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沈阳皇寺一直是帝室东巡的必至之所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这句脍炙人口的词句,来自于清康熙年间的才子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曾做过清圣祖康熙帝的侍卫,他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朝臣纳兰明珠。纳兰性德之所以发出山一程、水一程的感慨,其实是触景生情的缘故。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康熙帝移驾东巡,前往盛京沈阳告天祭祖。既到沈阳,康熙皇帝就势必要到皇寺拈香题诗,礼奉金佛。
崇信佛法的孝庄文皇后,是敕建皇寺的清太宗皇太极的福晋
在清崇德元年,也就是公元1636年,身为康熙帝祖父的清太宗皇太极正式确立了大清的基业,并开始着手修建皇寺庙,皇寺庙中不仅供有三世诸佛、八大菩萨、阿难迦叶二位尊者,在寺院独立析出的护法楼中,还崇祀有二臂玛哈噶喇金佛怙主。此刻东巡祭祖的康熙帝,在文治武功上均取得了不俗成就,教导康熙帝立下功业之人,就是皇太极的福晋,永福宫庄妃。这位庄妃,是康熙帝的祖母,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孝庄文皇后。
皇寺大雄宝殿崇祀着诸佛护法和爱国高僧的庄严净处
像皇寺这样历史悠久的寺院,已不仅是诵经礼佛之所。在佛法与世俗文化的不断圆融的过程之中,清净庄严寺院也承担了为众生劝善止恶的教化功能。沈阳皇寺在清崇德三年(1638年)全面竣工,清太宗皇太极深知这座清都首刹的文治意义。皇寺护法楼内所崇祀的玛哈噶喇金佛怙主,是草原游牧渔猎民族军威浩荡的战神,对千千万万的关外子民来说,这尊金佛也被视为辽东沃土上,保佑大众招财聚宝、安居乐业、恭行善事的护法神只。
在广大善信乐善施助中,大为恢复的皇寺后楼建筑群
清代以后,这座曾经的皇家寺院正式向十方善士敞开院门。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百姓生活富庶安康,从来都是寺僧心中的美好期许。伴随着皇寺寺僧的经呗之声,清亮明敞的晨钟暮鼓与之交相合映,每逢重大节历,来自十方各地的善信香客,都在这座寺院中安放自心,寻求久违的宁静与轻安。自皇寺敕建之初,庙会文化也随之兴旺起来。时至今日,皇寺庙会尽显祥和,是佛法与世间法彼此圆融,庄严净土的体现。
近代所绘的皇寺山门处的北市场大牌楼
在民国年月,东北王张作霖就曾邀请伶界大王梅兰芳先生来到此登台献艺。与此同时西洋景与传统曲艺皆在此处上争奇斗艳,时人赞为“南齐北马关外唐”的唐派京剧,堪称关外沈城的一项绝世高艺,一代名伶唐韵笙先生也曾登临此地,“刀劈三关”之精妙演出,可谓威风正劲、一时无两。皇寺院内,寺僧与古佛青灯为伴,一页页的贝叶经卷,寄托着三世诸佛的无上智慧;寺院之外,庙会文化以寺院为依托将百姓的文娱生活装点的清新雅致。
国庆长假期间,毗邻沈阳皇寺的北市庙会,为沈城文娱事业增光添彩
寺院是高台教化的地方,而毗邻于寺院的文娱活动也旨在突出忠义孝悌的人伦思想。皇寺的教化功德,已融合到寻常人家的文化生活之中。如果您能够静心地按念佛珠,而不是追求佛珠的质地;如果您能在传统曲艺中,为忠臣孝子由衷赞叹,这都说明您兼有佛家的慈悲本心,这也是佛法圆融世境,润物无声的文治事业古人常说,安身立命就必须“爱国如家,爱国如身”,因为爱国之心,和报国土深恩之心,是佛子 庄严国土的家国情结。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9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五十四岁的诸葛亮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