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时代,孤悬海外的济州既是逃亡之地也是流放之乡,很多着名的文士、官僚在政治失意的时候都曾经被放逐到该岛,并且给济州岛烙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与此同时,济州岛闭塞而静谧的环境也让一些流放者在艰难困苦中得以砥砺心性、沉静自我,在文化事业上反而有了桑榆之获。其代表者非秋史【金正喜】莫属。
金正喜
金正喜,字元春、号秋史,又号阮堂,出身于两班贵族家庭,家世显赫,但是却一生坎坷,命运多舛。金正喜是朝鲜时代最杰出的书法家、画家、金石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实学派思想家,被誉为 “朝鲜书圣”。1840年到1849年,即将作为冬至谢恩副使出访中国的金正喜先遭人弹劾,继而因为尹善道案受到牵连,被流放济州,在这座蛮荒之岛上度过了九年的谪居生活。
少年时随父亲出访中国,诗书画俱佳的异国才子名动京华;与清朝学者翁方纲、阮元建立了友谊,并拜翁方纲、阮元为师,得到不少教益。金正喜经常用“阮堂”、“诗庵”自号。“阮堂”是表明自己为阮元堂前弟子,而“诗庵”则是老师翁方纲赠给自己的别号。他还经常用“翁阮”为号,就是要始终铭记自己的两位中国恩师。
行书兰盟帖册页(部分) 27x22.9cm 刊于《中国书法》杂志2006年第10期
中年后却因父亲的政治积怨屡受牵绊,升职缓慢,饱受排挤、弹劾,终于在与安东金氏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流放孤岛;60多岁结束流放后,却好景不长,不到三年又因礼讼争论一事再次被流放到咸镜道北青郡;1856年在郁郁不得志中与世长辞,终年71岁。
正是在济州的艰难苦恨里,秋史创造了其独特的书体—— 秋史体,融颜真卿的谨严、董其昌的流畅和汉隶魏碑的朴拙于一炉,形成了笔势险峻奇绝却又严谨不失法度的独特艺术风格,成为海东书法第一人。
行书七言联 29.8x130.4cm 刊于《中国书法》杂志2006年第10期
行书七言联 28.6x128.1cm 刊于《中国书法》杂志2006年第10期
由于他一反数百年来独尊赵孟頫的传统书风,大胆创新,而被朝鲜书法界誉为“书圣”,“朝鲜书法史上的最高精华”。着有《阮堂集》、《实事求是说》、《覃研斋诗稿》、《礼堂金石过眼录》、《阮堂尺牍》等。
他的书法脱胎于中国隶书,其书法与传统的书法相比,重古拙的美,但是他在布局上富于画感,善于在不对称中见和谐,而且笔触有力无比,使笔下的字充满活力。在书写中拙巧相生,刚劲奇崛,令人惊叹。由于这些才能,他终于创造了自己特有的生动有力的风格。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4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辛亥革命纪念日|走进历史,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