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光是被各位武林高手使用的武器就种类非常之多,其中在众多武器中,论霸气锤子说自己第二,没有人敢说自己的第一。因为锤子这种兵器要想将锤子运用好就需要很大的力气,一般都是力气大的人适合使用锤子。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是身强力壮的威猛大汉使用双锤,每次他们进攻出击的样子都其实凶猛,宛若泰山压顶之势,令敌人还没有与其对战就散掉了一般勇气。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般使用锤子的大将都是战斗力惊人的猛将,被很多统治者珍惜,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李元霸。
在《隋唐演义》中,最惊心动魄就是李元霸(虚构人物)手持双锤出场,是非常经典的画面。还有李元霸锤震宇文成都,仅仅只打了两下,宇文成都的武器就被硬生生打断,并且双手虎口龟裂,血流不止,慌乱之下只好选择骑马撤退。
而宇文成都是隋唐英雄十八条好汉里实力排名第二的高手,这么看来李元霸比他更胜一筹,说是第一也不过分。虽然锤子的使用者经常会被人觉得非常的笨重,可是李元霸天生神力,让一般人难以当杀,仅仅是靠着一对锤子就打的天下无敌手,实在让人佩服。
还有气质高冷十分冷静的罗成在面对李元霸的时候也一改以往的镇定,李元霸一锤子就将他手里的长枪打成两半,于是惊吓之余他果断逃命。而裴元庆作为同样是手持双锤的大将,力量惊人的他对阵李元霸只对阵三次就很快屈服,不敢再战。
可这样威猛的李元霸最后的结局却是被自己给坑死了,因为不满意天上打雷,他将手中的大锤子扔向天空,结果没想到掉下来的锤子正巧落到了他的脑袋上,于是一个盖世英雄就这么硬生生死在了自己的四百斤的锤子下面。
他的经历也反映出来了一个问题:很多别人难以战胜的大人物,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自己。因为锤子对于使用者的要求非常的高,它本身就很笨重虽然威力巨大但是很少有和李元霸一样天神怪力的人出现,所以古往今来很少人使用这个武器。
历史记载,岳云曾经就是用双锤作战,一样是无人能挡,可是和李元霸比起来还是稍有逊色。
水浒一百零八将,谁可以用锤子
水浒中梁山好汉个顶个都是人才,个个身怀绝技,可是在这群好汉中虽然不缺乏力量惊人的壮汉,可是却没有人的兵器是锤子。
最有力气的人要数鲁智深,当年他倒拔垂杨柳的事迹让不少人赞叹,虽然和当年的李元霸无法相比,可是也是比一般人要强上很多,完全有资格使用锤子。
书中鲁智深的武器是禅杖,因为鲁智深是一位出家人,为了符合其人物特点,作者给他安排了极具佛家代表性的武器。而另一位以力量着称的梁山好汉武松曾经三拳打死一头老虎,也是可以使用双锤的佼佼者,但是可能因为武松也是和鲁智深一样,所以他的武器是双戒刀,因此也不能成为双锤的使用者。
而赫赫有名的梁山五虎将,有三个人的兵器选择是因为传承,就比如关胜的青龙偃月刀,还有林冲的丈八蛇矛枪,或者呼延灼的双鞭,因此不可能再选择双锤作为自己的武器。董平使用了双枪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使用巧劲战斗的能手,与力量不相干。最后霹雳火秦明不管是能力还是外形都和双锤非常契合。
可是秦明使用的是狼牙棒而不是双锤,这从同样以力量着称的梁山八彪之一的急先锋索超说起了。两人曾经对战过,索超使用的是斧子。两人互相对战的时候并没有一味的运用力量取胜,属于大开大合的形式,也就是说他们两个人都是以勇猛取胜的粗放型战将。
水浒江湖和大唐岳家军之间的区别
《水浒传》作为一部小说,拥有自己的世界观,很多人将其称为水浒江湖。其中梁山头领的宋江最终的梦想是招安发财,而不是开创一个新的局面,这样天真的想法导致最后很多梁山好汉的结局都是以悲剧收场。因此即使有鲁智深还有武松这样勇猛的力量型舞者的存在也没有人举起这开天辟地的锤子,砸烂当时昏庸无道的大宋统治。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举锤骂天,被雷劈死。
在李元霸回到潼关时,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归位,奉命率雷部众神拿元霸逆天之罪。只见风云四起,细雨霏霏,少顷虹电闪烁,霹雳交加。那雷声只在元霸头上响,如打下来的光景。元霸大怒,把锤指天大叫:“呔!你天为何这般可恶,照少爷的头响也!”
就把锤往空中一撩,只见天尊手一指,元霸抬头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锤掉将下来,扑的一声,正中在元霸脸上,翻身跌下马来。一代霸王就此烟消云散。
在虚构的影视剧《隋唐英雄传》中,李元霸是被李元吉唆摆于雷雨之际举锤骂天,因为缺乏相应避雷措施,而最终被雷劈死了。
元吉、元霸大军返长安途中,突遇天打旱雷下雹,旱雷打得老树起火,元霸好奇问到底谁人那么厉害,元吉戏弄元霸说旱雷向元霸挑战,元霸误以为真,跑上山顶,李靖欲阻无效,元霸以铁锤指天挑战,谁不知旱雷循铁引电,将元霸击得烟消云散,元吉大慌大惊。
扩展资料 李元霸,原名李玄霸,唐高祖窦皇后第三子。是古典小说《说唐》与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演义传》中登场的虚拟人物。
隋唐第一猛将,隋唐十八好汉之首,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使一对金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坐骑为“万里云”,日行一万,夜走八千。
于晋阳宫金殿之上同大隋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比力比武,力举金狮上殿,隋炀帝御封为“西府赵王”、“猛勇大将军”。四明山一战,一人击败十八路反王23000大军。扬州“反王夺魁大会”时,于天昌关杀死天下第六好汉伍天锡。
紫金山一战,杀死宇文成都,匹马双锤面对185万军队,两柄铁锤如拍苍蝇般,只打得尸山血海,将185万军队杀得只剩65万。逼得李密献上玉玺,各路反王递上降表。
《说唐演义全传》中,李元霸为上界大鹏金翅鸟临凡,力大无穷,所向无敌。晋阳宫比武,力挫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一战成名。后奉旨赴四明山保驾,三锤击走第三好汉裴元庆,匹马双锤,一下午将十八路反王185万人马杀的只剩65万(平均每秒打死55人)。
曾见义勇为,救下清官刘文静。后于紫金山再挫各路反军,玉玺独收。收军回长安时,举锤骂天,死于雷雨霹雳之中。
-李元霸
不分胜负。
罗世信他是四猛之首。据称他使一把铁枪,没什么枪法招式,全靠力气大。普天之下只有李元霸是他的对手。两个人曾经交过一次手,打了很久,李元霸用锤子卡住了罗士信的铁枪,两人较力,反反复复拉锯了一会,谁也胜不了谁。
李元霸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儿子。在小说《说唐演义》中,他是隋朝十八条好汉之首。他双手使一把大锤,英雄无敌,力大无穷,后来杀死了宇文成都,遭到天谴而亡。
公元622年,李世民派罗士信守卫洛水城,罗士信自信满满,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结果天降大雪,导致道路难走,此时敌人加紧攻城,罗士信急忙派人出城请求援助,结果没有等来援军,罗士信就支撑不下去了。
起初敌军以为罗士信多次易主,是个首鼠两端的小人,曾威逼利诱认为罗士信为投降,没想到的是罗士信竟然如此忠诚,面对诱惑直接拒绝,于是摆在他面前的只剩一条路,选择坚守到底,战死沙场时仅仅20多岁,这也与书中罗成战死的年纪十分接近,据说听闻他战死的消息,李世民十分痛苦,专门让人花了大价钱买回了罗士信的尸体,给他厚葬。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2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