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余秋雨曾为赴西北辞职,贾平凹:这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

枕猫 2023-09-22 11:50:08

余秋雨是我国当代着名的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

余光中先生曾如此评价他:“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

喜爱余秋雨的散文的人一定清楚,他的作品总是具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知道余先生曾裸辞23次只为奔赴阳关故址的人才知道,余秋雨本人就是个极具理想主义、始终怀揣赤子之心的人。

1992年,时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他多次婉拒了升任省部级职位的征询,并向上级不断地递交辞职信。

在递交了23次辞呈之后终于如愿卸任,而这般极力退官的原因竟只是为了去祖国的大西北,去寻找流传于古今文人的诗句的阳关遗迹。

命如浮萍余秋雨于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

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在余秋雨先生二十岁时,他的父亲余学文先生因被检举有“错误言论”而被关押十年。这十年间,余秋雨一家人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刚成年不久的余秋雨还难以担起支撑一家人生计的重担。

一家老少没了经济收入,日子过得十分拮据艰苦。然而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年代的,总是祸不单行。

余秋雨的叔叔余志士先生又因迫害离开了人世。这段经历给了余秋雨很大的不安全感,当时的余秋雨就像在风暴中飘摇的一叶小舟,既看不到可以停泊的港湾,也等不到天空放晴。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度过暴风雨。

但是苦难并没有这么轻易的消失。

1968年,他被迫去军垦农场服劳役。之后又过了八年,余秋雨先生因为编写教材被批判,无奈只得逃往浙江省的一座封闭的老藏书楼研读古文献。

好在动荡不安的时节总算过去了,余秋雨这才能重返上海,任上海戏剧学院的校长一职。

裸辞23次古往今来,中国的文人墨客似乎与“辞官隐居”有着莫名的缘分。

被誉为“田园诗派之鼻祖”的陶渊明,在厌倦了官宦生活之后毅然辞去职务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唐代着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壮志未酬但仕途屡屡受阻、逐渐对官场失望之后,也是选择了归隐的生活。

余秋雨先生于1992年辞去了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务。当时的他才46岁,正是节节高升的阶段。

但是余秋雨的鸿鹄之志不在于官场,当时他受到一位美国教授游历中国西南地区的影响,让他萌生了想要实地探索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想法,便由着心之所向辞去了旁人看来前途无限的官职转而去了祖国的西北。

余秋雨先生当时刚四十出头,他并非因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受到阻碍才想着退缩。余秋雨本身的学术造诣、文化素养极高,是当时我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还曾取得过上海十大学术精英和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

在担任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期间的成就斐然,是那时候的全国高校中教职工效益最好的大学。那个时候其他的同事们都在等着他晋升的那一天,上层领导们也将他的贡献看在眼里,一直在持续地考察他。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余秋雨先生竟然在这时主动提出了辞职。

不过当时想要辞去职务并不像今日这般容易。

当时正处于80代末90年代初期,由于此前十年动荡打断了人才的储备和流动。职场的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算聘请老一辈的职场官员们重新上岗也还是有很大的人才缺口。因此,这个时期想要辞去职务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但程序繁琐、上层也会极力劝说挽留想要离职的人员。更何况上层并不希望余秋雨辞职。可是余秋雨先生心意已决,为了表明他自己的决心他每次都会写三份辞职信,分别上交给不同的部门。

结果一写就写了23封。在写最后一封信时余秋雨先生自己写到:“......这是我写的第二十三封辞职书,我决定在这次养病之后不再上班。为此,我愿意接受一切处分,直至开除公职”。

不论在哪个时代,人们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总是壮志凌云。可是当时过境迁,当自己拥有了来之不易的工作和生活的时候,又转而极力地护住自己有的一切害怕失去。

可余秋雨先生不同,他于在职期间做出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贡献。可是他从未将功名利禄看做自己的追求,没有醉心于如何升官生财。

而是遵循内心的想法,极力辞官去追寻自己的心之所向。

文化苦旅余秋雨先生向来是特立独行不受世俗的眼光所累的。早在1971年的9.13事件之后,为了与“Y文化专制”对抗他依旧不畏检举独自编写了《世界戏剧学》。一颗赤诚滚烫的心始终在余秋雨先生的胸膛里跳动着。

余秋雨先生毅然辞职之后,不带任何外援、任何专业设备,只身一人坚定地来到阳关开启了他的“文化苦旅”。

北有玉门、南有阳关。阳关是汉唐时期内地与西境通商的必经之路,是历史上重要的交通要道。古今无数的文人墨客借阳关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实际上古往今来对于阳关具体地址的描述十分模糊,只知道有着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的记载。

除此之外,便是古今的文人描写阳关的诗句。余秋雨先生就是在这种结局并不十分明朗的情况下,未与任何专业人士做伴就独自去了西北。

余秋雨先生曾在书中记录过,形单影只的他为了寻到阳关故址一路上问了许多人。但是对于这个仿佛只存在于典籍中的地方无人能说出他具体在哪里。

直到遇上一位老人,老人说路又远、雪又大,不过一块石碑不值得。但是余秋雨没有因此回头向老人道过谢之后,便继续向风雪里走去了。终于,苦苦寻找的余秋雨最终寻到了屹立于荒漠中的石碑,上面赫然刻着四个大字——阳关故址。

阳关,曾看着两个国度的人马从这条道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也看过无数旌旗猎猎、战鼓雷鸣的战争。尽管当余秋雨到达阳关时映入他眼帘的只有那黄沙和大大小小的坟堆。但是仍促成余秋雨写下了震撼人心的文化着作。

若是没有余秋雨先生怀着对文化的一片赤诚之心、拥有不畏惧世俗不畏惧艰难困苦的胆量,便没有对阳关戈壁的探索,也没有了《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巨着。

出版受阻有人说余秋雨过于矫揉造作,面对中华遗迹总是恨不得悲恸大哭。也有人质疑余秋雨是沽名钓誉者。

但他们不知道,为了对中华文化有一个真实可靠的研究,余秋雨还曾特地穿行了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亲身考察了人类的重要文明遗迹。

余秋雨先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所闻全部记录下来,写作了一本《文化苦旅》。但是这本书出版的过程并非那么顺利。

第一家出版社将《文化苦旅》当做了一本旅游手册,甚至要求余秋雨删减掉一部分内容。余秋雨不同意便把书稿拿了回来,但是退回来的书稿已“满目疮痍”,书稿上面被涂抹了多处。

余秋雨自己说过退回来的稿子没法阅读,自己好几次都想把它放进火炉里烧掉。随后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愿意出版,但是要把《文化苦旅》放进一部出版多年的散文丛书中。余秋雨先生仍然没有同意。后来听说了此事的王国伟表示愿意帮他出版,终于在1992年这本书成功面世。

从遮天蔽日的风沙到二千年前的都江堰、从一望无垠的荒漠到烟雨行舟的水乡古镇。《文化苦旅》中记载的每一处地方,都透露着历史文化的根源、变迁。余秋雨先生借我们他的经历他的人生,重新唤起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向往,去认识这些积淀了几千年风华的人文山水。

结尾余秋雨其人和作品一样,极具理想主义色彩。

余秋雨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着文化和历史,并不断的反思,由此写出来的作品不仅关乎他个人还关乎到我们每一个人。

他放弃升官的机会转而裸辞23次奔赴西北荒漠寻文化古迹的志气,打动了贾平凹。后者曾说:“余秋雨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贡献巨大。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

也正是由于余秋雨先生的这份志气和魄力,我们才能看到他后来的多部巨着。

纵观古今,历史上并不缺为中华文化忧思的文人。但是比起只会怨声载道者,真正肯为了中华文化而不远万里地跋山涉水者少之又少。

不仅仅是余秋雨先生前往西北的荒漠去寻找中华文化,阳关戈壁也同样在等待着这样一位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者的到来。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6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