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和德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研究发现,全球广泛分布的栽培荞麦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东部。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陈庆富说:“栽培荞麦有甜荞和苦荞两个种,我们发现它们是独立起源的,分别起源于中国西南部较温暖地区和青藏高原东部海拔较高的冷凉地区。”
陈庆富带领的科研小组由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则勒、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颜济和杨俊良等人组成。这个研究小组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实地考察了中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收集和征集了170多份栽培和野生荞麦类型。
研究发现,甜荞的祖先种是大野荞,苦荞的祖先种是毛野荞。毛野荞生长于不利于虫媒传粉的冷凉气候中,诱发了基因重组和突变,最后进化成苦荞。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还首次发现了三个荞麦新种——大野荞、毛野荞和佐贡野荞,这标志着荞麦分类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这项研究还在世界上首次产生了普通荞麦三体系列,开辟了荞麦三体遗传学新领域。上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已经在国际植物学权威刊物《英国林萘学会植物杂志》和《作物科学》上发表,并被国际著名学术文献数据库SCI收录。由中国荞麦学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组成的评审专家组认为,栽培荞麦起源研究的完成,标志着荞麦遗传学、荞麦起源和荞麦分类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601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古代水利工程-灵渠
下一篇: 中华古代农器的成就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