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种疫苗有哪些不良反应
①异常反应:一般少见,主要是晕厥,多发生在空腹、精神紧张状态中进行注射者。此时应让小儿立即平卧,保持安静,可以给热开水或者热糖水喝,一般不需使用药物,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在3~5分钟内仍不见好转者,应立即送附近医疗单位抢救治疗。
②局部反应:一般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左右局部发生红、肿、热、痛等现象。红肿在2.5cm以下者为弱反应,2.6cm~5cm者为中等反应,≥5.1cm者属强反应,有时可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对后者应进行热敷。
③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接种疫苗后8~24小时体温37.1℃~37.5℃为弱反应,37.6℃~38.5℃为中反应,≥38.6℃为强反应。此外,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一般无需做特殊处理。中等以上的反应是极少的,全身反应严重者,可以对症治疗,如使用退热剂等。
二、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怎样护理
1、乙型肝炎:轻微发烧通常照一般发烧处理即可。
2、卡介苗:注射部位可以照常沐浴,如果有脓泡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但是注意不要弄破,如果不小心弄破了也不必太担心,只须擦干并且保持干燥即可。但发现小儿腋下淋巴结肿大如果直径超过一公分,应至医院检查。
3、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注射后应多喝开水,少出入公共场所,避免感冒,如果在注射后一、二天就有发烧,应立刻就医诊治。
4、口服小儿麻痹疫苗:服用小儿麻痹疫苗,前后半小时内不要进食,以增加疫苗在体内繁殖效果,如果有神经方面的症状,如四肢麻痹无力、痉挛等应速送医。
5、日本脑炎:主要是避免感冒,应多喝开水。 另外如果小宝宝出现神智不清、四肢麻痹、哭闹不安、痉挛、休克时,应即速送医治疗。
6、三合一疫苗:这是反应最激烈而且频率最高的疫苗,幼儿接种后,可以轻揉二下,如果有些许红肿可先用热毛巾热敷,多喝开水,如果发烧肛温超过38.5度以上,可先服用医师开予之小儿普拿疼,但如果发烧超过39.5度以上则要送医。
三、关于孩子打疫苗这些事家长不可不知
Q:打疫苗是否伤害人体自身免疫系统?
A:免疫系统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外来抗原。据有关研究表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弱,足以安全有效地应付疫苗对免疫系统构成的挑战。疫苗不会削弱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反而会增强婴幼儿防范严重疾病的能力。
Q:哪些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
A:四类情况不宜接种或暂缓接种疫苗:1、免疫异常的儿童;2、患有急性疾病或者严重的慢性疾病,处于严重慢性疾病的发作期;3、正患有或曾患过严重的神经系统疾患,如未控制的癫痫、婴儿痉挛和进行性脑病等;4、对疫苗的成分过敏,如对鸡蛋过敏的儿童不宜接种麻疹、麻风腮、流感等疫苗。
Q:接种疫苗后哪些症状为正常反应?
A:儿童打疫苗后出现低热、针孔处红肿和硬结等现象是正常的,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反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已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
Q:打重、漏打有什么后果?
A:关于有效性,少打肯定会影响效果。打重复了,如果跟前一针间隔比较近,可能反而会影响效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补救。如果多打了疫苗,在头一两天或者头一个星期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但一般来讲,不良反应几率不会因此增加。
四、常见疫苗的接种禁忌有哪些
1、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较轻微,免疫持久性良好,婴儿出生后按期接种,可以预防麻疹。
【反应】注射后局部一般无反应。在6-10天时少数人可能发热,一般不超过2天,偶有散在皮疹。
【禁忌】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特别是有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种。
【注意事项】用75%酒精消毒皮肤,要待干后再注射;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接种本疫苗至少间隔6周以上,接种麻疹疫苗至少2周后方可注射丙种球蛋白。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2ml
2、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
脊灰糖丸是一种口服疫苗制剂,白色颗粒状糖丸,接种安全。婴儿出生后按计划服用糖丸,可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反应】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禁忌】有免疫缺陷症禁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
【注意事项】本疫苗只供口服;本品系活疫苗,切勿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偶尔超剂量多剂次服苗对人体无害。
【接种部位】口服。
【剂量】糖丸剂型1粒,液体剂型2滴
3、百白破制剂
是将百日咳菌苗,精制白喉类毒素及精制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反应】①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②无菌性化脓。多系注射过浅或疫苗未摇匀,硬结不能吸收而形成注射部位化脓。③若全身反应较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禁忌】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禁用;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儿童免疫制剂,成人禁用。
【注意事项】使用时必须充分摇匀;制品不能冻结,冻结后出现凝块,不能使用;采用肌内注射,局部可能有硬结,可逐步吸收,注射第2针时应更换另侧部位;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有发生休克时急救用;注射第1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2针。
孩子打完疫苗后需要注意:孩子打完疫苗后不能立刻回家,可在医院歇息三十分钟上下,观查宝宝注射完疫苗后是否会发生不适感;新生儿接种注入疫苗的情况下,打完针后父母需要注意不可以用棉球搓揉注射位置,只要用棉球按着针孔数分钟,待不出血时拿掉棉球就可以;注射完疫苗后要让宝宝多休息、多饮水,要搞好宝宝的保暖措施,避免其他病症的产生;宝宝注射疫苗后若发生拉肚子状况,需要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若不断看不到转好,应立即带宝宝到医院开展医治;注射疫苗前的宝宝在6-24h会有体温升高状况,由于注射的疫苗不一样,发烫的化学反应也各有不同,因而父母要记住医师嘱咐,搞好后面解决,避免因发烫造成继发感染。
绕开注射疫苗的好多个错误观念除开需要注意宝宝打完疫苗的常见问题外,在这以前,许多父母往往是非常容易走入一些新生儿接种疫苗的错误观念。因而,父母还需要绕开这种新生儿接种疫苗的错误观念才可以。
接种时间:1岁之内的宝宝必须注射许多疫苗,许多父母觉得宝宝注射疫苗不用太限于时间上,等有时间了才带孩子去注射疫苗。实际上,有一些至关重要的疫苗是有规定时间的,比如防止小儿麻痹的疫苗,就需要从2月龄逐渐注射。二类疫苗的注射:很多父母觉得国家规定完全免费的一类疫苗至关重要务必打,而针对自付的二类疫苗则视作可打并不打没那么重要。实际上二类疫苗都是至关重要的,真的是一类疫苗的填补,可以帮宝宝防止多种多样常见病。而且,对比这种疾病的治疗花费,注射疫苗花费的性价比高还是很强的。不一样宝宝注射的疫苗种类:许多父母都是会认为每一个宝宝注射的疫苗都是一样的,其实不是,像一些早产儿体弱多病的宝宝就不适合注射疫苗。因而,要依据宝宝本身的身体素质去确定合适注射哪些疫苗,而且注射疫苗前的实际效果都是跟此相关的。
宝宝一出生,就面临几十种病症的威协,每一个病症全是在新生婴儿成长阶段的重大隐患。而根据注射相对应的疫苗,来刺激性人体造成相对应抗原,是协助宝宝抵挡这种病症的有效的方法。因而,父母要搞好宝宝注射疫苗的工作中,防止走入疫苗注射的错误观念。
在打防疫针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局部反应,是指在注射的部位出现红、肿、热、水泡和疼痛等现象。局部反应一般不需要处理。
全身反应:是指预防注射后现发热、头痛和全身不适的症状。这是因为注入的疫苗与身体作用后产生的正常反应。对此,只要细心护理
,如多喝点开水,注意适当休息就可以了。如果出现荨麻疹或预防接种后出现发高烧抽风、精神不振等反应时,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为了防止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患有感冒、急性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和急性传染病的孩子,在没有恢复健康之前暂不能进行预防接种。对于患有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和其它过敏性疾病的孩子,不宜接种各种疫苗。对于患有结核病
,心脏病。肾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孩子也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导读】:疫苗接种是每个宝宝都要经历的保健方法,也是妈妈们非常纠结的地方,儿童疫苗的安全和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是妈妈们最担心的,我们看看宝宝打麻疹一秒后可能发生的几种不良反应,疫苗前后又该怎样护理。
【 网友亲历】8个月打麻风疫苗的发烧反应
8个月打麻风疫苗,打疫苗当天,大夫说回家后注意看是否有发烧症状,有的话是正常反应,不用吃药会自愈,发烧后会有出疹状况,也正常,出疹期间别外出招风,可以洗澡,我看给的单子上面写的是6——10天会出现这些情况。于是每天都观察宝宝的情况,看身上有没有疹子,每天数着,到第9天了,之前都好好的,以为能过去了,结果晚上就烧了。
第9天晚上宝宝精神很差,老要抱着,一直都是37.5-38度之间,有两次到38.4度了,一直贴退热贴。
第10天,一整天都没有精神,到下午5点多开始有精神了,但还是37.8度左右,到晚上7点左右看后背有3个小红点,估计是疹子,但不大,不是特红,也摸不出来,一直都是37.5 度了,到夜里再测,已经是36.9度了,看来是退烧了。
第11天一整天体温正常,不烧,脸上的疹子开始变小,后背基本没有了,没出家门,但给洗澡了,宝宝精神状态比较好,没啥反应了。
【官方说法】关于麻疹疫苗的不良反应
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就是把麻疹病毒降低到基本无毒,再植入人体,人工感染麻疹病毒,让病毒在人体内生长繁殖。疫苗病毒能让人体产生麻疹病毒抵抗力,同时会引起轻微的临牀反应
预防接种麻疹疫苗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一般接种反应,有可能是局部反应,也有可能是 全身反应。如:在注射部位出现短时间的烧灼感和刺疼的感觉,还有个别儿童在接种后5 ~12天会出现发烧或皮疹,但很快就会消失。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 ,这是由于制品本身所引起的反应,一般来说,由于生物制品引起的接种反应轻微,时间 也比较短,也不需要做任何特殊处理 。个别可能会高烧,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另一种是异常反应。异常反应发生原因跟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一般表现为晕厥、 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接种疫苗后全身感染等。过敏体质儿童容易发生异常反应,父母应该多加注意,在注射之前和医生说明。
接种麻疹疫苗需注意这些
1、接种前:让孩子休息好,可以洗个澡,换身干净舒适的衣服。和接种医生有个良好的沟通互动,如果孩子正在发热,或曾经有疫苗注射过敏史,或者正在服用抑制免疫的药物,家长都需要及时将情况告诉医生。
2、接种后:不要立刻离开接种室,观察30分钟,如果孩子没出现什么异常情况再回家。接种完后不要剧烈运动,接种部位注意清洁,尤其天气炎热时防止感染。
必看!网友对麻疹疫苗反应的护理总结
1、麻疹接种反应是接种以后6~12天宝宝发烧,发烧一般不超过38.6度,身上会长些红疹,不多,如果多的要警惕麻疹病毒引起的荨麻疹,这个就要用抗生素了。所以如果宝宝身 上的红疹较多就要去医院了。
2、一般麻疹疫苗接种反应不需要吃药,只要给宝宝物理降温,多喝温开水,能喝糖盐水更好。
3、麻疹疫苗接种以后的发烧会持续1~2天,部分宝宝有3天,如果超过3天没退烧就要去医院了,看看是不是别的原因引起的。
4、另外要讲下麻风疫苗不良反应和幼儿急疹护理上一个很大的不同:麻风疫苗的发烧不能通过少穿衣服等方式降温,一来这种烧不会太高,不需要这种降温,二来其中有风疹, 这种疹子就是不能见风着凉。而幼儿急诊基本上都是高烧,需要适当减少衣服帮助宝宝散热,所以这两者也是在护理上有区别的。.
新款疫苗有什么病不可以打
1、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以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比如过敏性休克、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和发热者;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接种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者。
3、有惊厥、癫痫、脑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史者。
4、已被诊断是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者;已知或可能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者。
新冠疫苗接种后有效期多久
1、现在初步估计新冠病毒疫苗的有效期是按世卫组织规定要求的半年以上,对这个时间是没有太大的疑问的,因为病毒发现的时间还比较短,各项临床数据现在并不完善,所以现在来说新冠疫苗可以保护多长时间还为时过早,还不能下定论。
2、另外病毒后期是否会有大的变异,现在也不清楚,需要进行持续关注、持续研究,现在病毒的变异变化都是在一个比较正常的范围之内,并没有发现其对疫苗效果有影响,所以现在新冠病毒疫苗的有效期,保守估计在半年左右。
3、相关临床研究表明,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剂后一般是7天左右开始产生抗体,14~28天抗体阳性率大概是60%到90%,接种第二剂28天后抗体阳性率都达到了90%以上,且会形成持续保护。
4、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是不可能达到的,有少部分人接种后会无法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这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众者个人体质都是有关系的。
新冠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1、这种新冠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反应,比如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等等,有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等,一般在2~3天内就会自行缓解,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如果症状比较重或者无法自行判断严重程度,需要及时就医。
2、新冠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一般在30分钟内就会出现,所以接种者需要在接种完新冠疫苗后再接种点观察,少30分钟再离开,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反应的话,要及时向接种医生报告,而且接种完24小时以内不要洗澡,不要揉搓接种部位。
以上就是关于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07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退烧药的副作用,正所谓“是药三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