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纂云南通志·方言考三·白文一》载白族方言、口语中有大量古汉语词汇。
《新纂云南通志·方言考三·白文一》载:
早曰朝:“朝,知妖切。《说文》:‘旦也’……《周礼》:‘春见曰朝’,注:‘犹早也,欲其来之早’。《左传》:‘吾姑翦灭此而后朝食’。白文音伪,近‘租’。”
迟曰暮:“《说文》:‘日且冥也’。屈子《楚辞》:‘日忽忽其将暮’,又‘恐美人之迟暮’。白文音近上声。”(以上《新纂云南通志·第四十三册方言考三·白文一》第3页)。
冷曰寒:“寒,何难切。《易》:‘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白文称穷乏曰寒。《史记》:‘范叔一寒至此哉’。音俱近罕。”
暖曰温:“温,乌昏切。……白文音近愠。”
天阴曰天气惨:“惨,《说文》:毒也。”
天气晴曰天气舒:“张平子《二京赋》:‘夫人在阳时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韩昌黎诗:‘阳施见夸丽,阴闭感凄惨’。此白文惨舒二字所本,而音皆稍伪。”(以上载于《新纂云南通志·第四十三册方言考三·白文一》第3页)。
年曰岁:“岁,《尔雅》:‘商曰祀,唐虞曰载,周曰年,夏曰岁……白文音近。”
正月曰陬月:“陬,咨讴切。《尔雅》释天,正月为陬。《楚辞》‘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白文音近咨月。”
二月曰如月:“《尔雅》:‘二月为如’。白文音近汝月。”(以上《新纂云南通志·第四十三册方言考三·白文一》第4页)。
通宵曰彻夜:“《文选》:‘彻夜不眠’。白文音近扎雅。”
忽然间曰俄顷:“《说文》:‘俄顷也,谓须臾之间也’……白文音近兀几改。”
入夜曰冥:“《前汉书》:‘是时雷电晦冥’……白文音稍伪。”
山曰崧:“《大雅》:‘崧高维岳’,释山……白文音近冗、如二音。”(以上载于《新纂云南通志·第四十三册方言考三·白文一》第5页)。
小山曰丘:“《尔雅》释丘曰丘,曰:‘非人为之丘’。《广雅》曰:‘小陵、曰丘’。《说文解字》:‘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剑川东乡有小陵,白文谓之丘,而音近鸠。”
田埂曰陌:“《汉书》:阡陌作千陌,古今字也。白文音不伪。”
山坡曰培塿:“《说文》:‘小土山也’。《左传》:‘布娄’。《文选》注引作培塿。……白文音近崧薄缕。”
山箐曰瞢:“《汉书》叙傅子文‘初生弃于瞢中’,颜师古曰:‘瞢与梦同’。白文音从莫风反,而音近于拱;又幽深之涧,白文称为深涧冥瞢。”(以上载于《新纂云南通志·第四十三册方言考三·白文一》第6页)。
路曰途;“《尔雅》释释诂路:‘旅途也’。白文音不伪。”
街曰市:“《说文》:‘买卖之所也’。《易·系辞》:‘日中为市’。……白文上街贸易曰作市,即日中为市之意,音不伪。”
墙曰屋堵:“《诗》:‘百堵皆兴’。《家语》:‘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白文音不伪。”(以上载于《新纂云南通志·第四十三册方言考三·白文一》第7页)。
粉壁曰垩(音恶)壁:“《尔雅》注:‘墙谓之垩’,谓白饰墙也。白文音不甚伪。”
另外,《新纂云南通志·第四十三册方言考三·白文一》还载:
白族语:男初婚曰新郎,女初婚曰新妇,男媳曰子媳,妹曰女弟,女子曰女郎,夫之妹曰小姑,孙曰孙子,孙女曰女孙,孙媳曰孙妇,侄女曰女侄,小孩曰孺子,徒弟曰弟子;偷物曰盗;不大方曰小家子,宾朋曰人客;称人曰彦、曰伊、曰侬,妇女自称曰姎,男自称为昂(白文音近安);口曰谷,立曰伫,大便曰遗矢,小便曰溲;喜曰欢,忧曰戚;乌雀曰佳,蜂曰范,鸦曰黑乌,猴曰胡孙,喜鹊曰白项乌,母鸡曰牝鸡,鸟息曰栖,蚁曰蚍蜉,蛤蟆曰科斗,鸟高飞曰戾;柴曰薪,刺曰棘,早饭曰餐,早点曰小餐,喝曰饮;衾曰被,穿戴曰衣着,物不洗曰垢,穿衣曰衣衣等,皆于汉语古文有据。
余学至此,不觉惊呼:中华古文,植根边陲,流传民间,化为白语,顾炎武称赞白族学者“渊渊乎文哉”,而白族民间亦“渊渊乎文哉”,实属滇之一绝。
(作者:吴光范 地址: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先假设有一种统一的古汉语,那么古汉语是所有现代汉语方言祖宗。官话是长房,是当年嫡长子传下来的,北京话是长房长子,是老祖宗的5世孙,如今是当家的。粤语是偏房生的,如今阔绰,辈分也高,是老祖宗的4世孙。那么你说,粤语能够说北京话不是祖宗的后代么?谁家的叔叔说侄子是杂种的?更何况,粤语本身受百越语言的影响,并不少于北方话受游牧民族语言的影响,粤语是几大方言中,底层词中非古汉语来源比较多的。北方话中的游牧民族词语,比如北京话中的满蒙词汇,大多是某些汉语中难以用简单词语形容的词汇,比如哈喇,比如咋呼一类的。这些词语,大概就跟今天巧克力、沙发是一个性质。但是对比粤语中的词汇,都是一种语言在最原始的时候就应该已经发明的,比如“老豆”这个称呼的方法,明显和古汉语中父亲的叫法不一样。而官话中常用的“爸爸”,是从“父”字古音发展来的。
再比如也有“鸡公”这种和其余方言用法不同,但是和南方少数民族用法相似的词语。另外粤语中也有很多无法找不到对应汉字的词,就是那些口字边的字,有些还能找到古字是哪个,但是大部分都很难考证了,这说明粤语在长年的发展中,也产生了大量的不同于古汉语的助词。普通话中虽然也有这样的词语,比如“是”、“的”,但是比例比起粤语还是小很多。其余的关于语音的问题,讨论过很多次了,粤语比官话更好的保存了入声和韵母,官话对韵母的保存时比较差的,但是南方方言声母的保存不如官话。所以出现了一些粤语(以及吴语、闽南语等等南方方言)读诗词更押韵的情况,但是在切韵的时候并不比官话更贴切。所以,要么大家和和气气的说,各大方言都是古汉语的分支,各自保存了古汉语的一部分特征。要么你要硬说粤语是正宗的话,那么我的结论就是除了粤语以外各大方言都是古汉语的分支,而粤语有大量的百越语的底层词语,说明粤语的根源不是纯粹古汉语,而是古汉语与百越语杂交而来。
??
“粤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
据邢公畹等先生考证,早在尧、舜时期,黄河流域就发生了一场以中原为中心、在空间上向周围、在时间上向后世扩展的“夏语化”运动;到西周时期,进而形成以夏语原生地——秦晋的方言为标准音的“雅言”(见《汉藏语系研究和中国考古学》),粤语保存着某些古代岭南“百越”语言的因素,但它的主要来源,则是古代中原一带的“雅言”。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5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明代为什么有“尚书不入阁”的惯例
下一篇: 吕布独立诸侯为何会被认为只是一员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