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发了一条微博,说的是关于医生回访的问题。大概意思就是说:不论一个医生多么有名气,病人多多,只要他有胆量做回访,那么就翘不起尾巴。因为疾病太复杂,即使是一个在普通人看来非常非常简单的疾病,比如感冒和咳嗽,这已经是非常非常常见的病了,但是只要你有胆量做回访,当你打电话过去询问患者的时候,患者说服用后没效果,那么你就要老老实实的在本子上写上:吃了没用。
疾病太复杂了。远远超过大多数普通人的想象。
以前我也写过文章,关于为什么会要求患者不断的给我反馈服药的反应,其实不论对于医生还是患者都是有好处的。对医生来说,可以不断的微调自己的思路和处方,而对于患者来说,他可以不断的反馈自己服药后的反应,帮助自己的疾病更好的康复。具体的可以看我以前写的文章。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我一般都会通过微信或者电话的方式,对服药后的患者进行回访!那么自然而然就会有一些,回访后的感受。
失败是很打击人的,但是他也很锻炼人,很考验人的意念。任何一个医生治病,一定会有有效的案例也有无效的案例,而医生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有效率,而不是百中一中。以前姚老师说过一句话:士兵最好的兴奋剂就是打胜仗。而对医生也一样。能够治好一个病,特别是中医,因为每一次都是重新思考的过程,如果他能够通过自己的逻辑处方用药,解除病人的痛苦,每一次都是一个兴奋剂。如果有效果不好的,让人苦恼的同时也知道又是技术提升的时候,因为你又要去调整你的思路,重新思考,我到底哪里想错了呢?这是非常煎熬的一个过程。
我觉得这个过程一定要有。医生没有认真做过回访,是容易飘飘然的,尤其在医院的医生。好了的回来找你了,不好的人家自己跑了,你又不知道。有些病人很好的,顾及你的面子,好了三分,说好了五分,没有好,说感觉更好。然后医院病人又多,又大多数冲着医院去的,自己看的很开心,每天看不断病人。头痛,123,处理了;下次来个头痛,又是123。哦,头痛你这样开都有用啊?如果有用,是两个好一个还是一百个好一个?意义不同的。但是不回访,我猜你成年累月都这么开。
和没有人做什么事都成一样,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看病也一样,这是常识,天下的大道理。大道理它管着其它小道理。医生要有正确的心态,病人也一样。有些医生听不得失败的,你没有好啊?我的药按照指南的,规范开的,可能你病错了。
再回来说回访之后,回到家里。回顾病历本。看了多少头晕,看了多少发热,看到几次咳嗽等等,为什么这个会有用?那个又没用。非常花时间尤其是当你需要去翻书翻资料查文献的时候,但是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过程。
一般我回访病人,会和病人约定,如实回答,碰到变好的,没变的,增加的,减少的症状,都如实回答。看病不是攀人情的。当然更不应该隐瞒一些自觉没有关系的情况。以前碰到一个复诊病人,说话的时候很客气。说,陈医生,你不要生气啊,我觉得我这里还是不舒服。因为我以前碰到一些医生,说吃了没有好,他们会不开心。有些人就是这样的。当然了,有些病人不配合或者出言不逊,我也会选择放弃,进黑名单。医生看不了所有的病的,尤其心坏了的人的病。
分享个同道好友吕东红医生的门诊轶事:
有个朋友说当医生,就是每天活在高三阶段。但是我说它比高三好多了。高三的时候,你可能有时候更多是完全是一种无意识状态的学习。而医生的每一次学习,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即怎么看好病,让信任你的病人少痛苦,快康复。
最后,祝福大家节日快乐,多陪家里人。
(最有价值的干货分享给你!感谢阅读,我是陈大夫)
一点题外话——
其实这个问题我一直强调,因为是常识。做什么事情可以不用看反馈?好像世界上没有。只是后来大家把常态当做了异态。
- END -
更多精选文章,点击以下标题链接:
找我看病前,请看这里皮肤病患者看这里:原来熬紫云膏这么要功夫
或进入主菜单点击已发精选 可查看更多文章。
▼往期内容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02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