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晚清第一名妓杨翠喜有多美 看完这组绝版黑白老照片,你就懂了

今日生活视角 2023-09-22 10:20:40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古人形容男女之间感情的诗句,这句话形容我们的“弘一法师”李叔同却是再贴切不过了。但是不同的是,当时的翩翩才子爱上的美娇娘,却是勾栏出生的杨翠喜。

杨翠喜在晚清时期可谓是声名大动,她原姓陈,小名叫做二妞儿。幼时家中贫困,于是父母就将其卖给了以杨姓的乐户习艺,取得艺名就叫做杨翠喜。 十四五岁时杨翠喜就出落了一副好容颜,且生就又一副好嗓子,虽说是习艺,但习得都是些勾栏小曲,被打造成了一位颇具盛名的歌妓。她有多美呢?看完这几张老照片,你就知道了。

而出生于1880年的李叔同也十分喜爱音律,也十分精通。他在听到杨翠喜的嗓音之后就为之惊艳,其唱的内容根本不管。他开始寻找杨翠喜一起交流音律,杨翠喜也喜欢这种纯粹的有关音律的讨论。

如今有名的《梵王宫》以及《红梅阁》等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而在这种亦师亦友的相处交流之下,二人也渐渐地产生了一丝丝异样的情感。在1901年,李叔同因为学业原因不得不赶往上海,二人终于在临别之际将窗户纸捅破,并许下了相互等待的承诺。

然而1907年,庆亲王之子载振前往天津。载振是当时大权在握的庆亲王最宠爱的儿子,所以当时的各界权贵纷纷严阵以待,就连袁世凯也是亲自作陪。还在全城广招名妓接待,作为名角的杨翠喜自然就在其中。

当杨翠喜出场之时载振就看呆了,杨翠喜婉转哝哝的唱腔,温婉的面容以及婀娜的身段直接俘虏了这位公子。当时袁世凯的一位干儿子段芝贵恰好看到了载振的反应,当时这位极尽谄媚之事的道员就开始想着怎样才可以更好地讨好载振,杨翠喜的出现让他找到了机会。

可他想要这位小小的歌妓并不容易,杨翠喜本身名气就甚大,不好买卖。还因为李叔同的缘故杨翠喜并不愿意嫁给小王爷做妾。但是杨翠喜有一位极度贪财的师傅,当段桂芝将价格加到了12000金的时候,其师傅就直接拍板同意了。

杨翠喜这一位天津第一美人儿就这样被当作货物一般送给了小王爷载振,段芝贵这个谄媚的小人也因此成为了一地巡抚。但是当时恰好李叔同结束学业回乡寻杨翠喜打算结束这场等待,可佳人已经进了庆亲王府。

这一切已经定下结局,李叔同也毫无办法。1908年,伤心之下李叔同只好再次东渡日本留学专注于学业。最终在1918年遁入空门,成就了以后的“弘一法师”。后来的中国佛教协会主席对李叔同的评价是“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

离了杨翠喜的李叔同万念俱灰,选择遁入空门。而诗句中的“茶花女”杨翠喜也并不是很好。就在其被送给载振的同年,段芝贵万金聘美贿赂载振的事情被人告到了慈禧面前。慈禧随之派出人员专门调查此事。

在万般不舍的情况下,载振也只能将杨翠喜送给盐商王益孙做妾。并声称杨翠喜自始至终都是王益孙的偏方小妾,以此躲过慈禧的调查。虽说王益孙也是臣服于杨翠喜的裙角之下对其万分宠爱。

但是思念李叔同的杨翠喜却还是终日郁结在心,就算是王益孙为其遍寻名医也是无用,心病还需心药医。她的心药李叔同此时远在海外,心灰意冷。于是最后杨翠喜因心病抑郁而亡。一代佳人就此陨落,可惜可叹。

杨翠喜:开女性登台演戏之先河 李叔同都为她着迷,杨翠喜的生平简介

杨翠喜十四岁时在侯家后协盛茶园初登舞台,清朝有律,严禁女子登台唱戏,甲午战争后关东已有女子登台献艺,随着上海女班戏园在光绪二十六年开张称“髦儿戏”,此风传入天津,商埠、码头的青楼女子,开始学梆子腔,以投顾客所好。

图为杨翠喜,本姓陈,小名二妞儿,杨翠喜是艺名。原籍直隶北通州。清末至民国初名妓,哄动一时的杨翠喜案的女主角。

杨翠喜是直隶(今河北)通州人,生于光绪十五年(1889),家素贫,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义和拳乱,杨翠喜方十二岁,“由其父母携来天津,时京畿之间拳匪鸱张,乃逃往芦台,匪乱既炽,无可谋生,其父母为糊口计,售翠喜于土棍陈某,只值京钱十千”。

以“京钱十千”把杨翠喜卖给土棍陈某,“京钱十千”在光绪丁酉年(1897)以后约等于银一两,以这么低的价钱卖出,而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段芝贵以天津富商王益孙名义,以一万两千元买得杨翠喜,再准备数千元首饰衣物及两万元嫁妆以为入庆亲王府犒赏各仆婢之用,将杨翠喜送给农工商部尚书贝子载振,再用十万元献给载振父亲庆亲王奕劻为寿礼,从当年的一两卖身到后来数万元的身价,杨翠喜义父杨茂亭和义母杨李氏从中获利颇丰。

这是后话。

当年“会西国联军攻破天津城,设立于都统门,陈某遂挈翠喜至津,居城中白家胡同,与杨二(一名杨茂亭者)为邻,乃转售翠喜与杨称为义女”。

从义和团起事到联军进入天津,历经一年多的动荡,津沽地区,据《瓦德西拳乱笔记》1900年9月29日所见“从大沽至天津之间,以及天津重要部分,已成一种不可描写之荒芜破碎,所有沿途村舍皆成颓垣废址”。

1900年7月5日联军成立“都统卫门”对天津实行军事殖民统治后,陈某带杨翠喜至天津住在“城内守营都司署”旁的白家胡同,其地位于天津城西北角。

陈某又将杨翠喜再转卖给邻居杨茂亭,而杨茂亭因看到上天仙戏园陈国璧购入翠凤、翠红两女演淫戏得善价,所以叫杨翠喜跟着翠凤学戏,这是杨翠喜学戏的缘起。

但当时天津登台优伶个个小脚伶仃,翠凤和后来在哈尔滨名噪一时的 *** 小荣喜都是有名的小脚美人,当时美人的养成较费时费事的就是要裹一双纤瘦的小脚,裹小脚非得数年功夫才能成就。

北宋时期就有许多杂技艺人用布缠脚,缠裹后的脚尖瘦上翘,穿着尖瘦上翘的舞鞋,表演时生动婀娜多姿受人钦羡。

许多乐户,本就是贵族的家妓,将这种缠足风俗传入官宦权贵家中的女眷。

到了明代,女性艺人不能公开登台,缠足妇女公开演出的场面消失了约五百年,小脚 *** 只在私人筵席间、妓院内、酬酢间为人弹唱,更无在舞台上回旋弄姿的机会。

尖瘦上翘可以回风扭转的舞鞋,历经五百年演变,以短弓时尚,追求“三寸金莲”,三寸是脚长小于10厘米的意思,这么短小的脚别说跳舞了,连走路都得颤颤巍巍,扶墙靠壁,最甚者如李渔的《闲情偶寄》笔下的“抱小姐”说:

“足小之,至寸步难行,每行必须人抱。”

缠足风俗近千年流行后,几乎成为大家闺秀基本的仪容妆饰,成为性别的认同。

当时 *** 的养成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于是就有专门培养“美人”的各种人才,形成了一种专门“畜养女娃”的职业。

最有名的在明清两代的扬州,俗称“扬州美人”,但这扬州美人的养成,背后藏着多少辛酸血泪。

扬州位于苏北、江淮大地,处黄河、淮河和长江下游,三水汇流,俗称洪水走廊。

明清时代连年洪水成灾,苏北平原淹成一片汪洋,田舍尽没,人畜俱亡,幸存者身无衣、住无处、吃无粮,只得牵儿携女,离乡背井,逃亡他乡,陷入绝境后,唯一生机,只有卖掉亲生骨肉为奴、为仆、为婢、为娼。

还有路边卖女孩的,为了让人知道卖女,在女孩子头上插草作标示。

蒋世焕《插草吟》诗中写道:

“月凄凄,风袅袅,大妇小姑头插草。街南巷北行人多,呼天但乞生离早。剜肉可医,骨断难治,爹娘夫妻挥手别,眼中无血身存皮。”

写尽了一幅惨绝人寰、生离死别的凄楚,源源不断的灾民,四面八方涌向扬州城,城里的官吏束手无策,把灾民视为洪水猛兽,甚至紧关城门,相应不理,被买走的孩子也许算幸运的,能保住一线生机。

刚从灾贫手中买来的女孩面黄肌瘦、蓬头垢面、不通音律,更不懂豪门世家的仪节,必须经过漫长的调理、训练、教养和美容,才能成为“扬州美人”。

清代丁耀元在《续金瓶梅》一书中说一等资质的女孩,将被教授“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百般淫巧”,同时施予身形美容“束足布指、涂妆绾发、节其食欲,以见其肥瘠,教之歌舞弦索之类,以昂其身价”

徐珂《清稗类钞》,让这些女孩子长得清瘦苗条,脚小伶仃,琴棋书画,能歌善舞,扬州人称“扬州瘦马”。

明末张岱的《陶庵梦忆》一书记有“扬州人日饮食于瘦马之身者数十百人”。

明代扬州盐商垄断全国盐运业,腰缠万贯,富甲天下,养“瘦马”是为了满足这些财大气粗的盐商、官宦、地主,作为侍妾,

挑选“瘦马”有一套严格的鉴定程序,其中最为客商看重的就是“瘦马”的小脚,能否符合“瘦、小、尖、弯、香、软、正”七个标准。

《陶庵梦忆》书中《扬州瘦马》一篇写道,想娶妾的人只要稍微露出本意,那牙婆中介立刻全集到家里,一大早媒人就带到“瘦马”家里。

“至瘦马家,坐定,进茶,牙婆扶瘦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转身。’转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瞧瞧。’尽褫其袂,手出臂出,肤亦出。曰:‘姑娘瞧瞧相公。’转眼偷觑,眼出。曰:‘姑娘几岁了?’曰几岁,声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凡出门裙幅先向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岀者必小。曰:‘姑娘请回。’一人进,一人又出。看一家必五六人,咸如之。”

这样一个一个一家一家地看过去,但到有中意的,就用金钗插到她们的鬓发上,选好的,客人回去还没回到住所,敲锣打鼓的送亲仪队和花轿就送拜堂,不到中午办事的人已领了赏钱,急着去办下一摊。

选“瘦马”的过程,不过看脸,看眼神,看看皮肤,但对于小脚却看待十分仔细,牙婆扶着走出来,让姑娘转身再多走几步,看她小脚走路的步姿步态,出来时充满了自信,裙子拉得很高,还没进门就先亮出小脚的,肯定就是很小的脚,这是张岱给选“瘦马”的人留下来的经验指南。

“扬州瘦马”被出卖为妾的为数不少,出卖后沦为娼妓的为数更多。

清末民初作家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写到他和友人冶游南京秦淮妓院:

“秦淮的 *** ,十之八九为扬州一带的人,他们称之为扬帮,与苏州、上海的 *** 称之为苏帮的,实为东南 *** 中的两大势力。”

当时中国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妓院中,相当多的 *** 都来自“扬州美人”。

那些有幸被官宦富商、亲贵公子纳为小妾的“瘦马”并不一定从此就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那些养“瘦马”的人口贩子,却是赚得荷包满满。

杨翠喜十四岁时在侯家后协盛茶园初登舞台,清朝有律,严禁女子登台唱戏,甲午战争后关东已有女子登台献艺,随着上海女班戏园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开张称“髦儿戏”,此风传入天津,商埠、码头的青楼女子,开始学梆子腔,以投顾客所好。

茶园为招揽买卖,就邀请青楼女子到茶楼清唱,这种茶楼就被时人称为“花茶馆”。

杨翠喜刚开始只是受聘清唱称为“唱手”,接着受聘至北马路大观茶园演剧,除了唱戏已加入做功。

又改至北大关福仙、北门内景春茶园,每日早晚两出演唱、演剧。

早期天津茶园只收茶资,不收戏票,重品茶不重听戏,是一般民众聊天、社交、谈生意场所。后来为了招揽顾客,就请来优伶登台唱作。

梆子戏在天津经魏联升改了唱腔形成“河北梆子”“卫梆子”后更合乎天津人口语,当时“河北梆子”在京、津、冀以及东北沈阳、营口、哈尔滨等关外城市,相继出现以青楼女子为主的清唱优伶在“花茶馆”做“唱手”,甚至扩大到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等地,都有河北梆子的女演员演出。

杨翠喜义父杨茂亭就因为听到天津 *** 小荣喜在哈尔滨演剧,名噪一时,获利不赀,乃携翠喜至哈尔滨。

当时为日俄战争前,大量俄军驻在哈尔滨,戏价昂升,但中俄言语不通,用最原始的本钱卖笑为娼更能获利,杨茂亭贪心不足,在杨翠喜登台唱戏之暇,就顺势推入兼以卖淫为生。

卖笑受到巨创,休养一个多月起不来,这才又回到天津,在大观园登台,受到王益孙和段芝贵力捧,再到天仙茶园。

杨翠喜的成名可说在天津的茶园,天津茶园“戏好、角儿好、水好、茶叶好”成就了天津茶园独特的茶园文化,茶园是将舞台伸出三面敞开的戏台,舞台下设八仙桌和凳子,朝舞台一面空着,观众围着八仙桌相对而坐侧脸看戏,商贾也常利用茶园作为社交谈生意做买卖的场所。

“河北梆子”“卫梆子”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是由于演出剧目不断丰富精进,和表演艺术技巧不断提高所致。光绪初年(约1877年左右)天津兴起茶园,被称为四大名园的“金声茶园”“庆芳茶园”“协盛茶园”“袭胜轩”相继开业,提供戏剧曲艺的演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前后,天津出现了梆子女伶,由于女伶唱戏做功火炽,让“梆子戏”的表演更增生色。

同时天津早期的京剧票房——“雅韵国风社”成立,参加活动的票友多为盐商、富商、富家子弟,其中有不少人成为天津名票。

女伶的加入促使卫梆子声腔音乐变革,戏路扩宽,有的妓院老鸨也延聘梆子戏男艺人去传授,使不少 *** 改业从伶,上天仙茶园陈国壁买来两个 *** 翠凤和翠红在茶园里演出梆子戏,收入丰厚,

杨茂亭看了羡慕,就让义女杨翠喜跟着翠凤学戏,学的是《拾玉镯》《卖胭脂》《青云下书》这些当年认为有伤风化的淫剧。

《拾玉镯》演的是少女孙玉姣情窦初开的故事,她母亲靠卖鸡为生,她就帮着照顾鸡同时还做女红,年轻书生傅朋偶游孙家庄,遇到刺绣中的孙玉姣一见钟情,借口买鸡认识,孙玉姣以母亲不在家为由请他到别家买,并走进屋内,傅朋故意将玉镯遗落在地上让孙玉姣拾去,此事经过恰为邻居刘媒婆所见,答应为孙玉姣撮合婚事,

剧中杨翠喜扮演情窦初开的孙玉姣,踩着小金莲撒饲料喂鸡,颤颤巍巍的肢体动作,喂完鸡,接着坐在门口,横跷金莲拿出针黹,绣弓鞋鞋面,书生借故攀谈时,躲入屋内反复偷窥,行动中将初恋少女娇羞、企盼、青春活泼的气息鲜活呈现,在一大段哑剧的身体表现中,杨翠喜让人惊艳的小脚身段,挑动观众的悸动与爱怜。

《卖胭脂》写的是书生郭华与王月英一见钟情,王月英与母亲以开店卖胭脂为生,郭华便常借买胭脂为名与月英相见,月英动情,写下一诗由丫鬟梅香送去,约郭华正月十五日元宵灯会时,在相国寺观音殿相会,元宵日郭华与友人饮酒,酩酊大醉,隐约记得相约之事,来到相国寺醉卧佛殿后,月英到寺,见郭华醉卧推之不醒,脱下绣鞋一只,手帕包好,放入郭华怀里而去,郭华酒醒,未见月英赴约,忽见绣鞋手帕,后悔莫及,吞鞋帕自杀身亡,告于开封府,从郭华口中取出绣鞋,包拯令衙役扮作货郎持鞋至街坊去卖,寻找绣鞋主人,寻出为王月英留鞋,再寻得郭华口中手帕,取出手帕,郭华便苏醒过来,并为月英说情,最后包拯主持,二人喜结良缘。

杨翠喜扮卖胭脂店里的少女王月英,在闺房中绣弓鞋,点出弓鞋纤小,在元宵夜相约不遇,郭华一口可吞下鞋帕自杀,更强调鞋小不满一口,鞋帕是妇女最私密的信物,由衙役持往街坊寻卖,哪会不钓着正主。

李叔同在看了杨翠喜《卖胭脂》后写出了《菩萨蛮?忆杨翠喜》,寒冬元宵夜“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

除了想念她的刘海、她的丰颊、她的淡眉,也想到她纤小的弓鞋,“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夕阳微雨后,叶底秋痕瘦”。

这些生动调情的梆子戏,配上甜润婉转的唱腔,身长玉立,走起台步如若柳扶风,一步步紧扣着台下众人的心弦,在百年前被认为是伤风败俗的戏剧,在民国成立以后的1915年9月5日天津警察厅厅长杨以德谕知令戏团禁演的三十五个剧目中,杨翠喜常演的《卖胭脂》《青云下书》《梵王宫》,都列名在禁演的名单。

杨翠喜,本姓陈,小名二妞儿,杨翠喜是艺名。原籍直隶北通州。清末至民国初名妓,哄动一时的杨翠喜案的女主角。作品有《梵王宫》、《红梅阁》。

晚清名妓杨翠喜有多美?

历史上的扬州自从京杭大运河开通以后,一直是一个富庶的城市,因为航运和贩盐的发达,扬州有不少商人富甲一方。到明清时期,这里有一项产业开始兴盛,就是瘦马业,人称扬州瘦马。其实,瘦马也就是娇瘦的女子,她们被穷苦人家卖出后统一进行蓄养,然后卖给一些富商和权贵。

《红楼梦》中的香菱就是以瘦马的身份卖给薛蟠为妾,她本是甄府的小姐,名英莲。女子自沦为瘦马后就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她们的一生大多命运凄苦,过着身不由己、战战兢兢的日子。晚清名妓杨翠喜也有着和瘦马类似的遭际,因为年少貌美,最后身价高达12000金。

杨翠喜有多美呢?她本名陈二妞儿,因家境贫寒被卖给一杨姓乐户,自小便开始学唱戏。到是十四五岁的时候,她已经亭亭玉立,眉眼间清秀之中不乏妩媚,黑白照都难掩丽质。加上她擅长唱曲,嗓音婉转动听,最早登台表演后就名动京城。

近代著名的音乐艺术家李叔同就是在协盛园的戏台子上看到杨翠喜的表演,当即对这个丰容盛鬓的女子一见钟情。后来,杨翠喜改在天仙园唱戏,李叔同便日日来捧场,不仅在台下听她的戏,还一直等到散场,在后台等她陪着其走回家。

因为他自己在戏曲上有所造诣,常常为杨翠喜指点一二,对她在唱戏时的表演提出建议。闲暇之时,李叔同还会把每一个戏曲背后的故事一一讲解给她听,杨翠喜没读过书并不识字,但在他的解说中获得了不少乐趣。

李叔同对她的感情不言而喻,但他却没有抓住机会,因此两人错过了终生。1905年,李叔同的母亲病逝,他赶到上海老家为母亲料理后事,此行一去后便耽搁了两三年。期间,因为思念杨翠喜他还写下了两首著名的《菩萨蛮》。

但杨翠喜没能等到李叔同的回京,而是等来了一个改变她一生的人,段芝贵。他当时是袁世凯的手下,为了帮助主子顺利成就大业,段芝贵一直暗中为其拉拢权贵。1907年,他在戏园子里看到杨翠喜后当机立断花费12000金将其买下,然后送给了庆亲王之子载振。

李叔同再次回到天津时听闻到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实,为此他深受打击,决定东渡日本,出家当了和尚。而段芝贵此举可谓两边都进行了讨好,不久后接连三次升官,当上了黑龙江巡抚。但不久后此事就被有心人上报给慈禧,她见朝中实权大多落在汉人手中,于是大为愤怒。

为了做出警示,慈禧将段芝贵革职,还撤了载振的职务。载振在父亲的告诫下,赶忙将杨翠喜送回了天津,她被认为是一个不详的女伶。而在天津有一个富商名叫王益孙,他本就对杨翠喜垂涎已久,此次事故之后倒正好成全了他。

不过杨翠喜最终也没能落得个圆满的结局,她后来因为与段芝贵熟络经常出入上流社会,还因此结识了袁世凯的最得宠的小妾。而袁世凯不久后却病死,段芝贵也无情地抛弃了她,杨翠喜的处境一下变得异常艰难,没有人愿意同她来往。

就像当时的文人在诗中对她咏叹的那样:?相逢无赖随萍水,坠落微怜杂溷茵。?杨翠喜的一生都在被当作物品进行交易,她也是那个时代中万千悲惨女性里的一个。

晚清一生有4个男人,李叔同为其剃发为僧的第一名妓是谁?

痴魂销一捻,愿化穿花蝶;帘外隔花荫,朝朝香梦沾。——李叔同

文首是李叔同《菩萨蛮》中的节选,大概的意思就是,李叔同愿意跟一个女子化为双飞之蝶,穿梭于花丛之中,以后窗外就是美丽的花丛,而房内则天天有美人在旁厮守一生。

李叔同是清末民初的才子,在诗歌、工画、书法、戏曲上都颇有造诣。能够让李叔同这样的大才子魂牵梦绕,甚至愿行梁祝之法化蝶厮守的女子,究竟是什么人呢?民国才女?富家千金?官宦闺秀?

都不是!被李叔同深爱的这个女人,名字叫做杨翠喜,是清末民初众人皆知的伶人名妓!

叔同之爱 杨翠喜本名其实叫陈二妞,因为年少家贫,很小的时候就被卖到杨家乐户,从此得到了艺名杨翠喜。杨翠喜在杨家学习唱戏,不断锤炼基本功,等到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出落得倾国倾城,而且天生一副好嗓子,唱戏的功力相当深厚。

因此,年少的杨翠喜就开始在“协盛园”中唱戏献艺了。而李叔同是一名天才,从小熟读四书五经,但到同时他也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冲击,致使他对于很多传统旧俗产生了抵触乃至反叛心理。

以至于李叔同一时之间放下了经典,反而流连在各处风花雪月的场所。后来当他在协盛园听到杨翠喜唱戏的时候,一下子他就被迷住了。李叔同丝毫不介意杨翠喜的身份,每到戏罢就送杨翠喜回家,还指导杨翠喜的唱腔身段,教她诗词书法。

李叔同很快爱上了杨翠喜,而杨翠喜对李叔同也颇有好感,把李叔同当成自己唯一的知己。但李叔同当时毕竟还年少,家族势必不会同意他娶一个风尘女子。等到1910年李叔同从日本回国之后,才发现杨翠喜已经被段芝贵买了。

颠沛流离 段芝贵效命于袁世凯,为了给袁世凯铺路,段芝贵开始拉拢满清大臣,因此,他就将名伶杨翠喜买下,将其献与庆亲王奕劻之子载振,以拉拢奕劻。奕劻当时是慈禧身边的红人,因此,段芝贵也直接升官至黑龙江巡抚。


但随着袁世凯权力日盛,慈禧和诸臣都有意对付袁世凯。而袁世凯身边的红人段芝贵自然就首当其冲了,于是他献女买官的事就被扒了出来,庆亲王为了自保,便主动对儿子进行了撤职处理。

而载振因为一个女子而痛失官职十分不悦,就赶紧把杨翠喜送去了天津王益孙家。王益孙是盐商巨富,早年就十分垂涎杨翠喜的美色,而今载振把杨翠喜送来,他自然是欣然接受。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朝再次重用袁世凯,袁世凯在南北两方之间斡旋,最终成为了民国大总统,而昔日功臣段芝贵也再次受到重用。当时的杨翠喜已经是20多岁的美丽少妇,让她始终待在深宅大院显然是不可的。

因此,她就常常往段芝贵那儿跑,王益孙对手握兵权位极人臣的段芝贵是敢怒不敢言,也只好由他们了。而杨翠喜就这么成为了段芝贵身边的宠儿,段芝贵为了杨翠喜常常放下手头工作,只为陪杨翠喜外出兜风玩乐。

孤独终老 1916年,袁世凯先是复辟失败,后又因尿毒症而亡。一时之间袁世凯党羽作鸟兽散,而段芝贵则直接背叛了袁世凯,同时也抛弃了杨翠喜,独自找活路去了。

本来因为段芝贵、袁世凯两人名气而在京城声名鹊起受尽夸赞的杨翠喜,在没有了段芝贵庇护之后,立即被打上了“不祥之女”的标签,把载振被撤职、袁世凯病死、段芝贵出逃等等都归结到她身上,从此再也没人恭维杨翠喜,甚至连说话都没人愿意跟她说话了。

最后,杨翠喜只能靠着唱戏勉强度日,等到年老色衰,嗓子不复过往清灵时,杨翠喜连唱歌都不行了,从此生活清贫孤独终老。而曾经深爱她的李叔同则因为得知她已成人妇,伤心绝望之下剃度出家皈依佛门了。

结语 杨翠喜的一生,显然是当时整个时代的悲剧。在那样的乱世里,像杨翠喜这样出身低微的人,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人生,永远成为权贵的玩物,被卖来卖去、接连抛弃。杨翠喜的悲剧也再次提醒了我们,身在如今的和平年代究竟是多么幸福的事。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4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