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质疏松会有哪些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骨质疏松三级预防工作
1、一级预防
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2、二级预防
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3、三级预防
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性VitD)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给予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三、骨质疏松的改善食谱
1、酿苦瓜
原料:
苦瓜300克,猪肉瘦100克,莲子30克,鸡蛋清30克,姜5克,大葱10克,料酒10克,白砂糖10克,淀粉(玉米)25克,盐4克,花椒粉2克,鸡油30克。
做法:
1. 将莲子洗净研成粗粒。
2. 猪瘦肉洗净后剁成肉泥。
3. 姜切成末,葱切成花。
4. 将猪瘦肉、莲子末、姜末、葱花、胡椒粉、花椒粉、酱油、料酒及鸡蛋清一同放入碗内拌成馅。
5. 将苦瓜洗净后切去两端,除去心瓤。
6. 然后将肉馅酿在苦瓜内,用筷子捣紧,用武火大气在蒸笼内蒸25分钟后取出。
7. 切成4厘米长的段,整齐地摆在盘内即成。
2、黄豆芽炖排骨
原料:
黄豆芽500克,排骨1000克,山药250克,调料适量。
做法:
1.将排骨洗净、剁块。
2.加山药调味以高压锅蒸熟后,取出煮沸。
3.放入黄豆芽,煮熟后,调入食盐适量服食。
3、猪骨炖海带
原料:
猪排骨1000克,猪大骨2000克,海带250克,葱、姜、花椒、精盐、米醋、料酒等调料适量,枸杞子10克。
做法:
1.将猪骨洗净,排骨剁块,大骨捶破,海带洗净,同入高压锅中。
2.加清水适量及葱、姜、花椒、精盐、米醋、料酒等。
3.文火蒸烂后即可服食。
四、补钙是否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人体中的钙有99%存在骨骼和牙齿里,钙是决定骨骼健康的关键元素;而维生素D3能增强将钙质主动运送到细胞的能力,从而减少补钙过程中的“钙浪费”,有效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因此钙质和维生素D3同补能达到更好的补钙效果。
大家普遍认为,从日常饮食中就能获取到足量的钙质,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结果,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只有400毫克左右,与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800毫克至1000毫克的日推荐摄入量相差甚远,缺口高达600毫克。
老百姓还有一种错误认识——补钙就能治骨质疏松。其实,补钙只是基础治疗,能不能吸收是另一回事。夏维波认为,首先要明确病因,对于原发的骨质疏松,除了补钙和维生素D,还要服用抑制骨破坏的药物,并且要长期坚持服用至少3年。
“均衡膳食外,正确补充钙制剂弥补钙缺口,钙含量在600毫克左右的、添加了维生素D3的钙制剂就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夏维波建议,除了摄入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3之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多晒太阳,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都是预防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204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必看,癌症容易盯上的人群有哪些
下一篇: 血糖高是不是糖尿病,治疗糖尿病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