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赣州变天了,
可能着凉了,
我下午上班的时候头特别痛,
尤其是两侧的太阳穴,
昏沉昏沉的,胀痛,
其他情况还没有出现,
就想起很久前开的三天六包颗粒剂,
上次喝剩下了3包,
然后就直接拿了2包开水冲服,
下班的时候居然都好了。
这个方子其实很简单,
组成大概就是:
荆芥10柴胡10
黄芩10川芎10
蔓荆子10炙甘草10
姜半夏10葛根20
就是说外面受了点风寒,
寒气为主,
因为现在赣州是冬天,
刚好最近气温又下降了,
然后两侧太阳穴痛的明显。
用上就好了。方子组成也很平稳。
我想起前年在南昌学习的时候,
大概也是冬天,
南昌冬天挺冷的,
然后就有一次出现了头痛,尤其两侧太阳穴为主,有点发热,
特别怕冷,
当时刚学了柴芎汤,
刚好楼下有个药房,
就按照方子去抓了三包药。
当时记得熬了一次就好了。
这次我就按照现在的情况,
选了一个简单的组成。
效果很明显。
其实这个方子用处挺大的,
也很合适,尤其是平时身体还行,
然后受风,受凉,
太阳穴痛,有些是冬天洗头出现的,
用用效果可以。
我以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
更详细的可以看这里:
《一张神奇的柴芎汤》。
效果比西医快的多,
还不会留下什么头脑昏沉等的后遗症。
两边头痛,偏头痛,很多这种情况,
如果是着凉或者吹风导致的,
很多人可能用一下小柴胡颗粒也有效果,
但是这个方子更合适。
你吃个小柴胡可能要吃五天,
吃这个两天甚至一天就好了。
川芎10茯苓15
柴胡10薄荷10
细辛3制半夏9
黄芩10炙甘草6
陈皮15蔓荆子10
生姜3片
主要的成分就是柴胡和川芎,
柴胡对付发烧,
川芎治疗头痛,主要是两边头痛,也可以理解为偏头痛;
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对付两边头痛的药,就是蔓荆子,
所以找我看过偏头痛的朋友一定有印象,
我治疗偏头痛,常用的方子就是加减选奇汤,
也有上焦蠲痹汤,
(延伸阅读:《偏头痛,看你往哪里跑?》)
里面我常常加15克的蔓荆子,
当然川芎,刺蒺藜,钩藤也常常用。
而对于黄芩,
如果没有口苦,没有眩晕,没有咽喉干,
有时候不用,但是用了也可以,
因为常常寒气憋着就郁成了火气,
类似于堆起来的草堆,
堆久了里面就发热。
所以用黄芩清下热。
有时候大便干的,我可能也考虑加点石膏。
但是我在具体的看病过程中,
可能两个都会加一起。
主要还是针对里面是不是有热了,
具体的哪里有热,不那么精准,
有时候也可以产生效果,
毕竟一效难求的,
病人找你看病,
就是需要解决问题。
其实这个方子就是小柴胡颗粒变化来的。
针对平时的一些偏头痛,
其实还有一个中成药,
叫做都梁丸,
成分很简单,就是川芎和白芷。
我第一次用这个就是用到一个头痛的病人身上,
还是大前年,
一个初中生,熬中药不方便,
我就说我给你开个方便的药,
都梁软胶囊,用绿茶冲服。绿茶考虑它的清热解暑作用。
效果可以。
(延伸阅读:《一碗清茶三重味》)
======
前段时间下午,也有个病人过来看头痛,
根据疾病的由头,
然后量了体温,也做了血常规,
结合体质和年龄,
我考虑是感冒。
就开了小柴胡汤。
这个方子,其实也是以前我针对感冒两边头痛,
常常用的方子,
但是学了柴芎汤后,
效果往往更好。
比如伍老则喜欢用川芎茶调散,
其实都有异曲同工的味道。
所以不论是后世的方子,还是经方,
其实只要懂得了道理,
都是可以治病的。
前提是需要用中医思维去指导运用这些方子。
绝对不要一来个头痛病人,多普勒,头颅CT,检查说是血管痉挛了,
然后活血化瘀。
结果开的是中药,治疗不好病,就怪中医不行。
但是也不是说西医的检查不要做,
相辅相成,做参考完全可以的,
也可以尽早发现一些重病难病。
《不是看中医吗?为什么要做检查呢?》
======
最近变天,如果出现了类似的疾病,
可以找个医生面诊,
或者提供个简单的配比,
提供给大家参考:
柴胡6川芎10
蔓荆子10炙甘草6
葛根15黄芩10
=================================
用药遵医嘱,求医请就近,急症到医院。
想要获得更多治疗妇科、儿科诸如感冒、发烧、咳嗽、胃病、月经不调等的讲解, “ ”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6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