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女子难产晕厥,被误认为已死将其下葬,200年后墓内场景让人落泪

历史战争 2023-09-22 16:03:30

古文中提到:心想又对旁人说,不知说得说不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当时已经怀孕了,而且是两个月。这时候初为人母的诗人心情非常激动,同时又非常纠结,到底要不要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呢?但一方面又担心会给孩子带来困扰,一方面又按捺不住这样的喜悦。其实这样的心情,在很多刚怀孕的宝妈身上都非常容易见到。只不过现在的宝妈比起古代时期的宝妈要幸福太多了。

有这样一位清朝女子,当时因为难产昏厥就被家人误判是死亡,所以早早就将其活活“入土为安”了。2003年,中国考古学家在黑龙江地区发现了一则古墓,这座古墓的时间据悉已经有了200多年的时间。如果往前推的话,也就是清朝时期的一则古观墓。

然而在考古学家将其墓打开之后,发现了里面很多凄惨的画面。这座古墓里面的墓葬规格非常简陋,甚至还有一些被撬过的痕迹。说明这座古墓已经被很多盗墓贼光顾过了。虽然仅仅只剩下一副棺材,但是将棺材盖打开之后,在场的专家们都纷纷落泪的,因为棺内的场景太过凄惨。

原来,这则古墓的墓主人身份是一名女性。经过身份鉴定之后,发现这名女子当时是因为分娩体力耗尽,所以出现了短暂昏迷的情况,也就是假死。可能当时为这名女子接生的接生婆以及女子背后的婆家人,接收到女子已经死亡的错误信。,所以在呼喊不得之后,人们都以为这名女子已经去世,所以便将其草草入葬了。

从这则遗骸当中,大家可以看出女子在真正去世之前可能是经过大声呼喊,想要获取外界的救助的,但是无济于事。所以这份悲凉感不仅仅只是古墓被盗的无奈,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名女子的悲痛遭遇还是牵动了很多人的神经。其实,我国自古以来对于中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是与时俱进的,并且留下来的一系列医学典籍也很多,各个时代都有比较出名的名医。

但是像这位墓主人悲惨的遭遇还是屡见不鲜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在一些思想比较封闭的时代,很多家族里面的人认为有些事情是需要避讳的。比如说生孩子,在生孩子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些人们没有办法解释的事情,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要讨一个吉祥,不想把不好的东西遗留在自己家里太久,于是就会草草处理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这样封闭的思想,其实也是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这是我国的周代时期,我国周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第1个医院和医疗制度,包括医师、上士和下士等等,可见中国医学文化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了。再到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医师也非常多,比如说扁鹊等等。还有着名的医学着作,有《黄帝内经》,《扁鹊内经》等等。

在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是秦朝时期,秦朝时期又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令史。西汉时期是在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这时候的中医文化里面又掺杂了阴阳五行理论,东汉又培养了张仲景和华佗。之后时代的中医文化自然也就更加系统和严谨,所以中国医学一直都是往前前进的,也许真正扼杀人们性命的是可怕的落后思想吧

红楼梦后40回概括

1.转眼三年过去。

一转眼,老太妃一年国丧以及贾敬三年家丧已满,三年过去了,此时的贾宝玉已经十九岁,而林黛玉已经十八岁了。贾母已经在暗暗筹划二人的婚事。

2.贾探春“和亲”远嫁番邦。

朝廷因与海域番邦有争执,为避免兵戈相见,决定和亲。因为贤德妃贾元春的缘故,当今皇上对贾府女儿的才德修养一直很是欣赏,为此,皇上钦点从贾府女儿中选一人“以皇贵妃之妹”身份和亲。彼时,贾迎春已嫁中山狼,惜春年幼且才学不及探春,只有探春入选,被迫远嫁,从此天各一方。贾宝玉为此愤恨不已。但贾探春虽然远嫁,却凭借自己的才干,成为番邦一位广受尊敬的王妃,也算善果。

3.史湘云出嫁。

继贾探春和亲远嫁之后,史湘云也与订婚的卫家公子卫若兰成婚。卫若兰是一位谦谦君子,气质高雅,与纯真开朗的史湘云相得益彰,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4.贾政升官。

贾探春和亲远嫁,虽然是骨肉别离,但于贾府而言,却也是一番荣耀,毕竟,继贾元春成为皇妃之后,贾探春也成为了番邦的王妃,为朝廷做出了贡献。而此二女皆贾政之女也。为此,贾政官升一级,做到了工部侍郎,也就是建设部副部长。

5.贾元春怀孕与贾宝玉、林黛玉的婚事。

伴随着贾探春和亲远嫁,以及贾政的升迁,贾府似乎又进入到了新一轮的“上升通道”,而更加令人惊喜的是,这个时候,皇妃贾元春怀孕了。这不仅对于皇室来说是天大的喜讯,对于贾府来说更是天大的喜讯,这意味着贾府从此与皇室有了骨肉血脉的联系,贾府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必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和巩固。为此,贾母已经跟贾政、王夫人和王熙凤私下商议,莫若等皇妃贾元春喜诞皇子或公主之后就让贾宝玉与林黛玉成亲。彼时贾宝玉二十岁,林黛玉十九岁,既应了贾妃之喜,也避免了贾珠那样的年幼成亲导致的早夭。只是怕贾宝玉过于欢喜而更不专心读书,也怕贾宝玉和林黛玉相处过于尴尬,暂时不对外公布。贾政很是赞同这门亲事,王夫人虽然内心不情愿,也只得同意,王熙凤心愿得逞,自然欢喜。

6.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

迎春、探春、史湘云出嫁,薛宝钗搬走,大观园已经十分冷清,贾宝玉郁闷不已,好在有林妹妹相伴,不幸之中大幸也。而且贾宝玉和林黛玉其时心迹已明,相处得含蓄自然而默契。而在林黛玉从王熙凤以及平儿处已经预感到她和贾宝玉不过一年就要成亲,反而留意疏远宝玉,并叮嘱宝玉少来潇湘馆,因此二人表面反而疏远了。

7.忠顺亲王的反击。

就在贾府顺风顺水的时候,贾府的政敌也是“坏了事”的忠义亲王老千岁的政敌的忠顺亲王从一贯贪赃枉法的贾雨村处看到了扳倒贾府的希望,于是,他唆使手下陆续收罗和买通了被贾雨村发配的门子以及贾琏和王熙凤的心腹小厮兴儿和旺儿,获得了能够治罪于贾府的证据,包括:

贾珍和秦可卿的“爬灰”事件,贾琏国丧家丧期间偷娶尤二姐,贾雨村迁就薛蟠命案以及帮助贾赦为非作歹,王熙凤干预张金哥婚姻官司致使两人丧命,王熙凤不守妇道欺夫虐妾并买凶告状及杀人未遂,以及贾府家风严酷致使多人死亡有失国戚风范等事件。

忠顺亲王将这些事情写成密折,呈报给了极为重视德孝以及极为欣赏贾府德孝的皇上。由于证据确凿,皇上震怒,但顾及贾元春怀有身孕以及还需要进一步查实,皇上决定暂不追究。

8.贾元春得到消息。

作为皇后长史且升迁为皇妃的贾元春不仅是皇后的心腹而且也有自己的眼线,忠顺亲王证据确凿弹劾贾府以及皇上震怒的消息很快为贾元春获悉。正沉浸在怀孕幸福中的贾元春立即惶惶不安,既为贾府所作的丑事羞愧,也为贾府的地位担忧,既为自己会否失宠恐惧,也为腹中孩子以后的处境忧虑,而且,更痛苦的是,她还得装作不知道此事,强颜欢笑,更不能将此事泄露给贾府,因为只要有那个环节出错,不惟贾府就是她贾元春也将满盘皆输,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尽心尽力,感化皇上。这样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得贾元春度日如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9.贾元春难产而死。

就这样,贾元春在惶恐不安中度过,堪堪就要临盆,皇上期待,贾府翘首,贾元春更知道,或许只有孩子的降生才能免除贾府的危机。可是,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她难产了。巨大的恐惧笼罩着贾元春,在血与泪的折磨中,贾元春和孩子都没有挺过来。然而,令死去的贾元春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她的死,皇上念及彼此的情分,其实已经在暗中原谅了贾府。

10.噩耗来临。

贾府阖府上下正在期盼着皇子或公主的降生,欢欣鼓舞,不想,噩耗传来,皇妃贾元春因难产而薨。贾府上下惊疑不定面如死灰。

11.贾母骤逝。

正在和大家一起熬夜等待贾元春临盆的贾母欢喜而又疲惫,其时已经七十五六岁高龄,体胖且体虚,当她得知孙女贾元春难产而薨的消息后,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打击,当时就晕厥了过去,很快就痰迷心窍而亡。而贾惜春趁机提出,愿意出家为尼,终生为老祖宗吃斋念佛。这一举动,虽经王夫人、贾珍、林黛玉、薛宝钗苦劝而未果,惜春终得与芳官、豆官为伴,终老尼庵。而鸳鸯也遵守誓言,自愿一生为贾母守灵。贾宝玉为此唏嘘不已。

12.王夫人逼死林黛玉。

贾母一死,贾府又是国孝与家孝在身,贾赦贾政哀痛不已,贾宝玉、林黛玉哀痛欲绝,尤其是林黛玉,敏感的她已经从贾母的逝世中隐约看到了自己的不幸。只有王夫人心中暗喜,她知道,自己出头的日子终于来临。

堪堪一年孝期已满,王夫人决定先打发了林黛玉再为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恰巧此时,贾政又被放了外任,王夫人更好上下其手。

13.林黛玉之死。

林黛玉虽是千金之躯,奈何婚姻大事,却由不得自己,只能由长辈做主,贾母主张,她自是情愿,但表面也不是自己主张,这才合乎礼仪。如今王夫人改弦更张,她也只能打折了牙齿往肚里咽。以她的自尊,也不可能主动跟贾宝玉去说。而且,贾府上下,乃至丫鬟小厮,谁不知道老太太是把她许了宝玉的,如此一来,她如何在贾府立足?她将要如何被贾府上下暗中耻笑了去?这些,都是林黛玉虽不能说却也不能容忍的。其实,自打贾母骤逝,林黛玉就有一种大厦将倾的不祥预感。现在她知道,自己唯有一死以示抗争而已。

于是,林黛玉最后一次去探望了贾宝玉,可怜这个呆子什么也不知道,而林黛玉也什么也不会让他知道。林黛玉还去看了薛宝钗,林黛玉对于薛宝钗的亲昵,分明带有一种心痛的感觉,让宝钗觉得心酸,可是她能做什么呢?

在一个深夜,趁着众人熟睡,林黛玉自缢于大观园某个角落的树林之中了。

林黛玉之死,震惊了整个贾府,就连王夫人也变得手足无措,她没有想到,一个女孩子可以刚烈到如此程度。贾宝玉惊闻噩耗,抱尸哭得死去活来,数度昏厥。而薛宝钗也隐隐约约感觉到了自己的命运,其实那也并非她薛宝钗所愿,可是,她执拗得过母亲和姨妈吗?而且,黛玉已死。紫鹃把林黛玉之死归咎于自己的疏于管理,为此愿意终生守候林黛玉陵墓。

14.林黛玉死后的贾宝玉。

失去林黛玉的贾宝玉犹如树木失去了水。在林黛玉逝去整整两年,也就是贾府守完贾母家孝之间,他的形容举止以及精神状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前那个欢乐欢笑多于苦恼痛哭的公子哥消失了,他变得沉默了,并且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傍晚都要到潇湘馆呆呆的坐上一两个时辰,在这里,他已经见不到林黛玉,甚至紫鹃哀怨的眼神。只有雪雁还在默默的看护着它。自从失去林黛玉以后,贾宝玉真正的放下了,对什么都没所谓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还债,还清亲人的感情债,然后自行了断。

15.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

贾政被调回京城。对于林黛玉的死,他惊疑不定,总感觉到并非祥兆。而此时的王夫人已经在忙着张罗贾宝玉和薛宝钗的亲事了。当王夫人和薛姨妈分别告之贾宝玉和薛宝钗时,两人都是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淡淡的。而薛宝钗为了保护已经是嫂嫂夏金桂眼中钉的香菱,向薛姨妈提出要带香菱和莺儿作为配房丫鬟过去,薛姨妈答应了。贾宝玉和薛宝钗终于结婚了,这了了王夫人和薛姨妈的一块心病。然而,在新婚之夜,薛宝钗听到的是贾宝玉在梦中呼喊着林黛玉的名字,任是再大气的薛宝钗,也不由得流下泪水,为黛玉,更为自己。

之前,袭人打听到薛宝钗要带了本来就与贾宝玉林黛玉相处得来的香菱来,心灰了大半。于是,她主动要求家人把自己赎出去。至于贾宝玉,黛玉已死,他什么都能忍受都能理解,他理解袭人的心情,并主动把袭人介绍给了自己的好友蒋玉菡。

16.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生活。

婚后的贾宝玉和薛宝钗相敬如宾非常和睦,但是薛宝钗总感觉到缺少了什么,对,缺少的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一起时的那种纯真、那种快乐、那种忘情。如果薛宝钗之前并不了解贾宝玉和林黛玉相处的情景,那么,她和贾宝玉的相处算得上“模范夫妻”。可是,一旦有了对比,薛宝钗就知道了自己的婚姻有问题。而且,贾宝玉还保持着每晚到潇湘馆小坐的习惯,即便是薛宝钗让雪雁把门关了不让他进去,贾宝玉也必痴坐在门口,半日方走。而夜里,薛宝钗总能听见宝玉对黛玉的呼唤,长夜漫漫,薛宝钗只能感觉到透心的冷!她知道,宝玉的心已经随着黛玉去了。

17.贾迎春之死以及史湘云夫死。

就在贾宝玉和薛宝钗婚后不久,即传来噩耗。贾迎春暴亡,贾赦闻得是遭虐待而死后大骂孙绍祖并誓言要和孙家打官司。之后,又传来史湘云恩爱夫婿卫若兰暴病而亡的消息,史湘云年纪轻轻便做了寡妇。由于没有子女,娘家父母双亡,叔婶不亲,史湘云遭到卫氏家族的排挤,所为当然还是一个钱字。史湘云从此窘迫清贫寂寞度日,潦倒一生。

18.忠顺亲王的再度出击。

忠顺亲王的上一次密奏,几乎扳倒了贾府。怎奈皇上念及贾妃之情以及其中贾政并无大碍的原因,宽恕了贾府。可惜,这些,贾府贾政并不知道。但是,贾府因为贾迎春之死与孙绍祖反目又让忠顺亲王府看到了希望。于是,贾府如何先内定林黛玉为贾宝玉妻子,并且托管林家财产,之后如何反悔,逼死林黛玉,而且贾府其实已经侵吞了林家的大部分财产来补自己的窟窿,而且,这一切都发生在贾妃死后国孝刚满一年贾母死后三年家孝未满之时,如此公侯之家、仁德之家、国戚之家,竟然出此不齿之事,实乃皇室和国家之耻辱,属道德败坏丧心病狂,请即严加查办。

忠顺亲王作为皇室近亲,本来就有在宗人府议事的特权,此番呈报,让皇上想起四年前事情,不由得龙颜大怒,终于决定下旨查抄贾府。

19.贾府事败被抄。

圣旨传来,贾府被抄。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宝玉贾蓉一干人等目瞪口呆,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薛宝钗尤氏李纨等人惊慌失措。贾府上下鸡飞狗跳沸反盈天哭声一片。上述人等全被押往狱神庙审查,就是平儿、香菱、袭人、麝月等大丫环也不能幸免。而贾雨村和薛蟠也因为冯渊命案而被下狱。

20.狱神庙的审查。

经过审查,所有的事情真相大白,贾宝玉薛宝钗乃至贾政王夫人都大惊失色,原来贾府各人都私下干出了如此勾当。王熙凤更是羞愧难当,加之“血崩之症”爆发,狱中条件很差,遂流血而亡。此时,贾府的旧交北海静王以及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以及薛宝琴的夫家梅翰林都在暗中活动。最终,贾赦贾珍革去世袭爵位,贬为平民。贾赦、贾珍、贾琏、贾蓉、王熙凤被判发配流放。贾政虽无大涉,但系管教不严之罪,着革去官职,贬为平民。王夫人、邢夫人、贾宝玉、薛宝钗、李纨、贾兰、香菱、袭人、麝月等人释放,返回当初秦可卿梦中嘱咐王熙凤置办的祖产田庄安置。贾雨村革职查办发配流放,薛蟠着即下狱流放。

可怜平儿,竟被牵连,充入官中,买到不知那家做奴婢了。在狱神庙审查期间,深明大义而且已经结婚的贾芸和小红偷偷买通关系看视王熙凤,王熙凤临死之际,苦求贾芸小红照顾自己的女儿巧姐。

21.妙玉失踪。

贾府事败,妙玉看此地终非久留之地,遂决定违背师傅告诫返回家乡并还俗。不想她的家产,早已被族中人吞噬殆尽,妙玉回乡,肯定察觉,于是,她的族人竟然串通盗匪。于是,妙玉正在筹备之际,忽然遭盗匪劫持,被奸污之后,买入烟花柳巷,不知所终。

22.巧姐遭拐卖。

惶惶如惊弓之鸟的贾府族人,全部拥挤在祖产的田庄,生活贫困且不堪忍受。贾芸小红始终忠心耿耿看视着巧姐。而平日恨透了贾琏和王熙凤的贾芹竟然伙同王熙凤的混账哥哥王仁谎称田庄太苦,要接巧姐回王府居住为由,骗得了王夫人的同意,在半道之中强行把巧姐卖给了人贩子,二人分赃逃跑。可怜的巧姐,在城中人贩子租住的房子旁,幸运的遇到了就在旁边租房做小买卖的刘姥姥。原来刘姥姥自得贾府周济之后,果然做起了小本生意,日子过得还殷实。刘姥姥为救巧姐,不惜变卖家资,卖下了巧姐。巧姐惧怕再被拐卖,坚决不回贾家。刘姥姥无奈,只得带着巧姐以及姑爷媳妇外孙板儿青儿回山庄上过活。巧姐从此终老荒野乡村,以纺织为生。

23.贾宝玉悬崖撒手,出家为僧。

目睹种种变故,贾宝玉着实看透了贾府的丑恶,他想起了柳湘莲说的那句话,只怕这东府只有门前的石狮子是干净的。其实,整个贾府都是。而且,让贾宝玉更为气愤的是,他到今天才知道,贾府早已经在花着林黛玉家的钱财,却背信弃义逼死了林黛玉。他觉得即使是对于父母,他的情也已经还清了,他可以脱身了。而唯一亏欠的,就是妻子薛宝钗,可是,对于林黛玉深情的思念还是战胜了他对于薛宝钗的愧疚,贾府被封,潇湘馆他也去不了了。于是,他貌似平常的一天外出,却是出家为僧,再也没有回来。

24.王夫人的痛哭以及薛宝钗的回家。

贾宝玉出家,贾政哀痛。王夫人大哭,她觉得白疼这个儿子了,他太令她失望了,她把希望寄托在了贾兰的身上。贾宝玉出家,伤害最大的是薛宝钗,她现在是一没有子嗣二没有丈夫。为此她埋怨母亲薛姨妈。而薛姨妈正在为薛蟠的流放以及夏金桂的凶悍而苦恼不已。看着无助的母亲,看着衰败的贾家,还有弃她而去的丈夫,薛宝钗的心死了,她觉得还能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就是糊涂而软弱的母亲了,于是,她决定回到娘家,帮助母亲。

25.薛宝钗最后的日子以及香菱之死。

在夏金桂看来,薛宝钗回来就是要和她争夺薛家的财产,还有香菱,完全是由于她的缘故,薛蟠才入狱的,于是,她变着法的折磨香菱,杀鸡给猴看。香菱本来就患有干血之症,加之精神抑郁,最后竟恹恹死去。薛姨妈被夏金桂闹腾得实在吃不消,加之薛蟠不在,伙计作祟,生意彻底而迅速的败落下来,薛家也彻底败了。薛姨妈气痛交加,一病不起,也亡故了。最后,只剩下薛宝钗和夏金桂对峙,由于薛宝钗的尊严、聪明和不怒而威,夏金桂虽然罗唣,但也占不到半分便宜,可是她时时处处以薛宝钗赖在娘家来侮辱,薛宝钗见母亲已死,无可牵挂,虽不怕夏金桂,但内心之火却渐渐熄灭,天下之大,竟没有她容身之地,贾家,她不想去,薛家,她留不住。薛宝钗,这个可怜的女子,最终在哮喘的发作当中抑郁而亡,被夏金桂抛尸于大雪覆盖的荒野,后幸得莺儿收尸掩埋。

26.贾兰中兴。

贾府事败被抄十余年后,李纨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的贾兰中了举人;又过了十余年,贾兰高中进士,后步入仕途,成为朝廷重臣。由于贾兰的缘故,皇上赦免了贾府,赐还祖宅,贾府中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红楼春梦。

而林黛玉、薛宝钗等一干风流冤魂在若干年以后,等贾宝玉仙逝,即一同前往太虚幻境销账了号,偿清彼此的冤孽情债。

请添加详细解释

东汉战略家:鲁肃简介,在周瑜逝世后曾代其职务领兵四千人

人物生平

出身富豪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横征暴敛,豪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农民大量逃亡,成为流民。在这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公元184年(中平元年)爆发了黄巾起义,东汉王朝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东汉王朝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封建割据势力不断扩大,群雄四起,天下大乱。此时的鲁肃不仅不治家事,相反大量施舍钱财,卖出土地,以周济穷困,结交贤者。为此,深受乡民拥戴。

当时周瑜任居巢长,闻鲁肃之名,带数百人来拜访,请他资助一些粮食。当时,鲁肃家里有两个圆形大粮仓,每仓装有三千斛米,周瑜刚说出借粮之意,鲁肃毫不犹豫,立即手指其中一仓,赠给了他。经此一事,周瑜确信鲁肃是与众不同的人物,主动与他相交,两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时公孙侨和季札那样牢不可破的朋友关系。

当群雄相互争夺的混战将要扩展到鲁肃家乡时,为了避害,鲁肃举家迁居东城。当时的东城,为袁术的辖地。袁术闻其名,请他出任东城长。但鲁肃发现袁术部下法度废弛,不足与成大事,率百余人南迁到居巢投奔周瑜。南迁时,他让老弱之人在前,自率敏捷强悍的青年在后。袁术得知鲁肃迁居,急速赶来阻拦。鲁肃排开精壮人等,张弓搭箭,对追兵说:“你们都是男子汉,应该明白大势。方今天下纷纷离乱,有功,得不到赏赐,无功,也受不到责罚,为何要逼迫我呢?”说着,命人将盾牌立在地上,远远开弓射去,箭把盾牌都射穿了。追兵一方面觉得鲁肃的话有道理,一方面估计凭自己的力量也奈何不得他,只好退回。鲁肃顺利到达居巢。

不久,周瑜东渡长江,投奔孙策,鲁肃与他同行,把家留在了曲阿。见到孙策后,孙策很赏识鲁肃。后来,鲁肃的祖母去世,他回东城去办理丧事。

刘子扬是鲁肃的好友,写信给他,信中说:“当今天下豪杰蜂起,凭你的资质才干,尤其适宜于当今社会形势。你还是赶快回去接走老母亲,不可滞留东城。现今郑宝这个人,在巢湖拥有一万多兵众,占据富饶的地区,庐江郡许多人都前往依附他,何况我们这些人。看他的趋势,还会广聚更多的人众,机不可失,你应该速去那儿。”

鲁肃同意了刘子扬的意见,安葬完祖母,返回曲阿,当即整顿行装,欲投奔郑宝。正巧周瑜已经把鲁肃的母亲接到了吴郡,鲁肃去见他,把刘子扬的建议和自己的打算都对他说了。时孙策已经去世,孙权仍住在吴郡。周瑜劝鲁肃留下来,他说:“过去马援答复光武帝说过,‘当今时势,不仅君主可以选臣下,臣下也可以选择君主’。如今孙权亲信贤人智士,接纳奇才异能,况且我听说古代哲人的神秘论证,接承天命替代刘氏者,必定起于东南,推算历数观察形势,最终会造建起帝王基业,与天命相符合,也正在东南。现在正是有识有志之士归附英杰的时代。我正领悟到这个道理,你不必把刘子扬的话当作一回事。”

投奔东吴

鲁肃从其言。周瑜马上向孙权推荐鲁肃,说他有才干,可为辅佐之臣。并且建议孙权应该多方搜罗鲁肃这样的人才,以成就大业,不能让他们流散外地。

孙权立即约见鲁肃,与其交谈,非常高兴。等在场宾客起身退出时,鲁肃也告辞而出。但不一会儿,鲁肃又被孙权悄悄领了回来,合榻对饮。孙权对鲁肃说:“当今汉室如大厦即倾,四方纷乱不已,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企望建成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既然您惠顾于我,请问有何良策助我成功?”鲁肃回答说:“过去汉高祖耿耿忠心想尊崇义帝而最后无成,这是因为项羽加害义帝。如今曹操,犹如过去项羽,将军您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以鲁肃私见,汉朝廷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一下子就能除掉。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变幻形势。天下局势如此,据有一方自然也不会招来嫌猜忌恨。为什么呢?因为北方正是多事之秋。您正好趁这种变局,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后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天下,这有同汉高祖建立大业啊!”孙权又说:“我如今尽一方之力,只是希望辅佐汉室而已,你所说的非我所能及。”

张昭认为鲁肃不够谦虚,多次非议、诋毁他,说他年少粗疏,不可重用。孙权却对鲁肃另眼相看,非常器重。他厚赐鲁肃,使鲁家的富有程度达到了旧时的水平。

鲁肃尽力辅佐孙权,每遇大事,他都参赞谋划,且思深虑远,有过人之明。

合纵抗曹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孙权命甘宁西攻江夏,斩太守黄祖,进而准备夺取荆州。

曹操本无暇南顾,如今见孙权攻取江夏,唯恐其攻取荆州,养成羽翼。于是在七月份开始南征,集结大军于南阳。

同年八月,刘表病死。鲁肃向孙权进言:“荆楚之地与我们江东邻接,顺水而往可达北方,外连江、汉,内隔山陵,有如金城坚固,沃野万里,士民富足,如果占有这块地盘,就是打下了建立帝王之业的基础。如今刘表刚刚去世,两个儿子素来不和,军中的将领也由此分为两派。加之刘备是天下枭雄,与曹操存在矛盾,寄身在刘表那里,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敢重用。如果刘备与刘表的儿子们协力同心,上下合力,我们则应该安抚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之间离心离德,我们就应另作打算,以成就自己的大事。我请求奉命前往荆州向刘表的儿子们吊唁,并慰劳他们军队中的将领,以及劝说刘备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乐于从命。如果这件事处理得好,则天下就可以平定了。现在如不速去荆州,恐怕让曹操赶做在前面了。”说完,鲁肃提出代表孙权去荆州吊丧,了解情况。孙权批准了他的请求。

鲁肃刚到夏口,闻曹操已向荆州进兵。鲁肃日夜兼程,等他到了南郡,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献出荆州降曹,刘备准备南撤渡江。鲁肃当机立断,去找刘备。在当阳长阪(今湖北当阳境内),鲁肃与刘备相遇。鲁肃说明了孙权派自己来的使命,然后和刘备共论天下形势,并问刘备准备到哪里去。刘备说想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鲁肃说吴巨是个没有作为的庸人,劝刘备不要去依靠他。接着,详细述说孙权的情况和江东的实力,劝刘备与孙权联合,共拒曹操。刘备听了鲁肃的分析,决定并力抗曹。这时诸葛亮正跟随着刘备,鲁肃对诸葛亮说“我是你哥哥的朋友”,两人当即结下交情。刘备率部进驻夏口(今湖北汉口),派诸葛亮随鲁肃去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

孙权得知曹操准备渡江东侵,召集众位将领商议,将领们都劝孙权降曹。唯鲁肃不发一言。

孙权起身入厕,鲁肃跟到屋檐之下。孙权知他要单独表述意见,就拉着他的手说:“你想说什么?”鲁肃回答说:“刚才观察众人议论,都是想让您失误,不足以与他们共谋大事。当今我鲁肃可以迎接曹操,对于将军来说却不能。为什么这么讲?如今我迎降曹操,曹操理当送我回到故乡,品评我的声名地位,总还能做个小官,乘牛车,有随从,交游士大夫,慢慢升迁上去,也少不了做个州郡长官。而将军您迎降曹操,将把您作如何安置呢?希望您早定大计,再莫听取众人的议论。”孙权听完,叹息道:“这些人的主张,深深让我失望,现在你阐明长远大计,正与我的想法一致,这是上天将你赐给我啊!”

此时周瑜正在外地,鲁肃劝孙权将他召回。周瑜归来,更坚定了孙权的抗曹决心。孙权授权周瑜,让他主持战事,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周瑜运谋划策。终于在赤壁大败曹军。

大战结束,鲁肃先行归来。孙权聚集众将,大张旗鼓地迎接他。鲁肃进殿拜见孙权,孙权起身向他示敬,并对他说:“子敬,我扶鞍下马迎接你,足以表彰你的功劳吧?”鲁肃趋前几步,摇头说:“未能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鲁肃就座后,才徐徐举鞭说:“我希望至尊的威德遍及四海、总括九州,完成帝王大业,再用软轮小轿车召见我,这才算显扬我。”孙权听后,抚掌大笑。此后愈加倚重鲁肃,把他称作自己的邓禹。

赤壁战后,刘备派人谒见孙权,请求借荆州。吕范等将领劝孙权扣留刘备,周瑜在外地,也上疏陈说此意。唯鲁肃从全局考虑,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以孙刘联合,共同抗曹。鲁肃说:“您(孙权)固然神武盖世,但曹操的势力太大了。我们刚刚占有荆州,恩德信义尚未广行于民众。如果把荆州借给刘备,让他去安抚百姓,实是上策。因为这样一来,曹操多了一个敌人,我们多了一个朋友。”孙权同意了鲁肃的主张。曹操闻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消息时,正在写信,震惊之下,落笔于地。

周瑜病危,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代替自己。信中说:“当今天下,正值混乱多事,这正是我日夜忧心的事,愿陛下预先考虑尚未发生的事,然后才想到安逸享受。现在既然与曹操作对,刘备近在公安,边境附近的百姓尚未归附,应当用良将前往驻守镇抚。鲁肃的智谋才略足以胜任,请求起用他来接替我。我死之日,也就没有牵挂的事了。”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当即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统领部队。周瑜私属部队四千多人,以及原来的奉邑四县,全都转归鲁肃所有。鲁肃开始时驻守江陵,后移兵下驻陆口。威望恩义,大行于众,部属增加万余人,被任命为汉昌太守、偏将军。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随孙权攻破皖城,改任横江将军。

在此之前,益州牧刘璋法度纲纪颓败废弛,周瑜、甘宁等人曾劝孙权借机攻取蜀地。孙权就此事征询刘备的意见,刘备心中有自己的打算,假意对孙权说:“我与刘璋托名为皇族后裔,希望借助先人英灵,以匡救汉室。如今刘璋得罪了大家,我独自心内惊惧不安,不敢听说攻取蜀地的话语,希望您对他实行宽恕。如果这个请求没有得到答复,我当披散头发归隐山林。”孙权答应了刘备的请求。然而,后来刘备却向西进军,图谋吞并刘璋,留关羽镇守荆州。孙权明白刘备的意图后,勃然大怒,骂道:““狡猾的东西竟敢耍弄诈术!”对刘备深为不满。

单刀赴会

这时鲁肃与关羽邻界统兵,疆土犬牙交错,多次发生摩擦。鲁肃顾全大局,总是以友好的姿态安抚双方。

刘备平定益州,孙权请刘备归还荆州中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不肯。孙权派吕蒙率军进取,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坚守不降。刘备得知,亲自引兵五万从成都赶回公安坐镇,派关羽率军三万争夺三郡。孙权也从秣陵进驻陆口,派鲁肃率领一万人屯守益阳,和关羽对抗。

鲁肃为了大局,邀请关羽相见,提出各自将兵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将军们各带单刀赴会。鲁肃做出决定后,他部下将领怕出变故,劝鲁肃不要轻蹈险地。鲁肃毫无畏惧,他说:“事到今日,应该把话说清。刘备辜负国家,是非尚未论定。关羽又能怎么样呢?”毅然赴会。

鲁肃动漫游戏形象会上,鲁肃数次指责关羽:“我们江东真心诚意将土地借给你们,是因为你们兵败远方而来,无有立足之地。现在已经得到益州,既然没有奉还荆州意思,那么就只求你们归还三郡,而你们还不从命。”鲁肃话音未落,荆州方面的一将说:“说到土地,只有仁德之人才能占有,哪来一家永远占住不放的道理!”鲁肃当即大声喝叱,辞色严厉。关羽此时也操刀而起,对那人说道:“这些自然是国家大事,他知道什么!”用眼光示意那人离去。

单刀会没有结果,双方僵持不下,战争一触即发。时曹操进攻汉中,刘备害怕失去益州,派人跟孙权讲和。双方议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属孙权,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属刘备。孙、刘休兵罢战。

去世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哀。孙权始终不忘鲁肃在东吴政权创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他称帝登坛祭天时,他对公卿们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鲁肃遗腹子鲁淑长大后,历任昭武将军、都亭侯、武昌督、假节、夏口督,他治军严整, 有才干,于274年病逝,由其子鲁睦承袭爵位并统领兵马。 人物评价

总评

赤壁之战,孙刘两家以弱胜强,打败了曹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鲁肃和诸葛亮的精心谋划。赤壁战后,曹操的实力仍然比刘备、孙权强大。作为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鲁肃对此非常清楚。他认为,无论是东吴孙权还是占据荆州的刘备,都不足以与曹操抗衡。摆在两家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联合抗曹;二是各自为战;三是不战而降,归附曹操。只有走联合抗曹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选择。所以,他终生不渝地坚持这一战略方针,并为之竭尽全力。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 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军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贝,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历代评价

陈寿:①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家富于财,性好施与。②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权:①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②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③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④孤亦子敬英爽有殊略,孤始与一语,便及大计,与禹相似,故比之。

《吴书》: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周瑜:①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②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

陆机: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畴入为腹心,出作股肱。

袁宏:昂昂子敬,拔迹草莱。荷檐吐奇,乃构云台。

严从:周瑜、鲁肃,咸起诸生,鹗视乌林,鹰扬赤壁。然肃为布衣,当襄汉之际,标卖田宅,分财结士,以求人杰:此其志不小也。公瑾推第於孙策,子敬辍粟於周郎:咸有异於人者也。

孙元晏:斫案兴言断众疑,鼎分从此定雄雌。若无子敬心相似,争得乌林破魏师。

周昙: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公瑾窘饥求子敬,一言才起数船归。

章如愚:至于三国,各自据其土而成鼎峙之势,亦诸人之力也。故在魏,则荀攸、贾诩之算无遗策,郭嘉、刘晔之才策谋,管宁之渊雅高尚,毛d之典选清正;在吴,则周瑜、鲁肃之俦入为腹心,出为股肱,甘宁、凌统之徒奋其威,黄盖、蒋钦之属宣其力;在蜀,则诸葛孔明之长于治国,费t、董允之志虑忠纯,向宠之性行均淑,皆一时之人杰也。

洪迈: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

陈亮:又二百余年,遂为三国交据之地,诸葛亮由此起辅先主,荆楚之士从之如云,而汉氏赖以复存于蜀;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邓艾、羊祜皆以其地显名。

林光朝:当时称之为长才无或异辞者,吴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蜀有诸葛孔明,是皆一方隽才也。

程公许:蜀将如关、张、庞统,吴将如周瑜、鲁肃,志长命短,天下重惜之。而马超、黄忠、赵云、费t、吕蒙、程普、步骘、甘宁辈皆智勇绝伦,足以当一面。

刘祁:已而诸豪割据,士大夫各欲择主立功名,如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诸葛亮、庞统、鲁肃、周瑜之徒,争以智能自效。

王义山:某仰惟某官学通六艺,忠贯三精,其谋略则荀攸、贾诩之密,其经济则周瑜、鲁肃之英,其吟啸则谢安、庾亮之雅,其牧御则羊祜、陆逊之仁。

江用世:夫肃在当时,其智计上不参公瑾,次似不敌子布,而何其有成画于胸中至与孔明隆中之筹相印合也?

王夫之:身任天下之重,舍敦信而趋事会,君子之所贱,抑英雄之所耻也,功隳名辱而身以死亡,必矣。欲合孙氏于昭烈以共图中原者,鲁肃也;欲合昭烈于孙氏以共拒曹操者,诸葛孔明也;二子者守之终身而不易。子敬以借荆资先主,被仲谋之责而不辞;诸葛欲谏先主之东伐,难于尽谏,而叹法正之死。盖吴则周瑜、吕蒙乱子敬之谋,蜀则关羽、张飞破诸葛之策,使相信之主未免相疑。然二子者,终守西吊刘表东乞援兵之片言,以为金石之固于心而不能自白,变故繁兴之日,微二子而人道圮矣。②然而肃之心未遽忿羽而堕其始志也,以义折羽,以从容平孙权之怒,尚冀吴、蜀之可合,而与诸葛相孚以制操耳。身遽死而授之吕蒙,权之忮无与平之,羽之忿无与制之,诸葛不能力争之隐,无与体之,而成谋尽毁矣。肃之死也,羽之败也。操之

幸,先主之孤也。悲夫!王士桢:将相江东美,英风压上流。鲁公最忠烈,慷慨借荆州。

屈大均:汉唐以来善兵者率多书生,若张良、赵充国、邓禹、马援、诸葛孔明、周瑜、鲁肃、杜预、李靖、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六经,翩翩文雅,其出奇制胜如风雨之飘忽,如鬼神之变怪。

吕思勉:周瑜、鲁肃,亦皆可谓为好乱之士也。徒以二三剽轻之徒,同怀行险徼幸之计,遂肇六十年分裂之祸,岂不哀哉。

黎东方:孙权下面,懂得政治、深知非联络刘备便不能抵抗曹操,以保持江东的“独立王国”,进一步问鼎中原的,只有鲁肃一人。

白寿彝:鲁肃始终不渝地坚持孙刘联盟,是因为他看到了联盟的维持与巩固,关系到江东生死存亡的长远利益,这是他目光远大的过人之处。鲁肃一生的活动,证明了他是江东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活动家。

龙步根:东吴谋臣鲁肃,不仅具有一个大政治家的胆略、卓识和政治的、军事的和外交的才能;而且还具有不为一已私利,忠诚于国家大业的可贵品质。因此,在三国众多英雄人物中,东吴的鲁肃可说是叱咤风云的“人杰”了。“推魏氏百胜之举,开孙权偏王之业,威震天下,名驰四海”。在那个精英荟萃的时代,为东吴立下了不朽的勋业。但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三国演义》中,却被写成一个忠厚而略显平庸的长者,成为诸葛亮和周瑜之间斗智的陪衬,这是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性的。②鲁子敬的这种高贵品德,不正是人们感到鲁肃形象的可亲可敬吗?这非周瑜、张昭所能及也。

张大可:鲁肃是东吴名将,他有智有勇,堪与周瑜媲美,若论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恐较周瑜还略胜一筹;但在《三国演义》中、戏剧舞台上,鲁肃恰似一位仁慈的长者,忠厚有余,才智不足,经常为周瑜、诸葛亮斗智施谋所戏弄,显出一副愚相,然而,《三国演义》和戏剧舞台,都是艺术创造,不是史实记载,从艺术角度看,可称生花妙笔,若从史学角度讲,可是历史的颠倒和歪曲。曾在历史风云变幻中活跃一时的鲁肃,他的心计绝不后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赞他“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吴书》说他“善谈论,能文属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鲁肃》传及裴注)。这才是史家的实录。

戏曲中的鲁肃扮象尹韵公:诸葛亮和鲁肃一样,都是三国时代最有眼光的杰出外交家。

周思源:鲁肃大智大勇、临危不惧、多谋善断、坦荡豪爽、能言善辩、堪称一代豪杰。

易中天:鲁肃是一个很侠义,很豪爽的人……而且鲁肃也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

《鲁肃墓》:年少粗疏未可轻,榻边视画最分明。直将诸葛同心事,空被张昭识姓名。大业竟从身后定,丰碑自向墓前横。指因风义人争说,细故何能概一身。、

轶事典故

死后显灵

孙权病得很重的时候,一个巫师报告说:“有个鬼戴着绢的头巾,像是已经故去的将相,大声斥责他都不理睬,径直走进宫里。”当夜,孙权果然看见已死的鲁肃前来拜见,衣服头巾和巫师说的完全一样。

另有一则说:王伯阳家在京口,家东边一坟墓,相传是鲁肃的墓。王伯阳的妻子是郗鉴的女儿,去世后王填平坟墓用来下葬。过了几天,王伯阳在厅上,看见一个贵人乘着坐轿,络绎不绝,随从的人有几百人,远远地说:“我是鲁子敬,你为何毁我的坟墓?”于是在左右的注视下下轿,用刀环击打了数百下离开,不久王伯阳被击打处都发疽溃烂而死。

家族成员 子:鲁淑

孙:鲁睦

墓址 鲁肃为临淮郡东城县人,《史记》“东城”下的古注:《集解》《汉书音义》曰:“县名,属临淮。”《正义》《括地志》云:“东城县故城在濠州定远县东南五十里。《地理志》云:东城县属九江郡。”从这里看出,东城是县,它的故城在定远县东南五十里。其实,这个“故城”就是东城县的城堡,县治所在地,说通俗一点,就是东城县县府所在地。作为词语,东城有两个意思:其一,东城县;其二,东城县的县城。

一、湖南省岳阳市墓址:

鲁肃于公元217年卒于岳阳,岳阳是鲁肃生前镇守的城池,岳阳楼最早即是鲁肃的阅兵台,岳阳鲁肃墓位于岳阳市岳阳楼以东约500米处。坟堆耸立如丘,高8米,直径32米,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周围砌有石栏杆。显得肃穆庄重,使人肃然起敬。公元215年,鲁肃率重兵屯守巴丘(岳阳)。公元217年因病卒于任上,年仅46岁。鲁肃在陆口和巴丘的六、七年间,始终维护孙刘联盟,迫使曹军不敢南征,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聪明才智。因此晋人陈寿在《三国志·吴志》中称赞鲁肃任职荆州时“威恩大行”。岳阳这一带自古尊他为“贤人”,岳阳旧祀六贤,其中一个便是祀的鲁肃;岳州人修了鲁肃墓,建了鲁肃将军庙(已毁),崇拜至深。

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的《巴陵县志》均有鲁肃墓的记载。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巴陵知县周至德对墓陵进行过一次修葺。1915年,北洋军阀曹锟来岳阳时,又修整了一次,重刻了墓铭。墓碑两侧的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荀上;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墓顶上有一小亭,亭中坚一石碑,碑上刻着曹锟撰写的铭文:“距今1698年,汉建安二十二年,东吴水上将军鲁肃卒于斯,巴陵人思其德而葬之于斯。余在岳阳,过其冢下,想见其为人,为之徘徊留连不去。旧冢有亭,亵不容人,余从而修葺之,而为之铭曰:公德于斯,卒于斯,而葬之于斯。呜呼,公足以千古!”这就是四十年前人们所见到的鲁肃陵墓。后来亭毁碑失,只存墓垄。1984年,岳阳市按原貌进行重修。1956年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二、湖北省 武汉市鲁肃墓:

武汉汉阳龟山古称大别山,後因纪念鲁肃改为鲁山,到明朝才改成如今的名字。鲁肃墓原位於龟山南麓,1955年因修建长江大桥而迁至山腰的鼎园。

三、江苏省 镇江市鲁肃墓:

此墓位于镇江市北固山,但由于战乱,原墓地已经不知所踪,如今位于北固山上的鲁肃墓是近代所立,与东吴猛将太史慈墓相毗邻。

在镇江东郊大学山上(原镇江一中,现外国语学校校园内)有一鲁肃墓,大学士山因鲁肃而得名。此墓为鲁肃的衣冠墓。 墓碑正面写:三国东吴鲁肃墓旧址纪念碑记。背面写:鲁肃墓,据郡志称:在城东大学山直指庵后。即今本校南山北侧。清乾隆间,镇江著名诗人鲍皋展拜鲁墓时,曾有诗云:“破虏封何在?巍然鲁大夫。霸图更代有,长者至今无。日暮烟平堑,江春酒满壶。指镉炭勺鳎差免哭穷途。”鲁大夫嘉行高谊,诗可概见。墓前原有“后汉东吴鲁大夫墓”碑石一座,解放初期尚存,后校园屡经变革,墓及碑石俱渐次湮没。癸酉(1993年)秋,市文管会为集中三国景点,移建墓址于北固山麓,致使鲁墓原址荡然无所指认。为弘扬民族文化,保存历史原貌,以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莘莘学子,特于鲁肃墓旧址镌石立碑以示纪念。一九九四年七月,杨积庆撰,镇江第一中学立镇江还有一处传说为鲁肃墓。根据解放后的新发掘以及清康熙、光绪年间的地方志记载,鲁肃墓在谏壁苦竹村的小渎山(今新区大港新竹村)。该村村民王瑞祥发现了鲁肃墓的墓碑,经考古人鉴定,此碑为民国初年所立。鲁肃墓位于小渎山方竹里竹园,背依青龙山,横枕万里长江,面对凤凰山,是有山有水有龙有凤的风水宝地,清咸丰以前谏壁附近的小山,都遍布树木和山竹,风景宜人,是葬墓的理想地带。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鲁肃是以一个老实人的形象出现,孙权继位后为周瑜推荐,仕于孙权,为孙权谋划战略,深受器重。赤壁之战时,鲁肃力主抗曹,出使联合刘备,并协助诸葛亮、周瑜说服孙权。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不忍周瑜陷害诸葛亮,多次协助诸葛亮脱险。赤壁战后,鲁肃在诸葛亮的设计下,成为保人,将荆州“借”予刘备,此后多次讨要不成,处于两难的境地。周瑜去世后,鲁肃代周瑜成为水军都督,数年后病逝。

唐高宗将妹妹以皇后礼下葬,其墓中壁画为何有“无头侍女”?

因为唐高宗对妹妹宠爱至极,破例让她以公主的身份享受皇后的待遇,而她墓中的壁画侍女头颅皆受损,大概是盗墓贼所为。


上个世纪90年代,咸阳礼泉县附近出土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经专家学者认定该陵墓的主人系唐太宗李世民最后的女儿新城公主。

陵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品,金器、玉器、唐三彩等物品数不胜数,规模之大甚至还要超过长孙皇后的陵墓,这无疑已经僭越了礼制。

最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新城公主陵墓中墙上那些壁画侍女居然都没有脑袋!并且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人为造成的,为何会新城公主陵墓中会出现这种怪异的情况呢?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主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新城公主的生平。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新城公主降临人间,作为李世民二十一个女儿当中最小的那一个,新城公主自从出生以来便受尽宠爱,李世民对她几乎是百依百顺。

贞观十六年(642年),年仅八岁的新城公主就被封为衡山郡公主,这在当时可是一个不得了的封号。

要知道,在当时山名、郡县名是不可以作为封号的,《唐六典》也记载称“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

而衡山郡显然是一个郡的名字,李世民将新城公主封为衡山郡公主与当时的法律法规相违背,这从侧面能够反映出他有多么疼爱新城公主。

更离谱的是,衡山郡公主的封号不仅仅是虚名,还享有收取赋税的实际权力,这也就是所谓的“汤沐邑”。

初唐时期,公主想要拿到汤沐邑一般得等到出嫁之时,然而新城公主年仅八岁便提前拥有了这种优待,李世民对她的宠爱可见一斑!


(新城公主剧照)

悔婚风波时光一天天流逝,新城公主也一天天长成大姑娘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作为父亲的李世民开始千挑万选为她物色一个好夫君。

同一时间,大臣魏征卧病在床,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于是李世民直接让中郎将住在魏征家中,方便及时报告后者的病情。除此之外李世民还隔三差五就派使者前去探望,甚至还抽空亲自前去。

贞观十七年正月十六日(公元643年),李世民再次亲赴魏征府邸探望,卧病在床的魏征说话都很困难,却还关心着国家大事,看着魏征这副模样,李世民心中大为感动,于是他做出决定将最疼爱的新城公主许配给魏征之子魏书玉,希望他们君臣之间的和睦能够在后辈身上延续。


(新城公主剧照)

对于李世民的赐婚,魏征自然是万分感激,可惜病重的身体不允许他将这一份感激表达出来,甚至还没来得及喊一声“儿媳妇”,魏征便在赐婚的第二天永远离开了人世。

然而魏家终究是没有福分享受这一段赐婚。魏征逝世同年四月,侯君集与杜正伦被卷入太子李承乾谋反的风波,一个被处死,另一个被罢免官职。

他们造反也就罢了,可关键是这两人都曾得到过魏征的大力推荐,魏征还曾将自己的谏辞给予史官褚遂良观看,图以求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可如今这两人造反,魏征不但失去了推荐人才的功劳,还被李世民怀疑心怀不轨,与侯君集互相勾结。

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李世民越想越觉得魏征以前所做所为都是在伪装,他的根本目的只是名留青史罢了,一时间怒上心头,不过当时魏征已经去世,于是李世民又将矛头调向了他的儿子魏书玉,直接取消了新城公主与魏书玉的那段赐婚。


(李世民剧照)

与长孙家的第一段婚姻魏书玉被淘汰以后,李世民又开始重新物色新城公主的婚配对象,经过六年的千挑万选,他终于在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敲定了这一段婚姻:将新城公主许配给长孙操之子长孙诠。

这个长孙操是长孙皇后的叔父,而长孙皇后又是新城公主的生母,因此长孙诠与新城公主联姻算是亲上加亲。

况且长孙家族早李氏家族立国前就为他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唐朝建立后,长孙一族更是备受重用,长孙无忌不但身为宰相,还是凌烟阁功臣第一位,所以李世民赐婚于长孙诠也不算辱没公主的身份。

可惜由于公主出嫁程序太过繁琐复杂,再加上李世民又非常重视,以至于李世民到死之前新城公主都没能完婚,婚礼准备工作只能被迫停止,或许没能看到最宠爱的女儿出嫁是李世民一辈子最大的遗憾。


(新城公主剧照)

李世民死后,李治继位皇位,为唐高宗。李治与新城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两人关系非常好,李治对于这个妹妹的宠爱甚至不下于李世民。

为了妹妹的婚姻幸福,李治在永徽元年正月(650年)脱掉丧服后决定,继续新城公主先前未完成的婚礼准备工作,打算让妹妹守孝期满一年便完婚。

可这种决定遭到大臣于志宁的坚决反对,后者认为父丧为人子女必须守孝三年以彰显孝心,新城公主虽然身份尊贵,却也不该违背这样的礼法制度。


(李治剧照)

面对于志宁的不依不饶,李治没有办法,只好暂停婚礼准备工作,等待妹妹守孝期满三年。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五月二十三日,此时距离新城公主守孝期满三年还有三天,然而作为李治的哥哥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妹妹出嫁了,为了表示庆贺李治还特意将她改封为新城长公主,增加5000户的封邑。

新城公主成婚以后与丈夫长孙诠恩爱有加,两人举案齐眉、夫唱妇随,每天过着幸福而又充实的日子,对此新城公主的墓志上也写道:

“调谐琴瑟,韵偃笙簧。标海内之嫔风,为天下之妇则者矣。”

可见当时夫妻俩关系非常和睦。


(新城公主与长孙诠剧照)

可惜好景不长,新城公主的幸福生活仅仅维持了七年便化为泡影。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中书令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意图谋反,之后长孙无忌被剥夺爵位并且流放至黔州,最后自缢身亡。

而同为长孙一族的长孙诠同样受到牵连,他被流放至巂州,最终死于地方官之手。

长孙家遭遇磨难对于新城公主来说是一次无比重大的打击,对于丈夫的死她是既悲痛又愤怒,尤其是对于罪魁祸首李治,新城公主心中非常不满。

或许是为了报复哥哥的狠心,亦或是难以承受丈夫身死带来的打击, 从那以后新城公主便不再梳妆打扮,整天披头散发面容憔悴,仿佛对生活失去了憧憬。

与韦氏的第二段婚姻看到妹妹这么一副消沉的模样,身为哥哥的李治也非常痛心,为了让妹妹走出悲伤,李治立刻又为她安排了第二段婚姻,婚配对象是京兆韦氏的韦正矩。

起初韦正矩只是个小小的奉冕大夫,因为新城公主的缘故,李治让他连升八级,直接一跃成为正三品的殿中监,这可谓是一步登天。

然而即便如此,新城公主仍然没能走出失去丈夫的悲痛,毕竟她与长孙诠算是初恋,夫妻俩恩恩爱爱了七年,已经积累了非常深厚的情意,失去这份情意所造成的伤口,是很难用另一段婚姻来抚平的。

所以新城公主与韦正矩结婚以后,两人的关系并不算和睦,甚至还有传闻称韦正矩对新城公主实施了家暴。


(韦正矩剧照)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四年,新城公主不但没有走出悲伤,反而因为过于思念前任丈夫而病倒了。

李治听闻这个消息以后,立刻命人修改建福寺为妹妹祈福。可即便如此,新城公主的病情仍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最终于龙朔三年(公元663年)三月去世,终年三十岁

妹妹的死给李治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他迫切需要一个发泄的对象,恰好当时有传闻称韦正矩对新城公主不好,于是他命令有司调查这件事情。

调查结果显示两人之间的关系确实不和睦,对此李治非常生气,他认为新城公主的死是因为韦正矩没有照顾好她,一怒之下他下令处死韦正矩,让后者成为新城公主的殉葬品。

其实这是韦正矩躺着也中枪。新城公主深受两代皇帝的宠爱,韦正矩自然不敢触碰她的威严,实际上他才是那个受气包,新城公主结婚后因为思念前夫,身体越来越差,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经常无端拿韦正矩出气,对此韦正矩是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新城公主的暴脾气。

然而这种情况在外人看来变成“驸马对于公主不友好”,所以当时李治派人调查的时候韦正矩百口莫辩,只能被迫陪伴新城公主走上黄泉路。

对于妹妹的死,李治既悲痛又自责,为了表达思念之情他下令以皇后下葬之礼处理新城公主的丧事,这让新城公主成为唐朝唯一一位由此殊荣的公主,我们不难看出李治对她有多么疼爱。


(新城公主)

无头侍女壁画而在出土的新城公主陵墓中,专家学者惊讶地发现壁画上的侍女模样并不完整,她们的“头颅”全都因为某些原因而受损,无头的模样让人不免有些震撼。

有些专家认为,这些“无头侍女”全都是李治命人搞出来的,李治认为新城公主会病逝这些侍女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命人将她们的“头颅”挖去,剥夺她们侍奉新城公主的资格。

然而笔者认为,“无头侍女壁画”的缔造者可能不是李治,而是盗墓贼。因为从壁画的外形来看,壁画上侍女头部缺失形状大小并不规则,如果真的是李治下令做的,为何有些壁画上的侍女头部缺失多,而有的缺失少呢?

再说了,如果李治真的认为侍女有错,完全可以在为新城公主修建陵墓的时候直接塑造“无头侍女”的壁画形象,又何必多此一举事后再破坏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盗墓贼曾光顾过这里,在掠夺金银财宝的时候因为心情不爽等种种原因,蓄意破坏壁画上侍女的脑袋,最后使得她们的脑袋一个个坑坑洼洼,如同“无头侍女”。


执笔君言总而言之,身在帝王家命运实在难以自己掌控,很容易因为政治纠纷而走向悲剧。哪怕新城公主深受两代皇帝的宠爱,却仍然因为政治问题痛失恩爱了七年的丈夫,最后郁郁寡欢,年仅三十岁就病逝了。

为了表示追思念与愧疚,唐高宗李治让新城公主享受了皇后葬礼的待遇,并且为她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至于陵墓壁画上侍女为何脑袋有所缺少,笔者推测很可能是盗墓贼所为,毕竟也只有他们能干出这么无聊而又愚蠢的事情!

诸位读者,对此你们怎么看?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62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