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为何说如果明朝不灭亡到了1840会更惨 戳破这三点,无人反驳

仁青读史 2023-09-22 11:15:20

西方有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一切的历史都是现代史。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历史的规律性和延续性会在一个地区和民族中完整地呈现出来。

很多人说,如果没有清朝,如果明朝一直存在下来,就可能不会有像1840年这样的近现代一系列屈辱史了。当然,历史是没有如果的。就算历史有如果,如果让朱元璋的子孙统治到1840年,我国的屈辱史可能比这更加严重。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就三点展开进行论述。

·明清的军事和版图对比

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赔偿”这种带有极端民族主义偏见思想的幼稚言论。

从朱元璋的朝贡体系开始,明朝就一直赔钱赚吆喝,每次朝贡都是赔本买卖,这和宋朝的“岁币外交”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而对比一下清朝对周边国家的控制和贸易,以及清朝从建国以来的版图扩张,是不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呢?

至于天子守国门,纯属扯淡,这样说清朝也是天子守国门。

朱允炆兵败之后,是烧宫自焚的吗?“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自杀了吗?崇祯的死,难道不是被自己的大臣给逼死的吗?

正德、天启的死,难道不是死于自己人之手吗?这就是所谓的君王死社稷吗?

至于割地赔偿,明朝自朱棣之后,国土面积损失了近三分之二,最后仅仅保留了汉人十八省,连小小的澳门和台湾都统辖不了。

不要给我说澳门给钱了,那是主权问题,给钱就能把南京、北京也割给别人吗?

如果明朝能打得过葡萄牙,他们还会接受葡萄牙的那几个臭钱吗?至于台湾,一直都在“东方海上霸主郑芝龙”家族手里。

郑芝龙家族盘踞台湾上百年,拥兵几十万,战舰三千多艘,连葡萄牙人想经过他所管辖的海域一样要交保护费,明朝和葡萄牙人谁干得过郑芝龙家族呢?

这一切的问题全部都是军事的问题,军事不行,再不给人家钱,谁会给你朝贡呢?

朱元璋够牛吧,日本在分裂成了南北朝时期都敢公然杀了明朝的大使,最后朱元璋干生了一顿气,最后不了了之。

明朝为什么实施了历史上最严格的海禁?朱元璋为什么被称为“闭关锁国的鼻祖”?不就是因为沿海几个烂倭寇吗?

朱元璋那么厉害,日本那么小,干嘛不直接派兵打下日本,将日本变成明朝的领土呢?居然怕到靠关门来守护家园。

到了嘉靖年间,53个倭寇就能横扫明朝20个州县,杀了明朝5000多人,最后因迷路才被大军围歼的历史丑闻,这不是事实吗?

几个小小的倭寇搅乱了明朝10多年,还被大书特书美其名曰“抗倭英雄”。

当时日本还是战国时期,一个诸侯最多不到十万士兵,彼此间打得你死我活,明朝居然被此时的日本人欺负了十多年,这还不够耻辱吗?

等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之后,立刻进攻明朝的附属国朝鲜,并在这个地方耗光了明朝的国力,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就这战斗力,也算强大吗?

当蒙古俺答围攻北京时,作为明朝的第一重镇大同居然给敌人送去金银财宝,连抵抗一下都不敢,这是不是历史事实?

而土木堡之变中,明朝20万精锐,并拥有当时号称世界上最牛的神机营(火枪队),居然被2万瓦剌兵打得全军覆没,这种耻辱,整个我国古代史上有多少?

而明朝灭亡时,明朝的地盘和人口远远大于宋朝。宋朝同时面对蒙古、契丹、后金、西夏、辽、吐蕃等各大强国的威胁。

而明朝面对的仅仅是一个个刚刚创造出自己的文字,连20万军队(包括蒙满汉三种旗兵)都没有的满人。

最后结果是,人口拥有几千万的明朝就这样被弄死了。

明朝是死于李自成和满人之手,还是死于东林党、李成梁、刘大夏等势力之手?还是死于明朝朱姓王朝内部的贪婪和无能之手?

这样的王朝如果再活三百年,到了1840年,明朝做得会比清朝和奥斯曼帝国更好吗?

·制度方面

清朝虽然继承并发扬了明朝几乎一切危害华夏的管理体系,但还是祛除了厂卫制度。

如果让明朝一直活到1840,在锦衣卫、东厂、西厂、内厂各大特务机构的严密活动下,无论是官员还是老百姓,他们真的敢多说一句话,多问一件事吗?

百姓会变成朱元璋当初的设计,老老实实地做一头任人宰割的猪。这样的子民,当敌人打进来,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谁会卖命?

看看明朝自土木堡之变之后,明朝皇帝有几个是正常死亡的?有人将这个问题怪罪于贪婪的文官集团。

当年朱元璋和朱棣怎么对文武百官和朱氏皇族自己的?既然你们老朱家可以那么自私自利,下面的官员为什么不可以?

当有朱元璋、朱棣这样的猛人在时,文官集团就是朱家的奴隶和羔羊。

一旦文官集团被压制到一定的程度,这些原本就是为了升官发财的读书人会放过报复老朱家,肥沃自己的机会吗?

所以明朝这种厂卫制度,无论是东风压倒西方,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他们如果能坚持600年,那到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为什么有人戏称“李成梁是满清的鼻祖”?这种空穴来风之辞绝对不是毫无由头的污蔑。

到了明朝后期,各大军阀已经不听朝廷使唤了。这样的王朝再延续下去,可能会比唐朝的军阀割据更加糟糕。

·文化上的硬伤

其实到了明朝中后期,程朱理学已经遭到了严重的质疑,这才有了心学和李贽等新鲜事物的兴隆

当朱元璋将孟子的“民为重”删除,将“存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三纲五常”推上神坛后,这是有利于统治了,但长期下去,华夏文明里最灿烂的包容和开放还剩下了多少?

这再配合上明朝的海禁政策,难道不是真的自我阉割吗?

既有锦衣卫横行朝廷,又有程朱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整个王朝处于死气沉沉的黑暗之中,这样的王朝会迎来工业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吗?

慈禧害怕改革派实施君主立宪,所以杀了变法六君子。

而明朝面对将人类思想推向更加开放和进步的心学时又是怎么做的?不一样下令举国铲除吗?

当徐光启和利玛窦一次次上奏朝廷想进行工业改革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时,明朝的皇帝在乎了吗?

他们和清朝一样,更在乎的是眼前的利益,更在乎的是科举,是将人变成一个个的奴隶,而不是日本那种靠现代教育和改革的坚定决心。

因为一旦那样做,无论是英国、法国、俄国、日本,他们国家最后的皇帝要不就变成了象征,要不就彻底没有了皇帝。

这样一来,帝国是强大了,但朱姓王朝也已经名不副实了,他们会甘心主动退出历史舞台吗?

明朝为什么有那么多农民起义?如果老百姓有一口饭吃,如果不是被逼到了饿死的地步,谁敢冒着全家被杀头的风险去造反呢?

让这样的一个破败不堪的王朝再统治三百年,他们是能在军事上创造出更大的成绩?还是在制度和文化上真正的革新?

号称火器最牛的明朝,连一小撮日本海盗和20万不到的满人都搞不定,还有什么资格自吹自擂呢?

这时有人说了,这不是明朝的错,是小冰河时代的错,是明朝文人的错,是明朝太监的错,反正明朝皇帝和朱姓家族是没有错的,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最后作者想说是,别说是明朝,就是秦始皇和汉武帝在世,到了1840年,他们一样会败得一塌糊涂。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只要儒家思想在延续,只要没有真正的改革开放,只要死守着过去的辉煌不放,社会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进步。

在一个人情社会中,1不是1,2不是2,山不是山,月亮也不是月亮,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有一百个不同的解释,没有一个统一和硬性的规矩,这才是最可怕的。

这种灵活多变看似聪明绝顶,最后害的却是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后代。

在一个到处充斥着玄学,鄙视科技,忽视契约精神,将考试和做官当为最高荣誉的帝国时代,就是再循环一万年,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种环境下的人在和平时代受帝国君王的欺负,在外敌杀入时,他们依然不敢有丝毫的反抗。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几万人的小部落就能灭掉几千万人的大帝国的原因。

在老百姓眼里,城头转换大王旗,他们只不过是换了一个主子磕头纳粮罢了,帝国换不换主人,对他们有什么利益关系呢?

当李自成喊出“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之后,老百姓是一呼百应。就算李自成后来成功当上了皇帝,他会实现自己当初的诺言吗?

而这种口号历史上玩的不止一次了,为什么老百姓就那么傻,被一次次忽悠呢?因为他们不懂历史,也因为他们已经被逼上了绝路。

你可以说他们愚昧,但你可以说他们无奈和短视。

当我们将历史的本质分析出来之后,你会发现,对于古代的底层人民来说,唐宋元明清都是一模一样的,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无非就是五十步笑百步,都是一姓王朝的帝制时代。

而今天只敢在躲在网上骂这个吹那个的“幼儿园思想的小朋友们”,他们要不就是脑子里少了点东西,要不就是真正的民族团结的恶意破坏者。

对此古代帝制时代共同性,读者您是怎么理解的呢?

假如满清没有入关,明朝坚持到1840年会怎样?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明朝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不仅体现在朱元璋驱除鞑虏,强大中华,更体现在对迈远汉唐的无限吹捧,特别是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简直可以说成大明中兴,称霸世界,反腐倡廉的万能工具,成了5000年来中国文明的唯一希望,如果没有满清入关,明朝时坚持到1840年将会怎样呢?

早有先人在文章中分析过秦朝以来我国封建王朝都难逃300年时间寿命的原因,在小农经济和土地兼并速度下,太阳黑子导致东亚的气候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以及我国专制皇权制度下地主士绅阶级的更新换代速度等一些原因,注定了我国自秦朝以后封建王朝都不会超过300年的寿命。

在当时明朝已经走向衰败,宦官当道,明朝的政治可算是乌烟瘴气。自明朝开始,在朱元璋驾崩之后,明朝的各方面都已经开始衰败,因为文官集团的迅速膨胀,导致在驻地之后许多皇帝都力不从心。

皇帝的权力也逐步被架空,因此他们不得用大量精力和文官集团进行斗争,但最对外战略逐步保守和退化,所以说明朝并不是王与清朝入关,而是取自李自成等人的农民起义,清朝只不过抓住了时机,从农民起义手中夺得了中原。所以说明朝灭亡是必然的,而清朝的崛起也是因为抓住了时机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6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