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泥范铸造技术

佚名 2025-03-21 10:15:56

铸造业在我国古代的金属加工工艺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并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影响。今天我们在生活中还经常使用的“模范”、“熔铸”、“就范”等词汇,就来源于古代铸造业的术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陶范法、失腊法两大传统铸造工艺。最初的铸造技术是使用石范。由于石料不容易加工,又不耐高温,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很块就改用泥范。在近代砂型铸造之前的三千多年时间里,泥范铸造一直是最主要的铸造方法之一。泥范铸造的工艺是:1.制模。用泥土按照器物原型雕刻成泥模;2.翻外范。将调合均匀的泥土拍打成平泥片,按在泥模的外面,用力拍压,使泥模上的纹饰反印在泥片上。等泥片半干后,按照器物的耳、足、鋬、底、边、角或器物的对称点,用刀划成若干块范,然后将相邻的两泥范做好相拼接的三角形榫卯,而后晾干,或用微火烘烤,修整剔补范内面的花纹,这就成了铸造所用的外范;3.制内范。将制外范使用过的泥模,趁湿刮去一薄层,再用火烤干,制成内范。刮去的厚度就是所铸铜器的厚度;4.合范。将内范倒置于底座上,再将外范块置于内范周围。外范合拢后,上面有封闭的范盖,范盖上至少留下一个浇注孔;5.浇铸。将融化的青铜溶液沿浇注孔注入,等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掏出内范,将所铸的铜器取出,经过打磨修整,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就制作完成了。在制作复杂造型的青铜器时,古人还采用了分铸法作为基本工艺原则。或者先铸器身,再在上合范浇注附件(如兽头、柱等);或者先铸得附件(如鼎的耳、足等),再在浇注器身的时候铸界成一体。我国在商代早期就有了泥范铸造,商代中期达到鼎盛时期。用这种方法,古代工匠们创造出了象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这样的旷世珍品。我国古代泥范铸造的又一个杰出成就,是叠铸法的早期出现和广泛应用。所谓叠铸是把许多个范块或成对范片叠合装配,由一个共用的浇道进行浇注,一次得到几十甚至上百个铸件。我国最早的叠铸件是战国时期的齐刀币。这种方法由于其生产率高,成本比较低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600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