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表示,首批国产流感疫苗预计3到4个月上市。国家药监局表示,我国已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发和生产的准备。
今天上午,中国疾控中心科技处处长董小平表示,目前中国尚未发现新的流感病毒,中国的首要任务是“把住国门”。目前,美国已经同意提供3个毒株,其中一个是墨西哥的,香港的毒株这两天就能拿到。另外,预计3到4个月中国将出现首批疫苗产品。
董小平表示,病毒传播能力是否下降,目前尚无定论。从现在的资料来看,病毒的实际传播能力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
在上午举行的另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介绍,我国已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发和生产的准备。目前,各国使用的季节性流感疫苗都是每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发放的毒株制成。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应对大流行流感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求,毒株构建时间为27天。按此测算,毒株构建后45天之内企业可开始生产,约4--6个月可完成生产。
记者了解到,国家药监局已做好用新毒株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特别审批工作准备,帮助生产企业建立了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直接沟通渠道,争取第一时间获得生产用毒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相关部门已制定应急工作方案,以便快速、准确地做好疫苗审批签发工作。
颜江瑛介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规定,对申请人提交的只变更原生产用病毒株但不改变生产工艺及质量指标的特殊疫苗注册申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应当在确认变更的生产用病毒株后3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扩展阅读:一、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潜伏期时长1~7天,多为1-3天。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发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8℃,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咳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月7日,浙江某药业有限公司流感疫苗车间,工人正在加班加点赶制首批甲型流感疫苗。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卫生部部长陈竺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继成功地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临床实验后,于9月7日批签发了第一批可以实施免疫接种的合格疫苗产品。这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
陈竺说,甲流疫苗接种方案原则也已经确定,将对三部分重点人群启动疫苗接种,而参加国庆游行的人员将首先接种。据悉,疫苗接种方案将在本周开始启动。
接种原则
最为易感和脆弱的人群,特别是中学生。这次容易发生聚集性病例的是5-1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他们既是易感人群,同时也是传染源。
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对于孕妇现在还在进一步观察,取决于将要开展的临床实验的结果。
一线的公共服务人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首先,给医务人员接种疫苗,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服务对象。口岸检疫人员、铁路和民航的工作人员,以及执行任务的军队、武装警察、公安干警等一线人员。
除了重点人群之外,还要考虑重点地区。重点地区的确定是根据发病数字、聚集性发病事件的频率,还有就是流感监测网络的特定人群当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出率。在重点地区进行接种,实际上是为其他地区建立一个免疫屏障。
流感高发期即将到来,接下来我们不仅需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也要重视对流感病毒的防范。目前各省流感疫苗已经开打,但是很多人之前都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对此还不是很了解,那么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流感疫苗类型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看看吧。
从疫苗生产工艺来说,国内已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类:
·流感灭活疫苗
·流感减毒活疫苗
·重组流感灭活疫苗
按照疫苗中含的流感病毒毒株数目,流感疫苗又分为三价和四价两类。
·三价流感疫苗含有3个流感病毒毒株(2个A型,1个B型)
·四价流感疫苗含有4个流感病毒毒株(2个A型,2个B型)
我国今年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分别为:
·三价灭活疫苗
·三价减毒活疫苗(鼻喷)
·四价灭活疫苗
以上就是2021获批上市的流感疫苗类型有哪些介绍了。希望度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甲型H1N1流感
面对甲型H1N1流感 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在预防方面,没必要扎堆去接种人流感疫苗,因为预防季节性流感疫苗对预防猪流感并无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1、减少到公共人群密集场所的机会,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勤洗手,要使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3、在烹饪特别是洗涤生猪肉、家禽(特别是水禽时)应特别注意。特别是有皮肤破损的情况。建议尽量减少接触机会;
4、可以考虑戴口罩,降低风媒传播的可能性;
5、定期服用板蓝根(可以考虑有一定规律性),大青叶、薄荷叶、金银花作茶饮。
6、特别注意类似临床表现,引起重视。特别是突发高热、结膜潮红、咳嗽、流脓涕等症状。
全国3.9亿人需接种甲流疫苗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中国的防控形势也十分严峻。就此,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1.全球和中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形势如何?
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正在全球蔓延.随着北半球秋冬季节来临,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迅速蔓延,全球已累计报告5000多死亡病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球实际发病和死亡人数远远超过报告数。
中国内地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6万余例,其中,重症病例90余例,并出现死亡病例。当前,不少地方流感样病例骤增,许多学校出现聚集性病例,一些地区已经进入流感高发期。监测表明,病毒尚未发生变异,但近80%的流感病例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今后一段时期,疫情还将继续发展,防控形势将更加严峻。
2.中国群众为什么要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接种甲型H1N1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对该病毒所致流感可起到免疫预防作用。
3.中国研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否安全有效?
临床试验结果和接种工作实践证明,中国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10家国内疫苗生产企业在7个省份实施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疫苗临床试验,1万3千余人接受了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一剂次15μg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即可产生有效的保护作用,保护率超过85%;特别重要的是,疫苗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超过季节性流感疫苗,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国际上其他一些国家的临床试验结果也支持中国的临床试验结论。9月初,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甲型H1N1流感疫苗正式投入生产,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疫苗研发和注册使用的国家。中国的疫苗研发工作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肯定。
除安徽、江西、四川、重庆等4省(市)外,其他27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兵团均已开展重要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累计完成接种378.78万人。各地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多为轻型反应,如局部疼痛、红肿,轻度发热和头疼等。除报告1例喉头水肿和1例过敏性休克外(均已得到有效救治),尚未接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报告。
4. 中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能力是否可满足需要?
疫苗供应能力不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超过90%的流感疫苗生产能力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
中国自行研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系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株,通过接种鸡胚、病毒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浓缩、纯化、裂解等程序制成。生产疫苗用鸡胚供应量、接种鸡胚能力、病毒增殖率、疫苗灌注和包装能力等因素均可影响疫苗生产能力。
中国已有8家疫苗企业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按现有产能,第一季度可生产1亿人份。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中国现有流感疫苗生产能力十分有限,还不能满足所有国民的接种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供应情况,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加强组织疫苗生产供应的能力,并加强疫苗生产相关科研工作,最大限度地扩大产能,保障防控工作需要。
在综合全球及中国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及有关国家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使用建议、以及中国疫苗生产供应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经专家论证,确定了中国的接种策略,即优先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重点地区是指疫情较重、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疫情严重程度主要是根据甲型H1N1流感监测结果、聚集性病例发生起数和发病数量等因素综合判定。现阶段,中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主要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外交、口岸检疫、海关、边检、铁路、民航、交通、电网、殡葬等关键岗位公共服务人员和一线医疗卫生人员,托幼机构教职工和中小学校学生及教职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患者等。经测算,全国上述重点人群总数约为3.9亿人。具体接种人群由实施省份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苗供应量及疫情监测结果等因素确定,并科学、有序地实施免疫接种。中国将根据疫情的进展和疫苗供应能力的提高,适时调整重点人群的范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受理8家疫苗生产企业的5291.7万人份甲型H1N1流感疫苗批签发,累计完成批签发3340.7万人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运疫苗2600万人份。
高危人群
卫生部对《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进行了修订、完善,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 本次修订由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牵头,并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相关专家修改完善。新版方案结合了中国甲型H1N1流感实际诊疗经验,并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地区甲型H1N1流感相关资料。
方案详细说明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杀灭病毒。人是此病毒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人群对此病毒普遍易感。妊娠期妇女;肥胖者;5岁以下儿童及65岁以上老年人;伴有慢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此类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针对重症病例可能增多的情况,方案对如何加强重症病例的甄别和救治作出了重点描述。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持续高热3天以上;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方案要求,根据患者病情及当地医疗资源状况,应按照重症优先的原则安排住院治疗。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较易成为重症病例,宜安排住院诊治。轻症病例可安排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
方案还明确了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策略、抗病毒药物用法用量及中医辨证治疗方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由我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牵头,并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相关专家,结合中国甲型H1N1流感实际诊疗经验,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地区甲型H1N1流感相关资料,对《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进行了修订、完善,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现印发给你们,供医疗机构在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疗工作中使用。
2009年7月10日印发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卫发明电〔2009〕123号)同时废止。
卫生部办公厅
甲流类型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所谓H和N是指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suHemagglutinin,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苷酶Neuraminidase,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
甲型H1N1流感预防 慎用口罩和板蓝根
口罩作用有限 可能反增感染风险
由于甲型H1N1流感能通过飞沫传染(如咳嗽、喷嚏等),因此口罩被很多人视为安全的防控工具。但戴口罩并非万全之策,搞不好还可能反增感染风险。美国、加拿大等疫情较重的国家并不提倡健康人外出戴口罩。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日前表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口罩可以预防甲型H1N1流感,所以他们并未建议公众外出戴口罩。
甲型流感不同普通感冒 板蓝根预防效果可疑
不少人认为,服用板蓝根冲剂既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也可以预防感冒,自然也能预防甲型H1N1流感,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板蓝根本身是一种中成药,性味苦寒,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对普通的风热性感冒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其难以应付重症感冒,对甲型 H1N1流感这种新型流感病毒更没有办法。
世卫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结束
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08月10日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已经结束,甲型H1N1病毒的传播基本上接近尾声。
世卫组织当天还发表声明说,虽然甲型流感的危险大大降低,但各国卫生当局仍需继续保持警惕,特别是在大流行结束不久这段时间内,因为此时病毒的动向仍具有非常高的不可预测性。
世卫组织预计,甲型流感病例和地区性暴发仍可能继续出现。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甲型H1N1病毒可能会继续对较年轻人群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在流感大流行时期被确认为高风险的群体(如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仍将面临很高的感染风险,但相关病例可能会有所减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37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动物肝脏的营养价值,吃动物肝脏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