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课堂
海上大明
公元1405年,郑和带领船队开启史无前例的七下西洋,航程万余里,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它是世界航海史上伟大的壮举,也是一场传播东方文明的探索之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阅读之声《人文课堂》推出《海上大明》, 更多完整音频,欢迎移步“云听”APP。
李挺没有找到建文帝,明成祖朱棣便派郑和出使西洋。明成祖为什么要换一个人出使西洋呢?因为郑和出使西洋成功的概率要比李挺大。
早在出使西洋之前,郑和就出色地完成了出使东洋的使命。这个时候的“东洋”指的是日本。
明初的时候,倭寇侵入山东等沿海地区,甚至抢劫到了现在的江苏淮安。
当时的日本,同时出现了南、北两个天皇,分裂为南北朝时期,武士与浪人在国内不好混,便走捷径出国抢劫,抢完朝鲜半岛,顺便就抢到了中国沿海。
这些海盗,给大明带来很大麻烦,日本国又管不了,郑和就是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出使日本的。
永乐二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领十万水军前往日本等国。日本国接受了封号,以属国的名义向明朝皇帝递交了国书,奉大明为宗主国,臣服于大明;同时,还抓了二十多个倭寇送到了明朝。
郑和是怎样完成下东洋使命的呢?《明史·戎马志》记载,郑和做了两件事:一是晓谕明成祖旨意,让日本以本国的法律来自行剿灭倭寇;二是“许以贸易”,代表大明与日本国签订了贸易条约,让日本国通过“合法”途径与大明做生意,而不是打劫。
郑和有航海经验,有处理对外事务的经验,但这还不是明成祖选择他出使西洋的根本原因。
《古今识鉴》中记载,明成祖在人选问题上曾经犹豫不决,最后袁忠彻对明成祖说:“我曾经给郑和相面,他完全能够胜任。”
袁忠彻当时是个从五品的小官,在皇帝面前说话为什么这么有分量呢,下一讲,我们讲这背后更复杂的原因。
播讲人简介:
章宪法,明史学者,安徽省铜陵市作协副主席,着有《明季闲谭》《明朝大败局》《明朝大博弈》《海上大明》等。
大家都在听↓
人文课堂 | 逼向海洋
人文课堂 | 天子之忧
人文课堂 | 大国雄主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66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