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宫殿建筑的发展

佚名 2025-05-20 11:33:47

据考古学家的发掘和古代文献记载,远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和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就有了宫殿建筑。商代都城殷的宫殿建造在高约一米的土台上,房屋有的达80米长,14.5米宽。周代的宫殿建在王城的中央,成为一组建筑群,前面有五重宫门,中间有三道宫室。商、周两代都还处于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当时的生产力还很低下,所以宫殿建筑当然也不会十分讲究。

秦代、汉代,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秦咸阳和汉长安城的宫室规模大大地超过了前代,都成为自成体系的建筑群体,不但有供皇帝处理政事的宫殿,而且还有专供皇帝居住和游乐的建筑区。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期,在规划严整的长安城内,宫殿建筑集中在宫城和皇城里,处于城市的北部。公元634年在长安城外建造的大明宫是一组规模很大的建筑群,主要建筑沿着中央的轴线布置。其中的主殿称含元殿,它建造在一个地势略高的台地上,前面有很长的坡道直达殿前。主殿的两翼还有伸向前方的配殿,形成三面环抱的格式,气魄十分雄伟,反映了那个时代强盛的国力。

宋代迁都到河南的开封,它的宫城居于都城的中心部分。宫城内主要宫殿也是沿着中央轴线布置,城的四面有城门,四角建有角楼。公元13世纪,元代统一中国后,在大都城建造了规模很大的宫殿建筑群,宫殿建筑组成的皇城位于全城的中心。

我们从历代皇朝的宫殿建筑上,可以看到以下的特点:第一,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都是单幢的建筑,它们的体量多不很大,分别满足统治者工作、生活、游乐等各方面的要求。第二,这些单幢的建筑按照一定的序列组织在一起,主要宫殿安排在南北方向的中央轴线上,次要建筑在左右两侧,前面为朝政用房,后面为居住和游乐建筑区。第三,这些宫殿建筑群又组成为一座宫城,四周用墙相围,宫城自成一区,处在都城的中心位置上。这种形式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格式,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为历代皇朝所沿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guoxue/1606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