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左宗棠入赘周家

今晚报 2023-09-22 16:24:13

道光十二年(1832)八月,左宗棠入赘湘潭周家。周家大院有个别致的名字——桂在堂,它三进五开,光天井,细数下来,就有四十八口,家道颇为殷实。左宗棠与夫人周诒端齐年,同为二十一岁。岳母王太夫人王慈云安心守寡,文化水平很高,她既能给家人讲解《诗经》《楚辞》,又能吟诗。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具有识别鱼目蚌珠的慧眼,认定左宗棠绝非久处蒿莱的凡庸之辈。周诒端温婉贤淑,知书达礼,左宗棠对她非常满意。同治九年(1870),周夫人溘然辞世,左公在家书中信笔摘出她的四大优点——“言动有法度,治家有条理,教儿女慈而能严,待仆媪明而有恩”,要儿女视之为家范,情见乎辞,敬亦见乎辞。

在清朝,男子入赘(俗称“倒插门”)绝非值得津津乐道的美事,若非家境贫寒,经济薄弱,不可能出此下策。男方要摆脱羞耻心,消除自卑感,不被别人看扁瞧低,就必须自立门户。左宗棠初到莲城,下马伊始就领教了乡民们的花式嘲弄,一首顺口溜算作见面礼:“桂在堂,讨个郎,呷掉一仓谷,睡烂一张床。”好端端的上门女婿却被视为赖在岳家吃白食的懒汉,足见乡民们的成见和偏见有多深。左宗棠的气场极大,自尊心特强,顶得住外界的压力,如果说他的诗句“九年寄眷住湘潭,庑下栖迟赘客惭”只算点到为止,他在《亡妻周夫人墓志铭》中则完全袒露心迹:“余居妇家,耻不能自食,乞外姑西头屋别爨以居。比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进取。每岁课徒自给,非过腊不归。夫人与妾张茹粗食淡,操劳过于村媪。”左宗棠羞于吃闲饭,做甩手掌柜,他决定自食其力,自养其家。绝意科举之后,他出门做塾师,直到年底才能返回桂在堂。周夫人常有小恙缠身,张氏妾终日操持家务,比村妇还要辛苦。说到张氏妾,也是由周夫人做主纳娶的,原本是她绝对信得过的丫头,身体好,性格柔和,手脚特别勤快。周夫人体质弱,能得张氏妾全力帮衬,家中诸务便能够打点得熨熨帖帖。有人不理解左宗棠做上门女婿何以有这么大的自由度,早早地纳妾,可事实就是如此。

左宗棠的妻子周诒端温润贤德,“常时敛衽危坐读书史,香炉茗碗,意态翛然。每与谈史,遇有未审,夫人随取架上某函某卷视余,十得八九”,可见她阅读面宽,记忆力好。乱世铁血交飞,人命危浅,左宗棠自号“湘上农人”,多年退隐乡间,不肯出仕,周夫人并无微词,但她了解夫君的抱负和才能,因此借七律《秋夜偶书寄外》表明了更高的期许:“书生报国心长在,未应渔樵了此生。”贤妻如同益友,如同诤友,如同谅友,这是左宗棠的福气。周夫人(正室)共生一儿(孝威)三女(孝瑜、孝琪、孝瑸);张夫人(侧室)共生一女(孝琳)三儿(孝宽、孝勋、孝同)。周夫人与张氏妾无复旧日主仆之尊卑,她们以姐妹相称,相亲相敬,同心同德,合力鞠育四儿四女。左宗棠安享齐人之福,家庭氛围其乐融融,做塾师自食其力,生活不成问题。虽然入赘的经历曾在他的心理空间投射过耻辱的阴影,但这种状况属于世俗社会的成见陋识所加,并非岳家所施。左宗棠对贤内助周诒端的爱意和敬意源于患难,发自内心。周夫人于同治九年二月初二日病逝,享年五十九岁,她弃世后,左公一直未再续弦,也未将张氏妾扶正,在当时的官场,一品大臣甘愿做个“光头和尚”,这种情形实为罕见。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63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