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千万别在孩子该管教的时候,和他做朋友

国学文化 2023-11-02 20:02:45

作者:钱志亮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立规则”和“明界限”是父母跟孩子做朋友的前提条件。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近年来,有一种育儿说法就是“和孩子做朋友”。认识一位年轻的妈妈,备孕之前曾给自己立下过目标:“等我以后有了孩子,我一定要努力成为他的朋友。”很多父母小时候是没有真正地被尊重过,有了孩子之后,就像是要弥补自己的童年一般,尽量给予孩子平等、尊重和理解。

这种反思是好事,然而,父母真的适合和孩子做朋友吗?

01

孩子10岁前不要以为真能和他做朋友人们常说,完美的亲子关系就如朋友一般,即父子如兄弟、母女如姐妹。事实上,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这一点,哪怕孩子到了六七十岁也不会有所改变。我们的角色分工,注定了我们无法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朋友没有责任也没有办法灌输给孩子行为规范和底线教育,但父母有。一旦放弃父母的角色和责任,教育也会变得困难起来。曾经在车上遇到一对母子,男孩吵着要玩手机,妈妈一直好言相劝,却换来孩子的不满,急得直接上手:“快给我!听见没!”可能是怕孩子太吵,影响其他乘客,妈妈只好拿出手机给孩子,快下车时,她喊孩子把手机收起来,可孩子就像是没听到一样,一动不动。妈妈将孩子当朋友般尊重,可孩子却不为所动,这样的父母,在孩子心中一点威信都没有。苏霍姆林斯基在《给父母的建议》一书中提起这样一个故事:职工村里有一户人家,父母非常宠爱家中三个孩子,从来不拒绝孩子们的要求,尤其是儿子维嘉,根本舍不得对他说重话。维嘉每次无理取闹时,母亲都这么说:“现在为什么要禁止他做喜欢的事情呢?等他长大了就会好的。”父母的纵容,导致维嘉行为问题越来越多。

其实,维嘉的父母知道,他们可以利用父母的权威去管教孩子,但是他们故意不使用这种权威,他们认为,只要孩子长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们忽视了身为父母的责任,最终无法让孩子成为一个守纪律的人。和孩子做朋友简单,做懂教育的父母才是真的难。发展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将教养方式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专制型、放纵型和权威型。其中,权威型养育方式值得父母深思,这种方式对孩子既有高要求,也能高度接纳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当我们早早放弃做父母的权威,面对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只能是束手无策。

02

先尽父母职责后做孩子的朋友一位妈妈说起这样一个故事:某年冬天,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孩子每天赖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有一天早上,孩子哭唧唧地跟她说:“我不想上学”。“为什么不想去?”妈妈问。“路上太冷了!”早上的时间匆匆忙忙,妈妈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开导孩子,她拿起衣服走到孩子床边,抱抱他:“我知道天气很冷,你不想去学校,妈妈可以帮你拿一件厚的外套或者叫爸爸开车送你去。

但上学这件事你没有选择,无论如何今天也要去学校的。就像妈妈没有选择,今天也要去上班一样。”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很多时候,我们是没办法做到像朋友那般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相反,我们还需要跟孩子亮出底线。

我们在文章中经常说道:尽量多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机会,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孩子能做什么与不能做什么,是不需要父母讲事实、摆道理的,因为很多原则性问题都没得选。比如:孩子比大人睡得早;

吃饭的时候不能玩手机;
做完作业再去玩耍......这些事情是孩子必须要做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更没有必要苦口婆心地去解释。

因为孩子的年龄,决定了他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都不如大人,他们的选择靠得是本能,而不是理性。我们对他们的限制,是一种保护,孩子敬畏并遵守规则,守住行为的边界。孩子的成长都要经历快乐和欲望的克制,这种克制能帮助孩子更加自律,更好地与世界相处,这是为人父母育儿过程中,最重要的责任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生活习惯的形成要远远早于他们语言与思维逻辑的形成。”也就是说,在孩子的三观建立之前,我们就需要去设定一些规矩,监督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孩子们是需要被管教、被约束的,只有在理性服从规则的基础之上,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他的朋友。



03

孩子渴望的父母是能给他们指引的人孩子的人生轨迹,并不会缺少朋友。他们缺少的,是人生路上的指引人。孩子们其实是希望你能把父母的角色扮演好的,他们需要有人给他们指路,提供方向和指导。《家有儿女》中,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刘星和小雨责怪妈妈刘梅小时候没给自己报兴趣班:“如果从小培养我,我也会弹钢琴,或者拉小提琴,或者吹小号……”刘梅委屈地说:

“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刘星回:

“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也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着我学呀……”刘梅哑口无言。有时候,孩子的童年过得没一点压力,长大了却未必对父母感激,反而,他们会后悔当初的轻松和放纵。有一年去参加朋友公司的年会,看着年轻人各种才艺表演,朋友感慨地说:“小时候学小提琴,没学几天,因为没耐心就放弃了。

现在想想,如果那时候有人逼自己一把就好了。说不定,今天也能上去秀一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过程,也是约束自己的过程,仅靠孩子的自律是很难做到的,需要父母的监督以及大方向的引导。

在孩子选择放弃之前,父母要学会适当地逼孩子一把,不逼孩子一把,他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父母的格局,就是儿女的方向,我们不能把自己放在和孩子一样的位置,事事迁就他们,这样是行不通的。


04

和孩子做朋友

需要等一等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和父母像朋友一样相处,这种感情,当然是值得父母珍视的。但这样的情况,一般都在孩子青春期之后,或是性格、行为习惯已经定了型。这样的孩子大都性格健康阳光,父母不会太干涉孩子的成长,他们及时调整了养育方法,毕竟孩子越大,对自立的呼声也越高,只有放下为人父母高高在上的姿态,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在这之前,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一方面,要帮助孩子成人,孩子只有先心智成熟,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父母也要自我成长,能够给孩子一个积极正面的示范,靠自己的努力去赢得孩子心底的钦佩和尊重,并为孩子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指导,有效帮助他们在成长中面对问题。用一言一行赢得孩子的爱、信任与崇拜,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信服你,你的所有建议,才会被孩子认真对待。这个时候,我们的相处才能算得上拥有朋友般的互相尊重。好的亲子关系,不是朋友关系,而是彼此都能履行为人父母、为人儿女的责任。孩子未来需要父母把关的时刻还有很多,我们不能轻易卸下做父母的责任。没有完美的小孩,也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都需要不断成长和学习,担负起各自该担负的责任。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75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