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相处,如同刺猬抱团取暖:
靠得太近,会刺痛对方;离得太远,又无法御寒。
交往,贵在把握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
保持好三寸、三尺、三仞、三丈的距离。
说话留三寸:不伤人
《增广贤文》有言: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说话要留有余地,直言不讳虽是一种耿直,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如果不顾场合、失了分寸,容易得罪于人。
有时,别人会因一句冷漠的话,而放弃自己坚持已久的事情;
有时,别人会因一句打击的话,而深陷自我怀疑中难以自拔。
聪明的人,逢人只说三寸话:
一寸在人,二寸在时,三寸在地。
一寸是见什么人物说什么话,人若不对,话不该说;
二寸是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时机不对,话不能说;
三寸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场合不对,话不当说。与人交往,要谨言慎行,给自己留口德。所谓福从口入、祸从口出,人生的福祸因果就在言语之间。
熟人之间留口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尴尬、维护了情分;
生人之间留口德,会避免无谓的争辩,消除更多的误解。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逢人话三分、交浅勿言深。
话出口前,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
遇事让三尺:添和气
《菜根谭》有言:
“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遇事让三尺,是一种心胸、一种风度,更是处世的智慧。
生活中之所以有许多矛盾纷争,只因没能掌握“让”的艺术。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首辅张英收到桐城老家来信,说家中拟扩建院宅,只为多占三尺地皮,跟邻居起了争执。
张英看完家书,回诗一首: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诗,主动将院墙让出三尺;邻家见状,也依样让出三尺。
两家宅邸之间,让出了六尺宽的小巷。
至今,这条“六尺巷”仍是桐城一景,被世人传为佳话美谈。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让不是吃亏,相反,让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修养。
下棋时让两子,是高手之举;
比赛时让一分,是大将风范。
越有涵养的人,越懂得宽容谦让。与之交往,彼此都会感到舒服、信任倍增。
利益让三仞:得人心
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所有一切,归根结底,要看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利他之心”发挥出来。
《中说·礼乐》有言: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长久关系的维持,要用真心换取,而不是因一时利益所得。
俗话说:“让利者得利,近利者无利”。
让利三仞,是让人在交往中更加看重情谊,看似一时之亏,实则会拥有人生长远之福。
一个人只有重视情谊,形成良性循环的交际圈,人际关系才会长远而恒久。
待人远三丈:关系佳
很多时候,我们与人相处,不是不懂得亲近,而是不懂得疏远。
无论关系远近,人和人的相处都要有一定的边界感,让距离产生美。
没有边界感的人际关系,无论多亲密,最后的结局很可能会是伤害。
有句话说的好:
爱人之间,保持一张纸的距离;
朋友之间,保持一杯水的距离;
亲人之间,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不因太烫而伤了自己,也不因太冷而寒了人心。
君子之交,互不苛求,不刻意迎合,不随意疏远,平淡如水,却让人如沐春风。
《菜根谭》有言: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知边界、懂分寸、能进退,让自己高兴、让别人舒服,这样与人相处,关系才能行稳致远。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74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对孩子不耐烦时,想想这三句话,有奇效
下一篇: “家有三不空,子孙乘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