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南水北调渠线中心的一处战国时期墓葬封土上,河北省考古工作者最近发现了4组排水设施,这为了解战国时期建筑情况提供了重要线索。
据新华社石家庄12月8日电,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日前对邯郸林村汉墓进行了发掘,共发现遗址4处,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其中的西小屯三号墓正处在南水北调渠线中心,这个战国时期墓葬有陪葬墓3座、陪葬车马坑1座,其封土形成地上墓室,封土上有排水设施4组、封土石块15处、柱础石3处,墓内出土器物100多件,包括鼎、壶、盘等一套战国时期典型仿铜陶礼器。
考古发现的4组排水设施结构基本相似,均由两排板瓦的纵向边缘和三排覆筒瓦并列舖设于封土表面,板瓦内面朝上,上下板瓦相接处叠压部分长10─16厘米,在两排板瓦的纵向边缘及相接处覆以三排筒瓦,板瓦大端朝向封土,由封土中央向四周渐低,以利于向四周排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人员介绍说,西小屯三号墓是这个省近年来发掘的战国墓中规模较大的一座,在形制方面有鲜明的特征,封土上的排水设施、封土石块和柱础石的发现,有助于今人了解当时的建筑情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601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浮在水面上的农田—架田
下一篇: 与水争田,与山争地—围田和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