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找准手掌上八个点,百病皆可除(手掌八卦点穴法)

夏枯草 2023-07-27 14:39:19

,免费领取146个民间老偏方!

古医经方中医经方精品微信号,中医经典传承关注

画“米”字

为了准确的找准穴位,先在手掌上画一个倾斜的米字。从中指和无名指指根中间开始向下画一条竖线,再从大拇指根部虎口部位垂直于刚才画的竖线再画一条横线,根据这两条线来写一个米字,倾斜的米字。

找手掌八个穴位

巽穴:位于食指和中指根部,有一个鼓起的小包,按下去的时候是个坑。从这个坑开始以米字的中心为顶点画一个扇形,这个就是巽穴所在的区域。--巽穴与脏腑中的胆相应。

离穴: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根部,有一个鼓起的小包,按下去的时候是个坑。从这个坑开始以米字的中心为顶点画一个扇形,这个就是离穴所在的区域。--离穴与脏腑中的心相应。

坤穴:位于小拇指下方,有一个鼓起的小包,按下去的时候是个坑。从这个坑开始以米字的中心为顶点画一个扇形,这个就是坤穴所在的区域。--坤穴与脏腑中的脾相应。

兑穴:位于手掌小手指下方第一条横纹和第二条横纹靠外侧掌边的中间,从突起的地方开始以米字的中心为顶点画一个扇形,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这个就是兑穴所在的区域。--兑穴与脏腑中的肺相应。

乾穴:位于兑穴与坎穴中间,也就是小鱼际下方,即腕横纹上方较丰满的地方,从这个位置开始以米字的中心为顶点画一个扇形,这个就是乾穴所在的区域。--乾穴与脏腑中的大肠相应。

坎穴:位于掌心下方、腕横纹上方,对应离穴,按下去的时候也会有个坑,从这个坑开始以米字的中心为顶点画一个扇形,这个就是坎穴所在的区域。--坎穴与脏腑中的肾相应。

艮穴:位于大鱼际的下半部分、靠近掌侧,按下去的时候会有疼痛感,从这个位置开始以米字的中心为顶点画一个扇形,这个就是艮穴所在的区域。--艮穴与脏腑中的胃相应。

推拿、针灸、拔罐、按摩刮痧理疗手法技术大全,穴位经络查询、面诊手诊舌诊辩证、黄帝内经视频,点击下方经络技巧公众号↓↓↓免费关注震穴:位于大鱼际的上半部分、大拇指根部虎口部位,从这个部位开始以米字的中心为顶点画一个扇形,这个就是震穴所在的区域。--震穴与脏腑中的肝相应。

注:八卦穴位代表的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米字各部分可帮助寻找穴位区域。

点穴方法

方法1 “ 点 ”

注:作方法时一定要收心求静,调整呼吸,呼吸均匀。

用大拇指点按相应穴位后快速的松开。松开时拇指离开手掌。点的时候吸气、松的时候呼气。按自己的呼吸节奏调整“点”的速度,呼吸一定要均匀。

方法2 “ 按”

用大拇指按住相应穴位后慢慢的向下按,然后慢慢的松开,松开时拇指不离开手掌穴位。按的时候吸气、松的时候呼气。按自己的呼吸节奏调整“按”的速度,呼吸一定要均匀。

方法3 “ 揉”

用大拇指按住相应穴位后,按下后,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揉,一圈为一下,揉完后拇指慢慢松开,此时拇指不离开手掌穴位。拇指按下去以后,揉的时候开始吸气,拇指慢慢松开的时候呼气。

点穴的补泻方法

1.补法:轻点,轻按,轻揉,手法要轻,补法中揉法全部都是顺时针。

2.泻法:点按时其力度较重。重点,重按,重揉,泻法中揉法均为逆时针方向揉,其力较重。

3.平补平泻法:以不轻不重之力(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点,按,揉,平补平泻法中揉法为先顺时针18圈、后逆时针18圈。

注意事项:气息平稳,呼吸调匀,收心求静,速度不宜快,匀速。

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在点穴,包括对穴位按摩的时候,有人认为点的速度越快、力度越大越好。比如按揉内关穴,有人是在掐,甚至都掐出血了,这是不对的。速度和力度都要适中为最好。作者:李沛钧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

如果您支持中医,请多多分享和转发,功德无量!

▲ “识别”关注

点,精彩继续......《董氏奇穴视频资料》免费下载

九宫八卦步与九宫八卦阵图文详细讲解 什么是九宫八卦阵?

我们常常都会看一些八卦图等相关的内容,九宫代表的是地利,九宫八卦是由天干组成排列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九宫八卦步与九宫八卦阵图文详细讲解,什么是九宫八卦阵的相关内容。

九宫八卦步与九宫八卦阵图文详细讲解1
九宫八卦步
1、九宫:八卦图中的正四方:坎北、离南、震东、兑西。四偶角:西北乾、西南坤、东南巽、东北艮。中央阴阳鱼。这四正方、四偶角加***即是九宫。
2、走九宫:按九宫位置设置标志物,在其间穿走绕行、变换掌势,称为“九宫八卦掌、”“穿九宫,”也叫“九宫步”、“走九宫”、“飞九宫”。
3、九宫设置:九宫图是以五宫为中心的圆形图。可在地上画九宫图(九要向南方)。也可用木版或纸板、硬塑料板制成直径10几公分的圆形板,在上面写上“一、二、三、四、五----九”,“五”要大些,可画个阴阳鱼。九宫图可设置为半径1米多,室内地方窄小可设置为半径70公分左右,注意:半径小不好练,要慢转,防摔倒。切记:“九”向南,“一”向北-------。
4、走九宫的式样:仰掌式,八卦步,任意走法。
A、仰掌式:右旋(顺时针转)时,右手掌在前、并屈右肘、右掌指指伸向右侧斜上方、五指分开、掌心凹空向左;同时向右侧屈左肘,左手掌心向右、掌指向前、置于近右肘处。左旋(逆时针转)时要迅速的改为左手掌在前、右手掌在后、姿势同上。
B、八卦步:一般要微屈腿迈碎步,练半径70公分以内的小圈时走趟泥步。
C、任意走法:不会掌式的,可晃动胳膊、肩膀、腰躯,按规定顺序转走就行。
5、九宫步健身机理:
A、常言道“人老先老腿,人老足先衰”,因为腿部有“足三阴、足三阳”六条经络,足部是人体的缩影有60多个穴位及反射区,这些穴位反射区及经络连通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对人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B、走九宫时可快可慢,但都必须晃动肩臂、摇动腰肢、不停的左旋右旋,这就活动了颈、肩、肘、腕、胸、腰、臀、膝、踝等所有的椎体与关节,打通了人体各个经络。
C、依据“通则不痛”之理,九宫步可防治多种疾患。
6、走九宫步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及人体的平衡性,提高闪躲的灵活性,进退自如的敏感性,手眼身步的协调性,可有效的防止跌倒。
7、九步的具体走法(见九宫图):由中间的五宫起步开始走,走向一宫同时右旋(顺时针转)→二宫同时左旋(逆时针转)→三宫右旋→四宫左旋→五宫右旋并旋转一周奔向→六宫并左旋→七宫右旋→八宫左旋→九宫右旋,这是一圈。接着由九宫返回八宫左旋→七宫右旋→六宫并左旋→五宫右旋并旋转一周奔向→四宫左旋→三宫右旋→二宫左旋→一宫右旋,这是第二圈。又接着由一宫到→二宫左旋→三宫右旋→----到九宫又返回八宫左旋→七宫右旋- - - -
这样反复下去。直到走出汗了或累了就不反复了,最后围着九宫圈外面顺转几圈再逆转几圈,然后搓手欲面。夏季一般走20圈,约10-15分钟,就出汗了。冬季走30圈约15--25分钟就出汗了。这20几分钟的“走九宫”约相当于快走1个小时的运动量。
8、九宫步值得推广:
A、运动专家认为快走是最好的运动,晃动肩臂走是最好的运动方法。九宫具备了快走及自头到足的所有肢体活动。
B、九宫步由于运动独特、形态优美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C、设九宫图不受场地及气候的限制。注意事项:饭后半小时内不要走九宫。老弱者要慢走、严防摔倒。练后及时饮水!
九宫八卦步与九宫八卦阵图文详细讲解2
九宫,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等份,在晚间从地上观天的七曜与星宿移动,可知方向及季节等资讯 。
奇门遁甲以后天八卦,洛书,二十四节气时,空,数相配以构成基本格局和构架。这个格局和构架是多维的。占测时把具体时日置于这个格局之中,判断以某一点为中心,宇宙中具体时间具体方位万物的流变规律并构成的吉凶环境,从而给人们提供抉择行为的动向和时间的依据。
奇门遁甲是易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影响较大的占测门类。它大约产生于汉魏以后。
这个占测门类为什么叫"奇门遁甲"?"奇门遁甲[1] "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由"奇"、"门"、"遁甲"三个概组成。"奇"就是乙、丙、丁三奇;"门"就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遁"是隐藏的意思,"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遁甲"是在十干中最为尊贵,它藏而不现,隐遁于六仪之下。"六仪"就是戊、己、庚、辛、壬、癸,隐遁原则是甲子同六戊、甲戌同六己、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还配合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
九星
奇门遁的占测主要分为天、门、地三盘、象征三才,天盘的九宫有九星、中盘的八宫(中宫寄二宫)布八门、地盘的八宫代表八个方位,静止不动,同时天盘地盘上,每宫都分配着特定的奇(乙、丙、丁)仪(戊、己、庚、辛、壬、癸六仪)。这样,根据具体时日,以六仪,三奇,八门,九星排局,以占测事物关系,性状,动向,选择吉时吉方,就构成了中国神秘文化中一个特有的门类----奇门遁甲。
定局概说
我国古代把每天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每年冬至上元到第二年冬至上元为一个循环,总共是360日。每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一个格局,全年的局数是12*360 =4320,为四千三百二十局。但在这4320局中,实际上每一局是重复了四次的。拿阳遁一局来说,冬至上元、惊蛰上元、清明中元、立夏中元,都完全一样,皆属于阳遁一局。这四个元共二十天,但落实到时家奇门排局,其格局类型以每个时辰一个格局计算,并不是12*20=240,而是12*20/4=60 (因每一局重复了四次)。即六十个格局,正好占据了从甲子到癸亥这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六十种结合。阳遁一局是如此,其它各局也无不如此,即都重复了四次。所以全年360日,4320个时辰,因为就格局讲都重得了四次,全年时辰的格局类型则为4320/4=1080(局)。这就是传说的黄帝命风后创立的一千零八十局。又据说传到姜太公吕望时,将这一千零八十局简化为七十二局。这七十二局不难理解,因按二十四节气论算,每个节气为十五天,一节又分上、中、下三元,每元为五天。一节三元,全年二十四节气的元数则是3*24=72。
全年1080个局,但并不是每一局都要用一个盘去演示,如果用活盘演示,每个活盘可演示从甲子到癸亥60个时辰的格局,1080/60=18,用十八个活盘就可以演示整个年所有时辰的格局。一共十八局,就是阳遁九局、阴遁九局。
虽说是时家奇门,却不能不顾日,不同日干的日,会产生不同时干的时,如甲、己日和乙、庚日的子时并不相同。甲、己日子时为甲子;乙、庚日的子时为丙子。所以每个时辰定为几局,是受节气和日干的制约的,即看这个时辰所在的这一天属于哪一个节气,是这个节气的哪一元,上元、中元还是下元。
从大的方面说,从冬至开始到芒种结束为阳遁;从夏至开始到大雪绳带为阴遁,局的序数与节气的关系是:
阳遁
冬至、惊蛰一七四,小寒二八五,
大寒、春分三九六,雨水九六三,
清明、立夏四一七,立春八五二,
谷雨、小满五二八,芒种六三九。
阴遁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
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
寒露、立冬六九三,处暑一四七,
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一。
即冬至、惊蛰的上元为阳遁一局,中元为阳遁七局,下元为阳遁四局;其它以此类推。
这是把后天八卦、洛书、二十四节气相配,来确定每个节气中不同日的局数。二十四节气中的二至、二分、四立分别居于八宫正中,也就洛书中的八个数。冬至居坎卦数一,立春居艮卦数八,春分居震卦数三,立夏居巽卦数四,夏至居离卦数九,立秋居坤卦数二,秋分居兑卦数七,立冬居乾卦数六。这八个节气上元的局数,就是它所居的洛书数,即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立春上元为阳遁八局,夏至上元为阴遁九局,其它以此类推。
至于这八个节气中每个节气后面所接的两个节气的上元局数,都可据八个节气的上元局数按阳顺阴逆的规律依次推出。如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接着冬至后面的两个节气是小寒、大寒,那么依次排列,小寒上元为阳遁二局、大寒上元为阳遁三局。其余以此类推。
在奇门排局时,五天为一局。为什么五天为一局呢?因为每天十二个时辰,都是从子时到亥时,这是说的时辰的地支;至于这五天之内这一天和那一天同一地支的时辰,天干却是不相同的。如昨天夜半为甲子,今天夜半为丙子,后天夜半成了戌子。这样每天十二个时辰,五天就是六十个时辰,正好把从甲子到癸亥 60个花甲子用完。到第六天,夜半的时辰又从甲子开始,这就是五天为一局的道理。
超神接气和置闰
上一讲谈了阴阳遁各局的局数是按节气定的,但是在定局时,却并不是以节气死板地去排,还要依据日辰的天干地支。那么究竟怎样依据日辰的天干地支来定局呢?
首先谈日辰的天干。
因为每五天为一局,每局头一天的日干就必须是甲或己。甲是十天干中的头一个,定局时从甲开始,甲、乙、丙、丁、戊正好是五天,为一局,下一局接着从己开始,庚、辛、壬、癸又是五天,再到另一个五天,又是从甲开始。
再谈日辰的地支。
每个节气上中下三元一天的地支也是有规律的。在叙述这种规律之前,我们先得说说十二地支的孟、仲、季问题。我们知道地支是十二个,而一年的月份也正好是十二个,所以一个地支配一个月份,称为月建。正月建寅,二到十二月分别建卯、辰、巳、午、未、申、酉、辛、亥、子、丑。如果我们把这十二个安春夏秋冬来分,三个月为一季。这就是寅、卯、辰为春季,其余以此类推。每季的这三个月,头一个称"孟",第二个月称"仲",每三个月称"季"。所以寅、申、巳、亥为四孟,子、午、卯,酉为四仲,辰、戌、丑、未为四季。
奇门排局时,不管是哪一个节气,上元头一天的地支为四仲之一,出不了子、午、卯,酉;中元头一天的地支为四孟之一的,出不了寅、申、巳、亥;下元头一天的地支为四季之一,出不了辰、戌、丑、未。
把上面所谈的两点综合到一起来看,每个节气上中下三元每元头一天天干地支的规律是:每个节气上元头一天的干支不是甲子或甲午,就是己卯或己酉;中元头一天的干支不是甲申或甲寅,就是己巳乙亥;下元头一天的干支不是甲戌或甲辰,就是己丑或己未。
所以要判断当日属于哪一局,就要看这一日属于哪个节气。从大的范围来说,从冬至到芒种这十二个节气里为阳遁,从夏至到大概的这十二个节气里为阴遁。从小范围来说,在确定了这一三为阴遁还是阳遁之后,就要看这一天属于哪一个节气的哪一元,就知道这一天属于哪一局。
一个节气的上元,并不是从交这个节气的那一天开始的。一个节气上元的头一天,有时在这个节气的前头,有时则落在后头,只在个别情况下和节气是同一天。节气上元头一天称作"符头"。节气上元的头一天跑到节气的前边,即符头先至而节气未到,这叫"超神"。节气上元的头一天落到节气的后边,即符头未到而节气先至,这叫"接气"。如果这个节气上元头和节气正好碰到一天,即符头与节气同至,这叫"正授"。
"超神"在开始时,符头只超过节气一两天,以后逐渐超得越来越多,至超过九天时就要置闰,就是重复一个节气,即把某个节气的上中下三元再重复一次。如在芒种节置闰,芒种上中下三元为阳遁六、三、九局,就是在芒种下元阳遁九局之后,接着最后一天(芒种下元的第五天),按照日辰次序向下排,再安排阳遁六、三、九局,然后才开始夏至上元阴遁九局。置闰的三元称作"闰奇"。
须要注意的是,并非在哪一个节气中进行。这两个节所就是芒种和大雪,如果不是在这两个节气时,即使超过十天也不能置闰。为什么要放在这两个节气呢?这是因为这两个节气恰在二至之前。阳遁从冬至开始,阴遁从夏至开始,在二至之前的节气置闰,就是在阳遁阴遁开始之前把符头调好,使符头和节气尽量接近,而不致超过过多。
九宫
九宫是排局的框架和阵地,它是洛书与后天八卦的结合。中宫之数为五,寄于坤宫。这样,依照次序便是:
一宫坎(北),二宫坤(西南),三宫震(东),四宫巽(东南),五宫中(寄于坤),六宫乾(西北),七宫兑(西),八宫艮(东北),九宫离(南)。
已明的了九宫是排局的框架和阵地,那么又是用什么来排局呢?这就是三奇和六仪。
六仪
就是:戊(甲子)、己(甲戌)、庚(甲申)、辛(甲午)、壬(甲辰)、癸(甲寅)。
三奇
就是:乙奇(日奇)、丙奇(月奇)、丁奇(星奇)。
排局的次序就是:戊、己、庚、辛、壬、癸、丁、丙、乙。
所谓几局,就是排局时甲子戊居于几宫,一局就是甲子戊在坎一宫,二局就是甲子戊在坤二宫,其他各局以此类推。
八门
就是: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
九星
就是:天蓬星、天任星、天冲星、天辅星、天英星、天芮星、天柱星、天心星、天禽星。
八门、九星在活盘没有转动以前,在阴阳十八局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各局门、星的位置都是一样的。
一盘说来门和星的次序是从坎一宫休门天蓬星开始,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这就是:
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
八神
八神就是直符、腾蛇、太阴、六合、勾陈(阴遁为白虎)、朱雀(阴遁为玄武)、九地、九天。在活盘上,八神分别置于八宫,放在最上层的小盘中,这个小盘称神盘。阳遁阴遁八神的排列有所不同,阳遁顺轮,阴遁逆转。[2]
文王桃木九宫八卦
《黄帝阴符经》上讲"八卦甲子,神机鬼藏",即是说,神妙之处均藏在八卦和甲子之中。所以我们要想学好奇门遁甲,那必须要有扎实的易学知识。 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而成的六十花甲子,是以时间为主要特征的全息符号,。奇门遁甲就是将这二者按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融时空为一体,包括天、地、人、神(宇宙中的暗物质)在内,多维立体的动态宇宙思维模型。以模型中的时间信息为主,进行系统思辨,从而达到预测万事万物、以利趋吉避凶的预测法。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天干符号,除去其代表时间概念的特定意义以外,还含有特定的意义。 甲为首长,为元帅,他经常隐蔽在幕后,所以叫遁甲。 乙、丙、丁为三奇, 乙为文官,叫日奇; 丙为武官,叫月奇: 丁负责后勤保障供应,叫星奇。 也有人从阴阳五行的概念来解释乙、丙、丁为何称为三奇,即甲为主帅,为阳木;而乙为阴木;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六十甲子,则十天干每个都会用六次,形成了六甲、六乙、六丙、六丁、六戊、六己、六庚、六辛、六壬、六癸。 戊、己、庚、辛、壬、癸叫做六仪[3] 。
九宫八卦步与九宫八卦阵图文详细讲解3
在八卦图中有九个基本图形,即:(坎)、(离)、(震)、(兑)、(乾)、(坤)、(巽)、(艮)、(阴阳鱼)。其中坎、离、震、兑分居四正方(即北、南、东、西),乾、坤、巽、艮分居四隅角(即西北、西南、东南、东北),阴阳鱼居于中央(图1)。这四正四隅加***,就合称为九宫。把九个标志物按一定的株行距分布于九宫位置,然后在其间穿行绕转,变换拳势,称为“九宫步,亦称 “飞九宫”, 也有人称它为“阴八卦”。
九宫步具有较高的技击价值。练习时,练习者将九个标志物视为九个敌手,通过在宫中快速穿绕换势而不触及标志物,提高闪躲敌手,进退自如的灵活性。这种锻炼方法,有助于训练脚的摆扣变转,提高手眼身法步协调配合的能力。在练习九宫步时,由于分置九宫的标志物形成的空间障碍,限制了肢体在空间的运动范围,从而加大了躯干翻转拧旋的幅度,提高了健身的效果。
分布于九宫位置的标志物,一般采用长于练习者身高的竹竿或木棍,竿(棍)下端插入木或铁条做成的竿(棍)座。练习时将竿(棍)分布九宫,不练时将其集拢收藏。如果没有竿、棍,可以在九宫位置上分布砖石或画个小圈代替,不过其锻炼效果不如在竿(棍)中穿绕。如在树林中练习,亦可通过随意穿绕树株进行飞走九宫的锻炼。
九宫分布的株行距,要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而缩小。初习九宫步时,株行距应宽一些,一般各为五尺,然后再逐步减少,直至仅容身体拧转穿绕其间。
九宫步的穿绕顺序,采用传说中的“太一行九宫之法”。在徐岳撰·甄鸾注《数术记遗》中,把这个顺序描绘为:“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按此顺序即可画出“图2、3”那样一个被后人称为“戴九履一图”的平面图。
在练习九宫步时,练习者先站于图2中“一宫”下面的“▲”标号处,以身体左侧对着“一宫”,然后,以“一宫”为圆心按图2路线向左绕转(术语称之为“左旋”);绕走至身体正对“二宫”时,即循图2路线向“二宫”穿走,当穿走在身体右侧对着“二宫”时,便以“二宫”为圆心按图2路线向右绕转(术语称之为“右转”)。继而以穿走和“左旋”、“右转”交替,循图2路线穿绕至“九宫”。然后,再循图3路线,从“九宫”返回“一宫”。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练习数遍,于“一宫”下面的“▲”标号处收势。从“一官”至“九宫”的穿绕称为顺穿,由“九宫”返回“一宫”的穿绕称为逆穿。
初习九宫步时,以八卦步(见本号头条:八卦掌核心基础《八卦步》一文)练习法为基本穿绕方法。其预备式、起式、“左旋”和“右转”时采用的“转掌式”、收势,以及步法要求均同于八卦步。在由此宫向彼宫穿行时,上肢的变换亦同于八卦步的换掌式,唯步法须按图2、3路线行进,而不能扣步回身。例如,以左转掌式“左旋一宫”至身体正对“二宫”时,左掌移至前方(即二宫方向)成俯掌,右掌外旋成仰掌置于左肘下,紧接随步行进的同时,右掌逐步从左掌下向前穿出,左掌则逐步贴右臂上侧回收;当穿走至身体右侧对“二”宫时,右手穿至指高与眉齐,左手收至右肘关节内侧,接着,两手随“右转二宫”逐步拧摆成右转掌式。在从“二宫”向“三宫”穿行时,上肢变换方法同上,唯左右相反。总之,在循图2、3路线穿绕过程中,手以左、右前穿和拧摆成左、右转掌式交替,步则以穿行和“左旋”、“右转”相间。
上述简易方法练熟后,可以任意选取八卦掌中的掌法作为穿绕过程中的变换拳式。始终要把边走边穿,一穿即换,眼随手走,手随步开,腰随步活作为手眼身法步配合的原则;在穿绕换势的过程中,步法要象行云流水一样流畅。
其他拳种的练习者,在练习九宫步进行锻炼时,可以把所习拳种中的拳式结合于急进骤退、左闪右躲的矮步窜走步法中,循着“戴九履一图”的顺序穿绕,即可获得一定的锻炼效果。
九宫步还可以作为一种提高速度和灵敏素质的训练手段,引鉴于其他运动项目。比如,通过带球穿宫,可以提高兰、足球运动员闪躲对手,快速进退的能力,不附加拳式的穿宫走跑,亦可作为少年儿童锻炼身体的游戏。
以上就是关于九宫八卦步与九宫八卦阵图文详细讲解,什么是九宫八卦阵的相关分享,仅供参考。相关的八卦步与八卦阵图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大家理性看待。
测一测你的2023兔年运势和未来十年大运是好是坏?不知道如何挑选一个好日子?TA是你这一生对的人吗?2023年你会发大财吗?全方位解读你的事业天赋,扭转困局!/xz/

手掌对应器官全解 哪里不舒服按哪里

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内各个器官,乃至每一块肌肉,在大脑皮层中都有它的代表区域,即管辖它的神经中枢。其中,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为广泛。大脑皮层中仅大拇指的运动区就相当于整个大腿运动区的10倍,通过手指的活动来刺激脑,则可以有效地延缓脑细胞的衰老过程。 怎样使手指得到更多的活动呢? 第一,多使用两只手,习惯用右手的应多使用左手,如用左手开水龙头、开门窗,提东西或翻书页等;反之,日常生活中惯用左手的人,则应多活动右手。 第二,要使指尖能从事一些比较精细的动作,锻炼手指的灵巧性。如常用小刀削铅笔,摆弄小玩具,扣衣扣,弹拨乐器等。 第三,增强手指关节的柔韧性,如常做伸屈手指的运动,用毛笔写字,打毛线衣等。 第四,尽量使手指活动多样化,如经常练健身球,托排球,打台球,康乐球等。 手掌与身体器官对应: 人的手掌与人的全身器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适当的位置进行按摩,可以起到调节生理机能,促进气血平衡的作用。附上体表映像之掌部脏腑对应图一张,让保健更好的有的放矢。哪里不舒服时按一按吧。手掌对应器官图如下: 掌骨全息法 掌骨全息法,就在我们的手上,胃病、头痛、腿痛、前列腺痛等一点就有效。要想学会掌骨法,首先要学会掌骨有哪些穴位,大家看图,掌骨一个头穴,一个脚穴,中间是脾胃穴,记下来。胃穴和头分为二分之一处是心肺穴,心肺穴和头穴中间是肩颈穴,心肺和脾胃再分是肝胆穴,脾胃和脚的中间是是肾脏穴,脾胃与肾脏再分二分之一为腰腹穴,肾和脚穴二分之一处分为下肢穴,心肺穴和脾胃穴再分就是肝胆穴。 如果是偏头痛,用个牙签,不要太尖,点着头穴就不痛了,左边头痛要点右手,右边头痛要点左手,穴位叫头穴。左边的膝盖痛要点左手的膝盖穴,如果后脑勺痛三叉神经痛赶快点头穴,用牙签,几分钟就好了。掌骨穴是个小宇宙,人体也是个宇宙,我们的地球也是一个大宇宙。牙痛点头穴,就不痛了,左边的牙痛,点右手的头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没有痛过的人没有这个感觉。 心脏病发作点心肺穴,好的很快。 颈椎病痛的要命怎么办,赶快用牙签点肩颈穴。 左边的颈椎肩周炎怎么办?左边的肩周炎左边的肩颈穴几分钟就好了,就是这样有效,这样神奇,这也是医生搞不明白的地方。 糖尿病每天点脾胃穴。 左边的牙痛点右手,这是倒边点,如果左边有病点点左边这是顺点。 咽喉痛点心肺穴就可以了,心脏病点心肺穴,如果心脏病现在病危,还有心肌梗塞而没有任何药物,这时候点心肺穴就好了。 肾脏问题点肾脏穴位。 肝脏病点肝胆穴就好了,脚痛的人点足穴就好了。 眼痛的人要交叉点,左眼痛点右手的头穴下面。 这里面有个诀窍,凡是颈椎病、咽喉病、鼻炎、眼睛病、头痛病、耳朵有问题、大脑有问题都是交叉点穴,这个很重要。可以在点穴位时念咒语或者祈祷,如果没有信仰你可以说自己是最棒的,所以说治病心态很重要,心要宽容忍辱像大海,这样就好。你自己很疲劳,你从头做到足啊,然后加上你的信念。高血压的从头做到足,低血压的从足做到头就好了。藏在手指里的养生秘诀。 其实手肯定预示你的健康。每个手指都有穴位与器官相连。灵活十指就在眼前,随时可看,随地可按…… 我们的手部和足部一样,布满了与人体器官紧密相连的经络穴位,当身体某个部位发生异常,手掌的相应部位也会发生变化。而且优势在于,手就像一面镜子可以随时看。“照镜子”——观察手的气、色、形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器官情况,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图解手足穴位按摩使用手册的图书目录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奇妙的手部按摩治病法
第1节 为什么按摩手可以治病
手与大脑有相对应的关系 4
手掌与内脏反应穴位有对应关系 6
手与十二条经络的对应关系 7
第2节 六大经络与疾病的关系
手太阴肺经 11
手阳明大肠经 13
手少阴心经 16
手太阳小肠经 18
手厥阴心包经 20
手少阳三焦经 23
第3节 手部按摩要知道的事
按摩的力度 26
手部按摩的方向和顺序 26
按摩的时间 27
按摩介质 27
手部按摩的常用手法 28
手部按摩的常用部位和技巧 29
第二章 手部按摩图解
第1节 要想不生病,双手常运动(一)
翻掌运动 32
指掌运动 33
交掌运动 36
捻按运动 39
拔指运动 41
对指运动 43
第2节 要想不生病,双手常运动(二)
单手变指运动 45
揪捏运动 47
握拳运动 48
旋转运动 50
刷手运动 52
手棒疗法 55
钱币手操 59
其他手疗运动 61
第3节 手印呼吸疗法,开启健康之门
偏头痛 63
慢性肝炎 63
痛经 64
红斑狼疮 64
胃病 64
耳鸣 65
神经痛 65
骨癌 65
鼻息肉 65
过敏性鼻炎 66
角膜炎 66
眩晕 67
急性结膜炎 68
颜面神经麻痹 68
腹泻 68
胃肠功能紊乱 68
类风湿关节炎 70
风湿痛 70
肾盂肾炎 71
乳腺增生 71
第4节 不可不知的手部点穴疗法
手三里 72
大陵 72
郄门 73
内关 73
外关 74
四渎 74
阳溪 74
阳池 75
合谷 75
掌间 76
指甲根 76
指关节 76
第三章 健康的身体可以从双手获得
第1节 手是健康的晴雨表
肝炎在手掌中的特点 78
肺结核在手掌中的特点 79
支气管哮喘在手掌上的特点 79
慢性气管炎在手掌上的征兆 80
风湿病在手掌上的征兆 80
脑出血在手掌上的征兆 81
糖尿病在手掌上的征兆 81
膀胱炎在手掌上的征兆 81
胃溃疡在手掌上的征兆 82
感冒在手掌上的征兆 82
神经系统疾病在手掌纹中的征兆 82
十二指肠溃疡在手掌纹中的征兆 82
肾脏虚弱在手掌纹中的特征 83
胃病在手掌纹中的征兆 83
乳腺癌的女性在手掌纹中的征兆 84
便秘在手掌纹中的征兆 84
神经衰弱在手掌纹上的征兆 85
酗酒伤肝者在手相上的表现 85
心脏病在手掌纹上的征兆 86
精神病患者的手掌纹线特点 86
第2节 手部按摩让男人更健康
阳痿 87
遗精 88
慢性前列腺炎 89
肾虚 90
不育 90
第3节 手部按摩让女人更美丽
青春痘 91
痛经 92
更年期综合征 93
肥胖 94
内分泌失调症 95
皮肤粗糙 96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96
月经不调 97
盆腔炎 98
第4节 常见病的按摩疗法
感冒 99
鼻窦炎 100
脑溢血 101
颈部肌肉僵硬症 102
胃痛 103
牙痛 104
眼睛疲劳 105
打嗝 106
晕车 107
高血压 108
低血压 109
气喘 110
过敏性鼻炎 111
贫血 112
失眠症 113
目眩 114
假性近视 115
老花眼 116
胸闷 117
腰痛 118
肩周炎 119
肩膀僵硬 120
便秘 120
痔疮 121
腹泻 122
心悸 123
风湿性关节炎 124
虚冷症 125
口腔炎 126
腹胀 127
手肘麻痹 128
荨麻疹 129
胃溃疡 130
脱发白发 131
神经衰弱 132
中耳炎 133
牛皮癣 133
痒症 133
第四章 手部综合保健法
第1节 常见手部保健操
手部健操 136
手臂运动疗法 136
搓手按穴法 137
手搓自我整体按摩法 137
手交叉转肩运动 138
两手交叉上下运动 138
两手交叉伸展运动 138
臂前伸运动 138
两手左右回转运动 138
两手在背后上下运动 139
屏气张指运动 139
手掌摩擦运动 139
手指抓物运动 139
手指的折回运动 139
手指的捏揉运动 139
手的摇晃运动 139
拇指拨筋疗法 140
拇指运动疗法 140
手腕熏洗疗法 142
手腕关节活动法 143
指尖的运动 143
健身球运动 144
响指运动 144
吊环与手疗 144
保养手指的秘诀 145
手掌刺激疗法 147
手臂的挥舞动作 147
手指挤压疗法 147
第2节 手掌部相配疗法
手掌部神经反射图 150
手部神经反射区图 151
八卦各方位图 151
手疗穴位图 153
手臂与足臂对应图 155
手足相应疗法 155
第3节 简易手指按摩保健法
双手十指对压 164
推按指腹 164
旋按拇指 164
推按食指和小指 164
推按手背 164
推按左、右手掌关节 165
推按手背腕 165
拍击手掌根部 165
推按手背掌骨 165
刮按手掌面 165
按搓手掌食、中、无名、小指 166
拍手 166
第五章 神奇的足部按摩疗法
第1节 足部按摩治病密码
足部按摩的原理 170
足部按摩的益处 171
第2节 足部按摩前的准备
进行足部按摩时的注意事项 173
足部按摩适应症 173
足部按摩禁忌症 174
第3节 足部经脉与身体的关系
足太阴脾经 175
足太阳膀胱经 179
足少阴肾经 179
足厥阴肝经 185
足少阳胆经 185
足阳明胃经 191
第六章 足部按摩要知道的事
第1节 按摩不随便
按摩的程序 202
按摩的方向 202
按摩时间 203
按摩的强度 204
按摩后的反应 204
第2节 哪些部位才是最有效的穴位
足部经穴 206
足部奇穴 211
足部反射区 219
第3节 中医治病要遵循四时、五行规律
四时的变化规律 228
五行的变化规律 229
第七章 足部按摩的手法及小窍门
第1节 足部按摩常用手法
按法(拇指尖施压法) 232
点法(食指单勾法) 232
揉法 233
推法 233
擦法 233
掐法 234
叩法 234
捏法 235
摇法 235
踩法 236
空手切法 236
摩法 236
足部按摩的要求 237
保持正确的按摩姿势 237
准确地选择反射区的位置 237
施术者施加在穴位或反射区的力度要得当 238
按摩过程中,施力一定要均匀 238
按摩过程中,动作要有节奏 238
第2节 足部按摩的小帮手与特殊疗效
小工具大作用 239
足部按摩的特殊疗效 240
第3节 做自己的家庭医生
通过脚掌观健康 241
小趾头,大问题 242
足部“美容” 243
掌握简单有效的足部保健法 244
第八章 常见病的简易按摩法
感冒 246
眩晕 246
头痛 248
高血压 249
低血压 251
冠心病 252
慢性胃炎 253
胃、十二指肠溃疡 254
急、慢性肝炎 256
慢性肾炎 257
糖尿病 258
支气管炎 259
支气管哮喘 259
急性扁桃体炎 260
鼻窦炎 262
泄泻 263
寒症 264
呃逆(打嗝) 265
神经衰弱 266
淋症 267
便秘 269
牙痛 271
口疮 272
近视 273
老花眼 273
颈椎病 275
慢性腰痛 275
肩关节周围炎 277
类风湿性关节炎 278
足跟痛 279
惊风 280
更年期综合征 281
小儿厌食症 282
痛经 284
月经不调 285
带下病 286
妊娠呕吐 287
产后缺乳 288
急性乳腺炎 289
子宫脱垂 290
不孕症 291
单纯性肥胖症 291
脱发 292
退化性膝关节炎 293
阳痿 294
遗尿 296
前列腺肥大 297
痔疮 298
痤疮 299
湿疹 300
失眠 300
……

神医华佗:中医七大点穴“神功”大公开

日常生活有很多紧急事件,比如有的人忽然病症发病,经常由于手头没有药品或是间距医院门诊很远而没法获得立即的援助,只能眼巴巴地看见状况的恶变。



其实,我们可以尝试着按压、揉捏一些穴位,关键时刻或许会争取更多的活命机会。中医急救点穴法,值得您一看。

01、点穴“神功”之一——晕倒掐人中




人晕倒掐人中,大家都知道,但是你知道背后的道理吗?人中这个穴位为何如此神奇?

历代医家认为,人中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手指掐或针刺该穴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用于治闻中暑、昏迷、晕厥、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停止、低血压、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等。

为什么刺激人中会出现一定的急救作用呢?

其一,刺激人中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血压是主要生命指征之一,任何原因造成的血压过低都会危及生命,在危急情况下,提高血压可以保证各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动。研究表明,节律性刺激、边续弱刺激或边续强刺激人中易能引起动脉血压升高。

其二,刺激人中对另一主要生命指征——呼吸活动也有影响,边续弱刺激可引起持续性吸气兴奋,边续强刺激可引起持续性吸气抑制,适当的节律性刺激则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进行。虽然刺激人中对血压和呼吸这两个重要的生命指征都有影响,但对呼吸的影响并非都有利。例如,边续刺激引起的吸气兴奋和吸气抑制导致呼吸活动暂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不同的刺激手法对呼吸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在充分发挥升高血压作用的同时,要注意避免对呼吸活动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适当的节律性刺激最为合适,可用拇指尖掐或针刺人中穴,每分钟掐压或捻针20-40次,每次持续0.5-1秒。

此外,掐人中或针刺人中只是一种简便的应急急救措施,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进一步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02、点穴“神功”之二——心梗发作按劳宫穴



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心包经主治胸腔、心脏、胃、神志方面病症,作用是保护心脏;荥穴则代表脉气从此处开始增强,因此按摩劳宫穴有助强化心包经,减少外邪对心脏的伤害,从而泄心火,让思维恢复清晰,焦急、浮躁的情绪也得以重现平静。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握拳后中指指尖处便是。这个穴位是心经的原穴,心脏有任何不适都可以通过按摩劳宫穴来缓解。

心血劳宫求,劳宫穴是心累了要去休息的宫殿,五行属火。火为木子,所以,劳宫穴可以清心热,泻肝火、开窍醒神、消炎止痒、安心神的功能,能够治疗:心痛、癫狂、中风、口臭、口疮、中暑、癔症、口腔炎、发热无汗等等。

平时按摩劳宫穴可以强壮心脏,改善手汗,还可以调理五心烦热导致的失眠。五心就是两个手心加两个脚心,再加一个心脏。具体做法是用手掌心的劳宫穴处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达到心肾相交。长期坚持调养,可以使心火下降,促进睡眠。按摩时,可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每天2-3次,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可以借助木棒、笔套等钝性的物体来进行按摩。经常按摩劳宫穴对心脏的保养非常有效果。

遇到心梗发作时,在没有药的情况下,用力按摩劳宫穴,对患者进行急救,这一方法,也许会挽救一个心梗患者的生命。

如果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急剧升高时,也可以按压劳宫穴,以有效降低血压。劳宫穴是一个救命穴。

03、点穴“神功”之三——急性腰痛发作时赶紧掐委中穴



腰背委中求,精通穴位的人都知道,这是真理。腰的问题,背的问题,腰疼背疼都可以按摩委中穴。

有一次回老家探亲,与多年不见的初中女同学在郊外踏青。女同学平时腰就不好,走着走着突然说自己腰不行了,然后就直突突的坐在了地上。

这个地方比较偏僻,离坐车的地方还有一段路程,怎么办呢?背她吧?男女授受不亲,女同学打死也不会愿意。这时想到了腰背委中求这句话,于是教女同学如何按摩委中穴。

大概按了三五分钟,女同学就说腰不怎么痛了,又按了十来分钟,就可以起身走路了。虽然走得比较慢,但总比不能走路强多了。

所以,平时腰痛的小伙伴可以常常委中穴,有条件的话艾灸也可以。

04、点穴“神功”之四——头疼欲裂时赶紧按摩太阳穴



太阳穴,阳气生发的源地,当我们过度用脑,出现清阳不升,头昏脑涨时,按摩太阳穴很快就会缓解。

我经常头疼,没休息好或者稍稍劳累过度就发作,按摩太阳穴再喝一杯生姜红糖水,很快就会缓解。

太阳穴不仅治头痛,还可以缓解眼痛、牙痛哦。

05、点穴“神功”之五——流鼻血可以捏脚后跟



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约3分钟可止鼻血。

06、点穴“神功”之六——呕吐不断、打嗝不止赶紧掐内关穴位



你有过不停打嗝的经验吗?如果和其他人在一起,着实会让人尴尬不已。这时按摩内关穴,可有效治疗打嗝。

内关穴除对心脏系统疾病有缓解作用,对打嗝不止也有很好的效果。

取穴:手腕横纹正中,沿着两条筋的中间往上2寸(约三手指宽)处。

按摩方法: 用一侧手的拇指按压住内关穴后,徐徐用力按揉,至打嗝停止。 或用原子笔笔尖按3秒后停,可连续按压6次。

07、点穴“神功”之七——中风发作时十宣放血

中风,中的是啥风?是山上吹下来的风吗?当然不是。中的是内风,中的是我们身体里面的风,这个风叫肝风,因为肝属木嘛。

年轻的时候,当我们的五脏六腑气血充盈,阴阳平衡的时候,这个肝风就像春风十里,让人沉醉,把我们的五脏六腑吹得很舒服惬意,就像母亲的手抚摸你的脸颊。当我们老的时候,这个肝风可不是春风了,它是狂风、妖风,毫无规律可言,随时狂风大作。

于是,中风就出现了。中风,在中医上来讲就是肝阳上亢的极端表现,这个时候肝火与心火携着气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的往上冲,冲入头脑,就像山洪突然爆发一样,不断冲击着堤坝。此时你的血管如果很脆弱,脑淤血又很严重的话,就很容易出现脑梗死或者脑溢血。

所以,当务之急就要泄洪,十宣放血就是泄洪的不二之选。在救护车还没来的时候,用针把十个手指头的指肚刺破,挤出血来。小伙伴们可以想一想,当气血有了出口,脑部的压力是不是减轻了?

如果十宣放血效果不明显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刺破耳垂,耳垂放血。

我们的十宣有五条经脉经过,分别是肺经、大肠经、心包经、小肠经、心经。

梅沃 健康 专家温馨提示:亲爱的小伙伴们,当我们四处求医问药时,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的身体到处都是灵丹妙药呢?这些穴位平时我们不用,把它忽略了,关键时刻还会救你一命呢。所以,我们要好好善待身体每一个穴位。


往期热文推荐:

1、盆友分享丨在接受膀胱起搏器植入治疗后,她重获了新生!

2、带你了解什么才是有效的独创芒针治疗尿失禁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49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