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经典《黄帝内经》
在传说中,中医学是黄帝和他的大臣岐伯所创立的,所以后世把黄帝和岐伯尊为医祖,甚至把中医学称之为岐黄之术。《黄帝内经》便是以黄帝和岐伯问答的形式写成的,约成书于战国晚期(一说汉代)。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二部分,以论述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断为重点,兼述针灸、经络、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医学的一部著名经典著作。它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至今仍是学中医的人所必读的典籍之一。
《黄帝内经》把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医学,使其成为医学的基本理论。书中说:“阴和阳,是天地的根本法则,是万物的纲纪,是变化的父母,是生与杀的本始,是精神寄藏的寓所,所以治病就要探求阴阳这个根本。”由此,书中提出对于人体健康,最根本的是要保持阴阳的平衡,如果阴阳失去了平衡,人就会生病。治病疗疾的宗旨,就是用各种方法使破坏了的平衡重新恢复起来。同时,《黄帝内经》把人体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各部分的器官都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某部分发生病变,将会影响到全身及其他器官,而全身的状态也可能影响局部的病理变化。五行在书中也得到充分应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有乘虚侵袭之意)、相侮(有恃强凌弱之意),被用来论述人体疾病的各种起因。书中说:“五行者,金木水火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这里的“贵贱”是指盛衰的意思,就是说以五行的盛衰来观察身体的健康与疾病。
《黄帝内经》对人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也非常重视。它强调指出,人的身体状况与四季变化、昼夜交替、地理水土、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状态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中也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因时、因地、因人分别施治。这一诊断和施治的指导思想,已为现代医学和生物学所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600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本草纲目》:敢与前人论真假
下一篇: 生铁冶铸技术的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