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多少次了,有网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吃全谷杂粮真的有好处么?为什么总有医生和保健专家在电视上说不能多吃杂粮呢?
我问:不能多吃的理由是什么呢?
回答是:医生说,不好消化啊,会带来胃癌啊,会造成微量元素营养不良啊。
其实,理由并不太多,就是说全谷杂粮里面的纤维多、植酸多。这两个理由,根本就不能成为不能多吃的理由,因为绝大多数现代人膳食中纤维太少,毋宁说多一点是有好处的。而植酸也并不仅仅存在于全谷杂粮中,黄豆黑豆、核桃杏仁、花生瓜子、芝麻和亚麻籽,都含有很多植酸,为什么偏偏要和全谷杂粮过不去呢?
但还会有人问:你总提倡吃全谷杂粮,真能让人健康长寿么?
我多次给出研究文献,证明主食中一半全谷杂粮能够降低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多种癌症的风险,但仍然有人半信半疑。
那么,今天再给个直接证据,证明吃全谷杂粮有利于健康长寿。
2016年发表于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一项研究汇总了45项相关研究,证明和不吃全谷杂粮食物的人相比,只要每天吃90克全谷杂粮食物(两片全麦面包或者一碗早餐燕麦片),就能把冠心病的风险降低19%,中风的危险降低12%,心脑血管病整体危险降低22%。如果每天能够摄入210-225克的量,癌症危险降低15%,全因死亡率降低17%,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2%,糖尿病死亡风险降低51%,感染性疾病降低26%。
另一项在2015年发表的研究对36.7万原本没有病的中老年人跟踪调查了14年之久,发现14年当中有4.6万人因各种疾病去世。分析饮食习惯后发现,吃全谷类最多的人,总死亡风险比基本上不吃全谷类食物的人低17%,因各种疾病死亡的风险分别下降了11-48%。全谷物摄入量和癌症、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死亡率均呈现负相关。也就是说,日常吃的全谷食物越多,患这些疾病而死亡的风险越小。
很多人认为只要吃含纤维的食物就能替代吃全谷的好处,但这项研究发现,即便是吃同样的膳食纤维数量,吃全谷类在降低全因死亡率、降低糖尿病风险、降低癌症风险方面仍然效果更好。换句话说,靠吃那些提取出来的纤维粉、高纤维点心、高纤维保健品等,并不能完全替代吃全谷杂粮的好处。
还有人提出一个质疑:古人没有电动碾米机,也没有电动分层碾磨生产面粉的设备。他们成年累月都是吃全谷杂粮的,直到30年前,中国人才过上顿顿白米白面的生活。可是,古时候的中国人寿命都比现在要短啊!现在吃白米白面,怎么寿命还长了!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过去医疗条件差,生活条件艰苦,而且营养不良。吃全谷杂粮可以,但蛋白质食物也要跟上,蔬菜水果也要充足。过去的生活往往是只有全谷杂粮,却没有鱼肉蛋奶和豆制品,冬春季节没有新鲜蔬菜水果只有点腌菜,那么优质蛋白质不够,钙铁锌元素不够,维生素c和维生素a不够……这样不平衡的饮食生活,容易患上呼吸系统感染和结核病,也增加食道癌胃癌的危险,再加上体力上过度劳累,也是很难健康长寿的。
在食物充足的现代生活当中,鱼肉蛋奶不缺,蔬菜水果一年四季丰富多样,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肠癌乳腺癌等疾病,又成了人们的心头大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在主食中纳入一半的全谷杂粮,真的可以改善营养平衡,降低多种慢性疾病风险,帮助我们实现健康、苗条、少病、长寿等愿望。
既然研究已经为我们揭示了真相,又有电压力锅、豆浆机、打粉机等现代烹调工具帮忙,即便消化能力、咀嚼能力不够强大,也能享受全谷杂粮的健康好处。何必还要被那些“粗有害”的片面说法所蛊惑,纵容自己继续三餐白米白面的单调饮食生活呢?多样化的主食食材,赶紧买起来、吃起来吧!
全谷物”是对慢病防控切实有效的产品。多项研究数据显示:居民每天的膳食里坚持一定的全谷物比例,有助于防控糖尿病、三高等慢病群发。燕谷坊集团江苏分公司总经理张仁在2018江苏省全谷物临床营养专家论坛表示:南京古称“建康”,六朝古都、龙盘虎踞,如今百姓生活实现“小康”但也不能丢了“健康”。燕谷坊始终坚持“一手农民,一手市民”的核心经营理念,以全谷物为产业基础和核心纽带连接市民和农民、连接小康与健康,通过供给侧和消费侧直接打通,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和农民利益,助农民小康,送市民健康。
不一定。有利有弊。
1、如果粗粮吃的太多,就会影响消化。过多的纤维可导致肠道阻塞、脱水等急性症状。
2、长期过食粗粮,还会影响吸收,使人体缺乏许多基本的营养元素。所谓“面有菜色”,就是纤维素吃的太多,导致营养不良的典型表现。
3、对于那些养分需要量大的“特殊”人群来说,过食粗粮,影响吸收而造成的危害最明显。这些人包括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以及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4、纤维素还具有干扰药物吸收的作用。它可以降低某些降血脂药和抗精神病药的药效
合理膳食,科学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谷田梦(天然谷物食品倡导者):
五谷杂粮是一种混合了多种谷物和豆类,并在制作过程中保留谷物皮层和胚芽的食品。多年来,五谷杂粮作为我国民间最常见的主食之一,一直备受大众青睐。现代研究发现,五谷杂粮不仅味道美,而且还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作用。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吃五谷杂粮对身体的好处。
1. 增强免疫力
五谷杂粮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特别是锌、铁等微量元素可以有效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抵御外来病毒、细菌等微生物侵袭的能力。
2. 降低胆固醇
五谷杂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能够有效降低体内的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改善消化系统
五谷杂粮富含食物纤维较多,可以改善肠道环境和促进肠胃蠕动,同时还富含慢性碳水化合物、唾液酸等成分,能够减缓食物的消化速度,对保护胃肠有极大的帮助。
4. 降低糖尿病风险
五谷杂粮中也富含利于血糖控制的慢性碳水化合物及一些低聚糖成分,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峰值,避免身体因为突变微量元素过多或者其他情况引发糖尿病的风险。
5. 促进新陈代谢
五谷杂粮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复合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可以协同作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畅通经络、排毒养颜。
6. 预防贫血
五谷杂粮中的铁和维生素B族营养素,比如糙米能够刺激机体的血液生成,刺激红细胞数量的生长,避免因为营养不良引发贫血症状。
7. 抗老化
五谷杂粮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花生烯酸等营养素,可以有效抑制自由基对机体的侵害,同时还可以帮助人体合成大量蛋白质,增强肝脏解毒能力,减少肝脏外伤,预防衰老等不利影响。
8. 降低慢性病风险
五谷杂粮中的含锌、铁元素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功效和处理荷尔蒙这样的组装体定向功能,保护皮肤健康,并且还能够防止癌细胞生成与分散,Mg、K、Na等矿物质则有助于稳定血压水平。
总之,吃五谷杂粮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外,对于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预防慢性病等方面的作用都十分显著。建议每日三餐均以五谷杂粮为主,肉类等其他食品为辅助,营养均衡
谷田梦:天然谷物食品倡导者
以上是谷田梦提供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日常所吃的主食,绝大多数都是白米白面制作的。这些人工精制的粮食其中70%以上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已经损失掉,营养价值很低,纤维含量非常低。以这些食物为三餐主食,再加上油腻菜肴和缺乏运动,容易让人患上肥胖、脂肪肝、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现代常见病。按现有的研究证据,全谷杂粮的好处,每天要吃大约50克才能得到,吃得越多,好处越明显。
好处一:吃全谷杂粮能增加营养供应
同等重量下、同样能量的情况下,全谷可提供相当于白米3倍以上的维生素B1、B2和钾、镁等矿物质。比如说,精白面粉和全麦粒相比,维生素B1含量只有全麦的四分之一。所以,吃粗粮(全谷)能让人们在吃饱的前提下得到更多的营养素。胃肠不好的人千万不要因为粗粮“粗糙”的外表而拒绝吃粗粮,只要选择好种类,不但不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反而可以帮助吸收更多的营养素。
好处二:吃全谷杂粮能摄入更多的防病保健成分
全谷杂粮中不仅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还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质。表皮红色、紫色、黑色的杂粮是花青素的好来源,而黄色的全谷杂粮含有类胡萝卜素,大麦和燕麦中还有丰富的beta-葡聚糖。这些物质各有健康益处,如有利于预防癌症、有利于预防冠心病、帮助控制餐后血糖和血胆固醇、延缓眼睛衰老等。白米白面中的保健成分则微乎其微。
好处三:全谷杂粮纤维含量高有助降低肠癌风险
人们都知道全谷杂粮中纤维素多,而且总膳食纤维多。在同等重量下,可以提供更多的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它们不仅能帮助清肠通便,对便秘的人很有帮助,并且在大肠中能够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助于降低肠癌的风险。
好处四:杂粮餐后血糖上升慢,糖尿病人最宜
越是精白细软的主食,升高血糖越猛烈。即便是同样多的淀粉量,因为吃全谷豆类需要咀嚼,消化速度慢,餐后血糖就比较低,能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糖尿病人宜选择各种杂粮豆、燕麦、大麦、糙米等混合制作的主食,餐后血糖就会容易控制,也不用担心出现饥饿和低血糖的情况。
好处五:吃全谷杂粮饱腹感强喝粥也不饿
杂粮豆粥吃一碗很饱,很长时间不饿。而同样能量的白米、面包等吃起来速度快,饱感差,很容易感觉到饿,结果是不自觉地让身体摄入更多的热量。要想长期减肥,就需要控制膳食能量,同时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一样都不能少,也不能感觉明显饥饿。既然如此,何不选择等能量情况下饱腹感更强、营养更丰富的杂粮豆粥呢?
编辑:admin?
? 如何健康食疗养生 胃炎不能吃什么食物? 日常应该如何养胃 暖胃健脾有哪些茶呢? 日常应该如何养胃 宝宝胃热吃什么好呢? 日常该如何养胃 怀孕胃酸吃什么能缓解? 日常如何养胃 宝宝脾虚胃热的症状有哪些//此处调价评论代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85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慢病老人需要防虚症联合攻击
下一篇: 全谷杂粮真的可以让人长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