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肉,想必大家都垂涎三尺。
毕竟什么蒜泥白肉、辣子鸡、羊肉串、糖醋排骨、红烧肉.......七情六欲,终究挡不住肉欲。
但肉虽好吃,但却也经常听到吃肉太多会引发三高,吃多了红肉会致癌.......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咱们真的为了健康,而放弃肉吗?究竟还能不能愉快地吃肉呢?
不吃肉,反而会容易老
绝大多数国家在制定居民膳食指南时,都认为居民的膳食中应该包括适量的肉类。
由于肉类含有丰富的叶酸与维生素B12,都是DNA合成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辅酶,若人体缺乏这两种营养元素,就会导致细胞DNA合成障碍,进而导致皮肤更容易水分流失,造成衰老。
同时,肉类不仅含有脂肪,同时也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又是肌肉合成最重要的营养元素,若缺乏蛋白质,不仅会容易造成营养失衡,同时还会导致肌肉衰退,皮肤松弛。
吃肉虽好,但这两类肉却会致癌
第一,加工肉
WHO已经将经过烟熏、发酵、防腐以及增强口味等方式处理过的加工肉列为一级致癌物,并且指出长期食用加工肉制品可能会诱发直肠癌。
生活中常见的加工肉制品主要包括火腿肠、腊肠、腊肉、熏肉、肉干、肉罐头、肉酱料等。
加工肉制品之所以会致癌,是因为当中存在亚硝酸盐,有些亚硝酸盐是作为原料添加到肉里面的,主要是为了起到杀菌作用,延长保质期的作用,也有一些亚硝酸盐是在处理过程当中转化生成的。
亚硝酸盐进入到人体以后,经过代谢会转化生成亚硝胺,这是一种致癌物质,会大大增加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直肠癌、肝癌等癌症的风险。
当然了,偶尔吃其实没多大关系,并不意味着吃加工肉一定就会患癌。
但在选择加工肉制品时,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因为正规厂家所使用的添加剂基本都是严格遵循国家食物安全标准的。
第二,红肉
WHO把包括猪牛羊肉在内的所有红肉都归为2A类致癌物,认为前列腺癌、乳腺癌、胃癌以及结肠癌等癌症的发生都与摄入红肉存在关系。
红肉之所以会致癌,是因为红肉里面的饱和脂肪酸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同时还会刺激胆汁酸渗透到十二指肠,容易形成石胆酸以及脱氧胆酸之类的二级胆汁酸,这些物质会进一步转化生成致癌物。
另外,红肉的脂肪含量通常也比较高,长期大量摄入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而肥胖也是诱发癌症的元凶之一。
难道咱们从此就应该放弃这两种肉?
当然不是!
实际上,这还是回归之前经常谈的老话题。
癌症本身就是一种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产物,并非单一吃某种食物,或许喝某种水就会致癌。
无论是红肉、还是加工肉,的确我们发现它们与癌症存在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因果,具体吃多少才会致癌,恐怕暂时尚未能有权威数据可以证明。
因此,任何一种肉类,过量吃或者完全不吃都不利于健康,咱们最重要的还是适量吃。
毕竟肉的营养价值还是非常高的,对人体健康也有诸多好处,因此不能彻底否定肉的价值。
要想安心地吃肉,首先建议尽量选择瘦肉,减少脂肪摄入。
其次,要注意好食用量,不要长期过量摄入,同时尽量选择蒸炖煮的方式烹饪红肉,既避免破坏红肉里面的营养物质,也可以减少油盐的添加量。
1、多吃素少吃肉有助降低死亡风险。
对人体健康来说植物蛋白优于动物蛋白,而在动物蛋白中,鸡肉和鱼类优于红肉、奶类和蛋类。从膳食的角度讲,绝大多数摄入的营养素都来自于食物,而每种食物中的营养素又种类繁多。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研究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对健康的影响同样重要,并为此分析了美国两个大型随访研究的数据。
在这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超过10万护士和健康专业人士的饮食、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和疾病诊断信息,同时利用家属报告和国家死亡数据库等收集了这些研究对象的死亡信息。
在最新的研究中,宋明洋等人利用统计学模型分析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摄入量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对健康有重要影响。摄入高动物蛋白,尤其是来自红肉的动物蛋白,与死亡风险呈正相关,而摄入高植物蛋白与死亡风险呈负相关。
2、多吃素,少吃肉能保护环境。
一份报告警示道,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保护环境。
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以及鱼类的数量急剧减少,在过去的四十年里这些动物的数量减少了60%。
“如今破坏自然被视为发展的代价,但我们不能继续这样了,”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执行董事托尼·朱尼珀说道。
在1970年至2014年之间,大象、犀牛以及北极熊等外来物种的数量大幅减少,而英国人比较熟悉的角嘴海雀和刺猬也大量减少。
生活在热带地区及淡水栖息地的动物的数量衰减尤为突出。地球表面只有四分之一的地区可以免遭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到2050年,这样的地区会减少十分之一。
栖息地的减少以及偷猎、污染和气候变化都会导致动物减少的危机,而专家认为,使用传统策略已无法解决这种危机。
捕捞过度、滥伐森林以及使用杀虫剂等人类活动的激增是许多物种数量减少的关键。
朱尼珀先生指出,个人行动可以发挥作用来保护动物,他表示改变对食物的态度是一项重要策略。
“我们多数人能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少吃肉,”他说道。
扩展资料:
吃素的好处:
1、减轻体重。2013年发表在《美国营养和饮食学会期刊》上的一项为期5年的追踪调查显示,不吃肉的人,平均身高体重指数要低于食肉者,素食者比杂食者患上肥胖症的比率明显偏低(9.4%对33.3%)。此外,即使摄取的热量相同,吃肉少的人也更苗条。
2、不易得心血管疾病。吃太多肉和乳制品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而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会增加人们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3、血压降低。发表在《公共健康营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素食者的高血压患病率要低于肉食者。这是因为前者的平均体重较轻,且他们会摄入大量的果蔬。
4、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美国糖尿病协会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少吃肉会降低人们患上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它是与2型糖尿病、中风和心脏病相关的一组风险因素。
5、改善消化功能。食用更多的蔬菜和豆类意味着对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增加,这能改善总体的消化功能,减少便秘。
人民网-多吃素少吃肉 有助降低死亡风险
人民网-少吃肉能降低患癌风险?盘点吃素的十大好处
人民网-少吃肉还能保护环境?以后要多吃素!
现在居民的生活条件跟以前相比,在量和质上都有很大的飞跃,肉类已经不再是难得的食物了,而是餐桌上的常客。但是有说法称中国人太爱吃肉了,所以得癌症的人那么多,经常吃猪牛羊等红肉会得癌,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也应忌口,这是真的吗?怕得癌症,所以不吃肉,可取吗?肉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了?看完你就知道了,特别是无肉不欢的朋友不妨早点了解。
常吃猪牛羊等红肉真的会致癌吗?
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世卫组织将红肉列入到了 2A类致癌因素 中,所以有人得出结论,吃红肉会致癌。
也有研究发现了它对人体 健康 的不利影响,研究人员发现,摄入过多的红肉,与二十多种疾病相关,比如常见的 心血管病、结肠息肉、胃炎、缺铁性贫血 等疾病。还有研究发现,吃太多红肉和加工肉,可能会促进 结直肠癌 的发展。
于是,很多人觉得红肉致癌的说法更值得相信了,但这实际上,关于它被列入致癌物的这一点,只是说它 可能具有致癌性,不是说只要吃了就一定会得癌 ,如果抛开剂量谈致癌,是在“耍流氓”。2A类虽然表示在动物身上证实有作用,但对人体的作用并不是特别明确。有研究发现红肉跟癌症之间的关系,也并非就是说一定会中招,这是概率问题,不是绝对的。
而且,癌症的诱因是比较复杂的,它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并非吃红肉这一个原因那么简单。
对于红肉致癌这种说法,大家要理性看待,不用怕得一点肉都不敢吃,若长期不吃红肉,即使没得癌,但身体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为红肉中也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比如 蛋白质、铁元素 ,我们不能全部否定它,特别是对 老年人 来说,若长期不吃肉,很容易引起 贫血、营养不良、肌少症 ,对 健康 有很大的威胁,老年人反而要适当多吃一点肉,以白肉为佳。
所以,大家不用为了预防癌症,一点肉都不吃,虽然红肉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但也不是一点都不能吃,若你能做到正确合理地吃肉,可以放心且愉快地吃!
提醒:做到以下这几点,可以愉快吃肉
(1) 优选白肉,少吃红肉,尤其是加工红肉、合成肉、僵尸肉
白肉和红肉相比更 健康 ,更适合老人吃,对心血管比较友好,建议大家多吃白肉, 腊肉、咸肉、路边摊烤肠和长时间冷冻的肉尽量少吃为好 。
(2) 多吃瘦肉少吃肥肉
肉里面的营养多数在瘦的部分中,而肥肉中脂肪含量较多,尽量少吃。
(3) 控制摄入量
肉是可以吃,但要注意量,建议大家每天吃 40-75克 为宜。注意不要一次性吃完,建议合理分配到每一餐中,输入营养要均衡。
(4) 注意采用合理的烹调方法
低温烹调更 健康 ,比如 水煮、清蒸 ,这样做出来的肉不仅营养没有流失太多,口感还更鲜美,有益 健康 。尽量少油炸、熏制、煎,高温情况下,肉的营养会流失,还容易产生有害物质,摄入的油盐也会更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对于已经得了癌症的人来说,猪牛羊等红肉,应不应该忌口呢?
可能有的人会说,既然你上面已经提到了常吃红肉容易增加多种疾病风险,跟癌症也有一定的相关性,那么已经得了癌症,是不是应该忌口,以免促进病情发展?但其实不管是普通人还是癌症患者,一般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 发物是相对而言的 。癌症患者免疫力比常人要低,其实更应该适当补充营养, 猪牛羊肉可以适量吃 ,也要注意以上4点,有利于提高抵抗力,对抗癌症。
对于这类人群来说,其实真正不应该碰的是酒精、烟草,也不要盲目吃一些保健品。
综上所述,红肉跟一些疾病和肿瘤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我们不能一刀切,不是说只要吃了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其实如果你吃对了,不仅不伤身,还有利于 健康 。以上4点 健康 吃肉的方法,若你都能掌握并做到位,可以放心地吃肉,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不用完全忌口猪牛羊肉,合理摄入,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更好地对抗肿瘤。
参考资料:
《放肆吃肉的代价:近50万人研究发现,常吃肉与25种疾病相关》.生命时报.2021.03.24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6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最近很多人太阳穴痛,怕冷甚至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