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体检能查出癌症吗,癌症要做哪些检查(体检检查什么能知道有没有癌症?)

佚名 2023-07-29 09:49:13

一、一般体检是否能查出癌症

老百姓通常所说的体检一般就是指“健康体检”,而把健康体检当作是万能的,这是大家普遍的误区。必须要知道,“健康体检”不等于“防癌体检”。

健康体检只是一般性的健康检查,比如肝肾功能、乙肝两对半、血糖血压血脂等等,甚至有些也顺便做些诸如CEA(癌胚抗原)之类的肿瘤标志物,当然这些也有用,但对肿瘤筛查来说,其针对性非常不够,因此体检结果如果正常,不等于身体没问题可以高枕无忧,更不等于你肯定没得癌症。

当然这不是否定健康体检,健康体检还是很有必要的,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心、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等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找相应的专科医生咨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恰当的处理或随访复查,很有用处。

没有哪一项检查是万能的,全覆盖的,每项检查只能解决某个问题,及时体检的结果正常,也不能下定论。

防癌体检是一种更加针对性更强的体检方式,目的是早期发现肿瘤,或者发现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或者对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筛查。

二、癌症检查诊断方法

活组织检查:病患可能经由许多症状或检验结果被怀疑罹患癌症,但诊断恶性肿瘤最确定的方式就是经由病理医师对活体组织切片或经手术取得的组织做病理检查来证实癌细胞的存在。

实验室检查:血液和尿检等的实验室检查可为医生提供重要信息。如果身体内有癌症,人体内某些物质的水平也会变得异常。通过实验室检测血液、脑脊液、大小便及痰等,可提示某些肿瘤的存在。

病理切片检查:体检、影像检查、内窥镜和实验室检查可显示身体内有异常情况存在,但只有病理切片检查能最后确诊是否是癌症。在切片检查中,医生从异常地方取一小块组织样品或切除整个肿瘤。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如果确定癌症存在,病理医通常能分出是什么种类的癌症,并能判断该肿瘤细胞生长快慢。

核磁共震(MRI):将一块强有力的电磁铁与计算机连接,可得出与CT扫描类似但作用不同的图像。

三、癌症预防方法

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睡眠时人体会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可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和病毒消灭。

保持乐观情绪:乐观的态度可以维持人体最佳的状态,相反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成分增多,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他疾病的侵袭。

多参加运动:研究指出,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加。运动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后散步就很适合。

吃什么防止癌症

洋葱类:大蒜、洋葱、韭菜、芦笋、青翠等。

十字花科:花椰菜、甘蓝菜、芥菜、萝卜等。

坚果和种子:核桃、松子、开心果、芝麻、杏仁、胡桃、南瓜子等。

谷类:玉米、燕麦、米、小麦等。

荚豆类:黄豆、青豆、豌豆等。

生果:柳橙、橘子、苹果、哈密瓜、奇异果、西瓜、柠檬、葡萄、葡萄柚、草莓、凤梨、柠檬等各种生果。

四、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癌症早期

1.不明原因消瘦。

短时间内体重急剧下降往往是癌症第一信号。骤然消瘦在乳腺癌和肺癌患者中最常见,其他还包括肝癌和肠癌等。如果不运动不减肥,体重却莫名下降10%,应及时就医。

2.频繁发烧或感染。

体内感染会导致发烧,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烧则可能是淋巴癌等癌性病症的征兆。白血病还可能导致反复感染、疲劳、疼痛及其他流感样症状。

3.体虚乏力。

多种癌症都可能导致这种症状。如果睡眠休息充足,仍感觉虚弱和疲劳,就应看医生。

4.喘息或气短。

剧烈、明显的气短、胸痛或咳血有可能是肺癌症状。

5.慢性咳嗽和胸痛。

类似咳嗽或支气管炎的症状可能是白血病和肺癌的症状。胸口疼痛可能还会延伸到肩部、臂部。咳嗽和声音嘶哑超过6周,应当心喉癌、甲状腺癌、食管癌或肺癌。

6.腹胀腹痛。

莫名腹胀应当心卵巢癌。盆腔剧烈胀痛也可能是纤维瘤、卵巢囊肿及其他生殖系统疾病的共同症状。另外,饭后莫名胃痛或腹胀有可能是胃癌征兆。

7.慢性胃灼热。

长期胃灼热(烧心)应排查是否是胃酸过多所致,再排查食管癌及肝癌的可能性。

8.肠道问题。

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多,且有解不干净的感觉。胰腺癌的早期症状是大便多而发白、奇臭。

9.吞咽困难。

多与食管癌和喉癌有关,吞咽困难有时也是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

10.黄疸。

皮肤或眼白突然发黄,主要考虑是肝脏或胆囊疾病,但也可能是胰腺癌、胆管癌和肝癌的症状。

11.异常肿块。

乳房、睾丸、腹股沟、颈部、腹部、腋下或其他部位出现异常包块,应及时就医排查癌症危险。

12.皮肤新斑点或黑痣变化。

皮肤出现新的斑点、黑痣发生变化、皮肤疮口久治不愈,结痂但容易出血,应当心皮肤癌。

13.指甲变化。

指甲下出现褐色或黑色条纹或斑点,应当心皮肤癌。指端突然变大,指甲弯曲,则可能是肺癌症状。指甲明显变白有时是肝癌征兆。

14.盆腔或下腹疼痛。

有此类疼痛且伴盆腔沉重感,可能是卵巢癌症状。不孕女性,有卵巢癌、乳腺癌或结肠癌家族病史的女性,确诊患有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或子宫癌的女性罹患卵巢癌危险更大。

15.长期原因不明的疼痛。

出现莫名疼痛持续4周以上,应当心骨癌或睾丸癌。

16.异常出血。

尿中带血既可能是尿路感染,也可能是膀胱癌或肾癌症状。便血既可能是痔疮,也可能是肠癌症状。女性月经周期之间的阴道异常出血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症状。吐血咳血应当心胃癌、食道癌或肺癌。过度淤血或出血不止可能是白血病症状。

体检检查什么能知道有没有癌症?

防癌体检与普通体检有较大的区别,它就是一种针对癌症更加专业的体检方式。肿瘤防治的专业人员通过查体抽血化验及先进的仪器的检查,可以发现体检者鼻咽、肺、食道、胃、肠、肝、宫颈、卵巢、前列腺、乳腺等器官常见肿瘤的“蛛丝马迹”,从而可以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及治疗措施,把肿瘤消灭在萌芽阶段。 防癌体检不同的套餐中都会包含有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比如甲胎蛋白(AFP)就是肝细胞和生殖细胞肿瘤的标志物,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一种指标;癌胚抗原(CEA)是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道肿瘤等诊断和治疗的指标;EB病毒有利于早期诊断鼻咽癌;糖类抗原CA199是胰腺癌敏感标记物等。防癌体检套餐可根据每个体检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病史设计有针对性的项目。比如女性套餐中会含有针对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的检查项目,男性若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的,防癌体检中会设计有针对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体检项目。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应在普通体检的基础上,增加防癌体检,但对于有癌症家族史或有慢性疾病的,如肝炎等,防癌体检的年龄应提前。

哪些检查方法能够检查出癌症?

癌症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每类癌症都有自己检查和诊断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癌症检查方法:

1.X光

X光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诊断肺癌和其他骨骼和软组织肿瘤。比较常见的比如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用于检测乳腺癌的可能性。

X光

2.CT扫描

CT扫描是一种三维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出X光检测不出来的病变组织,可以帮助检查多种癌症,包括肺癌、肝癌、胰腺癌等。

CT扫描

3.核磁共振成像(MRI)

MRI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创建图像,可以帮助诊断脑癌、乳腺癌等。

核磁共振

4.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日常的检查,常用于检查乳腺癌(乳腺核磁共振)、卵巢癌等。

超声检查

5.镜检

镜检是一种将医疗设备插入身体中,以查看内部器官的检查方法。例如,胃镜可以检查胃癌,结肠镜可以检查结肠癌,支气管镜可以用于检查肺癌等。

胃镜示意图

6.验血

通过血液检验可以发现相应的肿瘤标志物,然后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认是否患有癌症,比如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液测试可以检测前列腺癌,再结合数字直肠检查(DRE)来检查。

7.触诊

触诊通常是作为基础的检查,可以对一些可能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比如说乳房检查发现硬块,可能是结节,也可能是乳腺癌;内检肛门直肠发现凸起物,可能是息肉,也有可能是肠癌

8.活检

活检是通过取样疑似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方法,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是确定组织是否病变的最终判定依据。比如子宫内膜癌需要进行刮宫取内膜组织进行检验;宫颈癌通常可以通过宫颈抹片检查(子宫颈细胞学检查);肺癌一般需要在CT的引导之下进行穿刺活检,取适量肿瘤组织,固定在福尔马林中,进行病理检验。

结合上述的癌症检验方式方法,普通体检通常不能检测出所有的癌症,因为很多癌症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通过体检可以发现一些与癌症相关的指标,例如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果发现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癌症。因此,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定期体检仍然很重要,特别是如果有任何癌症症状或家族史,请向医生咨询建议并进行更全面的检查。

所以,为了个人的健康,需要尽可能地做到:

1.每年定期体检,项目至少覆盖常规的检测

2.体检发现异常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复检

3.保持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合理全面的营养,适量的运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08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