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家庭常备药小常识,碘酒知识知多少

夕阳红 2023-08-06 12:56:39

一、碘伏与碘酒的区别

碘酒的浓度一般随药物或药材的性质而异,除另有规定外,含剧毒药的碘酒,每100毫升相当于原药物或药材的10克,其他碘酊每100毫升相当于药物或药材20克,含有剧毒药品碘酒的有效成分,应根据半成品的含量或效价加以调整,使符合各该碘酊的规定。碘酒久置发生沉淀时,可测定乙醇含量或滤除沉淀再调至规定标准后使用。

碘伏为络合碘,使用时不需要用酒精脱碘,价格稍贵。

碘酒需要用酒精脱碘。价格相对便宜。

碘酒俗称碘酒,实际二者为一种物质,医学上一般称碘酊。

碘伏和碘酒都是一种消毒剂,药效成份均为碘。所不同的是,碘酒是以乙醇(酒精)为溶媒、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当然碘是不溶于水的,是要经过特殊工艺制成),二者作用相同,并且碘伏在某种意义上比碘酒的用途还要广。由于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制成,因此对皮肤、粘膜、伤口没有刺激性,这是它比碘酒优秀的地方。现普遍用于肌肉、静脉注射、外用、手术皮肤的消毒剂。

二、碘酒的用途

许多人认为碘酒只是打针或手术前消毒皮肤用的,其实这只是碘酒的用途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碘酒可以用来治疗许多小毛病。

碘酒有强大的杀灭病原体作用,它可以使病原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碘酒可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等,可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肤病。

细菌性甲沟炎甲沟炎是指甲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多因撕去指甲根部皮肤的倒刺(逆剥),或刺伤指甲周围软组织而引起。初起时,指甲周围红、肿、热、痛,以后可形成脓肿。在未形成脓肿以前,可用2%碘酒治愈。均匀涂于患处,每日4次,同时每天临睡前用2%碘酒湿敷一小时。湿敷方法为:取纱布浸碘酒液体,以不滴水为度,紧贴患处皮肤,湿敷一小时。

口腔黏膜感染在2%碘酒中加入甘油,以1:1的浓度稀释,就制成了1%碘甘油,可用来治疗牙龈炎、牙周炎、感染性唇炎等。还可以用来治疗皮肤柔嫩部位的细菌感染,如腋下、脐周、腹股沟、外阴部的毛囊炎、汗腺炎、早期疖肿等。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头皮皮肤,表现为头皮出现成片红斑,边界清楚,有油脂状鳞屑。在头皮损害内可查见大量腐生菌和真菌。也可用1%碘酒涂擦头皮皮损处,每日一次,可消除病原菌,减少头皮屑。

碘酒还可以做饮水消毒剂。

三、碘酒使用注意事项

1、不能大面积使用碘酒,以防大量碘吸收而出现碘中毒。

2、一般不使用于发生溃烂的皮肤。

3、禁用于碘过敏者。

4、碘酒不宜与红汞(俗称红药水)同时涂用,以免产生碘化汞而腐蚀皮肤。[4]

5、碘酒又称碘酊,是许多家庭常备的外用消毒药。碘酒含碘、碘化钾及稀乙醇溶液,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和霉菌的作用,并能杀死芽胞。碘化钾在碘酊中起助溶作用,但放置时间过久,碘与其中的水作用,产生碘氨酸和次碘酸,后者可进一步氧化乙醇,产生乙醛、乙酸,此时由于游离碘的含量减少,杀菌力下降,刺激性产物增多,会增强对皮肤的刺激性,故碘酒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6、碘酒的正常外观性状应是红棕色的澄明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嗅,碘酒若严重挥发并已不呈红棕色时不可供药用。存放碘酒应置棕色玻璃瓶中,密闭、阴暗处,不可用橡胶、软木或金属瓶塞,因这些物质可与碘酒发生化学反应,使碘酒的杀菌作用减弱。

7、本品仅供外用,切忌口服。如误服中毒,应立即用淀粉糊或米汤灌胃,并送医院救治。

8、 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9、如果连续使用3日无效,应咨询医师。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四、碘酒的保存方法

碘酒是许多家庭常备的外用消毒药。碘酒含碘2%~2.5%,碘化酒含碘1.5%及50%稀乙醇溶液,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和霉菌的作用,并能杀死芽胞。碘酊如果放置时间过久,碘与其中的水作用,产生碘氨酸和次碘酸,后者可进一步氧化乙醇,产生乙醛、乙酸,此时由于游离碘的含量减少,杀菌力下降,刺激性产物增多,对皮肤的刺激性增强,故碘酒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降低消毒作用。

碘酒的正常外观性状应是红棕色的澄明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殊气味,碘酒若严重挥发并已不呈红棕色时不可供药用。为防止光线对上述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碘酒应置棕色玻璃瓶中,密闭、阴暗处保存,不可用橡胶、软木或金属瓶塞,因为这些物质可与碘酒发生化学反应,使碘酒的杀菌作用减弱。

家庭医药常识

1.家庭常备药物有哪些
家庭小药箱越来越得到广大群众的重视,因为花的钱不多,但在关键时刻能应应急,方便得很。

备药是有很多学问的,哪些药是重点?那要看家庭成员的身体特点和常患何疾,以下是我给你的建议: 一、通用类 1。感冒类: 退热药——泰诺、扑感敏、康泰克均可,只需选其一种; 镇咳药——复方甘草合剂、复方愈创木酚合剂、急支糖浆、蛇胆川贝等等,选其一到二种; 清热解毒及抗病毒类——板兰根颗粒、玉叶解毒颗粒、玉屏风颗粒选其一 2。

消化系统药物 腹泻——思密达、培菲康 腹痛——山莨菪碱片或颠茄片 便秘——开塞露、酚肽片或麻仁丸选一到二种 胃或十二指溃疡——雷尼替丁、奥美拉唑选其一 腹胀或哎吐——吗叮啉片 消化不良——多酶片、胰酶片选其一 饮食不卫生致腹腹泻——抗生素诺氟沙星、左氧沙星或环丙沙星选其一 3。 抗感染类 肠道感染——同上“饮食不卫生致腹腹泻” 皮肤感染、皮外伤——罗红霉素 妇科感染——甲硝唑或替硝唑 上呼吸道感染——阿莫西林胶囊 4。

抗过敏类 皮肤骚痒、皮炎外用药——达克宁、皮炎平、无极膏选一到二种 口服抗过敏药——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啶片选其一 过敏性鼻炎——除了以上口服药以外,尚可备麻黄素滴鼻液 5。 各类眼疾 金霉素眼膏、氯霉素眼水、环丙沙星眼水、醋酸可的松眼水选其一到二种 6。

外伤类及止痛药: 各种疼痛如牙痛、月经痛、腰肌劳损、扭伤、风湿痛及头痛——扶他林缓释片、英太青胶囊、芬必得胶囊、复方氯唑沙宗片等等选一种 外用消毒药——75%消毒酒精、红汞液、紫药水、碘酊,选择酒精+其他之一。 二、特殊人群备药,按医生的长期医嘱配药 1、高血压人群 2、糖尿病人群 3、肾病 4、老年人心血管疾病 5、妇科常患疾病 6、肝病 以上各种药品,视个体家庭情况选购备用,适当加减。
2.家庭应常备哪些药物
外用药物包括常用的消毒防腐药物如聚维酮碘(碘伏)消毒酒精和紫药 水等,当然也少不了脱脂棉、纱布、橡皮膏、镊子和剪刀;夏令防治蚊虫叮咬或防 暑的外用药如清凉油、风油精或止痒氨水等;跌打扭伤、风湿或神经疼痛的伤湿止 痛膏、正红花油等;局部洗浴消毒用的高锰酸钾;用于轻度小面积烧、烫伤的湿性 烧伤膏;外用的抗感染膏剂如四环素、红霉素软膏;用于各种皮炎的肤轻松、999皮炎平和醋酸泼尼松软膏等;小外伤用的即时贴、云南白药等。

防治伤风感冒的药物预防性药物有板蓝根冲剂、感冒清热冲剂、病毒灵 等。治疗性药物如速效伤风胶囊、扑尔感冒片、扑热息痛片及桑菊感冒片、银翘解 毒丸、藿香正气丸等。

祛痰、镇咳和平喘药物复方甘草片、止咳糖浆、急支糖浆、橘红丸、氨 茶碱片、博利康尼等。 助消化药物乳酶生、酵母片、胃蛋白酶片、胰酶生、山楂丸等。

抗菌消炎药复方新诺明片、红霉素片、乙酰螺旋霉素片、氟哌酸胶囊、丙环氟哌酸、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氨苄、甲硝唑等。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B,、B2、C等。

夏令时药人丹、清凉丹、蕾香正气水等。驱肠虫药左旋咪唑、肠虫清等。

解痉药、止痛药用于胃病或肚子痛的颠茄片、阿托品片或莨菪片;用于 头痛、牙痛、神经痛及关节痛的去痛片、吲哚美辛等。
3.家庭应备哪些常用药品
家庭常用药品是为了使一些小毛病能得到及时治疗、尽早控制,或至少能 在去医院前做些临时处理。

但要注意:对自己不能确诊或症状较重、变化 较大的疾病,不能擅自用药,尤其是小儿生病时,常常发病急,变化大,小儿 自己也难以言表,此时应去医院诊治。对成年人突发的各种病痛,老年人 原有慢性病的突然变化,也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一般可准备以下几种常用 药品:1。 抗生素。

如红霉素、复方新诺明、氧氟沙星、吡哌酸、黄连素、克霉唑 等。2。

消化系统用药。如多酶片、复合维生素B、吗丁啉等。

3。 感冒类药。

如病毒唑、速效伤风胶囊、感冒冲剂、维C银翘片、复方 大青叶、板蓝根冲剂等。 4。

解热止痛药。如去痛片、扑热息痛等。

5。 胃肠解痉药。

如654-2片、复方颠茄片等。6。

镇咳祛痰平喘药。如咳必清、甘草片、舒喘灵等。

7。 抗过敏药。

如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等。8。

通便药。如果导、大黄苏打片、开塞露等。

9。 镇静催眠药。

如安定、苯巴比妥等。10。

解暑药。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11。 外用止痛药。

如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红花油、活络油等。12。

外用消炎消毒药。如酒精、龙胆紫、碘酒、高锰酸钾、创可贴等。

13。 其他类。

风油精、清凉油、84消毒液、消毒药棉、纱布胶布等。
4.家庭常备的药有哪些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去痛片、消炎痛等。

治感冒类药:如扑感敏、新康泰克、速效伤风胶囊、强力银翘片、白加黑感冒片、小儿感冒灵等。 止咳化痰药:如必嗽平、咳必清、蛇胆川贝液、复方甘草片等。

抗菌药物:如氟哌酸、吡哌酸、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乙酞螺旋霉素。 胃肠解痉药:如普鲁本辛、654-2等。

助消化药:如吗丁啉、多酶片、山楂丸等。 通便药:如果导、大黄苏打片、甘油栓、开塞露等。

止泻药:如易蒙停、止泻宁、思密达等。 抗过敏药:如塞庚啶、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外用消炎消毒药:酒精、碘酒、紫药水、红药水、高锰酸钾等。 外用止痛药:如风湿膏、红花油等。

其他:创可贴、风油精、清凉油、消毒棉签、纱布、胶布等。 另外,家庭备药除个别需要长期服用的外,备量不可过多,一般够三五日剂量即可,以免备量过多造成失效浪费。

庭药箱注意事项 (1)配备原则:家庭药箱的内容应视家庭人口多少与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而定。 选购药品要有的放矢,一般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药物为主,品种要少而精。

一只药瓶或药盒只装一种药物,要贴有标签,标签上写清楚药名、规格、用途、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小儿用药及使用剂量也要写清楚。

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存放,并要有明显标志写明是外用,还是内服,以免用错药。 (2)注意贮藏:家庭备用的药物应放在干燥通风阴暗处保存。

因一般来说,药物受空气、阳光、湿度、温度的影响较大,容易变质失效,尤其是存放于密封不严的瓶子和药袋内更是如此。另外,家中有小孩的,应注意存放的药品不要让小孩能拿到,以免误服。

(3)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家庭药箱备存的药物应定期检查是否变质霉变。 一般有有效期的药品应注意其失效日期,其它药品则应注意其外观变化,如有颜色改变或出现霉点等异常情况,应弃之不用。

需要丢弃的药物:过期的药物。比如变质、变色,过了保质期的药物。

红药水应该丢掉,因为消毒能力不强,临床上基本不用;碘酒也不应再用,因为 *** 皮肤,而且如果伤口包得紧,么倒可能会烧伤皮肤。 碘伏是这两种消毒药的替代新药品,它的消毒效果好, *** 性小。

泻药也不可久留,经免让人产生依赖性。依赖泻药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因为泻药的作用是 *** 肠道蠕动,一旦形成习惯,肠道缺它就不肯正常工作了。

医治便秘较好的方法是吃水果、粗纤维食物。 家庭小药箱需要的装备 首先,要有一把镊子,手上扎了个刺、伤口里有沙子等,用尖头镊子比用针效果要好。

其次,要有不同规格的消毒纱布和橡皮膏。 第三,是止痛药。

由于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不同,不妨准备两三种不同的止痛药,好对症下药。比如:治肚痛的药有阿托品、吗丁啉;一般疼痛,台关节痛、头、外 伤痛可用阿司匹林、索密痛、芬必得等。

第四,常备一些普通的抗酸药,有的时候吃东西以后胃不舒服,可以试着吃上一两片可以中和胃酸的药。 比如:盐酸雷尼替丁等。

第五,手头应当有能够治疗轻度泻肚子的药。比如:黄连素、氧福沙星等。

第六,以樟脑、薄荷为主要成分的外用软膏用处很多,不论是蚊虫叮咬,还是皮肤起疹子,搽这类膏都有帮助。但如果皮肤破了,一般就不要用它。

第七,氯毒素眼药水还是应常备,游泳后,眼睛痒时滴上几滴,即刻解除除症状。 但眼药水应就在低温下,最好放在冰箱门的盒里。

除此以,家庭小药箱里的体温表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家中有老人或都有慢性病号,那家中的药箱就想对“重”一些。

必须备上对症的、能及时缓解病症的药物。 。
5.家庭应该常备的药品有哪些
■家庭备药的主要种类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去痛片、消炎痛等。

治感冒类药:如扑感敏、新康泰克、速效伤风胶囊、强力银翘片、白加黑感冒片、小儿感冒灵等。 止咳化痰药:如必嗽平、咳必清、蛇胆川贝液、复方甘草片等。

抗菌药物:如氟哌酸、吡哌酸、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乙酞螺旋霉素。 胃肠解痉药:如普鲁本辛、654-2等。

助消化药:如吗丁啉、多酶片、山楂丸等。 通便药:如果导、大黄苏打片、甘油栓、开塞露等。

止泻药:如易蒙停、止泻宁、思密达等。 抗过敏药:如塞庚啶、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外用消炎消毒药:酒精、碘酒、紫药水、红药水、高锰酸钾等。 外用止痛药:如风湿膏、红花油等。

其他:创可贴、风油精、清凉油、消毒棉签、纱布、胶布等。 另外,家庭备药除个别需要长期服用的外,备量不可过多,一般够三五日剂量即可,以免备量过多造成失效浪费。

■贮存药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贮存:药物常因光、热、水分、空气、酸、碱、温度、微生物等外界条件影响而变质失效。 因此家庭保存的药物最好分别装入棕色瓶内,将盖拧紧,放置于避光、干燥、阴凉处,以防变质失效。

部分易受温度影响的药品,如胎盘球蛋白、利福平眼药水等,可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而酒精、碘酒等制剂,则应密闭保存。 二、注明有效期与失效期:药品均有有效使用期和失效期,过了有效期便不能再使用,否则会影响疗效,甚至会带来不良后果。

散装药应按类分开,并贴上醒目的标签,写明存放日期、药物名称、用法、用量、失效期,每年应定期对备用药品进行检查,及时更换。 三、注意外观变化:对于贮备药品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外观变化。

如片剂产生松散、变色;糖衣片的糖衣粘连或开裂;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开裂;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散剂严重吸潮、结块、发霉;眼药水变色、混浊;软膏剂有异味、变色或油层析出等情况时,则不能再用。 四、妥善保管: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别放置,以免忙中取错。

药品应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儿童误服。 ■使用家庭备药不要太随便 症状往往是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随便用药会掩盖症状,造成诊断困难,甚至误诊。

所以在明确诊断之前,最好不要随便用药。 再者,药物有双重性,既能治疗疾病,也可能导致疾病,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无严重症状时不必服药,尤其是镇痛类、解痉剂、洋地黄类、可的松类等药物,尽量以少用为佳。 在使用家庭药箱中的药物还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服用,彼此可产生相互作用,有时可使其中一种药物降低药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如青霉素类和四环素族合用,其抗菌效力不及单独使用。

土霉素等肠道杀菌药与整肠生同时服用,会使整肠生失效,因为整肠生是一种双歧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菌丛失调。因此若要一次同服数种药物时,应经医生或药剂师指导,以免因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失效。

用药一定要按剂量,超量服用可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可引起死亡。 如老年人和小孩不注意退烧药物的剂量,可因出汗过多而使体温骤降,引起虚脱。
6.家庭药品存放有哪些常识
一、根据家庭人员的组成和健康状况。

如有老人和小孩,要特别注意准备他们用的药。家有高血压病人、结核病人、冠心病病人、癫痫病人等,治疗这些病的药物应常备不断;家庭药箱严禁混入家庭成员过敏的药物。

二、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老药。老药毒副作用已得到充分暴露,一般说明书上都有明确说明,容易发现和预防。

新药由于使用时间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反应,不适于家庭备用。 三、选择疗效稳定、用法简单的药物。

尽量选择口服药、外用药,少选或不选注射药物。 四、选择常见病、多发病用药。

■家庭备药的主要种类 [家庭小药箱必备基础药 3-6个月应清理一次]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去痛片、消炎痛等。 治感冒类药:如扑感敏、新康泰克、速效伤风胶囊、强力银翘片、白加黑感冒片、小儿感冒灵等。

止咳化痰药:如必嗽平、咳必清、蛇胆川贝液、复方甘草片等。 抗菌药物:如氟哌酸、吡哌酸、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乙酞螺旋霉素。

胃肠解痉药:如普鲁本辛、654-2等。 助消化药:如吗丁啉、多酶片、山楂丸等。

通便药:如果导、大黄苏打片、甘油栓、开塞露等。 止泻药:如易蒙停、止泻宁、思密达等。

抗过敏药:如塞庚啶、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外用消炎消毒药:酒精、碘酒、紫药水、红药水、高锰酸钾等。

外用止痛药:如风湿膏、红花油等。 其他:创可贴、风油精、清凉油、消毒棉签、纱布、胶布等。

另外,家庭备药除个别需要长期服用的外,备量不可过多,一般够三五日剂量即可,以免备量过多造成失效浪费。 ■贮存药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贮存:药物常因光、热、水分、空气、酸、碱、温度、微生物等外界条件影响而变质失效。

因此家庭保存的药物最好分别装入棕色瓶内,将盖拧紧,放置于避光、干燥、阴凉处,以防变质失效。部分易受温度影响的药品,如胎盘球蛋白、利福平眼药水等,可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而酒精、碘酒等制剂,则应密闭保存。

二、注明有效期与失效期:药品均有有效使用期和失效期,过了有效期便不能再使用,否则会影响疗效,甚至会带来不良后果。 散装药应按类分开,并贴上醒目的标签,写明存放日期、药物名称、用法、用量、失效期,每年应定期对备用药品进行检查,及时更换。

三、注意外观变化:对于贮备药品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外观变化。如片剂产生松散、变色;糖衣片的糖衣粘连或开裂;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开裂;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散剂严重吸潮、结块、发霉;眼药水变色、混浊;软膏剂有异味、变色或油层析出等情况时,则不能再用。

四、妥善保管: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别放置,以免忙中取错。药品应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儿童误服。

■使用家庭备药不要太随便 症状往往是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随便用药会掩盖症状,造成诊断困难,甚至误诊。 所以在明确诊断之前,最好不要随便用药。

再者,药物有双重性,既能治疗疾病,也可能导致疾病,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无严重症状时不必服药,尤其是镇痛类、解痉剂、洋地黄类、可的松类等药物,尽量以少用为佳。

在使用家庭药箱中的药物还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服用,彼此可产生相互作用,有时可使其中一种药物降低药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如青霉素类和四环素族合用,其抗菌效力不及单独使用。土霉素等肠道杀菌药与整肠生同时服用,会使整肠生失效,因为整肠生是一种双歧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菌丛失调。

因此若要一次同服数种药物时,应经医生或药剂师指导,以免因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失效。 用药一定要按剂量,超量服用可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可引起死亡。

如老年人和小孩不注意退烧药物的剂量,可因出汗过多而使体温骤降,引起虚脱。
7.家庭用药有哪些小常识
家庭用药小常识:①不要草率用药。

随着医学的不断 发展,很多药品对家庭来说,已成为必备 药,常用药。例如抗生素、抗感染药等,但 有些新药,虽然同过去常用药物具有相 同效用,但用法、用量往往不同。

有些人 服用时,好凭以往经验,或道听途说草率 服用,这是非常有害的。 还有的人求愈心 切,恨病狠吃药,不按说明,加大药量,这 是很危险的。

药物可以治病,但也可致 病。例如消炎药复方新诺明,它在人体内的半衰期是12小时,故正确服用方法是 每天服二次,每次2片。

若服药间隔小于 12小时,在体内就会出现蓄积,严重者可 损伤肾脏。 ①不要盲目吃药。

儿童和孕妇所需 营养相对来说高于一般人,但并不是所 有儿童、孕妇都需要大量补充营养。缺乏营养的必须补充,不缺乏营养的,大补特补反而会导致营养不良。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微量元素锌、铁等都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如果补充过量,就会破坏平衡而产生副作用。 特别是维生素类药物,人体缺乏会生病,体内摄入过量,同样可致病。

营养最好是从食物中摄取,尽量不要从药物补充获得满足。①无病不要吃补药。

首先应该明确,补药也是药。其次,吃补药要对症。

身体健康,不缺乏营养,吃补药有害无益。要想健康长寿,吃补药不是办法,也达不到目的,健康长寿的秘诀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运动。
8.家庭常备药物保存应注意什么
家庭备药是为家庭使用提供方便,但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备药应注意以下 几点。

(1) 最好用棕色瓶装药品,标签应写明药名、剂量、用法、用量、有效日期。 一般不用纸袋或纸盒装药贮存,从医院取回的药物是散装的,病愈后剩余药品都应 及时装入干净小瓶内保存,否则易变质。

(2) 酒精、碘酒、薄荷锭、风油精、清凉油、红花油、麝香风湿油等易于挥发 的药品使用后除必须密闭外,还应放在30°C以下的阴凉低温处保存。 (3) 甘油栓、安那素栓、痒疮栓、洗必泰栓、小儿退热栓等应置于低温2? 15°C处贮存,否则易受热而变质影响使用。

(4) 复方氢氧化铝片、碳酸氢钠、三硅酸镁、多酶片、颠茄片、卡巴克络片、苯妥英钠片、酵母片、阿司匹林、硫酸亚铁等受潮湿易变质,应放置干燥处。 (5) 气雾剂装有抛射剂,且具有一定的压力,一旦受热、受撞击后易发生爆炸。

因此,应存放于阴凉处,避免受热和日光直射,携带外出时注意防止挤压和撞击。 (6) 经常检查药品有无破损、变质、过期失效,一旦发现应坚决弃之不用。

(7) 为保证家庭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不提倡大量贮存药物,品种和数量宜 精不宜多。 (8) 大人和小孩药物要分开保存,尤其是一家三代更要注意;内服药和外用药 要分开保存。

现在许多家庭养宠物,兽药也要单独保存。还有灭害虫药也要严加注 意。

总之,要分类保存,以免忙中出错误服发生危险。

日常生活中哪些必须知道的用药常识?

日常生活中有那些需要知道的用药常识呢?这是很多人都比较注意的问题,一些家庭备着医药箱子,里面有一些应对普通疾病或者伤口的药物和器材。可以说是很必要的措施。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储存药物应该注意的有哪些问题。这里要注意的是药物的有效期,药物的外观是否发生变化,药物的储存温度。

家里应该备着那些药物最合理?这方面最多的是感冒、拉肚子、食欲不好等等,备用一般是一些感冒冲剂、鱼肝油等等。对于叮咬的,风油精系列等等。

不管备用什么药物,都遵循备用易于自己掌握的药,比如这这些药物的功用、效果、副作用等等都很了解,复杂的药物备用其实很多的是一种复杂的操作,所以备用药在了解的药物中挑选。

然后就是用药的情况了,吃药的情况下,不能吃什么,比如不能喝茶、喝酒,也不好空腹等等。同时对于不同的用药人群有不一样的看法,小孩、老人、孕妇都是需要用药的时候需要多留意,是药三分毒,所以合理的选择药物也不滥用药物也是极为的关键。

生活中日常的用药常识很多,这些都是基于在平时的生活经历中,这是很多生活经验的一种,学会很多的日常用药物常识可以很好的处理一些身体的小毛病,也可以很方便的遇到一些小病的进一步恶化,这些常识日积月累堆积起来,对生活的质量会有所提高。

基本药品常识

1.药品的安全知识要注意什么
化学药品的储存化学药品应放在药品储藏柜或储藏室 中。

储存时应避免阳光照射、室温过高致使试剂变质。室内应干 燥通风,严禁明火。

a. 试剂分类固体试剂:主要包括盐类及氧化物、碱类、指示 剂和有机试剂;液体试剂:主要包括酸类和有机溶剂。 b. 试剂的存放管理固体试剂和液体试剂应分开存放,所有 试剂应造册登记,以便查找。

自己配制的试剂溶液,应根据试剂的性质及用量盛装于有塞 的试剂瓶中,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装人棕色瓶中,需滴加的试剂及 指示剂装人滴瓶中,整齐排列于试剂架上。配制的试剂必须贴上 标签,并注明溶液名称和配置日期,试剂瓶的标签大小应与瓶子大 小相称,书写要清楚,标签应贴在试剂瓶的中上部,应经常擦拭试 剂瓶以保持清洁,过期失效的试剂应及时更换。

2.药品安全知识
药品是用来防病治病的物品,药品的种类很多,为了充分发挥药效,保证安全用药,居民在药品选购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选药要对症;

(2)疗效要高;

(3)毒性要低;

(4)价廉易购。

药品包装和说明书

在整理家庭药箱的时候,要注意检查和保留好药品包装和说明书。药品包装和说明书是药品质量和应用的指导文件,上面标示有药品的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证、有效期及储存等资料,因此应当妥善保存。
3.生活中必备药品有哪些
家庭中除可以常备治疗常见病的某些药物外(应该注意其有效期),对于小面积创伤的“急救用具”可以有:药棉(还应该备些棉签)、纱布、止血绷带(还应该有几根橡皮筋)、医用胶布、创可贴、双氧水(注意有效期)、红药水、紫药水、碘酒、消炎药(粉或软膏),必要时也可以备些云南白药的粉剂(对止血效果是很好的)。

家庭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有很多种类型,其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的;拿手指部位的割伤来说,如果仅是很小的割伤,出血量也不多,那只需要用药棉球按压住伤口十来分钟后松开,再贴一个创可贴也就行了,如果伤口有污染情况,在按压伤口前,可以用棉签沾双氧水先进行清洗一下。 如果伤口比较大,也就是出血比较多的话,那应该先用橡皮筋在指根处(靠手掌方向)进行绑扎,采用“绑扎法”阻止手指血液的流通,使其止血或尽量减少出血,绑扎后如果有必要,则应该对伤处用双氧水清洗,然后再用创可贴覆盖伤口,一个不够可以用两个甚至更多,也可以用云南白药粉适量洒在伤口上后用纱布和医用胶带包扎;等约20分钟后,应该松开橡皮筋,以防止手指组织因长时间缺血而坏死,如果仍然有出血的,可以在松开后1分钟左右在进行绑扎。

这些处理一般均为自行的“应急处理”方法,必要时还是应该到医院去处理和治疗的。
4.药品安全知识哪里有
生活中,有些患者服药时用牛奶送服或吃完药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喝牛奶,其实,服用有些药物与饮牛奶的间隔时间不宜过短,更不宜与牛奶同服。药店营业员在顾客买药时对此一定要多叮嘱几句。这些药物包括:

抗生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因该类药物会与牛奶中的钙离子在肠道内形成络合物,减少药物吸收,降低疗效,甚至可使药物完全失效。

降压药:严重高血压病人在使用优降宁等降压药时,同时喝牛奶或吃奶制品,可能引起血压骤升,重者会使血压持续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

强心药:心衰病人服用洋地黄、地高辛等药物时喝牛奶,容易产生中毒反应,甚至发生意外,因为牛奶中所含的钙能增强心甙(洋地黄、地高辛)的毒性。
5.药学知识的复习技巧
1.充分利用教学大纲及教材 教学大纲是指导性教学文件。

药理学教学大纲规定了“重点”和“一般(不是重点)”的内容。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编写并加以阐述的。

因此必须在大纲的指导及细心听老师讲授和做好药理实验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此外,也可参考其他一些书籍。

2.掌握重点及难点内容 任何章节均有重点。总论的重点是药效学与药动学。

药效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量效关系(效能、强度、LD50 、ED50、治疗指数等 )、药物作用的二重性(尤其是不良反应的种类及其产主的原因)。药动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药物跨膜转运(尤其是被动转运规律)、首过消除(首关消除)、生物转化、消除动力学、药动学参数和多次给药动力学。

药物相互作用则是影响药物作用因素的重点。当然,非重点内容也不能忽视,因为它代表学习了解总论的知识面和深度,这些内容也是医务人员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也是考试时选择题复盖的内容。

3.掌握药理学的主要概论及规律 药理学的主要概论及基本规律是总论重要内容。例如一级动力学(线性动力学)及零级动力学的概论、药效学与药动学参数(亲和力、效应力、pD2、pA2、pd2、半衰期、消除速率常数、血浆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利用度等 )。

药理学规律如激动药、部分激动药、竞争性拮搞药等的作用规律,药物跨膜转运规律、多次给药动力学规律等。了解总论这些概论的内涵,掌握药理学基本规律,从而为学习药理学各论打下良好的基础。

4.学习药理学总论中的公式 药理学是一门定量科学,学习药理学总论时应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公式,不要把精力花在过多的公式推导上,应着重理解这些公式如何精确地提示了内在规律性、概论,或表明了参数的估算方法、临床意义,或反映了各种指标间的关系。这是总论中主要原因的难点,现举例并作一些说明。

在药效学中,[LR]/[RT] =[L]/(K D+[L])是受体动力学基本公式。它表明:(1)药效(或受体占领数)与药量的关系是曲线(直方双曲线)。

(2)药效与对数药物浓度的作图呈“S”型(两端平坦中间陡),提示用药需注意剂量,量过小无效,量过大时不仅药效不增加反而导致药物中毒;同一类的不同药物有不同的效价与效能。(3)药效(或受体占领数)随药量出现规律性变化:当E=Emax/2,KD=[L],即解离常数等于药效为最大效应一半时的药物浓度;在药浓为1KD、2DK、3DK时,药效为最大效应的50%、67%和75%。

(4)应用上述公式,可对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作进一步研究,如直线化求受体动力学参数,求亲和指数pD2、拮抗指数pA2等。 在药动学中,(1)Ct=Coe -kt,是药动学最基本的公式;表示静注给药后药浓随时间的变化呈指数衰减,lgC对t作图则为线性,表明定比消除规律;本公式从一级动力学定义式(dc/dt=-Ket)推导而来,又可进一步得出 t1/2=0.693/Kt ,这是 t1/2 的估算方法,因为从时量数据求出的Ke值是一个常数,故t1/2恒定(不受给药剂量或血药浓度的影响),该式还表明 t1/2 与 Ke 值互成反比,二者反映同一问题(主要反映药物的消除速度)。

(2)Vd=A/Co 不仅表明Vd的定义(体内药量按Co计算所占有的体积),还表明其临床意义:一方面,当A一定时Vd与Co呈反比,Vd大时Co一定小,Co小表示药物进入组织中多(分布广),即Vd大表示药物分布广;另一方面,要维持一定药效的浓度,则Vd大的药物给药剂量要大些。(3)定时定量多次给药时到达稳态浓度 Css 的时间为 5 个半衰期(不受给药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的影响);实际 Css 过高或过低时按已达到的 Css 及原给药速度 RA 调整给药速度的公式;决定Css高低的公式(Css= F Dm / Ke Vd r):即定时定量多次给药的血药浓度,与生物利用度(指吸收率)及给药剂量呈正比,而与给药间隔时间、表观分布容积及消除速度常数呈反比;一般按每个半衰期给药时负荷剂量是维持剂量的2倍(即首剂加倍)。

(4)其他公式,如 F=A/DX100%,在此指绝对生物利用度即吸收率;重要参数血浆清除的估算式:CL=KVA/AUC。(以上药动学公式均指一级动力学) 5.比较类似的或相反的要领 如药物与毒物,药效学与药动学,效能与强度,质反应与量反应,耐受性、快速耐受性与耐药性,习惯性与成瘾性,副作用(副反应)与毒性,后遗效应与停药反应,治疗指数与安全范围,峰药浓度与稳态浓度受体向上调节与向下调节等。

对这些相似的或相反的要领应注意鉴别,找出它们的异同之处,这样可加深对有关要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6.生活中要注意哪些药品安全知识
药品安全知识

1.什么是抗菌药?滥用抗菌药有何危害?

抗菌药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

滥用抗菌药对群体、对社会而言,可以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如果许多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都耐药,这种局面更为可怕,即这些细菌感染将变得所向无敌,人类对它们束手无策。如当前耐多种药的结核菌就成了世界上结核病防治的难题。

2.使用抗菌素的四大误区是什么?

误区一:认为抗菌素是退烧药而随意使用。

误区二:认为越是新的、贵的抗菌素疗效越好。

误区三:不少人为保险起见,随意应用抗菌素作为预防用药。

误区四:有细菌感染,不分清原因,立即使用抗菌素。

3.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能治病但也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

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4.为何服药时一般不能饮酒?

这是因为酒中含有乙醇的原因。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降低疗效外,还能诱发药品不良反应。长期饮酒可能引起肝功能损伤,影响肝脏对药物的代谢功能,使许多药品的不良反应增加,特别是服药时饮酒,可使消化道扩张,加速药物吸收,从而引起不良反应。另外,有些药物还能加重乙醇对人体的损伤,因此,服药时不宜饮酒。

5.老年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一般说,老年人脏器功能退化,新陈代谢减慢,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老年人往往身患一种以上的疾病,有些老年人还服用一些保健药品、含药保健品,所以老年人用药要特别慎重,不要选用不良反应多的药,适当降低用药剂量,避免长期用药,还要尽量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6.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国内外已有资料表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儿童用药的选择应特别慎重。

7.孕妇用药要注意什么?

孕妇用药,不仅本人可能受到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不少药物还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损害胎儿的生长发育。如病情确需用药,一定要充分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认真选择,严格遵守规定的用法用量。

8.什么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指必须凭医师或执业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凭医师或执业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01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