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美国国家科学院发报告称,转基因作物对人体是无害的

佚名 2023-07-29 05:23:25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科学院于5月17日发布的一份详尽报告称,通过基因工程种植的农作物可以安全地食用,不会增加患癌症、肥胖、胃肠疾病、肾病、自闭症或过敏的几率。

这份长达388页的报告于两年前开始动工。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院召集了50多位科学家、研究人员、农业和工业专家,组成报告编写委员会。编写过程中参考了900多项相关研究,使用了自转基因作物首次发明以来、至今20年间积累的数据。

总的来说,转基因(ge)作物为美国农民省了不少钱,但并未增加作物产量。在部分地区,转基因作物成功降低了当地的害虫数量,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但在其它地区却增加了抗除草剂的杂草数量。此外,该报告还指出,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转基因作物对黑脉金斑蝶的数量造成了影响。

华盛顿一家非营利性组织、公共利益科技中心的生物科技部主管格雷戈里?杰斐(gregory jaffe)认为,这份报告编写得详尽而全面,对许多近年来转基因作物引发的争议进行了评估。

转基因作物的基因通过人为操纵,使其具备了一些此前没有的特性。其中最常见的便是抗害虫能力和抗除草剂的能力。有了这两种特性,农民便可以在农田中随意喷洒除草剂,在杀死杂草的同时,不会对作物本身造成损失。抗干旱能力出现的时间还较短,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此次发布的报告名叫《基因工程作物:经验与展望》(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experiences and prospects),旨在对目前针对转基因作物及其制成的食物的安全性、以及引发的环境和社会效应进行的研究做一次客观的综述。

对人体安全为了确定转基因作物制成的食品对于人类来说是否安全,编写委员会将美国、加拿大与英国和西欧国家近年来的疾病报告进行了比较。美国和加拿大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便开始食用转基因作物,而英国和西欧地区则食用得较少。

结果发现,自90年代转基因作物问世以来,并未有哪种疾病表现出了长期的增长规律。

肥胖或2型糖尿病与转基因食物之间也未发现任何相关性。乳糜泄(celiac disease,指病人对麸质(麦胶)不耐受的疾病)在两地人口中均有增加。此外,英国儿童泛自闭症的发病模式也与美国相似。

该报告最后总结道,转基因作物与传统方式种植的作物相比,并不会为人体健康带来更高的风险。

批评家:受行业影响太大一些反转基因作物组织对该报告提出批评称,在农业行业的影响下,这份报告中得出的结论掺了不少水分。

food &water watch是华盛顿的一家政府问责组织。该组织认为,此次报告的编写委员会与生物科技行业和其它企业之间的联系太过紧密,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因此质疑他们研究工作的独立性。

“批评的声音总是会被边缘化。”该组织的执行主管薇诺娜?豪特(wenonah hauter)说道。

经济与生态效应该报告指出,从总体上来看,转基因作物减少了农民的耕种时间,降低了杂草和害虫带来的损失,因此为农民节省了不少费用。但对于害虫、农耕活动和农业基础设施而言,转基因既有积极影响,又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报告指出,抗害虫作物在中西部的部分地区使当地的害虫数量有所下降,尤其是一种名叫欧洲玉米螟的害虫。

但在部分地区,由于农民在具有抗除草剂能力的转基因作物上大量喷洒除草剂,反而使一些杂草也演变出了抗除草剂能力。

此外,该报告还指出,虽然一些支持者称转基因作物能带来更高的产量,但美国农民的作物产量似乎并没有明显增加。

还有许多人认为,转基因作物与黑脉金斑蝶数量的减少有关;该报告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截至2016年3月,尚没有证据表明,除草剂引发的马利筋草(黑脉金斑蝶幼虫的唯一食物)数量下降导致了黑脉金斑蝶数量的减少。事实上,在过去的两年间,黑脉金斑蝶的数量还有所提升。不过,该报告建议对这一状况继续进行检测。

棉花、大豆和玉米最常见该报告指出,目前全世界只有12种转基因作物进行了商业化种植。大多数转基因作物由棉花、大豆、玉米、甜菜和油菜几大品种组成。

美国用于商业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包括:棉花、大豆、玉米、甜菜、油菜、苜蓿和番木瓜,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西葫芦、黄色西葫芦、苹果和土豆。

不过,其中的四种作物格外受农民欢迎。2015年,美国99%的甜菜、94%的大豆、94%的棉花和92%的玉米都属于转基因作物,要么具有抗除草剂能力,要么有抗害虫能力,或两种特性皆有。

该报告还指出,转基因作物占了全球农作物数量的12%。

不过,转基因作物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强烈抵制,尤其是在欧洲地区。

“非转基因”成为卖点有大量美国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生产的食物的安全性或其它效果表示了担忧。去年由市场调研公司npd group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57%的美国人担心转基因食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食品行业也对此表示了关注。2015年,商业杂志《progressive grocer》发表报告称,美国2014年销售的食品和软饮中,贴有“非转基因”标签的商品总价值达到了100亿美元(约合652亿人民币)之多。

在食物上标注“非转基因”字样已经成了一种流行的市场营销和产品区分手段。据“非转基因项目(non-gmo project)”网站称,该项目已经有了将近35000种认证产品。

据美国《包装事实》(packaged facts)杂志估计,2014年,全球食品与软饮总市值超过了5万亿美元(约合32.6万亿人民币),其中非转基因产品约占5500亿美元(约合3.59万亿人民币)。该杂志还预计,到了2019年,全球非转基因食品与软饮总市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约合6.5万亿人民币)。

洛杉矶的一位食品行业分析师菲尔?兰伯特(phil lempert)认为,美国国家科学院此次发布的报告可能并不会改变这些消费者的态度。

“这是一个情感上的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他指出。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吗?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转基因化食品改变了我们所食用食品的自然属性,它所使用的生物物质不是人类食品安全提供的部份,并未进行较长时间的人体安全性试验,这会对人体构成极大的健康危害。
(2)转基因化食品会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会在食品中产生较高水平和新的毒素。
(3)过敏或变态反应:基因技术会在食品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和未知的变态反应原。科学家把巴西胡桃的特性移植到黄豆上去,结果却使一些对胡桃过敏的人在摄取黄豆后有产生过敏性反应的可能。
(4)转基因食品中减少食品的营养价值或降解食品中重要的成份:美国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中,异黄酮类激素等防癌的成份减少了。基因化食品的虚假新鲜感迷惑消费者,有光泽的红色蕃茄能贮藏几周,但营养价值较低。
(5)转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农作物带有耐抗菌素的基因。这些基因通过细菌而影响我们。英国的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到生物体内,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如果类似结果发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就可能培养出功效最强的、抗菌素也无法杀死的超级细菌。
(6)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生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

转基因食品有哪些危害

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GMO)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学习转基因食品的危害。

转基因食品的危害 1:毒素

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这些毒素可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或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2:过敏

作物中的免役或致敏物质可使人类机体产生变态或过敏反应。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比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3:营养破坏

转基因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微量营养素及抗营养因子的变化,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使其营养结构失衡。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4:对环境的潜在危害

在许多基因改良品种中包含有从杆菌中提取出来的细菌基因,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和害虫有毒的蛋白质。在一次实验室研究中,一种蝴蝶的幼虫在吃了含杆菌基因的马利筋属植物的花粉之后,产生了死亡或不正常发育的现象,这引起了生态学家们的另一种担心,那些不在改良范围之内的其它物种有可能成为改良物种的受害者。

5:副作用能杀害人体

Mayeno,A.N.等(1994)报告,发生一种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肌痛。临床表现有麻痹、神经问题、痛性肿胀、皮肤发痒、心脏出现问题,记忆缺乏、头痛、光敏、消瘦。后查明系日本一公司生产的基因化工程细菌产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3个月后发病,导致37人死亡,1500人体部份麻痹,5000多人发生偶尔性无力。

6:抗药性

?

第四是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转基因风波缘起 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颁发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国家。

农业部此举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学者上书中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交关于谨慎对待转基因问题的提案。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非同种)外源基因的食品。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农业部批准的我国即将推广种植的转基因水稻就是将细菌中的有毒基因(下称Bt),插入到水稻的遗传物质DNA中,使水稻自己产生Bt抗虫毒素,杀死以谷物为食的昆虫。

强烈抗议转基因 针对农业部生物安全委员会批准首个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引起的广泛质疑,人民日报发表《转基因水稻过安全关之前不上市》的报道予以解释:针对有关转基因水稻的安全问题,农业部官员表示,我国对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评价工作已进入到最后阶段,但整个过程没有最后完成,工作没完成之前,转基因水稻不会上市。

这不是自打嘴巴吗 既然安全评价工作还没有最后完成,凭什么批准首个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 既然转基因水稻暂时不会上市,你批准首个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干什么 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转基因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 它是不是真的绝对对人体是安全的 是不是真的是绝对无害的 我们还是看一看有关的消息。

2007年10月和11月,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经过长期周密跟踪观察,发现有两种转基因玉米种植导致伤害蝴蝶生存,给食品生产链带来了副作用,影响到了河流生命的正常生存,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程度已经超出可接受水平。为此,欧盟已经做出了初步决定、禁止该转基因玉米的种子销售使用。

早些时候,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长篇科研调查报告清楚指明:越来越多的观察和发现证明,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和使用对动物和生态环境有潜在的安全威胁;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现有检验预测技术不能帮助我们在短期内看到那些长期潜伏后才显现出来的安全威胁,现有科技能力也不能帮助我们纠正和弥补那些威胁带来的损害损失。因此,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种植区域实行强制性隔离措施,对转基因食品实行更严格的控制和检测监测。

早在1998年秋,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普兹泰教授(Pusztai)就在电视上公开宣称,他的一项未经发表的实验证明,幼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后,幼鼠的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且免疫系统遭受破坏。这位教授当时没有说出的更惊人的内容是,这些幼鼠的肝脏和心脏都要比正常小白鼠小很多,免疫系统更脆弱,甚至脑部也比食用正常土豆的老鼠药小很多。他害怕在公众中引起恐慌。

1999年,美国康耐尔大学的研究者John Losey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用涂有转Bt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喂养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

2007年,在奥地利政府的资助下,泽特克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对孟都山公司研发的?转基因玉米NK603(抗除草剂)和转基因玉米MON810(Bt抗虫)的杂交品种?进行了实验。他先选取一组小鼠作为对照组,这组小鼠从出生到死亡所食用的饲料都不含有任何转基因作物。然后,再选取三组小鼠,这三组小鼠所食用的饲料都含有33%的转基因杂交玉米。对于食用转基因玉米的小鼠,对其观察4代,研究转基因作物对其繁殖能力的影响。转基因食品动物实验危害事件

(1)英国政府资助的研究显示,食用了转基因土豆的老鼠出现了肝脏癌症早期症状、睾丸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部分萎缩等异常现象。

(2)德国黑森州北部农民从1997年开始试种Bt-176玉米,并用作奶牛的补充饲料,2000年当农民开始提高该玉米在饲料中的比例后,所有的牛都死亡了。2004年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地球植物学研究所海尔比克教授发现,Bt-176中的用来毒杀欧洲玉米螟的Bt毒素,无法分解,最终毒死了奶牛。

(3)2006年,俄罗斯科学院高级神经生理研究所科学家伊琳娜艾尔马科娃博士研究发现,食用转基因大豆食物的老鼠,其幼鼠一半以上在出生后头三个星期死亡,是没有食用转基因大豆老鼠死亡率的6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02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