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史挺好玩 维权骑士签约作者,抄袭搬运必究) 汉末乱世,诸侯群雄几乎每一位都在嘲笑曹操曹孟德宦官之后的身份。既是宦官曹腾之后,曹操又从哪里来?《三国志》中有记载:“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曹操亲生父亲曹嵩是夏侯家过继来的,所以曹操其实是流淌夏侯血脉的“曹”家人。
在旧道德、旧礼教封建时代,大家还是很看重血脉的,两家都会不待见这样一位身份尴尬之人。但从结果上看,曹操既利用了曹家“汉相国参之后”的历史声望和曹腾历侍汉室四君的影响力,又慧眼识珠、把夏侯本家的一众猛将提拔起来。真的令人匪夷所思。
常理来说,过继出去的孩子,不应该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这种状态吗?
玩制衡的不仅仅有孙权,可能曹孟德更胜一筹曹操身上虽然有太多缺点,但他的识人用人能力真的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不管是曹姓、夏侯姓的本家猛将,还是以“五子良将”为首的外姓武将,亦或者是曹操的五大谋士都是令群雄诸侯惊羡的存在。
曹家的势力和声望以及夏侯家的武将二选一,曹操选择全都要。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记载: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即便在成就霸业以后,曹操还是选择过继以后的姓氏“曹”。这样往上可以追溯到汉朝的开国功臣,可以利用曹嵩甚至曹参的影响力坐稳大汉丞相一职,他的大权独揽就有了合法性。而对待曾经的本家夏侯家,一方面提拔以夏侯惇、夏侯渊为首的家族中人,另一方面给予夏侯家发展的机会。并不存在数典忘祖的情况。
世人眼中本该上演的两家狗血剧,在曹操这里并不存在。甚至曹家、夏侯两家都成为了曹操的身份背书和政治筹码,助力曹操霸业初成。
家族身份您别当是小事儿,袁绍袁术都是一方霸主,没有处理好家族身份问题也成为了他们败亡的缘由之一。或者做个假设,汉室宗亲刘皇叔突然有一天碰到一个什么家族说,你不是汉室宗亲,你是我家过继过去的,他的政治影响力会打多大的折扣?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我们从《三国志》的记载中得知,曹操走的是举孝廉这种内部推荐当官的制度,所以曹家还是给曹操崛起铺垫了一条相对轻松的道路。不管是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都能看到他背后曹家势力的影子。
曹魏霸业初成,不管是镇守西部的夏侯渊还是吞眼力战的夏侯惇,这样的夏侯族人都成为了曹操的左膀右臂。看看袁家,一直在内斗。再看看刘备家,能打的几乎全是外姓人。雄踞江南的孙权家,也是不管地发生自家人内斗。
他们都是一家人啊,曹家、夏侯家可是两家人。高下立判。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66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欧阳询这幅楷书,李世民到死都要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