独食疗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建议尽早进行诊治。
正月宜食粥,一方面可以长养胃气,一方面春节前后油腻颇多,宜清淡饮食,减少肠胃负担。《千金月令》:“正月宜食粥,……一曰地黄粥,以补肾。二曰防风粥,用以祛四肢之风。取防风一份,煎汤去汁煮粥。三曰紫苏粥,取紫苏一份,炒至微黄,略有香气时,煎汁煮粥。”
有人建议用鲜地黄汁、防风煎汤取汁或者紫苏煎汤取汁加入熬好粥中,似乎不妥。《老老恒言》言:“煮饭勿以水多而减,熬粥勿以水少而添,方得粥饭正味。”由此可见,取出汁后添点水用来熬粥比较合理。
《千金月令》中用地黄取补水生木之意,我们可以变通一二,比如需要调理脾胃的话可以换为黄精,煮粥时也可以添加山药、莲子、枸杞等。另外,煮粥用的米可以微微炒制然后煮粥,更易于消化,而且兼有开胃之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449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养生防病须春捂
下一篇: 道教生命观与道教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