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国号大明,定都应天(今南京)。同年十月,明军攻破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在中原的统治随即宣告结束。此后朱元璋于公元1370年、1372年、1380年、1381年多次讨伐北元残余势力并成功将其重创,其中捕鱼儿海(今中蒙交界处贝尔湖)之战后,北元基本上已经可以认为名存实亡。
公元1387年,朱元璋发动了讨伐北元的决定性战役——捕鱼儿海之战。在此之前,明朝虽然屡次讨伐北元,尽管胜多败少,但始终难以彻底瓦解北元势力。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局面,究其原因是元顺帝撤出大都后,迫于明朝强大的军事压力,元军无法正面抗衡,于是蒙古人重新恢复了游牧民族对抗中原王朝的传统作战方式。蒙古骑兵通常小规模偷袭明朝边陲,明军出击后又立即远遁,这种“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袭扰战术常常令远道而来的明军部队感到抓狂。
然而这一次北伐却与以往不同,明军以犁庭扫穴之势深入蒙古高原腹地,对北元势力实行了彻底清除。该年年初,朱元璋命大将冯胜统率二十万大军出兵辽东,成功逼降了盘踞在辽东并且在明元之间首鼠两端的纳哈出势力。(纳哈出,元朝大臣,官至太尉,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木华黎的后裔,虽然其名义上归属元朝,但屡次向明朝示好,并于元朝灭亡之际按兵不动,作壁上观。)逼降纳哈出,拿下辽东就保障了北伐明军的侧翼安全,这是明军可以放开手脚横扫漠北的主要原因。
辽东平定之后,朱元璋命大将蓝玉统领十万明军向北深入大漠,决心彻底荡平北元残余势力。茫茫漠北,远离中原,明军孤军深入、粮草不济,后勤供应十分困难,加上蒙元在退出中原之后,恢复了游牧本性而居无定所,因此战争的关键就成了如何在广阔的漠北找到元军主力。与此同时,北元王朝也同样深知明军的短板,他们料定明军大规模奔袭漠北,后勤补给困难,必然不会持久,因此只要避而不战,明军就会不战自退。不过凡事都有例外,而这一次蒙古人的计划落了空。
蓝玉最终还是找到了他们,在距离捕鱼儿海(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贝尔湖)东北方向八十里的地方,明军发现了蒙元主力。蓝玉立即命令将领王弼为先锋向蒙古人的营地挺进,在黄沙漫天之中,明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北元营地发起全面进攻。元军上下毫无防备,蒙古大将蛮子试图组织部队反击,但很快就被明军斩杀,元军瞬间丧失抵抗能力,或逃或降。一片混乱之中,蒙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元顺帝之子)只带几十人逃出重围,捕鱼儿海之战,明军大获全胜。
此战消灭了北元的主力大军,俘获北元皇帝次子地保奴并王公贵族三千余人,俘虏元军士兵七万多人、牛羊无数。脱古思帖木儿逃至土剌河,被将领也速迭儿杀死,也速迭儿杀死脱古思帖木儿后,自立为汗,称卓里克图汗。也速迭儿不久也死去,他的部将鬼力赤又篡夺了汗位,废除了元的国号,改称鞑靼,北元彻底终结。
?捕鱼儿海?即现在的贝尔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南,中蒙交界处。元朝被明朝消灭之后建立的北元势力,最后在这里被明军歼灭。
?捕鱼儿海?地属明代努儿干都司境内。元朝建立之初,成吉思汗将同母弟哈赤温封于?捕鱼儿海?。元朝统治被推翻后,朝中贵族与残余势力撤退盘踞于此,直到公元一三八七年,被明朝将领??蓝玉带兵消灭。北元的统治,至此宣告彻底结束。
明朝一三六八年建国之后,元朝统治者撤出中原,但残余势力一直盘踞在北方的草原上。直到洪武五年开始,徐达北征,接连两次失利。之后又有数次北征,虽获小胜,惜未破元。直到建国二十年之后,朱元璋先安定了南疆,再重用蓝玉,命其领兵二十万大破北元,让其残部中最主要的一支?纳哈出?降明。
洪武二十一年,明朝军队由蓝玉带领,最后一次在?捕玉儿海?与北元交锋。这一次蓝玉军队全歼了元军中央禁卫军以及王保保残部,俘虏大批北元皇室成员。北元方面损失十万将兵,而明朝据说是?不费寸兵?。
脱古思贴木儿是当时的?元主?。在此战之后,他与儿子一起逃脱,但最后在途中死于内讧。北元丞相与知院当年一同降明。从此历史上再无元朝的身影。
蓝玉此之战成名,被朱元璋封国凉国公。
据说,朱元璋最初因蓝玉功大,欲封他为?梁国公?,结果因为他侵犯北元皇帝的妃子,故此把梁字改为凉,希望他记住教训。没想到蓝玉自恃功高,嚣张跋扈,行事丝毫不知道收敛。最后一代开国功臣,落了一个?剥皮实草?的下场。
明朝建立后,蒙古人虽然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但在北方草原地区仍然有很大的势力,全国许多地区如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仍在元朝统治者手中,时刻都是明朝的重大威胁。洪武四年蓝玉从傅友德伐蜀,克绵州。五年从徐达北征,先出雁门,败元兵于乱山,再败于土剌河。七年帅兵拔兴和,获其国公帖里密赤等五十九人。十一年同西平侯沐英讨西番,擒其酋三副使,斩获千计。明年,师还,封永昌侯,食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券。沐英修建的昆明忠爱坊洪武十四年秋季,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率步骑三十万,往征云南,诸蛮部一律降服,云南悉平。沐英偕蓝玉与傅友德等会集滇地,联名报捷,并筹办善后事宜。明太祖念沐英功,遂命沐氏世守云南。蓝玉也从此受到明太祖赏识。洪武十六年三月甲辰,召征南师还,沐英留镇云南。洪武二十年,元太尉纳哈出,拥众金山,屡侵辽东,朱元璋命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师二十万北征。明军在“金山之役”中取得了成功,降服了元将纳哈出。但是,北元衰微后,原元朝统治区出现了多个蒙古割据政权,纳哈出只是其中的一个。纳哈出降明,只能说明朝降服了一支最有实力的蒙古割据政权,解除了其对明朝的威胁,但不代表蒙古诸部都已降明。
明朝建立之初,也就是朱元璋时期,先后对北元以及北元残余势力先后发动了8次北征,大多是胜利的,由此也是彻底消灭了北元,终结了元帝国可能南下夺取中原统治权的可能,大家最熟知的应该是蓝玉大破北元于捕鱼儿海,宣告了北元正式结束,之后的只能算是北元残余势力,而捕鱼儿海之战,则是将北元一整套体系官员大部分铲除,战后的北元残余势力已经是无力支撑国家的正常运转,加之其他部落开始再也不理睬北元残部,曾经统治中原的强大元帝国就真的没了。
捕鱼儿海之战很精彩,不过其实在此战之前的金山之役就已经展现出北元在军事上的颓势了。
在朱元璋8从北伐当中,第二次北伐应该是有些伤的,我之前也写过,就是洪武五年,徐达率15万明军北伐,被扩廓帖木儿击败的和林之战,当时此战之后, “与虏战失利,歛兵守塞 ”,大明是有过一段舔伤阶段的,但是经过第三次和第四次北伐,也就是沐英和徐达先后两次北征,大明逐渐恢复了对北元的战略主动,朱元璋是明白的,只要有机会,就要将北元彻底铲除的,不然北元存在一天,就祸乱大明北疆一天,有了前期的铺垫后,朱元璋开始在一次筹划彻底消灭北元的战争。
而在蓝玉率大军北征捕鱼儿海之前,朱元璋要清除东北的一个隐患,也就是北元太尉纳哈出,其实际控制的元辽阳行省成为威胁大明边防侧翼的一股力量,而且这也是少数能够被北元控制的地带,纳哈出也是一再被北元重视,予以高官厚禄,说起纳哈出这个人,还曾经当过朱元璋的俘虏。
《明史.太祖本纪》遂乘胜拔太平,执万户纳哈出。
那时元至正十五年的事情了,当时朱元璋比较看重纳哈出,想要将其劝降,但是纳哈出坚决不从,所以最终朱元璋放了他,这或许也是最终纳哈出投降的原因,毕竟他知道朱元璋不会亏待他。
?《明史.冯胜列传》大将军达、左副将军文忠皆卒,而元太尉纳哈出拥众数十万屯金山,数为辽东边害。
在朱元璋吹响消灭北元的号角前,盘踞于元辽阳行省的纳哈出成为了大明的第一个目标,此战正是蓝玉捕鱼儿海之战的前哨站,而当时的大明军中,常遇春早就挂了,徐达李文忠也相继离世,冯胜成为了大明的头号主帅, “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 ,当时冯胜在明军中的地位的确是无人可及了,所以冯胜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大明此次出征的主帅,大明北元之间爆发的金山之役由此拉开。
《明史.太祖本纪》二十年春正月癸丑,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傅友德、蓝玉副之,率师征纳哈出。
?《明史.冯胜列传》二十年命胜为征虏大将军,颖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帅南雄侯赵庸等以步骑二十万征之。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景隆、申国公邓镇等皆从。
可以看出朱元璋的意图,那就是以绝对的优势,快速解决掉纳哈出,此战明军不允许有失利,不然会影响到接下来对北元的决战,而且战事也不能拖得太久,速战速决,以较小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是朱元璋所想的,所以当时朱元璋是双管齐下的,一面是大明大军压境,一面是招降纳哈出,而且个人觉得,招降纳哈出才是朱元璋最希望的。
《明史.冯胜列传》帝复遣故所获纳哈出部将乃剌吾者奉玺书往谕降......纳哈出见乃剌吾惊曰:「尔尚存乎!」乃剌吾述帝恩德。
乃剌吾原本是纳哈出的部将,朱元璋派他去招降纳哈出,可见朱元璋最大的诚意,其实到这里的时候,大明就已经赢了,朱元璋的目的也达到了,无论两军是战是和,都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对决,纳哈出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退路,一个有退路的人,在决策上可能很圆滑,但是在如何圆滑,他都会是向那个他已知的退路慢慢走过去的,所以说不管纳哈出是真心想投降还是假意投降,在明军的军事压迫下,纳哈出投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所以说这场战役两军打了不到半年就结束了,同年蓝玉就整军准备出征北元,次年就大战捕鱼儿海了,在和纳哈出的金山之役中,记载中只是谈及了明军两次战败。
《明史.太祖本纪》临江侯陈镛从征失道,战没
?《明史.冯胜列传》而都督濮英殿后,为敌所杀。
陈镛是因为北征的时候和大军分离,迷失了道路,落单了被元军所围歼,濮英则是在大军已经取胜,班师途中他率军殿后,结果被北元残部围攻,战败身死,但是这都不是关键激烈的战斗。
《明史.蓝玉列传》闻元兵有屯庆州者,玉乘大雪,帅轻骑袭破之,杀平章果来,擒其子不兰溪还。
金山之役打的最出彩的就是蓝玉了,冯胜作为主帅,他所率的主力明军其实不需要打,主要稳稳的推进到纳哈出大军扼守的金山一带就可以,以当时北元军的战力和斗志,是绝对无法和明军打正面决战的,而蓝玉则率部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率部趁大雪奇袭,斩杀了辽阳平章果来,“平掌”是元朝时期地方的高级长官,蓝玉一战打出了明军的威风,这也是多少能够说明,蓝玉指挥骑兵部队的机动突袭能力,也是为他在捕鱼儿海之战的表现打下了基础。
?《明史.冯胜列传》胜已深入,逾金山,至女直苦屯,降纳哈出之将全国公观童。大军奄至,纳哈出度不敌,因乃剌吾请降。胜使蓝玉轻骑受之。
《明史.蓝玉列传》纳哈出以数百骑至,玉大喜,饮以酒。纳哈出酌酒酬玉,玉解衣衣之,曰:「请服此而饮。」纳哈出不肯服,玉亦不饮。
等到冯胜所率大军抵达金山一线,纳哈出直接遣使请降,之前纳哈出就派人给明军进献过军马,当然那时纳哈出主要的想法还是打探明军虚实,这次请降,纳哈出也是缓兵之计的意思的,明面上,其所统率的北元军没有和明军一战之力,但是或许纳哈出想要获得北元朝廷的支援,合力还是有希望和明军一战的,所以他需要拖,那么投降是最好的办法,投降谈条件以换取时间。
《明史.常遇春列传》会纳哈出请降,诣右副将军蓝玉营,酒次,与玉相失,纳哈出取酒浇地,顾其下咄咄语。茂方在坐,麾下赵指挥者,解蒙古语,密告茂:「纳哈出将遁矣。」茂因出不意,直前搏之。纳哈出大惊,起欲就马。茂拔刀,砍其臂伤。纳哈出所部闻之,有惊溃者。
在蓝玉受降纳哈出的时候,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在场,得知了纳哈出想要逃,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导致纳哈出想要出逃,但是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只能说明当时纳哈出并非真心投降,而是想要拖延时间,其背后有什么谋划,随着纳哈出被常茂砍伤,北元军产生了恐慌。
?《明史.冯胜列传》纳哈出将士妻子十余万屯松花河,闻纳哈出伤,惊溃。胜遣观童谕之乃降,得所部二十余万人,牛羊马驼辎重互百余里。还至亦迷河,复收其残卒二万余、车马五万。
但是明军依然是成功招降了纳哈出所部的,这也能看出当时盘踞在元辽阳行省的北元部队是没有斗志的,不是说几个高级将领能够左右的局面了,即便纳哈出宁死不降,这支北元部队也是和明军打不了的,但凡他们大多数不愿投降,在得知自己主帅谈判时被明军砍伤,那结果就是这引发两军对决了,可是这场金山之役,两军主力部队就没有交过手,就像是走个过场,北元军就直接降了。
至此,大明就清除了自己北疆侧翼的安全问题,可以组织大军北伐了,尤其是此战明军并未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虽然蓝玉有于大雪中奇袭的情况,但是战役发生的时期其实是在春夏之交,并没有太过恶劣的天气,明军的非战斗减员也不大,也可以见征服纳哈出的金山之役当做是捕鱼儿海之战前的军演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冯胜绝对是出征北元的第一主帅,但是在金山之役后,他的统领明军北征的梦想就破灭了,朱元璋直接废了大明这位主帅。
?《明史.冯胜列传》帝怒,收胜大将军印,命就第凤阳,奉朝请,诸将士亦无赏。胜自是不复将大兵矣。
原因是冯胜在战争中给自己揽财又搜刮俘虏,这些事情在明军班师后,有人捅给了朱元璋。
会有言胜多匿良马,使阍者行酒于纳哈出之妻求大珠异宝,王子死二日强娶其女,失降附心,又失濮英三千骑,而茂亦讦胜过。
其实这已经不是冯胜第一次干这事了,早在洪武五年,也就是徐达北伐和林的时候,冯胜作为牵制北元军力的一支部队,西征甘肃一代,战后他成为了三路明军中,唯一一支取胜的明军,当时得胜而还的冯胜就这么干过。
?《明史.冯胜列传》是役也,大将军达军不利,左副将军文忠杀伤相当,独胜斩获甚众,全师而还。会有言其私匿驼马者,赏不行。
而这次冯胜只不过是多了对纳哈出所部的压榨而已,的确是太贪财了,不过最起码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是有的,朱元璋发脾气也不至于直接让冯胜从此不再统领主力明军征伐啊,个人觉得,这件事只是一个契机,朱元璋可能是为了提拔蓝玉而故意让冯胜下来。
蓝玉和太子朱标的关系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是朱标的岳父,蓝玉和朱标的关系非常好,所以蓝玉一直都是朱元璋给自己儿子培养的第一武将,朱元璋对于自己这个儿子是很用心的,毕竟朱标是少有的真正当过儿子的太子,朱元璋更多的是将其看做儿子,而不是冰冷的太子。
《明史.列传三》帝以元制不足法,令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选勋德老成及新进贤者,兼领东宫官。于是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宗异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端、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
后面还有很多人,可以说,但凡你能叫上命的明初重臣,都会 *** 一个东宫的职位,也就是说,朱元璋的行政班底就是朱标的行政班底,朱元璋随时可以不干,让太子监国,而这个国家一点也不会乱的,而蓝玉就是在明初猛将大多离世后,给朱标培养的新一代明军统帅,你可以看看蓝玉的履历,蓝玉在常遇春、徐达、傅友德、沐英等一众名将手底下混过,在金山之役后,蓝玉则是一跃而上,成为明军主帅,第一次统领明军北征,就灭了北元。
《明史.太祖本纪》九月,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副之,北征沙漠。
而且朱元璋也是没有太多犹豫的,在刚刚结束金山之役后,同年九月就任命蓝玉为征虏大将军,整军出征了,捕鱼儿海之战也是让蓝玉成为了大明的霍去病,只是可惜朱标的早逝,让他有也没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9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